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周說三農
-
2 # 熱愛三農
最近農村成年鴨和雞一百塊錢三四個,怎麼減少農民養殖的損失?
停止銷售,繼續養殖,等待價格回升。
由於新冠肺炎疫病流行,工廠、學校、餐館和旅遊景點停工停業,這些都是消費雞、鴨、蛋的行業,由於停工停業造成大量出欄的雞鴨滯銷,特別是大型養殖場的大量淘汰產蛋母雞,使市場雞供大於求,導致價格下降超過往年價格。連帶影響農村養殖的散養土雞、土鴨的價格和銷售。農村每家每戶養殖的數量不多,在這種價格低的階段不宜銷售,儘量減少損失。
每年到雞淘汰季節時,市場的銷售價格都會降低的,每年春季孵化結束後都會將產蛋低的土雞進行淘汰,一般在端午節前都要淘汰一批老母雞,今年恰好遇到銷售淡季,價格上不來,賣了不合算。農村養殖的雞鴨數量不多,可以利用價格低的時期進行產蛋雞的選擇,對產蛋低的老母雞進行淘汰。
停止銷售,繼續養殖,等待價格回升。一般情況下端午節到中秋節是雞鴨和禽蛋的一個消費小高峰,價格會有所提高,因此停止銷售,繼續養殖,再等待十天半個月後價格就會回升,那時再銷售。
-
3 # 使用者年少初遇
你好朋友,近幾年來農村搞養殖的真不少,為了掙錢不屑一切手段,就說雞鴨這塊吧,建一個600多平方的保溫棚養雞鴨用,從小到出欄不過45天的時間,在這麼短時間出籠的雞鴨肉的品質可想而知,國家禁止的藥物一二在三的提醒不讓用不讓用,用了就是犯法,不用45天誰能出欄,不用能長到45天就是個奇蹟了。其實吧就是沒這次疫情這樣的雞鴨也紅不了幾年了,在說了這樣的養殖方式利潤也不大,也就掙個辛苦錢,今年把握疫情難,不要壓籠,提前10左右賣,不走外地,聯絡本地客戶,做地銷售,保本是沒問題的,千萬不要壓籠。抱歉話不好聽,可也是事實,不改變養殖餵養方式,銷路在人家手裡,受傷的總是自己。
-
4 # 快樂8票友
農村自家養殖的雞和鴨價格是不同的,散養雞120元一隻,鴨子價格低,一百元三隻,因為鴨子肉不好吃的原因,產銷渠道是問題所在,個別地區養殖戶虧損,並不代表全國養殖業收益降低。
-
5 # 鄉村蘋哥
由於新冠肺炎疫病流行,工廠、學校、餐館和旅遊景點停工停業,這些都是消費雞、鴨、蛋的行業,由於停工停業造成大量出欄的雞鴨滯銷,特別是大型養殖場的大量淘汰產蛋母雞,使市場雞供大於求,導致價格下降超過往年價格。連帶影響農村養殖的散養土雞、土鴨的價格和銷售。農村每家每戶養殖的數量不多,在這種價格低的階段不宜銷售,儘量減少損失。
每年到雞淘汰季節時,市場的銷售價格都會降低的,每年春季孵化結束後都會將產蛋低的土雞進行淘汰,一般在端午節前都要淘汰一批老母雞,今年恰好遇到銷售淡季,價格上不來,賣了不合算。農村養殖的雞鴨數量不多,可以利用價格低的時期進行產蛋雞的選擇,對產蛋低的老母雞進行淘汰。
停止銷售,繼續養殖,等待價格回升。一般情況下端午節到中秋節是雞鴨和禽蛋的一個消費小高峰,價格會有所提高,因此停止銷售,繼續養殖,再等待十天半個月後價格就會回升,那時再銷售。
-
6 # 農人莫小道
最近可能有的人在農村裡面看到有人在農村裡面賣雞賣鴨,並且賣的是比較便宜,100塊錢三隻。
那麼這種情況之下其實是因為某種影響嗎?或者說農民艱難嗎?其實不是的,100塊錢三隻的鴨子,他還有的賺。
養的是飼料鴨其實千萬不要被表面的現象所矇騙了,他們賣的是飼料養殖的鴨子,基本上經過60天養殖就可以出欄了,所以針對於這種情況來看他賣到100塊錢三隻,重量也不是很重,三四斤重。
那麼這個時候平攤下來的價格也是略高於市場的價格。如果他們進行大批次的收購收購賣出去。那麼價格還會比這個價格會略低。
所以養的是飼料鴨的時候全部都是喂飼料了,所以對於這個成本來說是比較低。特別是規模大的情況之下,一斤鴨子它基本上能夠賺到一塊錢。
所以對於這個情況來看,如果說批次養殖的時候,即使100塊錢三隻還是有的賺的。
大規模的養殖很正常。如果是大規模的出現養殖的情況之下,針對於這個問題還是比較正常的,因為對於這個情況來看大規模養殖的時候,成本是很容易下降。
所以這些大規模養殖的價格為什麼比較低,主要還是這個原因成本下降了,那它的利潤在進一步的壓縮的情況之下,肯定是可以以更低的價格賣出去來賺取利潤或者說薄利多銷的樣子。
那麼農村裡面賣100塊錢三隻的鴨子,基本上都是大規模養殖的鴨子。因為他一個批次養殖1萬或者幾千只那麼這種情況之下,他對於整個成本的控制是比較低,那麼對於他們來說還是一個比較合適發展的道路,雖然說利潤可能相對會低一點,但是對於平常普通的鴨子來說,它的差別也沒有太大。
價格下降的時候就可以。對於價格上面來說,如果說下降的情況之下確實是可以的。現在很多農村裡面養殖多了,競爭激烈的時候,只能夠透過降價來賣出去。
所以目前來看,對於這個問題來說,價格下降的時候呢,拋售或者說壓低成本壓低價格進行售賣還是很好,可以理解這個問題的。
畢竟對於這個情況來看價格下降的時候呢對於目前的情況來說,是可以獲得一個比較好的拋售方法,只要速度上面能夠快速的養殖,其實也不會出現虧本的現象。
-
7 # 不吃飯的蝦米
飼料雞75天出欄,4斤重,每隻生產成本不用20元。
飼料鴨42天出欄,5斤重,每隻生產成本也就15~17元。
土雞,喂米糠稻穀玉米,300天出欄,5斤重,每隻生產成本75元左右(死亡率20%以下哦)。
土鴨,放稻田或小河,喂稻穀或玉米,140天出欄,4斤重,每隻生產成本40元就行了。
-
8 # 自由的魚107489326
想減少農民的損失,最好的辦法就農民自己種兩畝田,夠自己吃一年的糧就可以了,其他的什麼都不種,然後去打工,無論是什麼情況,家裡有糧心不慌!
