狹義相對論建立在如下的兩個基本公設上:
1.物理規律在所有慣性系中都具有相同的形式。
2.在所有的慣性系中,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中具有相同的值C。
第一個叫做愛因斯坦相對性原理。它是說:如果座標系K"相對於座標系K作勻速運動而沒有轉動,則相對於這兩個座標系所做的任何物理實驗,都不可能區分哪個是座標系K,哪個是座標系K′。
第二個原理叫光速不變原理,它是說光(在真空中)的速度c是恆定的,它不依賴於發光物體的運動速度。
從表面上看,光速不變似乎與相對性原理衝突。因為按照經典力學速度的合成法則,對於K′和K這兩個做相對勻速運動的座標系,光速應該不一樣。愛因斯坦認為,要承認這兩個假設沒有牴觸,就必須重新分析時間與空間的物理概念。
可以表述為光子在時空中的世界線總是類光的。也正是由於光子有這樣的實驗性質,在國際單位制中使用了“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秒內所走過的距離”來定義長度單位“米”(米)。光速不變原理是宇宙時空對稱性的體現。
伽利略變換
伽利略的相對性原理指出,在一切慣性系中,力學規律是相同的。經典的時空觀指出,在不同的慣性系之間,時空座標的變換遵循伽利略變換。
所謂時空觀,即是有關時間和空間的物理性質的認識。伽利略變換是力學相對論原理的數學描述。它集中反映了經典力學的絕對時空觀。
1.時間間隔與慣性系的選擇無關。若有兩事件先後發生,在兩個不同的慣性系中的觀測者測得的時間間隔相同。
牛頓絕對時空觀公式及假設圖
2.空間間隔與慣性系的選擇無關;空間任意兩點之間的距離與慣性系的選擇無關。
人們可以看出,在經典力學中,物體的座標和速度是相對的,同一地點也是相對的。但時間、長度和質量這三個物理量是絕對的,同時性也是絕對的。這就是經典力學的絕對時空觀。
洛倫茲變換
經典力學中的速度合成法則實際依賴於如下兩個假設:
1.兩個事件發生的時間間隔與測量時間所用的鐘的運動狀態沒有關係。
2.兩點的空間距離與測量距離所用的尺的運動狀態無關。
愛因斯坦發現,如果承認光速不變原理與相對性原理是相容的,那麼這兩條假設都必須摒棄。這時,對一個鐘是同時發生的事件,對另一個鐘不一定是同時的,同時性有了相對性。在兩個有相對運動的座標系中,測量兩個特定點之間的距離得到的數值不再相等,距離也有了相對性。
如果設K座標系中一個事件可以用三個空間座標x、y、z和一個時間座標t來確定,而K′座標系中同一個事件由x′、y′、z′和t′來確定,則愛因斯坦發現,x′、y′、z′和t′可以透過一組方程由x、y、z和t求出來。兩個座標系的相對運動速度和光速c是方程的唯一引數。這個方程最早是由洛侖茲得到的,所以稱為洛侖茲變換。
邁克爾遜-莫雷實驗
1887年,阿爾貝特·邁克爾遜(後來成為美國第一個物理諾貝爾獎獲得者)和愛德華·莫雷在克里夫蘭的卡思應用科學學校進行了非常仔細的實驗。目的是測量地球在以太中的速度(即以太風的速度)。
如果以太存在,且光速在以太中的傳播服從伽利略速度疊加原理:
假設以太相對於太陽靜止,儀器在實驗座標系中相對於以太以公轉軌道速度 向右運動。 光源發光經分光鏡分光成兩束光,光束1經反光鏡M1反射再經分光鏡投射到觀測屏。光束2經反光鏡M2反射再經分光鏡投射到觀測屏,與光束1形成干涉。光在以太中傳播速度為 ,地球相對以太的速度為 。光束1到達M1和從M1返回的傳播速度為不同的,分別為 和 ,完成往返路程所需時間為: 。光束2完成來回路程的時間為 ,光束2和光束1到達觀測屏的光程差為
