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唐明國亮
-
2 # 愛妮品歷史
歷代皇帝中,皇四子繼承皇位的包括漢文帝劉恆、漢明帝劉莊、唐殤帝李zhidao重茂、清雍正愛新覺羅胤禛、清乾隆愛新覺羅·弘曆、清咸豐愛新覺羅·奕詝等…… 中國歷史上,從秦朝的秦始皇開始到清朝的溥儀結束,共有回408位。其中屬於四皇子的,最著名的是雍正。 雍正是康熙皇帝第四子,康熙皇帝駕崩後,雍正繼承大統。乾隆皇帝是雍正的第四子,在中國曆朝答歷代皇帝中,因為六下江南,也是極其出名的。 清朝之外的其他朝代,四皇子繼承皇位的也不少,但是除漢文帝劉恆之外,沒有太出名的。
-
3 # 過了三十還沒二夠
然而我要告訴大家的是雍正和乾隆都不是他們爸爸的第四個兒子。中國古代的醫療水平,實在是太差了,差到什麼轉態呢?差到皇帝的兒子女兒都經常夭折。以至於雍正為什麼被稱為皇四子?他實際上是康熙的第11個兒子,可是有七個兒子夭折了,以至於排名11位的雍正排序的時候都排到了第四名。
乾隆呢?雍正兒子沒那麼多,可是乾隆也是雍正的第5個兒子。其中有一個兒子三歲的時候夭折了。這樣才造成雍正和乾隆兩任皇帝都是皇四子,都是四爺。說到這裡,我們還不覺得感慨,你還別說這個老四當皇帝,故事就是多。
仔細想想也是,老四都當上了皇帝了,那麼老大老二老第三呢?這個老皇帝必然是有好幾個兒子的,而且由於兒子眾多,到底選哪一個當太子,不選哪一個當太子呢?就有一番考量,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鬥爭,而鬥爭最激烈的、最精彩的當屬雍正爺上位了。康熙晚年,九子奪嫡,九個兒子競爭,個個都想當皇帝。
其實我們隨便翻翻歷史,老四繼位的還真不少。我們簡單給大家盤點一下。
元朝,在元朝建立之前,鐵木真的繼位者是誰呢?名義上是窩闊臺,實際上有一段是託雷監國。託雷這個名字大家在熟悉不過了,拜金庸老先生的武俠小說所賜。託雷安達這個名字幾乎是深入民心,託雷就是老四。託雷的兒子忽必烈,最終完成了元朝的統一。這裡多說一句,金庸老先生於前日不幸仙逝,享年94歲。
而明代這位老四更有意思,明代的明成祖朱棣,本來皇位跟他沒關係,是他的侄子建文帝登基稱帝了,結果朱棣就發起了靖難之役。從北京打到南京,把皇位重新拿到了自己的手裡。今天中國能定都於北京,也得感謝明成祖,要不然終明一代,恐怕南京才是首都,北京就沒有什麼兩三百年的建築了。
其實我們要是把眼光放長遠的話,還有一位老四,誰呢?漢文帝也是老四。開啟了漢朝文景之治的漢文帝,本來皇位跟他也沒啥關係。他大哥人家好好地當著漢惠帝,結果呂后之亂後,漢文帝得以從外藩繼承大統,開啟了文景之治的盛世,更給漢武帝的橫掃匈奴奠定了經濟基礎。從上到下盤點下來,看樣子,歷史上的每一個老四繼位的皇帝政績還真是不錯。
-
4 # 世界全史羅銳
古代史中,皇帝會採用嫡長子繼承製,當他出現駕崩或者想退休不幹時,就會將皇位傳給自己的長子。那這個制度的確定是不是說明皇帝的長子將得到更多的栽培,因此在管理國家方面更有作為呢?答案是並非如此,因為歷史上也有很多皇帝是透過嫡長子繼承製繼承皇位的,但他們卻碌碌無為。
不過在古代史中卻有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如果繼承皇位的是皇帝的第四子,那一般來說,這個新皇帝將大有作為。而且不少中國朝代的歷史中,都驗證了這個事實。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歷史上有哪些優秀的四子繼承人。
漢文帝劉恆是漢高祖劉邦的第四子,但他是母親是劉邦俘虜過來的別人姬妾,所以劉恆並沒有得到劉邦的待見,不過是被封了個代王。不過也因為這樣,劉恆並沒有被呂后針對。當時的呂后可是把劉邦很多兒子都殺了,而漢惠帝之子劉弘登基後,滿朝百官將其廢除,並支援劉恆登基,而劉恆也因與世無爭得以保全性命,後來成為了漢文帝,並開創了漢朝第一個盛世——“文景之治”。
成吉思汗的四子是託雷,當年如果沒有託雷的幫助,成吉思汗就無法對金國這個大敵造成嚴重的打擊。1231年的時候,託雷率領部隊重創金國主力軍,從而佔領了河南諸郡等地,為元朝的建立奠定了重要基礎。而託雷的第四子就是忽必烈,他後來成為了元朝的開國皇帝,並將託雷追封為“英武皇帝”,最後所有的蒙古皇帝都是忽必烈的後代。
明成祖朱棣為朱元璋的四子,當年繼位的可不是朱棣而是建文帝朱允炆。當年的朱允炆可是知道朱棣的能耐,然而他在政治上的表現實在不佳,如果沒有不斷犯錯誤,光是消耗都能耗死朱棣。但歷史的最後,朱棣還是從一個藩王晉升到皇帝,而建文帝朱允炆也在皇宮大火中失去蹤影。朱棣登上帝位,將明朝發展到了一個新高度,不僅修書、遷都,還下過西洋,彰顯國威。
