回覆列表
  • 1 # 江湖小曉生

    古代長城是幹啥用的?是中原王朝為了抵禦遊牧民族南下而修建的。

    那長城對李世民來說,有實際作用嗎?對不起,換其他時期或許還真有作用,可是在李世民這兒,長城就是個擺設。

    為啥?因為當時不是李世民害怕遊牧民族南下,而是遊牧民族害怕李世民的大軍北上!你看這事兒鬧的,別以為天可汗是白叫的,不滅幾個國家,你還真不知道李世民時代是個什麼情況!

    一、李世民拒絕修長城,那是有底氣的。

    身為李世民的手下,你要不滅幾個國家,你真不好意思出門。李世民手下的大將們,都太牛了,牛到四處找周圍鄰居們的麻煩。

    最牛的藥師李靖,這哥們幫助李孝恭平定了南方,滅掉了蕭梁,又在李世民的安排之下,選擇北上平定東突厥、殲滅吐谷渾。在他手裡至少滅了3個國家。李世勣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徐茂公,這位老兄跟著李靖滅了東突厥,此後獨自帶兵滅了薛延陀汗國,又在唐高宗時期滅了高句麗,所以他也至少滅了3個國家。蘇定方在隋唐小說裡的名聲不太好,可是人家是正兒八經的正面人物好不好?他跟著唐太宗、唐高宗,平定了西突厥、蔥嶺、百濟、高句麗,把唐朝的版圖推廣到了中亞地區,嚇得周圍鄰居瑟瑟發抖。至少也滅了3國。奇才王玄策,這哥們本來負責出使天竺,結果恰好趕上天竺叛亂。王玄策的使團被俘虜了,他本人逃出來以後沒有要求唐太宗發兵,而是自己徵召了吐蕃兵和泥婆羅兵前去把天竺給滅了,創下了一人滅一國的奇蹟戰績。

    隋煬帝不解精選賢良,鎮撫邊境,惟遠築長城,廣屯將士,以備突厥,而情識之惑,一至於此。朕今委任李績於幷州,遂得突厥畏威遠遁,塞垣安靜,豈不勝數千里長城耶?---李世民

    你說說,李世民還要什麼長城?這些大將就是李世民的長城!再說了,周圍的鄰居都被李世民的這些大將給征服了,他還要長城做什麼?修成旅遊景區收票嗎?

    二、修長城勞民傷財,李世民不願幹這種事。

    隋唐不分家這是真的,當初隋煬帝三次討伐高句麗的時候,每次都要動用百萬大軍,其中很多都是負責耕種的普通百姓。

    這些人都被調動起來,實際上是傷到了國本。因為他們不事生產,那誰來給朝廷供應糧草呢?隋朝的滅亡跟隋煬帝這種揮霍無度是有本質關係的。

    李世民自然是要吸取隋煬帝的教訓,隋煬帝幹了什麼,李世民就不幹什麼,這樣就能避免二世而亡的厄運了。

    很顯然李世民的確是這麼做的,他同樣也征討高句麗,但是他的方法就合理很多。他每次只動用幾千人的騎兵前去。

    高句麗地處東北,那地方糧食一年一季,產量本來就不高。可李世民的幾千騎兵,總是在人家收割的季節去騷擾他們,這是人乾的事情嗎?

    結果導致高句麗糧食嚴重減產,國力嚴重衰弱,等到唐高宗時期,再滅掉高句麗就一點不費力了。

    李世民就是用這種損失最小的辦法,把對手給消耗了,從而戰勝了對手。因此,在修長城這件事上,李世民的態度也是一樣的。

    他覺得對付遊牧民族,最好的辦法不是勞民傷財地修長城,而是帶領大軍征服對方。與其花那麼多錢把長城修好了,還要日夜擔驚受怕,倒不如一戰定乾坤,為後世解決百年的麻煩。

    李世民能夠開創貞觀之治,那是有道理的。這個皇帝的私德我們暫且不論,就從他的文治武功來看,絕對是封建時代首屈一指的皇帝。

    三、萬國來朝的自信,首先得破除壁壘。

    李世民是天可汗,貞觀之治這樣的盛世,更是一個開放、包容、自由的時代。所以那個時候全世界至少有70多個國家對唐朝朝貢,並且爭相派遣留學生到唐朝來學習先進的文化知識。