然後讓實驗儀器整體旋轉90度,則光束1和光束2到達觀測屏的時間互換,使得已經形成的干涉條紋產生移動。改變的量為 。移動的條紋數為 。
實驗中用鈉光源, ;
地球的公轉軌道運動速率為: ;干涉儀光臂(分光鏡到反光鏡) ,
應該移動的條紋為: 。邁克爾遜和莫雷將干涉儀裝在十分平穩的大理石上,並讓大理石漂浮在水銀槽上,可以平穩地轉動。並當整個儀器緩慢轉動時連續讀數,這時該儀器的精確度為0.01% ,即能測到1/100條條紋移動,用該儀器測條紋移動應該是很容易的。邁克爾遜和莫雷設想:如果讓儀器轉動90°,光透過M1、M2的時間差應改變,干涉條紋要發生移動,從實驗中測出條紋移動的距離,就可以求出地球相對以太的運動速度,從而證實以太的存在。但實驗結果是:未發現任何條紋移動。在此之後的許多年,邁克爾遜-莫雷實驗又被重複了許多次,所得都是零結果。
時空觀
同時的相對性:據狹義相對性原理,慣性系是完全等價的,因此,在同一個慣性系中,存在統一的時間,稱為同時性,而相對論證明,在不同的慣性系中,卻沒有統一的同時性,也就是兩個事件(時空點)在一個慣性系內同時,在另一個慣性系內就可能不同時,這就是同時的相對性,在慣性系中,同一物理過程的時間程序是完全相同的,如果用同一物理過程來度量時間,就可在整個慣性系中得到統一的時間。在廣義相對論中可以知道,非慣性系中,時空是不均勻的,也就是說,在同一非慣性系中,沒有統一的時間,因此不能建立統一的同時性。
長度的相對性:如圖8.5所示,有兩個參考系S和S"。有一根棒A"B"固定在x"軸上,在S"系中測得它的長度為l"。為了求出它在S系中的長度l,人們假想在S系中某一時刻t1,B"端經過x1,在其後t1+Δt時刻A"經過x1。由於棒的運動速度為u。在t1+Δt這一時刻B"端的位置一定在x2=x1+uΔt處。根據上面所說長度測量的規定,在S系中棒長就應該是l=x2-x1=uΔt 。
再看Δt,它是B"端和A"端相繼透過x1點這兩個事件之間的時間間隔。由於x1是S系中一個固定地點,所以Δt是這兩個事件之間的原時。從S"系看來,棒是靜止的,由於S系向左運動,x1這一點相繼經過B"端和A"端(見圖8.6)。由於棒長為l",所以x1經過B"和A"這兩個事件之間的時間間隔Δt",在S"系中測量
再看Δt",它是不同地點先後發生的兩個事件的時間間隔,它是兩地時,根據原時和兩地時的關係,有
將此式代入前式即可得:
空間的量度與觀察這一量度的參照系有關。所以,在飛船上的尺和地球上的尺是不會一樣的。透過火車相對於月臺的長度問題的討論,人們得知:沿運動方向固定在高速運動飛船上的尺,如果由地球上的人來觀測,就比飛船上的人觀測的長度短。至於長度收縮多少,是與飛船飛行的速度,也就是兩個參照系之間的相對速度有關。
相反,固定在地球上的尺的長度,若由飛船上觀察者來觀測的話,則沿運動方向的長度不是伸長,而是縮短。
由此,得出結論:當一個物體對於某參照系是靜止的時候,就這個參照系來看,物體長度最大。沿垂直於運動方向時,長度則不發生變化。
時間間隔的相對性:根據愛因斯坦1905年提出的狹義相對論,處於快速運動狀態的表,與構造完全相同、指標在動但錶殼本身 卻處於靜止狀態的表相比,快動表的指標轉動得慢,也就是時間流逝得慢,專業說法是“時間膨脹”效應。
狹義相對論力學
(注:“γ”為相對論因子, , ,u為慣性系速度。)
1.基本原理:
(1)相對性原理:所有慣性系都是等價的。
(2)光速不變原理:真空中的光速是與慣性系無關的常數。
狹義相對論建立在如下的兩個基本公設上:
