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魯中居士
-
2 # 看人間百態品人生哲學
古人認為是用心,那時的科學不發達,只是靠推理去想。而現在事實的科學結論是!心,腦,相通。沒有心傳送腦,腦不發信息給心,所有思維是行不通的,簡單的講,如心停止了跳動,大腦也會死亡,同樣的道理。古人認為不一定正確沒有科學依據。心腦結合才是正確的。
-
3 # 天空飄飄然的肥牛
“心”是人“能動”的抽象器官。如果說是眼睛“看見”了顏色,那為什麼單獨的眼球卻無法“看見”?如果說是耳朵“聽見”了聲音,那為什麼單獨的耳朵卻無法“聽見”?因此古人認為最終能感受到“顏色、聲音”的不是具體的器官,而是那看不見摸不著的“意識”,也即是那抽象的“器官”——“心(思)”!
-
4 # 使用者淋沐森林
人的肉身是表象,真身(元神也叫識神)在體內隱藏著,這個元神有時候出竅,有時候在丹田,有時候顫中,有時候在泥丸宮(松果體),不在一個地方待著,所以出現“心在思考”的現象。
-
5 # 傳動創新動力整合
1.不是心在思考,是心在動念,大腦在思考!
2.欲是人的本能,是心性使然,但如何得到?如何趨吉避凶是大腦在計算!
-
6 # 每事學三思
古代因為醫學科學沒今天這麼發達,沒有有關腦科學的知識,諸如神經學,x光透視學等,他們不知道人有大腦,小腦,中樞神經等知識,只憑直覺觀察而想當然了。
所以,古人便認為位居中央的則是最重要的,心在人體的中央,所以人的思維活動如想主意,謀劃大小事情的一切心裡活動都是以人的中心部分內心在主宰,內圍的則是次要的,所以不瞭解和忽視了大腦的作用。
-
7 # 88何明遠
這正暗合“心想事成"的成語。
例子還挺多:心思縝密,嘔心瀝血,心路歷程,日久人心,心懷鬼胎,心高氣傲,心驚肉跳,等等。這些帶"心"字的成語,說明一些問題。
人類習慣性的思維。事情或問題在產生和發現之前,先是由心來提出的。換言之,事情和問題的來龍去脈最初是由心來發現或者是先由心來提出,再經過大腦去思考,去判斷去想方設法決解。因些,心想問題,大腦是思考問題。題目說心思考問題(事情)是錯誤的。
古人今人,除文字和語法運用不一樣,但用心來發現問題,用腦來思考問題是一樣的。所謂用心來思考是假命題。
心,事由心生。事又由腦去思考去決解,
而成事則由心決定。事情成敗決定心的毅力和恆久。若心不在焉,則事難成。若心如盤石,鍥而不捨,必定水滴石穿,功到自然成。
-
8 # 一老沈一
古人認為是“心”在思考,而不是大腦——
第一,這是先秦的古人,根據當時的“解剖學”和“醫學”水平得出的結論。
第二,這個結論,亦與當時的哲學認知有重要關係。
第三,這一觀點,就世界範圍來說,相當長時間裡,都不可簡單定義為“落後”“愚昧”或“荒謬”。
第四,數千年來,“心”之概念,已在中國文化體系中深深紮根,並廣為世界所接受。
(甲骨文“心”字)
中國古人,何時對“心”有了明確概念?
上限目前不知。但甲骨文中,已有“心”字,這是距今3000多年前。
周代的古人,對人的內臟及其功能,有了十分清楚的認知。概括地說,就是“五臟”“六腑”。
“五臟”:心、肝、脾、肺、腎。“六腑”: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膽。
當時的古人,對各個臟腑的具體位置,亦很清楚。比如,認為“心”為“五臟之次,心次肺”。
這一定是以古代“解剖學”為認知基礎的。
當然,古代“解剖學”肯定與古代“醫學”密切相關。
《左傳.成公十年》有著名的“病入膏肓”一說。
《說文》曰:“肓,心下鬲上也。”“膏,肥也。”“膜,肉間膈膜也。”“膏肓”,即人體內胸腹兩腔之間相隔的“肌膜結構”。
“成公十年”,是公元前581年。
古人對“心”的認知,還與當時的哲學有關。
第一,是“陰陽五行”——人為天地陰陽之精華。
《漢書.律曆志》曰:“天之中數五,地之中數六,而二者為何。”
“五臟”“六腑”,是根據天地之數確定的,體現著《禮記.禮運》所云:“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陰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
第二,是“求中”“居中”之觀念。
上古先民,透過觀象授時、立杆側影,形成了“求中”觀念,認為“中央”“中心”之無比重要,這成為古代重要的哲學理念。
甲骨文的“心”字,是“心臟”之象形。
小篆的“心”,完全是甲骨文“心”字的繼承和變形。
《說文》雲:“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
《詩序》亦云:“情動於中。”《正義》:“中謂中心。凡言中央曰心。”
《月令》注:心為中“則心為尊也。”
基於古代“解剖學”和“醫學”認知,加之哲學概括,古人一方面認為人“心”之重要,另一方面,就認為“心”主思維、思想、情感甚至品質、道德了。
有詩為證。
《詩.唐風.有杕(di)之杜》:“中心好之,曷飲食之。”
這是述說一個女子愛慕一位男子,譯成白話是——心裡實在愛戀他,何時能有共纏綿?
