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懂財帝

    2017年雙十二購物節已閉幕,總銷售額突破2億大關。此前的雙十一3分鐘破100億,40分鐘破500億,京東+阿里交易額達2953億元。交易額之巨大,下單量之迅速都讓人們不禁發問,是什麼讓雙十一如此火爆?又是什麼支撐雙十二延續火爆?

    1、網際網路與智慧手機的普及

    手機與網路改變了人們的消費方式,足不出戶,點點支付,就能擁有全部。相對於門店購物,網購帶給消費者更大的選擇空間,很多品牌線上線下同步銷售,逛街能買到的都可以透過網購來實現,各商家逐漸從價格戰轉向質量戰,許多商家購買運費險提高服務水平,消費者可以買很多件衣服試穿之後再將不合適的衣服退回,不必承擔任何費用。網購便捷省時的特點很適應當下快節奏的生活,並且質量和服務都能得到保障,使這種虛擬化逛街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2、消費觀念的改變

    曾經人們熱衷於攢錢,有錢存入銀行,消費滯後無法拉動內需,嚴重阻礙經濟發展。而在網際網路發達的今天,借貸寶,螞蟻花唄等小額貸款平臺為人們的超前消費提供了資金保障,有了這些借貸平臺,沒錢也可以買買買,剁完手也不用吃土,擴大消費的同時拉動內需進一步促進經濟發展,提高收入,從而形成生產-消費的良性迴圈。

    3、商家的前期預熱

    雙十一的前一個月,各大電商平臺相繼推出紅包雨,搶券等預熱活動,平臺上有些會場的紅包高達上百元,給消費者造成一種撿到大便宜的錯覺,加之商家對商品進行捆綁式促銷,不斷刺激著人們的消費慾望。天貓等平臺上的商品有“已有**人加入購物車”類似提醒,看似簡單的數字卻恰好抓住了消費者的從眾心理,引導消費。

    又有人問雙十一和雙十二僅僅相差一個月,是什麼支撐雙十二的延續火爆呢?

    首先價格波動和市場動態不會對生活必需品的供求造成很大的影響,無論是雙十一還是雙十二,任何時候人們都會購買生活必需品。其次有些雙十一下單的商品過十多天才能收到,雙十二的優惠力度與雙十一不相上下,因此一些顧客為了避免雙十一的物流高峰而選擇在雙十二購物。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很大部分消費者每個月的薪水固定,他們都有自己的收支計劃,在雙十一之前就做好的購物清單,分成兩次購買,以此來保證自己每個月的收支平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從PG ONE歌詞一事是否可以看出嘻哈音樂很難在中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