1.物理規律在所有慣性系中都具有相同的形式。
2.在所有的慣性系中,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中具有相同的值C。
第一個叫做愛因斯坦相對性原理。它是說:如果座標系K"相對於座標系K作勻速運動而沒有轉動,則相對於這兩個座標系所做的任何物理實驗,都不可能區分哪個是座標系K,哪個是座標系K′。
第二個原理叫光速不變原理,它是說光(在真空中)的速度c是恆定的,它不依賴於發光物體的運動速度。
從表面上看,光速不變似乎與相對性原理衝突。因為按照經典力學速度的合成法則,對於K′和K這兩個做相對勻速運動的座標系,光速應該不一樣。愛因斯坦認為,要承認這兩個假設沒有牴觸,就必須重新分析時間與空間的物理概念。
可以表述為光子在時空中的世界線總是類光的。也正是由於光子有這樣的實驗性質,在國際單位制中使用了“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秒內所走過的距離”來定義長度單位“米”(米)。光速不變原理是宇宙時空對稱性的體現。
伽利略變換
伽利略的相對性原理指出,在一切慣性系中,力學規律是相同的。經典的時空觀指出,在不同的慣性系之間,時空座標的變換遵循伽利略變換。
所謂時空觀,即是有關時間和空間的物理性質的認識。伽利略變換是力學相對論原理的數學描述。它集中反映了經典力學的絕對時空觀。
1.時間間隔與慣性系的選擇無關。若有兩事件先後發生,在兩個不同的慣性系中的觀測者測得的時間間隔相同。
牛頓絕對時空觀公式及假設圖
2.空間間隔與慣性系的選擇無關;空間任意兩點之間的距離與慣性系的選擇無關。
人們可以看出,在經典力學中,物體的座標和速度是相對的,同一地點也是相對的。但時間、長度和質量這三個物理量是絕對的,同時性也是絕對的。這就是經典力學的絕對時空觀。
洛倫茲變換
經典力學中的速度合成法則實際依賴於如下兩個假設:
1.兩個事件發生的時間間隔與測量時間所用的鐘的運動狀態沒有關係。
2.兩點的空間距離與測量距離所用的尺的運動狀態無關。
愛因斯坦發現,如果承認光速不變原理與相對性原理是相容的,那麼這兩條假設都必須摒棄。這時,對一個鐘是同時發生的事件,對另一個鐘不一定是同時的,同時性有了相對性。在兩個有相對運動的座標系中,測量兩個特定點之間的距離得到的數值不再相等,距離也有了相對性。
如果設K座標系中一個事件可以用三個空間座標x、y、z和一個時間座標t來確定,而K′座標系中同一個事件由x′、y′、z′和t′來確定,則愛因斯坦發現,x′、y′、z′和t′可以透過一組方程由x、y、z和t求出來。兩個座標系的相對運動速度和光速c是方程的唯一引數。這個方程最早是由洛侖茲得到的,所以稱為洛侖茲變換。
邁克爾遜-莫雷實驗
1887年,阿爾貝特·邁克爾遜(後來成為美國第一個物理諾貝爾獎獲得者)和愛德華·莫雷在克里夫蘭的卡思應用科學學校進行了非常仔細的實驗。目的是測量地球在以太中的速度(即以太風的速度)。
如果以太存在,且光速在以太中的傳播服從伽利略速度疊加原理:
假設以太相對於太陽靜止,儀器在實驗座標系中相對於以太以公轉軌道速度 向右運動。 光源發光經分光鏡分光成兩束光,光束1經反光鏡M1反射再經分光鏡投射到觀測屏。光束2經反光鏡M2反射再經分光鏡投射到觀測屏,與光束1形成干涉。光在以太中傳播速度為 ,地球相對以太的速度為 。光束1到達M1和從M1返回的傳播速度為不同的,分別為 和 ,完成往返路程所需時間為: 。光束2完成來回路程的時間為 ,光束2和光束1到達觀測屏的光程差為