雍正、乾隆兩父子在當年的身份均為四阿哥,那時候的清朝皇帝已經在元朝和明朝的歷史經驗中吸取了教育,意識到嫡長子繼承製存在弊端,所以讓各個皇子憑藉自己的能力競選帝位,最後雍正和乾隆憑藉著出色的表現,成為了清朝的統治者。
縱觀歷史,我們確實可以發現“四子有為”這個現象,原因就是,古代醫療條件不如現代發達,再加上皇帝的結婚和得子年齡過早,導致了生育前三個兒子的年齡差不多是十六歲以前,很顯然這樣做的壞處就是新生兒的身體機能發育不全,導致早夭。
在皇帝得到第四個兒子的時候,年齡已經在十八歲到二十歲之間,新生兒的身體機能就發育的比較健全,從而得以保全性命。
-
5 # 海上的日子
歷史上老四上位的確實有,但是主流還是以嫡長子繼位。在皇家,嫡長子就是皇后所生的大兒子,以嫡長子為後繼,可以避免皇子間對皇位的爭奪,也可以得到群臣的支援。
我這裡介紹幾個老四上位的故事,各有各的不同,卻刻畫出中國古代皇位爭奪的異常殘酷,
1. 元世祖忽必烈
蒙古實行的傳位制度不是嫡長繼承製,而是幼子繼承製度,這或多或少會在族群中引發爭鬥,因為長子往往擁有更多的實力,而幼子卻還只是個孩子。
忽必烈是拖雷的第四子,在制度面前,有最年幼的弟弟阿里不哥在,他沒有登上皇位的程序正義,在軍事實力上,他的大哥蒙哥在北方完全壓制窩闊臺的勢力,自己在大哥面前就是隻待宰羔羊。
但是命運卻眷顧了忽必烈。他受命去南方攻打南宋朝,無意中獲得了經濟和科技的支援,增強了自身的實力,逐漸有了和大哥蒙哥一爭長短的實力,而幼弟阿里不哥雖然維護舊制,但是卻不善於維護和其他蒙古的關係,歷時四年四處征戰,失去了民心的他最終失去了草原上雄鷹們的支援。就在這關鍵的時刻,大哥蒙哥暴斃於北方,已經沒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忽必烈得到皇位,一切艱難險阻在這一刻都煙消雲散!
忽必烈
2. 明成祖朱棣
朱棣是朱元璋第四子,朱元璋死後朱允炆繼位,對自己的叔叔們用的手段也是狠辣,朱棣的不少兄弟被朱允炆逼得死路一條,這還沒完,朱允炆接著就要削藩,這還了得,一旦削藩成功,那等於直接要了朱棣的腦袋。所以朱棣以奉天靖難為名,發動靖難之役,有很大一部分是被逼的。只是在起初實力那麼懸殊的情況下,朱棣竟然可以扳倒朱允炆,恐怕朱棣自己都沒有想到。
朱棣
3. 大清的三個老四
大清的三個老四就是雍正、乾隆和咸豐了。
這三人也各有不同,雍正是正經的老四,雍正的上位主要源於雍正能力確實高於其他皇子,而自己又善交際,維持了與其他皇子的良好關係;
乾隆按照序列確實是第四,但是之前的兩個皇子都夭折了,按照實際情況,乾隆成年後,應該算是老二。
咸豐更有趣些,按照年紀來說,咸豐確實是老四,但是之前三個都是庶出,咸豐是實打實的嫡長子。
由此可見,咱們大中華幾千年歷史,主流還是以嫡長子繼位。四子奪位,一般都是機緣巧合,如若整個歷史有1/10是四子奪位,這史書上不知又要添多少腥風血雨啊!
回覆列表
縱觀歷史,我們確實可以發現“四子繼位”這個現象,也不知道是巧合,還是冥冥中自有安排。但不管怎麼說,這些事情都已經成為歷史的一部分,現在我們要做的是思考如何讓我們的國家變得更加繁榮昌盛。
中國自商周確立嫡長子繼承製以來,歷代皇帝大都奉行“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規則,讓皇位繼承變得井然有序,減少了非常多的爭鬥。幾千年下來,由於這種繼承製度存在,繼承皇位最多的自然就是嫡長子了,也就是皇后的大兒子(嫡子)或者皇帝的大兒子(長子),當然,大部分時候嫡子和長子就是同一人。
不過,凡事總有例外,並不是所有的嫡長子都能夠安然等到繼位的那一天。有些皇帝或者沒來得及立嫡長子為太子,有些則是兒子造反、兄弟反目奪取皇位。那麼歷史上除嫡長子之外,繼承皇位最多的就是老四了,沒錯,就是傳說中的四皇子、四王爺、四阿哥。歷史上有很多皇子排行老四,但最終取得了帝位,其中大家最熟悉的就是康熙家的老四,愛新覺羅·胤禛,即清朝的雍正皇帝。實際上,除了雍正以外,乾隆是雍正的四兒子,咸豐是道光的四兒子,光清朝就有三個排行老四而繼承大統的。
而在其他朝代,這樣的例子也非常多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朱棣,透過發動靖難之役,推翻了之子的統治,成功上位。元朝的開國皇帝忽必烈,成吉思汗的孫子,同時也是監國託雷的四兒子,建立了幅員遼闊的元帝國。其他還有女皇武則天的第四子,唐睿宗李旦;漢文帝劉恆;漢明帝劉莊;漢和帝劉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