    中醫、茶道、服飾等文化產品,全都是這個時候在全世界開始流通的。所以說李世民時代的唐朝,和現在老美在國際上的地位,的確有得一比,甚至要超越。

    當時的國際大都市長安和洛陽街頭,隨處可見各種不同國家的人。各種服飾、不同語言的人齊集大唐做生意,這種場景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創造的。

    那麼這種萬國來朝的王朝,還需要長城嗎?我認為是沒必要了。長城不僅擋住了遠來的客人,也擋住了文化的傳播。

    不破不立,只有真正把壁壘給破除了,才能夠與世界融匯在一起。而且是一種自信的融匯,是感染他人的一種融匯。

    總結:畢其功於一役,好過數百年的糾結。

    先秦時期開始造長城,秦朝時期,將秦長城、趙長城、燕長城連成一片,形成了萬里長城。可是漢朝時期,卻為長城發了愁。

    為啥?因為漢朝花費了數百年時間,用長城來抵擋匈奴人,不計其數的人力物力投入其中,卻也沒有解決好問題。

    兩晉南北朝時期,長城索性成了一個擺設,五胡亂華,胡人大軍南下,徹底征服了中原地區。隋唐其實也是建立在胡人政權的基礎之上的。

    那麼這個時候李世民肯定要思考一個問題,長城真的能發揮它的作用嗎?顯然並不能。與其長年累月,利用長城來阻擋外敵,倒不如一戰定乾坤,剪除百年煩惱。

    參考資料:《舊唐書》、《新唐書》

  • 2 # 深藍妖火

    李世民之所以拒絕加固長城,一方面是因為當時唐朝軍力強盛,習慣於主動進攻。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唐朝襲承了南北朝和隋朝的傳統,沒有用長城抵禦北方遊牧民族政權的概念。

    要想說清楚這事,我們還得從頭說起。

    對於古代中原王朝來說,北方遊牧民族,一直都是一個巨大的威脅。中國古代向來是農耕文明為主,這就使得中原王朝對北方草原沒有擴張的需求。草原那種地方,就算打下來也不能種地,為什麼要去佔領呢?而對於北方遊牧民族來說,情況就截然不同了。遊牧民族資源匱乏,羨慕中原王朝的豐富資源,所以總想著發動戰爭,南下掠奪資源。

    所以,在漫長的古代歷史上,中原王朝和北方遊牧政權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

    既然一定要打仗,那怎麼打就是一個問題了。早在春秋戰國的時候,大家就發現,修城牆是一個很好的辦法。城牆不一定要很高,但是可以起到一個阻攔的作用,可以讓中原王朝佔據有利的防守優勢。於是在春秋戰國的時候,北方的幾個大諸侯國,就開始紛紛修建邊境牆,阻攔遊牧民族南下掠奪。

    後來,秦始皇統一了天下,同樣延續了這個策略。而且,秦始皇做得更加誇張,乾脆將幾大諸侯國建造的邊境牆,全都連了起來。於是就建成了我們華人的驕傲——萬里長城。

    萬里長城建好後,北方的遊牧民族,再想南下掠奪,難度就驟然提升了十倍不止。於是,為了更好地生活,北方的遊牧民族之間,同樣開始進行戰鬥和兼併。在經過十幾年的戰鬥後,最終,匈奴人脫穎而出,成為了北方草原的霸主。

    匈奴變強的同時,中原這邊則完成了由秦朝到漢朝的轉變。到了漢朝之後,北方的匈奴開始越發強大,經常南下侵略襲擾。為了搞定匈奴人,漢朝在最初幾十年的時間裡,不得不採取和親政策,儘可能地與匈奴人緩和矛盾。到了漢武帝時期,隨著漢朝國力空前強大,漢武帝發動了對匈奴的戰爭。

    最終,漢武帝打服了匈奴,但同時漢朝自身也國力大損,不得不停止對北方草原的戰爭。而在漢武帝之後,後面連續幾任漢朝皇帝,又連續壓制匈奴的發展,終於徹底讓匈奴崩潰了。最終,一部分匈奴人選擇西遷,向歐洲那邊運動。而另一部分匈奴,則選擇臣服於漢朝。

