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野史宴

    豪格與多爾袞相比,猶如螢火之光與日月爭輝。

    多爾袞是清初最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其綜合能力甚至在皇太極之上。

    若沒有多爾袞,身處關外的滿清,能否入主中原,亦在兩可之間。

    皇太極繼位之後,一是為了削弱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等人的權利,二是覺得愧對幼弟多爾袞,所以對多爾袞兄弟三人格外關照,在皇太極的悉心培養下,天資聰穎的多爾袞逐漸成為了清初政治舞臺上的軸心人物。

    豪格是皇太極的長子,這就是最大的優勢,豪格自打孃胎裡出來,就得到了皇太極的著重培養,尤其是皇太極成為後金的最高領導人之後,對豪格的培養,就更不用說了。

    對於皇太極留下的皇位,最有實力繼承的,當屬睿親王多爾袞,但最符合皇位繼承製的,應屬皇長子肅親王豪格,所以滿朝王公大臣,都知道皇位繼承人,必在此二人之間產生。

    雖然多爾袞未能如願登上皇位,但其身為攝政王,就是真實的皇帝,只是缺少個尊號而已,所以打擊迫害豪格一黨,勢在必行,為了迫害豪格,其是無所不用其極。

    無情最是帝王家,這句話一點都不假,作為豪格的親叔叔,其根本不念血緣之親,不但整死了豪格,還將豪格的王妃據為己有,名義上的皇帝順治,想阻止這一家庭悲劇,但又無能為力。

  • 2 # 清墨講歷史

    多爾袞的戰功遠過豪格,智謀和政治智慧更不是豪格能比的

    多爾袞的軍功在滿清中是公認最高的,不是豪格能比的,而且資歷也比豪格深得多,不僅僅在於多爾袞是豪格的叔叔,而且在歷次的重大戰役中,都是多爾袞擔任主帥,豪格擔任副手。《清史稿》上說他“攻城必克,野戰必勝”,這是對他的戰功的極大的肯定。

    崇禎十一年,皇太極冊封多爾袞為“奉命大將軍”,率兵進犯大明。多爾袞這次的進犯取得了巨大無比的成果,是清軍歷次入侵大明所取得的戰果最輝煌的一次。這次入侵大明整整持續了半年的時間,多爾袞在這半年時間裡指揮若定,大小五十七場戰役全部乾脆利落的取得勝利,一天之內就攻克了山東的省城濟南,俘虜了當時的德王朱由樞,搶劫所得的金銀,牛馬,俘虜不計其數。

    多爾袞征伐北韓的時候,復活了北韓國王的大量後宮嬪妃和王子,還有其他重要的宗室忠臣,多爾袞一改滿清以前的凶殘與野蠻,竟然彬彬有禮的把這些人護送回北韓王城交給北韓王,感動地北韓王當場就投降了。這是他政治智慧的一次精彩表現。

    多爾袞在滿洲貴族中受到的支援也比豪格要多

    在現在的影視劇和很多人的印象中,豪格作為皇長子,受到的擁護和支援要比多爾袞來的多,多爾袞無奈才讓出了皇位。然而事實不是這樣的,多爾袞在滿洲貴族中受到的支援要多得多。甚至連皇太極最嫡系的兩黃旗也有兩位重臣是支援多爾袞的。反而是豪格受到的支援要少得多。事實上,就連皇太極在位時,都沒有對豪格表現出特別的培養和支援。

    多爾袞的手裡掌握著兩百旗整整兩個旗的強大兵力,而豪格本人真正直接掌握的兵力其實不到半個旗而已,加上誓死擁戴他的兩黃旗,其實也不過一個半旗的兵力而已(兩黃旗還有兩個重臣支援多爾袞)。至於兩紅旗和兩藍旗,一直不說話,是兩邊都不摻和,態度非常曖昧,所以多爾袞所受到的擁戴和實力,其實都比豪格要強。

    豪格本人犯了致命的錯誤

    但是偏偏在這個關鍵時刻,豪格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豪格這個人,雖然在戰場上非常勇猛,戰功卓著,但是他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漢化很深。皇太極是一個雄才大略的君主,他深深的明白滿清要強大,離不開漢人和漢人的文化,所以他本身的漢文化修養很深,對於漢官也比較禮遇。豪格常年受皇太極的影響,在思想上漢化也很深,可是他沒有皇太極的雄才大略,沒有學到漢文化的精髓,反而把漢人的繁文縟節這些皮毛給學走了。在這個關鍵時刻,豪格偏偏犯了漢人窮酸文人的毛病,謙虛了一句“我福小德薄,不配擔當大任!”

