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家裡添了二寶,對於大寶的關愛明顯減少,全部精力都放在了二寶身上,不免會看到大寶失落的眼神,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如何才能平衡大寶、二寶的養育呢?
-
1 # 媽媽育兒時光
-
2 # 豆媽帶娃
作為一位二胎媽媽,我也曾經歷過因為要照顧小寶而不得已忽略大寶的時候。每當看來大寶可憐巴巴地眼神,心裡就特別不好受。
二胎的出生,對於大寶的生活來說肯定是有一定程度的改變的。媽媽也需要不斷地在兩個孩子間協調與磨合,找到適合你們相處的方式。
一、看到並接納孩子的情緒
為了引起家人的關注,他甚至會做出一些以前從來都沒有過的舉動。或許會惹家人生氣,但做媽媽的一定要能及時地發現和關注到孩子情緒背後的原因。
接納和理解孩子的情緒,這樣才能及時地幫助孩子疏導情緒,也能讓大寶感受到媽媽即使生了小寶寶,還是有在關心和愛護他的。
二、和孩子的特殊時光
媽媽可以選擇在小寶睡著後,或者小寶有其他家庭成員照顧的時候,去陪伴大寶,即便只有半小時,只要媽媽能全心全意地與大寶待在一起,也能很大程度地緩解了大寶內心的焦慮。
媽媽可以和大寶一起看會兒書、聊聊天、玩玩遊戲,通過一些你們平時喜歡的方式來幫助孩子和你自己放鬆心情。
三、讓大寶參與照顧小寶
其實這樣不僅容易讓手足之間產生隔閡,還會讓大寶對小寶產生敵意。覺得家人都只愛小寶,不關心自己。把他晾在一邊,自己像個外人一樣。
所以父母不妨讓大寶參與到照顧小寶的生活中來,讓他在大人的照看下,幫助大家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給小寶還蓋被子,拿個尿不溼,安撫小寶等等,讓大寶在照顧小寶的同時,能找到當哥哥/姐姐的價值感和歸屬感。
二胎雖然辛苦,但幸福感也是雙倍的。其實媽媽們不需要一直苦惱如何才能給孩子們平等的愛,因為比起平等的愛,孩子更需要父母獨特的愛。
畢竟每個孩子的性格和需求都不一樣,適合大寶的方式不一定適合小寶,適合小寶的方式大寶也不一定能接受。所以,適合孩子的愛,才是最好的愛!
-
3 # 育兒思
“再要一個嗎?”已經成為現在大家聚會的必談話題。 開放二胎政策出臺後,不少父母都開始考慮再要一個孩子。但是有不少家庭中的“大寶”卻對另一個孩子的到來產生焦慮、抗拒心理,還爆出諸如孩子說:“你再生一個我就離家出走!”的新聞。
還有一個5歲的女孩因為鄰居逗她說:“你媽媽不喜歡你了,只要你弟弟。”而嚇哭,還把弟弟從陽臺扔下去,致其當場死亡。孩子的認知能力和心理素質尚不成熟,大人無心的一句話卻導致她釀成悲劇。
二胎父母,最難做到的是平衡,不但要在工作和孩子們之間平衡,更要平衡兩個孩子之間的關係。這就需要親子之間的理解和有效溝通,更需要父母的愛與智慧。
平等交流,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父母可以在平時生活中提醒孩子思考別人的感受和反應,設身處地的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想問題。在發表自己的意見之前,先聽孩子把話說完。孩子需要感受到即使你和他的看法不完全一樣,但他的觀點仍然是受到重視的。
孩子在8-12個月大的時候,就已經會察言觀色,體會大人的情緒變化。在和孩子相處時,父母用同理心去理解孩子,用平等的方式和孩子溝通,可以幫助孩子克服“同胞競爭”的恐慌感,用更好的心態與兄弟姐妹相處。
學會放手,正確溝通與引導
發生衝突,儘量讓孩子自己解決 孩子之間的衝突總是會有的。心理學研究的結果是,當家長在孩子邊上時,他們往往吵得更激烈。
迴避是一門技術活,是在對孩子有充分把握之後,循序漸進的退出。但是隻有媽媽退出了孩子的“戰爭”,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才能開始成長。
合理分配獨處時間,給孩子安全感
二胎家庭,心理變化最大,也最需要呵護的是大孩的心理,當弟弟妹妹出生的時候,大孩往往會更加纏著媽媽,或者做其他一些壞事吸引父母的關注,有些孩子甚至連生活能力都倒退了。
二胎的到來佔有了媽媽的大部分精力,面對家庭教育往往心有餘而力不足。爸爸要更多參與到家庭育兒中來,不僅有助於夫妻關係的和睦,也有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發揮爸爸優勢,教孩子獨立思考