    漢匈戰爭,看起來是漢朝贏了。但實際上,漢朝依然沒能從根本上解決北方遊牧民族的戰爭需求。

    只要那塊地方還在,就算沒了匈奴人,其他民族也會逐漸佔領。只要中原王朝不能在草原上種地,不能長時間佔領草原。那麼,暫時打垮草原政權,就只能是治標不治本。

    不過,漢朝的這次進攻,還是比較有效的。至少在後來的幾百年裡,北方遊牧民族都不敢再輕易南下,不敢再招惹中原王朝。

    再之後,就到了東漢末年,以及三國時期。

    東漢末年,中原王朝因為自身的原因,開始陷入嚴重的內戰。雖然在中國歷史上,三國時代一直是一個被大書特書的時代。但這個時代,其實是一個很糟糕的時代,因為戰亂實在是太多了。三國時代,中原地區人口銳減,中原文明的整體實力,也在迅速衰弱。

    不過好在,當時統一北方的曹魏,實力還是比較強的。單憑曹魏一家,也足以抵擋北方遊牧民族的窺探。所以三國時代,並沒有出現遊牧民族大規模南下入侵的事情。

    三國之後,便是西晉。

    到了西晉之後,西晉剛剛統一天下沒多久,內部就爆發了著名的八王之亂。幾個司馬家的王爺,為了爭奪大權,開始互相內鬥。為了奪取最高權力,這些司馬家的王爺們,甚至不惜從邊疆調兵,導致邊疆空虛。再加上當年曹魏為了方便管束這些遊牧民族,直接將這些遊牧民族遷往內地。所以,當中原開始再次內戰,並且陷入空虛的時候,這些遊牧民族就發現了機會,然後趁勢而起,直接滅了西晉。

    接下來,無疑是一個更糟糕的時代。

    殘存的西晉士族,衣冠南渡,去南方建立了東晉政權。而北方則是被那些遊牧民族佔領,先後建立了政權。光是有名有姓的政權,就多達十六個,所以後世史稱十六國時期。

    東晉十六國時期,北方中原和草原文明的界限開始模糊,長城不再是中原文明和草原文明的分界線。有的政權,地盤可能一部分在中原,另一部分在草原。所以從這個時期開始,大家藉助長城去戰鬥的思想,就開始漸漸淡化了。

    長城內外,都是自己的地盤,那長城還有什麼用?

    到了南北朝時期的時候,這種情況則進一步持續。中原地區出現了上百年的南北對峙局面,而北方政權,往往也有一部分草原地盤。所以,在整個南北朝時期,就沒誰會想著憑藉長城進行防禦戰鬥。

    南北朝之後,就到了隋朝。

    而在隋朝出現的同時,北方草原上,一個新的霸主,也開始漸漸崛起。

    這個新的霸主,就是突厥。

    雖然是新任的草原霸主,但和隋朝比起來,突厥的那點家底還真不夠看。因為隋朝本身是在北周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而北周則是在西魏、北魏的基礎上建立的。北魏本就是由草原民族之一的鮮卑人建立的,騎馬打仗的本事那是很強的。

    所以,對於突厥,隋朝就只有一個態度。

    揍他!

    在揍突厥的同時,隋朝一邊派大軍北上征戰,一邊使用計謀在突厥內部分化瓦解。最終,突厥直接因此分裂,變成了東突厥和西突厥兩部分。東突厥的地盤,一般就是傳統的北方草原;而西突厥的地盤,則是靠近中亞那邊的草原。

    經過這樣一番分化打擊之後,隋朝輕鬆取得了勝利。而當時在位的隋文帝,也被北方草原民族,尊稱為天可汗。

    然後,隋文帝就死了,隋煬帝登基了。

    隋煬帝登基之後,一通亂搞,搞得國內民不聊生。最終,隋朝內部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很多隋朝貴族也紛紛起事,隋煬帝本人更是被麾下的禁軍給勒死了,隋朝也就此滅亡。

    然而,就在隋煬帝被麾下禁軍勒死之前,隋朝的大貴族李淵,已經率先起兵,一路打向長安。在隋煬帝去世僅僅一個多月以後,李淵便在長安登基,唐朝自此開國。

    唐朝剛剛建立的時候,還僅僅只是佔領的關中地區而已。整個中原當時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甚至還有好幾家割據勢力,勢力不比李淵弱多少。所以,李家接下來的任務,就是收拾各地的格局梟雄,徹底統一天下。

    同樣是在這個時候,北方的突厥人,也看到了機會。

    原本在隋朝那會兒,突厥已經被打服了,根本不敢輕易南下。但是如今隋朝已滅,中原已是四分五裂,那情況就截然不同了。西突厥那邊,因為距離較遠,暫時插不上手。但是東突厥就不一樣了,隨時可以進攻。不過巧合的是,當時東突厥內部,也正處在汗位交替的過程當中,所以就沒抓住這個機會南下。

