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淺談青史

    楊堅取代北周建立隋朝以後,為了鞏固奪取而來的皇帝之位。他除了大力改革北周留下的弊政之外,還對北周的軍制,也就是府兵制度進行了改革。

    一系列的改革下來,為楊堅實現統一大業奠定了基礎,還使隋朝自建國到楊廣即位這二十幾年來,發展成為了當時世界上堪稱最強的國家。

    隋文帝並沒有完全照搬北周時期的府兵制,而是根據當前的歷史需要,對府兵制進行了一定的改造。

    隋朝的府兵制度是建立在均田制基礎上的一種兵民合一的制度。

    一、廢除賜姓制度,全面恢復漢姓

    宇文泰於549年建立府兵之後,效仿鮮卑舊制“統國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將府兵的將領之中立功較多的賜姓鮮卑三十六國的姓氏,立功較少的將領賜姓為鮮卑九十九姓,他們的部下也跟隨著他們一起改姓。

    正是這一種情況,楊堅的父親楊忠被賜姓“普六茹氏”。

    賜鮮卑姓的做法,有利於宇文泰將府兵轉化為鮮卑部族私兵的形式,達到控制軍隊,維護統治的目的。

    但這種做法,並不適合楊堅的統治,所以楊堅在580年代周文告中提出所有被改姓的人,全部恢復舊姓。

    581年,楊堅取代北周稱帝之後,再一次明令以前被賜姓的人,全部恢復舊姓。

    楊堅廢除鮮卑賜姓,全面恢復漢姓行為,一方面消除了北周的影響,另一方面有利於獲得廣大漢族人民的支援。有利於維護和鞏固隋王朝的統治。

    二、整頓私人部曲,納入府兵體制。

    隋朝初期,除了國家直接掌控的府兵之外,各地還存在著非常多的屬於私人部曲性質的鄉兵。這種私人軍隊的存在,非常不利於隋朝的中央集權。

    隋朝初期,整頓私人部曲就是一個擺在隋文帝面前的重要問題。

    楊堅稱帝之後,立即開始著手整頓鄉兵,部曲。

    他給這些鄉兵的首領們授予府兵的官職,並將這些首領統領的鄉兵納入府兵系統。

    這樣的做法一方面擴大了隋朝中央掌控的兵力,另一方面又消除了地方的不穩定因素。

    三、兵民合一

    將府兵編入戶籍,這是隋文帝楊堅對北周府兵制度最重要的改革。

    在590年,楊堅就向全國頒佈了關於軍人編入戶籍的詔書。

    西魏北周時期的府兵,經常是居無定所的,長期駐紮在軍營之中,他們的家屬也跟隨著他們居住在軍營之中。在不斷地南征北戰之中,軍隊也在頻繁地調動,導致軍人們無法長久地居住在某地。嚴重影響到了軍人家屬們的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部隊的戰鬥力。

    為了改變這種局面,把軍人編入民戶,成為了隋文帝改革府兵制度的首要任務。

    在滅陳之後,隋朝基本實現了和平,隋文帝立即著手開始這項改革。

    隋朝的府兵與西魏北周時期的府兵最大不同之處就在於將軍籍,民籍相結合。

    在平時,隋朝的府兵跟一般的民戶一樣,從事著生產勞動。而到了應徵服役期間,則在軍府的管理和組織下進行軍事訓練,執行戰鬥任務。

    最開始隋朝按照北周舊制,規定男子18歲為成人,就要開始服兵役到60歲方能免服兵役。不久之後,楊堅將服役的年齡提高到了21歲,並將每年服役時間由原來的一個月減為20天。

    開皇十年年間,楊堅改革府兵制度之後,又下令把服役年齡從原來的60歲縮減為50歲。

    這樣使得更多的勞動力能夠投入農業生產勞動中,對社會發展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以上就是隋文帝楊堅在西魏北周的府兵制基礎上做出的一些改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肌酐降下來了為什麼不一定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