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父親陪在孩子們身邊的時間長短會影響孩子的數學能力。說明老爸帶娃,可以讓孩子學習到爸爸的理性思維、邏輯判斷能力,能夠更加客觀看待事情。爸爸們可以鼓勵孩子對生活中的現象和學校學到的知識提出質疑,並和孩子一起尋找答案。
-
4 # 多肉媽媽說育兒
二胎家庭比不愛更傷人的是偏心!從老二出生那一刻起,老大就開始被忽略,這份忽略不僅來自父母,同樣來自外界,所以二胎媽媽更應該照顧的是老大的心理健康。
老大會感到失落和被忽略的原因
老二出生的那一刻,對於老二的忽略就開始了,親朋好友會前來祝賀,給小寶寶紅包、買新衣、買玩具,為了迎接新生命的降臨,還會擺滿月酒,百天宴,老大卻被冷落,全家的關注點都在二寶身上,也許這時候老大心理已經開始失落和傷心了。
新生兒各方面都需要照顧,父母的精力當然會在老二身上多一點,如果父母此時認為老大你已經長大了,可以自己照顧自己了,老大也許會覺得是老二搶走了屬於自己的關注和愛。
很多家庭在要二胎的時候,老大還是個孩子,調皮還是他們的天性,可照顧兩個孩子身心俱疲的母親,卻希望老大能夠像個大孩子一樣懂事,給孩子不應該他那個年紀該承受的壓力,這同樣會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
如何做好大寶和二寶之間的平衡
愛就要大聲說出來,其實很多孩子被忽略的時候他們要求的並不多,他們只是不確定媽媽還愛不愛自己,家有二胎,一定要告訴老大爸爸媽媽是愛你的,關心你的,給他們精神上支援。
不要對老大進行你已經長大了該懂事了這樣的道德綁架,孩子終究是孩子,不要用成年人的思維去要求孩子。
有時間就多陪伴老大,陪孩子一起做他喜歡的事情,多和老大溝通,隨時關注老大的心理健康。並告訴老大他小時候媽媽也是像照顧弟弟妹妹一樣照顧他的,他們心理就會平衡一些。
除了精神上的支撐,也要適時給老大一些物質上的獎勵,老二的到來,衣服、玩具、奶粉都需要購買,這時候也不能忽略了老大,適時的給老大買些喜歡的玩具書籍,他們會很開心,也不會覺得自己被忽略了。
-
5 # 身埋美食
二胎媽媽的話,對於大寶和二寶是很難平衡的,其實很多時候很多二胎媽媽都沒有斷辦法做的對於二胎的平衡。
其實對帶兩個孩子只要不會有太大的分期,可以一視同仁的話,即便是有一點點差距,也沒有太大的問題,因為人是感情動物兩個孩子可能會有表現好的時候表現不好的時候,難免會發生一些對比,或者是一些情感上的波動,這些都是很正常的,不用感到愧疚,也不用覺得說沒有辦法很好地平衡兩個孩子。
其實對待兩個孩子只要不會有太大的分歧,可以一視同仁的話,即便是有一點點差距,也沒有太大的問題,因為人是感情豐富的,兩個孩子可能會有表現好的時候表現不好的時候,難免會發生一些對比,或者是一些情感上的波動,這些都是很正常的,不用感到愧疚,也不用覺得說沒有辦法很好地平衡兩個孩子。
越是想要平衡兩個孩子可能會讓孩子感覺出來,更難以平衡兩個孩子之間的感情,就按照正常的情感流露正常的方式,去對待,不用刻意的去平衡表現好的就受到表揚表現不好的就受到批評時間長了之後就會形成一種規則,是一種正確的規則,就不用再擔心平衡的問題了。
-
6 # 解密愛
二胎媽媽,平衡二孩的養育是現在的一個常見的問題。我現在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對於這一點上,我認為從以下幾點出發
1-在照顧二寶的時候,讓大寶充分的參與進來,不但媽媽要請求大寶的幫忙,在大寶有興趣,特別想為二寶做點什麼事(洗個小襪子,小水壺,等)等力所能及的事的時候不要拒絕,打擊大寶的積極性。
2-明確的向大寶表明你對他的愛,在小寶睡著的時候,可以和大寶有一個獨處的時光。放下手機,和孩子讀書,做遊戲都是很好的增進親子關係的方法。
3-在照顧二寶的時候,可以給大寶講一講當時照顧他的情形,開心的,不開心的事,孩子都是很樂意聽的。
-
7 # 和媽媽一起長大
新晉二胎媽媽,我正在面臨這個問題,和你分享一下經驗。
家裡添了二寶,對大寶的關注和以往相比有所減少,這是很正常的。
在二寶6個月以前,還處於嬰兒早期,身心都在適應中,需要爸爸媽媽的精心照顧。這時多一些精力在二寶身上,少一些在大寶身上,是很正常的。
寶媽不用因此而感到內疚,愧對大寶。