    當然,就算自己不能南下,在中原扶持幾個傀儡,還是可以的。對於突厥來說,一個強大的中原王朝,顯然不符合他們的利益。反倒是一個分裂割據的中原,更符合他們的利益。所以,隋末北方的幾大割據勢力,紛紛向突厥示好,請求突厥的支援。比如王世充、竇建德、劉武周等人,就全都和突厥有聯絡。

    就連李淵,在起兵之初都曾派人去徵求過突厥的支援。而這段歷史,後來也一直被李家當做自己不願回顧的黑料,被視作是一段醜聞。

    不過,突厥人分化瓦解的計策,最後並沒有成功。因為李家當時能打的猛人實在是太多了,從李淵起兵開始,僅僅花了四年多的時間,就統一了北方。六年之後,整個中原就基本都已經被李家統一了。而此時的突厥,剛剛解決了內部的矛盾,卻已經錯過了南下的最佳機會。

    也許是老天爺覺得唐朝當時的猛人實在太多,這樣對突厥太不公平,所以又給了他們一次機會。在唐朝統一天下之後,身為秦王的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展開了殘酷的內鬥。兩人之間的儲君之爭,甚至一度使得唐朝再度出現分裂的跡象。到了武德九年,李世民搶先下手,在玄武門幹掉了李建成,然後逼迫李淵禪位,自己登基做了皇帝。

    機會來了!

    當時東突厥這邊掌權的,是頡利可汗。頡利可汗在聽說唐朝內亂之後,意識到自己終於等到了機會,當即率領大軍,越過長城,直擊長安。

    六月初四,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事變;八月初九,李世民完成登基儀式;八月十九,突厥南下入侵,兵臨涇州。

    涇州,距離長安只有四十里。

    而此時的長安城內,因為先前李世民和李建成內鬥的原因,兵力極度空虛。整個長安城,只有數萬兵力。甚至有很多專家進行考證,認為當時長安這邊,只有不到兩萬守軍。而突厥那邊,則是號稱二十萬大軍。

    面對突厥人的到來,當時唐朝很多官員,都已經提出了要遷都的構想。認為留守長安,最終一定會失敗。然而李世民在經過仔細思考之後,卻力排眾議,堅持抵抗。

    多虧了李世民的堅持,要不然的話,也許就沒有後來的大唐盛世,而是又一個南北朝了。

    留下的勇氣固然可貴,但問題是,僅憑兩萬守軍,如何擋得住突厥的二十萬大軍呢?

    關鍵時刻,李世民展現出了自己的雄才大略和過人的勇氣。

    李世民先是構築外圍防線,任命麾下頭號猛將尉遲恭領兵,去涇陽阻擊突厥的先鋒部隊。在經過一場戰鬥之後,尉遲恭不負眾望,大敗突厥先鋒。斬首一千,並且生擒了對方的主將。

    涇陽之勝,使得突厥方面開始出現誤判,誤以為長安並沒有想象的那麼空虛。不過,來都已經來了,突厥自然不可能就此退兵。兩日之後,突厥大軍兵臨渭水河畔,軍旗飄搖數十里。

    面對突厥的大軍壓境,接下來的李世民,操作驚為天人。

    李世民沒有直接派大軍進攻,而是唱了一出空城計。李世民僅僅只帶了高士廉、房玄齡等幾人,便前往渭水河畔,和頡利可汗隔河對峙。

    六人,對峙二十萬大軍。

    而且李世民帶的幾個人,基本上都是文官。

    見到李世民僅率幾名親隨而來,再加上對岸唐軍軍容整齊,絲毫不顯慌亂。而之前的涇陽一戰當中,唐軍又是大獲全勝。這一系列的操作,終於讓突厥那邊徹底產生了誤判:長安其實並不空虛,而是防守極為完備。

    打肯定是不敢打了。

    於是最終,李世民和頡利可汗,在長安邊上的渭水便橋上,簽下了一份和平協議,後世史稱‘渭水之盟’。簽完和平協議之後,突厥開始撤軍。原本危如累卵的長安,也就此轉危為安了。

    不得不說,渭水之盟,真的是人類戰爭史上的一個奇蹟。

    六人,逼退二十萬大軍。

    不過,對於李世民而言,渭水之盟卻並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反倒被他視作奇恥大辱。李世民自掌兵以來,除了當年在隴西因為自己生病,打過一場敗仗之外,一直不曾有過敗績。這次被突厥堵在家門口簽訂了和平協議,對李世民而言,是無法接受的。

    就在這個時候,有人提出,要李世民修長城。效仿當年的秦漢,以長城抵禦北方突厥的南下。

    修長城?