    這句話一出,讓一眾支援豪格的高階將領目瞪口呆,豪格本人漢化很深,但是手下的將領還是沒有脫離漁獵文化狀態。如果換了是一眾漢人將領,立刻就會明白豪格真正的意思,再次趁機勸進。可是兩黃旗這些大字不識一個的武將,哪裡明白豪格這句話背後的深意,而是深深感到憤怒,我們用命來給你爭皇位,你竟然來了這麼一句,這不是耍我們嗎?

    多爾袞一下子就抓住了這句,提出豪格自己都不想當皇帝,你們有什麼好爭的。並且趁機提出有皇太極的幼子福臨來繼承皇位。對於兩黃旗來說,只要皇太極的子孫繼承皇位,他們都能接受。於是一下子皆大歡喜,確認了新的繼承人,豪格至此被徹底拋棄,成了最大的輸家。

    其實縱觀豪格和多爾袞的這場皇位之爭,他們雙方都是輸家,豪格從此被徹底地趕出了權力的中心,直至最後被多爾袞殺害。而多爾袞原本是極有機會繼承皇位的,卻為了滿清了團結和安定,做出了極大的犧牲,失去了皇位。很難說是誰戰勝了誰,更難說誰是勝利者。

  • 3 # 淡年華vlog

    多爾袞掌控清軍八旗中的兩個白旗,雖然這兩支部隊中的人地位不如兩黃旗中的人根正苗紅,卻是由多爾袞一手帶出來的,對多爾袞的命令也是絕對服從,是多爾袞真真正正的嫡系。皇太極雖然給豪格留下了兩黃旗這兩支清軍部隊中地位最高的軍隊。但是說到底這兩支部隊所效忠的還是皇太極,並且皇太極死後孝莊太后接手了這支部隊,也根本沒有實心實意的想把它交給豪格。所以豪格表面實力雖然也很強盛,但是就如空中樓閣,並不穩固所以就不是多爾袞的對手

  • 4 # 明天你好202575976

    以我對大清的看法,皇帝位當屬多爾袞,多爾袞是努爾哈赤最喜愛的兒子,努爾哈赤死後皇太極登基,此時的多爾袞還是乳臭未乾的小子,而皇太極死後,也並沒有立下遺囑皇位繼承人,此時的多爾袞和豪格都是在戰爭中立下戰功的人,擁有自己的軍隊,豪格是皇太極長子,多爾袞是努爾哈赤愛子,兩人年齡相差不大,老臣顯然還是站在多爾袞的立場多的,而多爾袞相比豪格經歷,閱歷,都要更勝於豪格!而多爾袞一生忠於孝莊,孝莊和豪格素來不合,如果豪格當了皇帝必定沒有孝莊的好日子過,多爾袞提議讓福臨即位,由他和努爾哈朗輔政

  • 5 # 希望星晨58298869

    1豪格的群眾基礎沒有夯實,無政治經驗。

    2.豪格缺乏軍方強而有力的支援。

    3.豪格性格軟弱。

    4.在風口浪尖上豪格本人犯了致命的錯誤。

    足智多謀的多爾袞一下子抓住了把柄,順理成章地宣傳豪格自己都不想當皇帝,你們還為他爭個屁呀?就趁熱打鐵、就湯下麵,提出由皇太極的幼子福臨來繼承皇位。而對兩黃旗來說,只要是皇太極的子孫承繼大統,他們都會擁護的,於是豪格把一手好牌打爛了。

    最後,豪格徹底落敗,成了這場角逐的最大的輸家。

  • 6 # 孕育大咖

    1641年,五十歲的皇太極因為愛妃海蘭珠病逝,傷心欲絕,身體變得衰老多病。1643年,年僅52歲的皇太極在清軍入關的前天晚上猝死於滿人的老家盛京。皇太極在生前沒有為大清立下皇儲,這也為後來豪格和多爾袞帶來了爭奪皇位的機會。皇太極在位期間,政治、軍事、教育、經濟等各方面的舉措都為清軍入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是沒有立下皇儲,這一點為後來大清在關內的發展帶來了不可忽視的困難。皇太極最大的優點就是審時度勢,但是在即將離世的時刻,皇太極卻沒有發揮自己的特長,給後來的局勢帶來了多個波折。

    在皇太極離去以後,野心勃勃的多爾袞和比自己年長兩歲的侄子豪格展開了一場驚心的爭奪戰。在皇太極去世後的17天中,大清的局勢一度緊張,雙方人馬都是非常的小心,稍有不慎便會引起大局的動盪。首先說一下雙方中實力比較強悍的一方:皇長子豪格。豪格自小便在皇太極的屁股後面征戰四方,在大大小小的戰鬥中立下了不小的戰功。在皇太極去世以後,豪格得到了皇太極遺留下來兩黃旗嫡系部隊的支援。

