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楊周彝
-
2 # 飲食參考
恕我直言,自制食品不能按照正常的工業品來算,因為它基本上無法標準化,因此保質期和營養成分的標註基本上市扯淡。
自制食品的售賣是擦邊球,願者上鉤、後果自負。
食品的保質期並不是一個估算出來的東西,比如你用的什麼原料、用的什麼做法、用什麼容器裝的,這些根本不能確定保質期。
保質期都是透過實驗做出來的,貨架期測試或者加速箱測試。
前者是指模擬真實的貨架環境,放一段時間,看看會不會壞掉。
後者是放在一個恆溫恆溼的溫箱裡,一般溫溼度遠大於正常環境,在這樣的環境裡可以用1個月模擬半年的存放效果。
做完實驗,確定產品質量不會有問題的時間,然後還要給一個保險係數,才是保質期。
過了保質期的食品不一定就會壞,因為有保險係數嘛。
如果自己做,每一批次都不太一樣,保質期基本上沒辦法確定。
當然,如果你標短一點,當然不會有問題,但感覺也就沒啥意義了。
另一個是營養標籤,4+1的強制標示,通常都是廠家根據配方計算,或者根據樣品的實際測定值來計算的。
由於不同批次的原料可能有差異,因此營養標籤的數值允許一定幅度的波動,但不能波動太大。
如果自制食品也標,一個是不太好計算,因為不是標準化,另一個是不同批次的差異太大,你也不可能每一批次都重新計算一次吧。
反正經營自制食品的風險是很大的,小規模做一下可以,真做大了,萬一出問題,收不了場的。
自制食品都是自己家人食用,所用食材都是自己經過選擇後購買的,不會購買假冒偽劣產品,然後再自己加工製作,例如豆漿麵包、餃子餛飩、泡菜乳腐等等,因此完全不需要標註保質期和營養成分。
如果開飲食攤檔出售自制食品,為了標明營養成分,可到新華書店購買一本“常用食物營養成分表”,根據自制食品的食材,到表上查詢相應食物的營養成分,然後再標註在食品包裝上。保質期也可以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