    開玩笑!

    對於這個提議,李世民自然是選擇了拒絕。一方面,之前的南北朝和隋朝,就一直沒有修長城抵禦遊牧民族南下的習慣。而李世民這種戰爭狂人,更是喜歡直接開幹。要是修長城被動防禦的話,那還不得讓李世民憋屈死?

    另一方面,唐朝當時其實並不弱。渭水之盟的時候,突厥之所以能一口氣兵臨長安,主要是因為當時唐朝的精銳大軍,大多佈置在南方,以防江南發生叛亂。再加上李世民初登皇位,對於地方上的控制還不是十分如意。如果單算軍隊數量的話,當時唐朝可以輕易徵調百萬大軍,根本不怕突厥那二十萬大軍。

    既然這樣,為什麼要被動防禦呢?

    正面硬剛就是了!

    接下來的兩年裡,李世民為了洗刷屈辱,開始積極備戰。反觀突厥那邊,撤軍之後,運氣越來越差。先是內部再次出現矛盾,聯盟分裂。然後北方又連續下大雪,讓突厥部落折損嚴重。

    於是,三年之後,李世民派大將李靖,率領唐軍北上,直擊東突厥王帳。最終,唐軍大獲全勝,不但一戰擊潰了突厥的全部精銳,還活捉了頡利可汗。

    或許,對於當時的李世民來說,突厥的進攻,都算不上是兩個同等級文明的戰鬥,更像是一個反叛的地方勢力,趁著中央空虛,鑽空子打到了首都。

    秦朝漢朝的時候,或許習慣性認為,北方草原不是中原王朝的地盤,所以要修長城進行抵禦。而李世民那個時代,可能更習慣認為北方草原也是唐朝的地盤,所以對於修長城抵抗這種事情,自然也就沒什麼興趣了。

  • 3 # 沐嵐爸爸

    最好的防禦就是進攻!

    儘管中國歷史上的很多朝代都熱衷於修長城,然而,其實際效果並不理想:秦始皇修長城,結果導致了陳勝吳廣起義,秦二世而亡;隋煬帝先後兩次,動用“上百萬丁男”修長城,結果也沒能擋住突厥的崛起、隋的敗亡;大明王朝修明長城,到最後還是沒能擋住努爾哈赤的清軍入關……這些血淋淋的教訓已經非常深刻的表明,對於中原王朝而言,單純採取修長城的防禦措施,是無法抵擋住北方少數民族的進攻的!益處不大,反而有時於國有巨損害!

    是的,這些都是深刻的歷史教訓!

    當然,對於一代雄主李世民而言,是否修長城完全跟其政治、軍事、外交方略,以及當時的社會情況相關聯。

    不過在深入闡釋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看看李世民是怎麼說的,史載:

    (貞觀二年,628年)已未,突厥寇邊。朝臣或請修古長城,發民乘堡障,上(李世民)曰:“突厥災仍,頡利不懼而修德,暴虐滋甚。骨肉相攻,亡在朝夕。朕方為公掃清沙漠,安用勞民遠修障塞乎!”——《資治通鑑·唐紀九》

    李世民說“突厥災異相仍……亡在朝夕”,是真的嗎?

    是真的!

    其時,突厥內部確實出現了大問題!

    突厥內衰——大唐的戰機!

    說起唐與突厥的關係,那可真是“殺多恩愛少”!

    唐高祖李淵建唐(618)之初,為了防止北突厥的侵擾,以及完成國內的統一戰爭,就曾經向突厥“稱臣”,使用了包括“和親”在內的種種手段,也曾經獲得過突厥的幫助。

    比如隋恭帝義寧元年(617),突厥始畢可汗健在的時候,還曾經幫助過大唐:“遣其柱國康鞘利等送馬千批詣李淵為互市,許發兵送淵入關,多少隨所欲。”

    然而,在武德二年(619)始畢可汗“薨”後,突厥方面就開始頻頻“入寇”,比如:

    武德三年(620),突厥莫賀咄設寇涼州,“掠男女數千人而去”——這個莫賀咄設,也就是後來的頡利可汗。

    武德四年(621),三月“甲戌”,突厥寇汾陰;三月“壬午”,突厥寇石州;四月“乙亥”,突厥頡利可汗寇雁門;四月“戊申”,突厥寇幷州;六月“乙卯”,突厥寇邊;八月“癸卯”,突厥寇代州;九月,突厥寇幷州;九月“戊午”,突厥寇原州——整個621年,突厥入寇竟有8次之多!

