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臺美大小事

    不太大的臺灣,約有三萬家牛肉麵店,臺北市每年要替牛肉麵舉辦比賽,所以被稱為牛肉麵之都。

    當然,蘭州是公認的牛肉麵王國,這個無需去挑戰。然而,似乎這道中國麵食,在1949年隨著大批所謂的外省人來到臺灣以後,已經將牛肉麵的作法、口味等做了很大的變化,將一道家常美食,變成了高價、甚至高檔的主食了。

    君不見,臺北晶華酒店的牛肉麵,最貴的一道是950元臺幣,而另一家牛爸爸牛肉麵,推出的元首牛肉麵最高是10000臺幣一碗了。(人民幣對臺幣匯率,最近約1:4.5-4.6)

    臺灣的美食家焦桐老師,專門出了一本書,介紹臺灣的173家牛肉麵店,焦桐老師堪稱是臺灣對牛肉麵的專家,說得一口的好面,看了你每家都想去吃。

    焦桐老師說牛肉麵

    以下我們節錄焦桐老師在那本書序言裡,幾段關於臺灣牛肉麵的敘述:

    論牛肉麵焦桐牛肉麵美味與否取決於面、牛肉、湯的組合,面對一碗麵貌模糊的牛肉麵,就好像面對一個面目可憎的人,夏目漱石也說,「麵條缺乏韌性和人沒有腦筋,兩樣都叫我害怕」。牛肉麵的作法是牛肉、面分開煮熟再合而為一,殊途同歸,除了烹飪方便,也計較口感和外觀。麵條煮熟後置入碗中,撒上蔥花,加進牛肉和湯汁即可。重點是那一鍋牛肉湯。

    我吃牛肉麵以來,還是偏愛紅燒和幹拌,我作紅燒牛肉湯的辦法是:

    1)牛肉、牛骨先汆燙過,放入深鍋裡,加進適量蔥段、薑片、陳皮、酒、滷包、水(淹過牛肉)煮一小時。

    2)撈棄蔥、姜、陳皮,取出牛肉切塊。牛肉湯留置備用。

    3)蘿蔔切塊,另鍋煮熟備用。

    4)油鍋熱時,爆香姜、蒜、辣椒,加入辣豆瓣、牛肉塊翻炒,再淋上酒、醬油,和冰糖、花椒粉。

    5)加進蘿蔔、牛肉湯,以文火慢燉。蔥花切妥備用。牛肉麵口感強勁濃厚,總是予我豪邁爽快之感,豪邁爽快是風格,滋味美好細緻卻也是任何食物的基本條件。

    金華街的「廖家」牛肉麵頗能表現豪邁中的細緻。我多次不自覺地走進廖家大啖,只覺得好吃,卻不明白其中原故,後來想通了──香,是那一碗麵裡的牛肉香。一碗牛肉麵如果缺乏香味,給我吃一整條牛也不情願。

    廖家高明之處在於麵條並非口感較具嚼勁的刀削麵或家常面,而是普通的陽春麵條;並且只賣清燉牛肉麵,面上覆著燙空心菜或菠菜,老實講,他們切的牛肉塊形狀俗得有點滑稽,可那麵湯有一種誘人的肉香──不是藥膳之香,濃郁而不油膩,滲透到記憶裡,溢上精神的層次。廖家廁身金華街一排低矮而略顯雜亂的平房中,很不起眼的外表,飄散出牛肉香,成為金華街最動人的風景。愛吃清燉牛肉麵,不能不試試回民的絕活。

    臺灣有不少「清真牛肉麵」館,經驗中,敢高懸這塊招牌,大抵有一定水平。清真牛肉麵之所以迷人,是麵湯清淡而滋味鮮美,正統作法是由牛骨湯、羊肝湯、雞湯對成,一鮮變三鮮。

    所謂「頭湯麵」指當天第一碗下鍋的面。蓋店家一天不管煮多少面,還是那一鍋湯,煮到後來麵湯就糊了,面就不那么清爽、滑溜,甚至帶著一股麵湯氣,朱自冶如果吃了一碗有面湯氣的面,整天都精神不振,所以吃的藝術「必須牢牢地把握住時空關係」。麵店的跑堂碰到這種饕餮之徒,在向廚房喊話前會稍許停頓,等待吩咐吃法,「硬麵、爛面,寬湯、緊湯,重青(蒜葉)、免青,重油(多放點油)……」可見一碗麵光是吃法就眼花撩亂。

    在諸多料理中,牛肉麵尤其不講究門面,它總是帶著那么點非正式的況味。新生南路上的「廣東汕頭」沙茶牛肉麵外表寒傖,攤販般,幾張破舊的桌椅,隨便用一塊帆布搭起賣場,兩個老榮民特製的沙茶牛肉乾面,再淋上泡醋辣椒末,那滋味恐怕召喚了不少臺大學生的鄉愁。我認得一個事業有成的臺大畢業生,每逢假日常會偕妻帶子,開車回來吃一碗沙茶牛肉麵。

    一碗牛肉麵的屬性宛如一段旋律,我漸漸相信,天下美食都力求臻於音樂的境界,透過身體的味覺和消化系統,使精神達到幸福的狀態,一碗高尚的牛肉麵常有著欲言又止的表情,某些難忘的地點,某些晨昏,某些掌故,某個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生能否透過穿著打扮給自己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