然後讓實驗儀器整體旋轉90度,則光束1和光束2到達觀測屏的時間互換,使得已經形成的干涉條紋產生移動。改變的量為 。移動的條紋數為 。
實驗中用鈉光源, ;
地球的公轉軌道運動速率為: ;干涉儀光臂(分光鏡到反光鏡) ,
應該移動的條紋為: 。邁克爾遜和莫雷將干涉儀裝在十分平穩的大理石上,並讓大理石漂浮在水銀槽上,可以平穩地轉動。並當整個儀器緩慢轉動時連續讀數,這時該儀器的精確度為0.01% ,即能測到1/100條條紋移動,用該儀器測條紋移動應該是很容易的。邁克爾遜和莫雷設想:如果讓儀器轉動90°,光透過M1、M2的時間差應改變,干涉條紋要發生移動,從實驗中測出條紋移動的距離,就可以求出地球相對以太的運動速度,從而證實以太的存在。但實驗結果是:未發現任何條紋移動。在此之後的許多年,邁克爾遜-莫雷實驗又被重複了許多次,所得都是零結果。
時空觀
同時的相對性:據狹義相對性原理,慣性系是完全等價的,因此,在同一個慣性系中,存在統一的時間,稱為同時性,而相對論證明,在不同的慣性系中,卻沒有統一的同時性,也就是兩個事件(時空點)在一個慣性系內同時,在另一個慣性系內就可能不同時,這就是同時的相對性,在慣性系中,同一物理過程的時間程序是完全相同的,如果用同一物理過程來度量時間,就可在整個慣性系中得到統一的時間。在廣義相對論中可以知道,非慣性系中,時空是不均勻的,也就是說,在同一非慣性系中,沒有統一的時間,因此不能建立統一的同時性。
長度的相對性:如圖8.5所示,有兩個參考系S和S"。有一根棒A"B"固定在x"軸上,在S"系中測得它的長度為l"。為了求出它在S系中的長度l,人們假想在S系中某一時刻t1,B"端經過x1,在其後t1+Δt時刻A"經過x1。由於棒的運動速度為u。在t1+Δt這一時刻B"端的位置一定在x2=x1+uΔt處。根據上面所說長度測量的規定,在S系中棒長就應該是l=x2-x1=uΔt 。
再看Δt,它是B"端和A"端相繼透過x1點這兩個事件之間的時間間隔。由於x1是S系中一個固定地點,所以Δt是這兩個事件之間的原時。從S"系看來,棒是靜止的,由於S系向左運動,x1這一點相繼經過B"端和A"端(見圖8.6)。由於棒長為l",所以x1經過B"和A"這兩個事件之間的時間間隔Δt",在S"系中測量
再看Δt",它是不同地點先後發生的兩個事件的時間間隔,它是兩地時,根據原時和兩地時的關係,有
將此式代入前式即可得:
空間的量度與觀察這一量度的參照系有關。所以,在飛船上的尺和地球上的尺是不會一樣的。透過火車相對於月臺的長度問題的討論,人們得知:沿運動方向固定在高速運動飛船上的尺,如果由地球上的人來觀測,就比飛船上的人觀測的長度短。至於長度收縮多少,是與飛船飛行的速度,也就是兩個參照系之間的相對速度有關。
相反,固定在地球上的尺的長度,若由飛船上觀察者來觀測的話,則沿運動方向的長度不是伸長,而是縮短。
由此,得出結論:當一個物體對於某參照系是靜止的時候,就這個參照系來看,物體長度最大。沿垂直於運動方向時,長度則不發生變化。
時間間隔的相對性:根據愛因斯坦1905年提出的狹義相對論,處於快速運動狀態的表,與構造完全相同、指標在動但錶殼本身 卻處於靜止狀態的表相比,快動表的指標轉動得慢,也就是時間流逝得慢,專業說法是“時間膨脹”效應。
狹義相對論力學
(注:“γ”為相對論因子, , ,u為慣性系速度。)
1.基本原理:
(1)相對性原理:所有慣性系都是等價的。
(2)光速不變原理:真空中的光速是與慣性系無關的常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