-
9 # 鄉村大嘴愛美食
大家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最近農村雞鴨都便宜了,我認為這屬於正常現象,今年受疫情影響,全國甚至全世界都是經濟不景氣,好多人失業在家,即使有部分人沒有失業,工作也是不夠做,沒有加班,還經常放假,老闆沒有訂單,或是訂單少。這就導致了人們的消費水平大不如前,人們沒有收入自然不捨得花錢大吃大喝,導致雞,鴨,豬肉都大度度降價。銷量也高不起來了。怎樣減輕損失呢,我認為應該適量的減少飼料的投餵。減緩成雞成鴨的出欄。隨著疫情的結束,全國經濟逐漸恢復,人們的消費水平也就上來了。所以的問題都迎刃而解。這只是個人見解,謝謝!!
-
10 # 唐同偉
最近農村成年鴨和雞價格便宜,是由於前段時間受疫情影響,各類集貿市場關停,人員被禁止聚集和流動,以致本該出售的雞、鴨屯積在養殖場。現在逐漸放開市場,大量成年雞、鴨集中湧向鄉鎮集市,出現供大於求,價格自然“爛賤”。
那麼,此時怎麼減少農民養殖戶的損失呢?如果參加了相關的農業保險的,能夠得到一定的補貼,但還不至於全部扭轉虧損,關鍵還是在於自己。
在此,提供一些建議,作如下操作:
不要急於賣出,把全場家禽做“精挑細選”。有病症的挑開專門用藥對症管理,長勢不好的單獨分開飼養。
絕大部分成年壯禽用幾間乾淨圈舍飼餵,如果後園有林地或山地的就放出去,密度不能太大,若有相互啄毛或打架現象,應立即斷喙,注意暴雨或狂風等自然災害,及時做好消毒和防疫。
場地儘量寬大不潮溼,讓其有奔跑的空間。現在的養殖場,成年家禽一般都用精料餵養,因為催肥增重,造成贅肉較多。利用寬大的場地散養,先用粗料與精料按一比一的比例配兌,然後慢慢過渡到七比三或八比二,有的甚至到最後全部用粗料飼餵,利於消耗贅肉(注意粗精料之間的過渡期要慢慢來)。
所以,實行間搭粗料降低成本、延長週期避開行情下跌、改良肉質提高售賣價位,再加上精心管理,不但不能造成損失,反而還可能贏利。
祝你取得好的經濟效益!
回覆列表
最近農村成年鴨和雞一百塊錢三四個,怎麼減少農民養殖的損失?
停止銷售,繼續養殖,等待價格回升。
由於新冠肺炎疫病流行,工廠、學校、餐館和旅遊景點停工停業,這些都是消費雞、鴨、蛋的行業,由於停工停業造成大量出欄的雞鴨滯銷,特別是大型養殖場的大量淘汰產蛋母雞,使市場雞供大於求,導致價格下降超過往年價格。連帶影響農村養殖的散養土雞、土鴨的價格和銷售。農村每家每戶養殖的數量不多,在這種價格低的階段不宜銷售,儘量減少損失。
每年到雞淘汰季節時,市場的銷售價格都會降低的,每年春季孵化結束後都會將產蛋低的土雞進行淘汰,一般在端午節前都要淘汰一批老母雞,今年恰好遇到銷售淡季,價格上不來,賣了不合算。農村養殖的雞鴨數量不多,可以利用價格低的時期進行產蛋雞的選擇,對產蛋低的老母雞進行淘汰。
停止銷售,繼續養殖,等待價格回升。一般情況下端午節到中秋節是雞鴨和禽蛋的一個消費小高峰,價格會有所提高,因此停止銷售,繼續養殖,再等待十天半個月後價格就會回升,那時再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