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史書注意的地方,總之是“依而不拘”的。依,依從,相信;不拘,不拘泥於現成的說法。對事、對紀年——依;對事因、對事果及評價——不拘。為什麼讀史書要“依而不拘”呢?理由如下:
(一)歷史的侷限。
記錄時事特別是專職史記官的出現,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水平的產物,相比農耕管理甚至水文天文管理的官員要晚的多。這就是夏商周的歷史殘缺不全的道理。如今流傳下來的史書,很大一部分是“後記”,明清兩代,特別是清代,有繼任皇帝為死去的皇帝修史的朝制,後記補記的東西自然會有偏差。這就是《史記》《資治通鑑》及博物館藏的所謂權威史料有時相互矛盾的道理。
之所以要依,就那麼幾部書,別無可依——沒法——華人都依它,倒也認識統一。再說,歷代的史記官以忠於事實為職業操守,寧可掉腦袋也不枉記——史書是可依的,時與事是可信的。(二)傳統觀念的侷限。
史記官們是有思想有觀念的。對何年發生的何事可以記錄下來,對形成事件的原因,造成影響的評價,則受史記者個人觀念影響很大。比如說農民起義,當朝者可以說“造反”,如果起義失敗,叫“剿滅”,如果投降朝廷,叫“受招安”。但如果起義成功推翻了朝廷,大概就沒本朝史官們什麼事了。新朝的史官們就該說“替天行道”“黃天當立”之類。所以說,紀實和史評是兩回事。即便史記官恪守“只述不評”的原則,其所述的或輕重或詳略,乃至史料的取捨,無疑帶有觀念和傾向。(三)人為因素的侷限。
史記官們究竟是吃皇糧的,是皇帝老兒管的,他們記錄當朝的草本是要給皇帝審查的。有掉腦袋之虞的史記官們哪敢“胡記”,歌功頌德者居多才是正理。至於“昏君”那都是“後記”之筆。如果後朝為前朝修志,後代給老子修史,結果如何可想而知。另外,讀史書我還有兩句要說的,特別欣賞我的一位老師讀三國的法子——品。一個“品”字何等精妙——各有各的品法,各品各的滋味。
你品出的滋味和我不一,那是你的口感不同,與我何干!當然,這老師也說了:對於“硬傷”——讀錯了字,說錯了事,是要認錯要改的。對於野史雜記之類,不應一律排斥,有時候“在野黨”也說真話。比如,清末兩代帝師翁同龢每日伴駕的日記,現已有所畢露。想這日記,不必受他人審查,不必迴避什麼,紀實應相對可靠些;就是對事情的評價,也僅是他個人觀點,並不受其他干擾。依我看,可信度應不低於所謂的正史。
我讀史書注意的地方,總之是“依而不拘”的。依,依從,相信;不拘,不拘泥於現成的說法。對事、對紀年——依;對事因、對事果及評價——不拘。為什麼讀史書要“依而不拘”呢?理由如下:
(一)歷史的侷限。
記錄時事特別是專職史記官的出現,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水平的產物,相比農耕管理甚至水文天文管理的官員要晚的多。這就是夏商周的歷史殘缺不全的道理。如今流傳下來的史書,很大一部分是“後記”,明清兩代,特別是清代,有繼任皇帝為死去的皇帝修史的朝制,後記補記的東西自然會有偏差。這就是《史記》《資治通鑑》及博物館藏的所謂權威史料有時相互矛盾的道理。
之所以要依,就那麼幾部書,別無可依——沒法——華人都依它,倒也認識統一。再說,歷代的史記官以忠於事實為職業操守,寧可掉腦袋也不枉記——史書是可依的,時與事是可信的。(二)傳統觀念的侷限。
史記官們是有思想有觀念的。對何年發生的何事可以記錄下來,對形成事件的原因,造成影響的評價,則受史記者個人觀念影響很大。比如說農民起義,當朝者可以說“造反”,如果起義失敗,叫“剿滅”,如果投降朝廷,叫“受招安”。但如果起義成功推翻了朝廷,大概就沒本朝史官們什麼事了。新朝的史官們就該說“替天行道”“黃天當立”之類。所以說,紀實和史評是兩回事。即便史記官恪守“只述不評”的原則,其所述的或輕重或詳略,乃至史料的取捨,無疑帶有觀念和傾向。(三)人為因素的侷限。
史記官們究竟是吃皇糧的,是皇帝老兒管的,他們記錄當朝的草本是要給皇帝審查的。有掉腦袋之虞的史記官們哪敢“胡記”,歌功頌德者居多才是正理。至於“昏君”那都是“後記”之筆。如果後朝為前朝修志,後代給老子修史,結果如何可想而知。另外,讀史書我還有兩句要說的,特別欣賞我的一位老師讀三國的法子——品。一個“品”字何等精妙——各有各的品法,各品各的滋味。
你品出的滋味和我不一,那是你的口感不同,與我何干!當然,這老師也說了:對於“硬傷”——讀錯了字,說錯了事,是要認錯要改的。對於野史雜記之類,不應一律排斥,有時候“在野黨”也說真話。比如,清末兩代帝師翁同龢每日伴駕的日記,現已有所畢露。想這日記,不必受他人審查,不必迴避什麼,紀實應相對可靠些;就是對事情的評價,也僅是他個人觀點,並不受其他干擾。依我看,可信度應不低於所謂的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