    當時高領已經61歲的親王代善,他也就是皇太極的二哥,本來禮親王代善也有資格加入到皇位爭奪中的,但是因為自己年事已高,而且長年受到皇太極打擊,好爭之心已經被磨滅了。但是禮親王代善對皇太極情深義重,雖然皇太極在位期間,經常針對代善,但是代善不計個人得失,帶領兩紅旗轉而支援皇長子豪格。自己常年征戰的嫡系部隊正藍旗,再加上和皇太極一心的濟爾哈朗鑲藍旗。大清的八旗中,支援豪格繼承皇太極皇位的就佔了多數。在軍事方面,豪格的優勢要遠遠優於叔父多爾袞的。

    下面說一下皇太極的十四弟多爾袞當時佔據的優勢。多爾袞當時是比較年幼的,身為叔父,他比豪格還要年輕兩歲,但是非常的有謀略,性格和努爾哈赤很是相像,深得努爾哈赤的喜愛。努爾哈赤生前曾經兩次創立儲君,大兒子褚英因為褚英常年在戰場上生活,性格比較暴躁,心胸比較狹隘。被立為汗位繼承人的褚英更是囂張,對重臣和自己兄弟的關係處理能力非常的差,導致了被人陷害,最後被努爾哈赤處死。二兒子代善立後也被廢除了,雖然沒有大哥褚英那麼悲慘,但是代善也沒有了稱汗的野心。努爾哈赤剩下的子嗣當中,只有皇太極和十四子多爾袞最有希望繼承汗位。

    努爾哈赤對年幼的多爾袞繼承自己的汗位還是比較滿意的。但是在努爾哈赤離去之後,老實的二兒子代善受到了脅迫,轉而支援皇太極,年幼且有野心的多爾袞也因此與汗位失之交臂。但是多爾袞的心機很重,在錯失汗位以後,與自己競爭對手皇太極的關係處理的很好,沒有引起皇太極的打擊之心。而皇太極利用重用多爾袞的策略來打擊阿濟格和多鐸。在皇太極的手下,多爾袞進步的很快,這也為以後的崛起奠定了很好的基礎,能屈能伸,謀略得當的多爾袞能夠在那個動盪的歲月安穩的生存下來,自己為人處事的能力可見之強大。

    在皇太極去世以後,多爾袞與豪格之間又迎來了一場動盪。當時的多爾袞手下只有兩白旗勢力的支援。但是在皇太極去世以後,多爾袞親自率領清軍入關,為大清打下了堅實的基業,可謂是大清的第一大功臣,這赫赫的戰功可是被所有的大臣所認可的。自己的兩個親兄弟,兩白旗的旗主阿濟格和多鐸憑藉著自己多年來為大清立下的不世功勳和眾大臣的支援,自己還是豪格的叔父,多爾袞和豪格之間的優劣形勢可謂是平分秋色。

    皇太極去世後的第7天,在東廡殿中,61歲的代善召開了議商繼承大統的會議,在多爾袞和豪格的劍拔弩張的氣氛中,鄭親王濟爾哈朗和代善很是擔心,擔心兩人的爭鬥會殃及全域性。當時清軍剛剛入關,根基很不穩定。朝中的大臣在兩人的爭鬥中,人心也比較渙散。外面還有李自成和前明的勢力虎視眈眈,四川的局勢更是動盪。兩位朝中的老人對局勢很是憂心,憂慮兩人的爭鬥會破壞了大清辛辛苦苦創立的基業。

    在皇太極死去的17天后,雙方一番磋商之下,選擇了一個折中的方案:扶持年幼的福臨繼承大統,為了牽制多爾袞,濟爾哈朗代表豪格和多爾袞並任攝政王。豪格的這一步妥協將其生涯推向了深淵,雖然豪格在當時得到了六旗勢力的支援,但是隻有正藍旗屬於自己的嫡系部隊。其他的都是效忠與皇太極的。在福臨即位以後,其他的六旗勢力當然會轉而效忠與皇太極的繼承者福臨。豪格的妥協只是失去了代善和濟爾哈朗的支援。反而多爾袞任攝政王以後,勝利的天平開始了傾斜。在當時,擁有再多的軍事支援是沒有很大作用的,局勢那麼險峻,大臣們是不允許發生內鬥的。年幼的福臨即位不失為最好的選擇。但是豪格並沒有得到任何的好處,還為以後留下了禍根。

    在多爾袞任攝政王以後,很快就對這個曾經競爭對手豪格開始了各種排擠。憑藉著自己的各種手段,首先就將與自己一樣地位的鄭親王濟爾哈朗擠出了權利中心,豪格也在誣陷中下獄,在牢獄中莫名其妙的死去。在皇太極死後的17天中,多爾袞和豪格兩人的命數就定好了,福臨的上位,是雙方深謀以後的結果,在這裡面也有著當時佔據優勢豪格的妥協。豪格的妥協並沒有換來自己的安穩生存。雖然為大清的基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是心軟仁慈的豪格只能在那個動盪的歲月中只能留下一聲長長的嘆息。

  • 7 # 回眸滿清

    首先來說,這個問題的出發點就是錯的,為什麼非要認為豪格輸給了多爾袞呢?這個問題其實也可以反過來問:為什麼多爾袞鬥不過豪格?畢竟,多爾袞志在必得的皇位,在豪格的干涉下也沒有得逞!!!