1、把上面說到的情況,用大寶可以理解的語言告訴他,也許一次還不能夠完全理解,那就在生活中,從具體的小事裡入手,多說幾次,讓大寶能夠明白。
比如,當二寶吃奶時,往往需要媽媽長時間陪伴,這時可以告訴大寶,在他小時候,媽媽也是這樣一直陪著他餵養長大的。
2、對大寶多一些寬容。二寶到來,大寶難免會有關注度缺失,因此帶來不適應,甚至是退行,有些行為看起來像小寶寶一樣,讓大人覺得他的搗亂。
這時,爸爸媽媽一定要多多寬容大寶,用遊戲的、開玩笑的語氣,幫助他順利度過這個階段。讓他感受到,無論怎樣,爸爸媽媽的愛是不變的,一直都在愛著他。
即使大寶年齡還小,但是一定能做一些比如幫媽媽拿紙巾,把尿不溼丟進垃圾桶裡之類的事。如果大寶年齡已經比較大,那麼可以嘗試幫二寶換尿不溼、餵奶、逗二寶玩兒之類的事。
這樣大寶會感覺到自己和爸爸媽媽是一起在養育二寶,而不是被排除在爸爸媽媽二寶的體系之外。
孩子有了歸屬感,自然就有安全感,再加上爸爸媽媽的表揚誇獎,心裡也會很順利的接受小寶寶了。
4、媽媽多關注大寶的情緒。情緒有變化時,多問問孩子。有情緒就及時表達出來,這樣孩子既得到了關注,也沒有用壓抑情緒的方式去控制自己。
如何平衡兩個寶寶的養育,對媽媽來說確實是個考驗,不過,按照我的經驗,做到上面幾點,大寶對二寶的接納會很順利,除了可以做媽媽的小幫手,還是理解媽媽的貼心小棉襖呢。
-
8 # 阿雲育兒記
孩子需求不一樣,要區別對待。但是,你要明白你生二寶是為了什麼?所以早期要多關注大寶,多瞭解他的情感,大寶開心了,會和你一起照顧小寶(人有一種照顧弱小的心理),然後一家人感情自然相處融洽。家庭關係不能只是父母,還有子女之間的情感,很多父母處理的不好,導致長大後孩子之間來往少,結婚後更少,很清淡,等父母百年後就不怎麼聯絡了,我覺得這不是我們做父母的初衷,我們希望他們能相互扶持,照顧,信任,依賴。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庭感覺家裡一個孩子會有點孤單,兩個孩子能夠相伴成長,但是二胎家庭同時也將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父母對孩子們的愛該如何平衡。
特別是老大處於青春期,老二還是幼童時期
網上那些歲月靜好的二胎溫馨照片,有經驗的父母都知道背後藏著怎樣的狼狽不堪。
但不管怎樣,兄弟姐妹是父母給孩子最用心的禮物。
養兩個娃,不僅可以參與兩種完全不同的成長過程,體驗兩種完全不同的生活樂趣。
最重要是的,讓孩子知道,除了爸爸媽媽,在這個世界上還有個人會永遠站在自己身後。
二胎時代,父母應該如何去平衡兩個孩子的關係,以下幾點提供父母們參考:
尊重大孩的想法,但又不是毫無節制的
當歡天喜地地張羅著第二個孩子出生計劃時,發現之前聽話的孩子,開始出現煩躁和厭倦父母的行為,為什麼呢?對於二胎孩子的出生,做父母的是否事先和孩子交流下彼此的想法呢,網路上也有不少一胎孩子威脅父母生二胎的,對於這種情況,我們做父母的一定要深刻地檢討下自己。尊重一胎孩子,一定要多交流下,不能不顧孩子的想法。
多強調大孩的責任感
其實孩子都是想有一個玩伴的,但是父母自己的教育方法不當,可能會使我們的孩子反其道而行之。對待一胎孩子要強調二胎孩子對他/她的親情觀,強調一胎孩子的兄長或者姐姐的價值,最好能夠多強調下,弟弟/妹妹有你這樣的一位好哥哥/姐姐,他/她真的好幸福啊,逐步增強孩子的責任感。
家長應該注重孩子行為品德的養成
父母的精力有限,因此兩個孩子家庭的孩子之間更容易出現矛盾。他們易為小事情發生爭論。因此,家長在教育的過程中,要關注兒童行為品德的養成,要培養兒童謙讓的性格,教育孩子要相親相愛,而不是互相傾軋。
家長應該培養孩子之間良性競爭的意識
現代社會是一個競爭的社會,人們時刻處於競爭的狀態之下,孩子也會受到社會的影響,不自覺的在生活中和學習上與同學或者是自己的兄弟姊妹進行比較。因此,家長應該培養兒童的良性競爭意識。讓兒童意識到競爭是可以的,但是不能以傷害他人為目的。競爭必須在平等、公平的基礎上進行。
不要給大孩過大壓力
二孩家庭裡,家長不要給大寶過大的壓力。有些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會認為大孩就必須是二孩的好榜樣,所以平時不允許大寶犯錯,一旦犯錯會加重懲罰。此外,二孩犯錯了,通常大孩也會難逃責任,所以,這對大寶會帶來過大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