現在說的“由衷”,其實就是“由中”——“打心眼兒裡”如何如何。
這詩約作於西周初年,距今大概3000年。
孟子就說得更明確:“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孟子.告子上》)
孟亞聖還把“心”和“思”連用:“既竭心思焉,繼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孟子.離婁上》)
於是有“心思”一詞,亦有“仁心”一詞。
《素問》從“醫學”角度定義“心”。其《靈蘭秘典論》曰:“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又曰:“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神明”,是古人對“意識”“意志”的別稱,其“出於心”。
《荀子》亦有此言:“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心”是形體之“君主”。
因為“神明出於心”,所以《史記.天官書》雲:“心為明堂。”
總之,“心”既主“形”又主“神”,《禮記.大學》疏曰:“總包萬慮謂之心。”
鑑於以上認知,從西周始,便有了無數與“心”有關的詞彙。
如,《尚書》所云“心力”,指智力與能力;《國語》所言“心安”,指意適無憾;《莊子》所講“心死”,言沮喪不能自拔;《詩》曰“心曲”,說苦思深慮;《易》雲“心病”,是憂慮而致病;《呂氏春秋》的“心得”,是感悟和體會,等等。
還有“心虛”“心術”“心遊”“心意”“心醉”“心動”心旌“心狠”“心氣”,等等等等。
這些詞彙,都形成於先秦。秦漢以致唐宋,就更是不勝列舉了。
正因為“心之官則思”,以致後來的宋明理學稱為“心學”。
這種影響流傳至今,最典型的,就是“心理”,包括“心理學”和相關的諸多概念。
《不列顛百科全書》說,古代,人們已經知道思維是大腦的功能,這說西方。
其實,這個論斷尚嫌證據不足。
將“思維”“意識”等等與人腦聯絡起來,應該是18世紀初隨著近代醫學和科學的發展,才逐漸確認的。
1690年,英國的洛克,仍然認為意識是“對個人心中出現的一切的知覺”。
西方,對“思維”“意識”“精神”“心理”,普遍使用兩個詞彙——“mind”和“psycho”。這兩個詞彙,都來自古希臘語或拉丁語,屬於同源異構,與一個神話有關。儘管含義稍有模糊,但理解為“心”,似更準確。
就是說,中外的認知水平,在近代以前,並無大的差異。倒是中國古人,應該說從先秦開始,就認識得更透徹一些。
-
9 # 唯我獨尊487
古人從來沒認為心是思考器官。古人說:心為君主之官;心主神明。把心說成是思考器官是故意曲解古人的言論。或者說是理解能力太差。在軍事上或者統治國家上,儘管有些人很聰明,但他只能做參謀,做軍師,做謀士,其最終也就是一個“打工者”。而不能做主帥,做核心。一個心梗者的留給他生命的時間只有4分鐘,4分鐘之後腦細胞就會大面積壞死。而腦梗會比心更留下更多的搶救時間。
-
10 # 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這個世界除了可見的物質,還有不可見的暗物質。古人說的心其實是暗物質,位於我們所說的心窩,是另一個自己,出生時這個心和肉體合而為一。清醒時,是大腦意識主導人的思維,沉睡時,或者不動大腦的修行狀態,是心的潛意識在發揮作用。
-
11 # 張生全精彩歷史
古人認為,思考的器官是“心”而不是“腦”。我們的很多字,只要是說到心理活動、思維活動及情感活動,就與“心”有關。比如那些豎心旁的字和心字底的字,包括咱們剛才說的“心理活動”“思維活動”“情感活動”,都是與心有關的。與“頭”“首”有關的字則非常少,比如“買”“賣”“實”“道”“馘”“馗”等,而且與思維、心理、情感這些都沒有什麼關係。
那麼,古人為什麼認為思考的器官是心呢?古人又是怎樣認識頭的呢?