    皇太極突然暴斃,沒有在死前指定下一個繼承人,這使權利出現暫時性中空,一時間,蹣跚學步的大清陷入各種明爭暗鬥中。先來看看各方勢力有哪些:

    一:多爾袞

    這是公認實力最強的一個,因為當時他的兄弟阿濟格、多鐸、包括他自己都是實權人物。兄弟合心、其利斷金。在兄弟三人中,多爾袞的威望最大,是皇位的最合適人選;而且,有些史書中甚至認為,努爾哈赤臨終時也有意將大汗位傳於多爾袞,再加上努爾哈赤死後他們的母親阿巴亥被迫殉葬。這些雖然過去已久,但畢竟是種恥辱,恥辱像酒一樣,越久越濃!

    二:豪格

    豪格是皇太極的兒子,自小跟著皇太極南征北戰也立下不少功勞,在皇太極的眼裡,豪格已經是皇位繼承人,只不過,沒有那份遺詔,豪格就失去了最大的倚重。但是,也別輕視豪格,因為豪格統領的兩旗是皇太極的“嫡系部隊”,而且,它們是由以前的兩白旗轉換成兩黃旗的,為了維護自己的固有利益,定然對豪格忠心耿耿

    三:代善、濟爾哈朗

    代善和濟爾哈朗雖然根本無力去爭皇位,但是,各自手裡握有一旗,他們的態度對於皇位人選有著決定性作用

    這幾種勢力中,多爾袞和豪格的爭奪無疑是最尖銳的,在議事當天兩黃旗甚至直接包圍了議政殿,以當時的情況看,多爾袞如果一意孤行,他們兄弟三人斷難活著走出。多鐸雖然是多爾袞的弟弟,但是,當時雙方劍拔弩張時,他毅然選擇了放棄;而代善年紀也已經大了,雖然他比較擁護多爾袞,但當時也不敢公開支援多爾袞。

    多爾袞也知道當時情況危機,不僅是他面臨的局勢,也包括大清的未來,稍有不慎,大清將陷入分裂的危險,於是,最後採取了一個這種的策略,按照豪格的提議“必須立一皇子”,最終選擇了立福臨為王,而多爾袞和濟爾哈朗則出任攝政王。這麼一來,各方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豪格也只能吃個啞巴虧

    這場動盪,豪格一點好處也沒得到,多爾袞得到的利益確實比豪格多,但是,也正因為豪格的堅持,多爾袞才與皇位失之交臂,這麼想的話,豪格輸了嗎?

  • 8 # 歷史課課代表

    崇德元年,皇太極正式稱帝,多爾袞亦因戰功卓著而被封為“和碩睿親王”,自此成為崇德一朝人氣最高的武將。相比多爾袞的資歷和功績,豪格就明顯遜色多了,雖然豪格再崇德元年也獲封了“和碩肅親王”的爵位,但是在當時的多次戰役和征戰中,豪格都是以副手的身份協同多爾袞作戰的。並且崇德六年,豪格還因錯被皇太極降為郡王。多爾袞輩分比豪格高,自然資歷深厚,戰功又比多豪格卓著,自然地位也比豪格要高。

    豪格的軟肋是什麼呢?那就是他曾在皇太極生前時為了討好皇太極而將他的結髮妻子哈達納喇氏殺死,實際上哈達納喇氏並無罪過,只不過她的母親獲罪皇太極,而豪格為了與其劃清界限,也為了討好自己的父皇,因此將無辜的結髮妻子哈達納喇氏殺害。雖然豪格此舉意在討好皇太極,但是皇太極卻並不買賬,反而認為豪格是一個無情無義之人,這件事情在崇德一朝也鬧得沸沸揚揚,人盡皆知,出於為尊者諱的原因,人們明面上並未多言,但是實際上豪格卻因為此事而形象受損,這也是後來其政敵攻訐其的原因之一。

    雖然多爾袞在與豪格的爭鬥中取得了完勝,但是沒有名正言順登基理由的他也無法成為大清的皇帝因此,多爾袞只能退而求其次,扶植一個傀儡的小皇帝,而自己則以攝政王的身份,成為了清朝初年最為有權勢的宗室親貴,也是清初的無冕之皇。而這一切都是他與豪格博弈之後勝出的結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據傳2011年雷軍找老羅入職小米,如果老羅不出來單幹,是不是早已財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