    ……(以上就已經很多,其後的入寇,筆者就不再舉例了)

    由於武德年間是李淵執政,也是他處理這些“入寇”,因而,李世民可能還不是特別的“氣急敗壞”。

    不過,武德九年(626)的那一次,卻足以把李世民氣到“吐血”!

    是年,經過殘酷的“玄武門之變”,李世民在將自己的兄弟李建成、李元吉誅殺後,順利登基。

    李世民登基之後,為穩定政局,對於遺留的“太子黨”採取了“自餘黨與,一無所問”的政策,並且派出魏徵“宣慰山東”,安定人心!

    然而,令李世民沒想到的是,大唐的國防,很快就出現了問題!

    是年8月底,突厥頡利可汗、突利可汗趁李世民根基維穩,率十幾萬大軍兵臨渭水,直接威脅到長安城的安危!

    儘管李世民憑藉自己卓絕的“外交功力”,與突厥簽訂“渭水之盟”而使其退兵,並“啖以金帛”,然而,突厥的這種“下馬威”,還是對李世民的心理構成了嚴重影響。

    以致於李世民每次上朝之後,都要“引諸衛將卒習射於顯德殿庭”,並且對臣下說:

    “戎狄侵盜,自古有之,患在邊境稍安,則人主逸遊忘戰,是以寇來莫之能御。今朕不使汝曹穿池築苑,專習弓矢,居無閒事,則為汝師,突厥入寇,則為汝將,庶幾中國之民可以少安乎!”

    以是觀之,李世民壓根就沒有想過防守的問題,在他看來,只要部隊能征善戰,戰勝突厥就不是問題。

    機會緩慢降臨……

    貞觀二年(628),突厥即遭遇天災人禍!

    是年,一場大雪突襲,“會大雪,平地數尺,羊馬多死,民大飢”——確實,像大雪這樣的自然災害,對於遊牧民族的危害是十分巨大的,比如對於羊馬的“儲草、保暖”等等影響很大。

    另一方面,突厥內政方面也出現了問題!

    原來突厥強大的時候,敕勒部落薛延陀與回紇都歸附於他,現在也“相叛之”。這使得突厥的力量遭到削弱!

    還記得筆者上邊說的頡利、突利二可汗嗎?

    這兩人發生了“內鬥”!

    之前,突利可汗在幽州以北建有“牙帳”,“主東偏”,奚、霫等數十個部落也歸他管。然而,不知道什麼原因,這些部族接連歸降大唐。

    頡利可汗(為突利可汗叔父)就譴責他,大意是:

    “你怎麼搞的?怎麼這些部落都歸降大唐了?”

    還沒完!

    後來,頡利可汗又命令突利可汗進攻薛延陀和回紇,也是大敗而歸!於是,頡利可汗盛怒之下“拘之十餘日而撻之”。

    意思是,頡利可汗把突利可汗抓起來狠狠揍了一頓!你這樣搞,突利可汗肯定有怨氣!於是,突利可汗“怨之,陰欲叛頡利……表請入朝”。

    又是天災,又是人禍,這是多好的殲滅突厥的機會啊?

    如此條件下,李世民還跑去修長城的話,不是“多此一舉”嗎?為什麼不想想怎麼樣戰勝突厥呢?

    若因此而失去戰機,豈不可惜?

    除此以外,李世民不修長城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勞民”(“安用勞民修障塞乎”)!

    國內政局未穩——大唐的危局

    退一萬步講,就算李世民要修長城,條件也不具備——甚至都不及隋煬帝楊廣!

