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金卯大刀

    一,年齡方面。孩子要上初中,年齡也就在十二、三歲之間,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正是青春發育期。家長要密切注意孩子的生理發育狀況,該回避的要回避,該面對的要面對,是男孩的做為父親要擔起生理教育的導師,是女孩的母親要切實負擔起導師的責任。

    二,心理教育。初中時期孩子們的心理正是處於活動期,這個階段的心理教育基本上決定了孩子今後的教育和發展。孩子們的心理叛逆也是在這個階段,做為家長第一不能一味的慣著孩子。第二不能簡單、粗暴、武斷式的教育孩子。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對外界事物的認識已經有了自己的初步判斷,這種判斷是否正確?需要家長、老師給予幫助和指導,正確的要鼓勵,部分正確或判斷有偏差的,要耐心的幫助給予講解,多交流、多與孩子溝通。

    三,學習方面。初中階段是全面掌握知識的一重要階段,課程門類多,課業重,作業量大。家長要與老師經常聯絡,瞭解和掌握孩子在學校的表現,督促孩子在家時間首先要完成作業,其次才是自由活動。精心安排好孩子的飲食和作息,保障好孩子的身體成長,儘量避開社會上人群密集場所,家庭親戚聚餐免不了的抽菸喝酒,最好的教育方法還是讓孩子拒絕不良嗜好。初中的孩子還處於受教育期,抽菸沒什麼好處,酒精損壞大腦,降低記憶力,所以不讓孩子喝酒抽菸家長起關鍵的作用。

    課堂上能專心聽老師講課,認真複習作業,掌握課本知識是孩子的主要任務。要讓孩子全面發展不但要閱讀大量的課外書(有選擇的課外書,家長和老師要把關),還要鼓勵孩子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社會活動。對孩子較弱的學科在聽從老師的意見後是否參加校外輔導要綜合考慮後,根據孩的實際學習情況再定,不要盲目的的跟風。

    四、全面發展。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孩子在假期期間,能出來走走還是讓孩子外出開眼界。‘’走一條路,勝讀一本書‘’,孩子所學的書本知識只是理性認識,而一趟旅行下來看到的全是感性認識。感性認識直覺、學的快、記憶深,對學生們的知識開拓會有很大的幫助。

    做為有孩子的家長都要經過這個階段,要面對現實,切實擔負起應該承擔的責任,把孩子培養成對社會、對家庭有用的人才。

  • 2 # 南天竹的小書房

    孩子要上初中了,家長心情焦慮怎麼辦?

    首先,無法活在當下,是因為我們對未知充滿恐懼。

    孩子上初中,無論生理發育還是考試學習都是至關重要的轉折點,父母焦慮擔憂實屬正常,大多數父母都會這樣,你不是個例,所以不必太緊張。

    古人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我們人類生來就對未知的事情和不可控的事情會焦慮恐懼,所以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反應,無法消除,只能應對。

    而克服恐懼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正視恐懼,繼續迴避恐懼情境只會讓心心念念想要消除的恐懼進一步加深。

    話說回來,焦慮也沒什麼不好,它是促使我們不斷探索和改進的動力。

    第二,如果是焦慮孩子的身心發展,那就多方面瞭解這個階段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

    正所謂瞭解了才能有所幹預,平時可以多聽聽青少年專家講座,或者看看青少年成長髮育特點的書,多關注瞭解孩子行為習慣,及時給與正確的指導。

    當然了,沒有一套適合所有青少年孩子教養的秘方,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性,只要大的方向沒錯,家長就不必太擔心,沒必要每個孩子都當科學家,因材施教即可。

    平時多傾聽多鼓勵,少批評少挖苦,多和孩子談心,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最好能和孩子成為朋友。

    第三,幫助孩子提升學習效率,傳授經驗技巧,幫助孩子總結。

    現在的孩子學習壓力大,競爭也激烈,初中又是升高中的重要轉折點,所以很多父母對於孩子的學習成績特別關注,但一味強調成績只會讓孩子充滿挫敗感,還不如幫助孩子分析分析,問題到底出在哪,是哪裡沒有掌握,和孩子一起制定優良的學習計劃,幫助孩子提升學習效率,從而提高成績。

    畢竟,大人的閱歷和經驗都是比較足的,遠比孩子單打獨鬥要奏效。

    最後,緩解焦慮,思考問題從現實出發。

    《應對焦慮》一書中說,不同的思維方式會產生不同的感受,生活中,最易導致焦慮的思維方式是災難化思維。比如經常會想“如果……怎麼辦”的字眼。比如“如果飛機出事故了怎麼辦?”“如果孩子沒考上怎麼辦?”“如果我出車禍怎麼辦?”

    如果我們思考問題從現實出發,扭轉災難性思維,凡事不做壞的假設,只做最大努力爭取,那麼你的精力和注意力自然會慢慢從焦慮中轉移出來。

    所以,學會從正面梳理自己的思維方式,客觀地評估現實情況,從而讓自己慢慢接受現實,就能慢慢走出焦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6歲男孩讀百本書識千字,稱"不感謝媽媽",大家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