心是我們體內唯一能夠感覺到正常律動的器官。只要我們把耳朵趴在別人的胸膛上,就能聽到別人的心臟有節奏的持續不斷地律動。律動能夠產生動力,能夠工作,這是古人最淺顯的認識。腦袋裡的腦漿,一動不動,而且又軟又散,古人並不會把它和思考聯絡在一起。他們覺得,我們人要思考,體內必然應該有一個動力源泉,有一個能做工的器官。作為持續不斷有節律跳動的心臟,就是這樣的器官。
當我們人體到晚上睡覺的時候,心臟的跳動會變得平穩而緩慢,而睡覺也正是我們思考得最少的時候。假設我們睡覺的時候做夢,思維變得極度活躍,那時候,我們的心臟往往會砰砰直跳。總之,思維活動任何時候都與心臟的跳動的節奏和快慢緊密地聯絡在一起。
假如一個人心臟停止了跳動,也就意味著這個人的生命結束了,同時他的思維活動、情感活動等也都結束了。
心臟不但能跳動,同時還把血液輸送到人體的每一個地方。這也就相當於把我們的思維和感知傳遞到身體的每一個地方。雖然古人透過解剖,看到神經的存在,但是並不覺得神經是傳遞感知的東西。
除了心臟的跳動,讓古人認為它是思考的器官以外,還因為心臟居於人體的中央,從而認為它是人體的中樞。這也正是符合古代的文化觀念的。
在古代的文化觀念中,最高的權力機關都是居於中央的。其實“中央”這個詞,就已經說明了一切。古代一個國家建首都,往往會把首都建在國土的中央,就是因為覺得中央能夠對國土進行有效的控制,保持國內的和平和穩定。
古代的中國,之所以把自己稱為是“中國”,也就是說,咱們是聚居於“中央”的國家。周圍的國家都是要奉中央的國家為首腦的。在這種觀念之下,古代也就形成了以中國為宗主國的朝貢體系。
恰好我們的心臟,也位於人體的中央位置。按照“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及咱們的傳統文化觀念,自然就把心臟作為人體的領導器官。
那麼,古人是不是對腦袋就不重視了呢?
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雖然古人認為思考的器官是心,但是從來沒有忽視頭的作用。古人幾乎把心和頭放在同樣重要的位置上的,也把頭作為人體中最核心的器官之一。包括我們現在所說的“首腦”“領頭”這樣的詞,也就代表著,古人認為頭是人體中最重要的核心器官。
既然古人認為頭也是核心器官,那麼,古人是怎麼理解“心”和“腦”的關係的呢?
咱們先來說說,為什麼古人也認為“腦”是人體的核心器官。
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腦居於人體最高的位置。居於中心的位置固然重要,居於最高的位置,自然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腦也是人體的最核心的器官。二是我們的五官都在腦上,腦能夠讓我們看、聽、說等等。也就是說,我們人體的對外界最重要的感覺,都是來自於腦;我們人體對外的各種行動,都是由腦對外發布命令來完成的。
咱們可以做一個比喻。比如古代中央機關的三省六部,如果說“心”相當於中書省,那麼“腦”就相當於尚書省。中書省負責思考、研究和決策,尚書省則負責把這些中書省制定的各種法律法規執行下去。顯然,無論是中書省還是尚書省,都是最高的權力機關,只不過他們各自承擔著最高權力的不同部分而已。
再做一個比喻,古代對君主的要求往往就是四個字:“內聖外王”。意思是內心要像聖人一樣,行動則要走王道。這裡的內心,說的就是用心來進行思考。這裡說的行動,就是由頭上的五官指揮下的各種行動。顯然都是缺一不可的。
所講的“知行合一”,就是這個道理。
這就是古人既認為“心”是人體最重要的思考器官,同時又非常重視頭腦的作用的緣故。
-
12 # 中醫師楊
心沒有月字旁,其他內臟都有,心是無形的狀態。你說意識,意是脾主,神是心主,魂是肝主,魄是肺主,腎主志。五藏都參與了思考意識。你說的是大腦元氣之海,元神所在,就是你的本心。心藏神。神有三。幽精,爽靈,胎光。越說越玄,你補一下課吧,不同層次無法交流。
-
13 # 四季如春Sunny普照
不要曲解。此心非彼心。古人認為的思維繫統是“心”包括大腦。並不是現代解剖學的心臟。中醫說的肝也不是專指肝臟,腎也不專指腎臟……
-
14 # 劍雨1358
古人說的‘心’不是指人體的心臟。譬如,《心經》。怎能理解成‘心臟經’?心指人的生命內涵。
人生命的本質是人的意識。意識是人體中的‘作業系統’。人體中的各器官(包括大腦)是‘硬體’。是意識發出指令讓大腦思考。
-
15 # 單純柳葉Jp
古人對心字的解釋是錯的,心即中,中即心 。古人說心居身體之中,不是指體內之中,而是指人身體高矮之中,心和中,指男女的生殖器。甲骨文中字的字形即雙臂之下,雙腿之上。中庸的中即是指男女的生殖器,所以說至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分大中,小中,大中,神話之中,小中,身體之中。
回覆列表
豈止是古人,今人一樣的!如:有愛心,不說有愛腦;小心眼兒,不說小腦眼兒;心想事成,不說腦想事成!…… 用"心″涵蓋量廣博無限!用"腦″只有丁點影像!再說了沒有心供血供氧,片刻腦子就傻掉了!說“腦”是科學定位,說“心”是文化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