    隋煬帝楊廣於大業三年(607)第一次修長城,即“詔發丁男百餘萬築長城,西拒榆林,東至紫河”。由於用人太多,以致於這項工程僅“築之二旬而畢”。

    其後,大業四年(608年),楊廣又詔“發丁男二十餘萬築長城,自榆谷以東”。

    總的來看,這兩次修長城雖然調集了大量人力,但對隋朝的國祚影響並不大——後來,隋朝農民起義蜂起,更多是由於徵高句麗的原因。即所謂“隋之亡,亡於徵遼東”。

    楊廣之所以能如此“大修長城”,還是拜他父親隋文帝楊堅所賜!正是由於楊堅克勤克儉的執政,才給他留下了非常好的家底,“衣食滋殖,倉庫盈溢”。

    到李世民這的情況就差太多了!

    唐王朝的統一戰爭大體在621~622年間完成。在此期間,唐軍先後平定了河北夏王竇建德、河南鄭王王世充、江淮梁王蕭銑,以及河北劉黑闥的叛亂。

    連年的戰亂,已經使得唐初人口銳減,社會生活極其凋敝!

    在如此困難的情況下,還要發動不下幾十萬的“丁男”去修長城,幾乎肯定會惹得天怒人怨

    這已經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勞民”了。

    再者,李世民武德九年(626)才登基大典,到貞觀二年,也才不過三年的時間。國內仍然有部分的“太子黨”存在,難免不會藉此興風作浪,以致時局動盪,比如幽州大都督廬江王李瑗、河北羅藝的謀反,就發生在這個時間段!

    由此可見,如果李世民此時修長城,不僅會“勞民”,還有可能會引火燒身!

    最好的防禦就是進攻

    其實,無論把長城修的多麼地堅固,突厥都是一樣的存在!對於突厥來講,長城充其量也就是“一堵牆”而已,又怎麼可能阻止得了他們進攻的步伐呢?

    所以說,解決突厥問題,歸根結底還是要靠軍事手段、戰爭手段,而李世民本身就是一位卓越的軍事將領,打仗是他的強項。

    這一點在唐初的很多戰爭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比如霍邑之戰(617)時,天公不作美,足足下了兩個月的雨,李淵都想撤軍了,還是李世民力排眾議,堅持要打,才使得好不容易組織起來的義軍沒有散架。

    再比如虎牢關之戰時,李世民愣是憑藉自己僅有的3000鐵甲軍,出其不意得戰勝了夏王竇建德的10萬大軍。

    吾自少經略四方,頗知用兵之要,每觀敵陳,則知其強弱,常以吾弱當其強,強當其弱。彼乘吾弱,逐奔不過數百步,吾乘其弱,必出陳後反擊之,無不潰敗,所以取勝,多在此也。

    除了李世民個人的能力以外,他手下還有一眾久經沙場、經驗豐富的將領,比如尉遲敬德、秦瓊、程知節、李世勣、李靖……可謂是兵精將強!

    因此,李世民從軍事力量的對比出發,對突厥作戰並非沒有成算,又何必非要修長城呢?或許,他等待的就是一個戰機而已!

    怕什麼呢?

    這個道理李世民怎能不知——

    最好的防禦就是進攻!

    結語:

    總之,面對來自突厥的“寇邊”,李世民否決了修長城的提案,於國家、百姓而言可以減輕負擔,於政局而言可以緩和“玄武門之變”的緊張局面,是利國利民的好策略!

    當然,李世民並非一味忍耐,他其實是在等一個機會!

    終於,貞觀三年(630),李世民抓住“突厥內衰”的戰機,命令大將李靖、李世勣出戰漠北,一役而滅東突厥……

    講真,李世民果然了得!

    為此,唐太宗李世民曾有《飲馬長城窟行》詩云:

    塞外悲風切,交河冰已結。

    瀚海百重波,陰山千里雪。

    迥戍危風火,層巒引高節。

    悠悠卷旆旌,飲馬出長城。

    寒沙連騎跡,朔吹斷邊聲。

    胡塵清玉塞,羌笛韻金鉦。

    絕漠干戈楫,車徒陣原隰。

    都尉反龍堆,將車旋馬邑。

    揚麾氛霧靜,紀石功名利。

    荒裔一戎衣,靈臺凱歌入。

    參考:《資治通鑑》、《舊唐書》

    (網圖、侵刪)

  • 4 # 智慧星球8m

    李世民這種天生自信,軍事能力過強的君王根本不會耗費民力,物力,財力去修什麼長城。他的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正面硬剛把遊牧民族打垮,直接統治北方草原,不比耗費國力修建長城來的划算麼。

    李世民確實配得上千古一帝的稱號,帝王裡面也是榜樣的存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嬰兒X或者O型腿是終身的嗎?如何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