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萊克多巴v蛙

    有啊怎麼會沒有,恢復高考之前採用的是推薦制,由地方推薦優秀的社會主義接班人上大學,可想而知推薦的都是什麼人了。不是當官子女就是最能鬧的造反派,進了大學接著造老師的反,把老師吊起來打

  • 2 # i12345

    也有,只是不用考,推薦上大學,好像稱他們為工農兵大學生,其實文化素質很差,很多連初中水平都沒有。這種人才選拔與古代貴族世襲類似,高考打破了這一規則,賢能者上。與科舉選拔官員類似。

  • 3 # Bo的雜燴

    有學生,且人才輩出,所以才造就清華、北大今日之輝煌。

    但大概在1966~1976年,是工農兵推薦上大學。

    改革開放後,憑本事考。大約1萬名學生裡,能考上1個。真正的萬里挑一。

  • 4 # 覓享之旅

    當時的清華北大包括其它大學都是推薦的,我們村推薦了兩人,上的是本地區師範學校,主要看家庭成分和學習能力,學習程度在本村也是名列前茅的,不是隨便推薦的,兩個人後來畢業當了老師,也是文化人之列的。

  • 5 # 老許73124

    知道張鐵生是怎樣上的大學嗎?看過電影《決裂》了嗎?張鐵生是交了白卷才上了大學,《決裂》裡是憑手上的老繭獲得了上大學的資格的。那個年代,清華、北大學生的生源和上面說的沒有太大的區別。

    其實,那個時候,沒有什麼人關心清華、北大的學生是些什麼人。清華、北大最出名的是一個叫做“梁效”(兩校的諧音)大批判組,作為“四人幫”御用工具,“梁效”、“初瀾”、“羅思鼎”等,批這個、罵那個,可謂是風光無限,但也令很多人非常厭惡。

  • 6 # 使用者品味人生

    我們村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全村人口逾五千,1972年出了一個清華大學生。

    聽說這個清華大學生指標是縣裡分配到我們大隊(村委會)的。條件是可以教育好的子女(地富反壞右子女)。我們村可以教育好的子女中,讀高中的年紀大巳婚,經過大隊幹部再三挑選,最後把這個名額給了一個只有初中文化的地主子弟。這個地主子弟讀的是地質專業,畢業分配在一個鐵礦還當上了一個處長。由此可見,恢復高考之前清華大學歷年都招生(工農兵學員)。

  • 7 # 蜜蜂之家14

    當時推薦制度我處有一個人一年級都讀了3年,到了推薦時代因他三代都沒有讀過書,他伯父又是生產隊長,所以一路直升至高中畢業,他實際是一個傻子,至於上大學他家不敢再送。

  • 8 # 使用者54428634603

    我們這裡推薦的一個大學生,是個智障。因為家庭成分是所謂貧下中農,大機率的還有個什麼能管事的親戚,到學校後負責給學校打上下課鈴。呵呵其他自行腦補。

  • 9 # 坐聽雨聲響

    1,根據毛主席指示,清華北大從七零年開始招生,清華每屆約2千人,到1976年共招生1萬多人。入學條件是有三年以上實踐工作經驗,程式是從基層逐級推薦,基本上都是群眾公認的優秀青年,與其他時代一樣,不排除也有個別走後門的人。受當時政治形勢影響,文化程度參差不齊,有老高中生,也有初中生。1973年各地區曾實行統考。實際上,解放初期,國家也從各單位招收了一批“調幹生”到高校學習。

    2,為國家培養了一批人才。以清華大學73級為例,約2千畢業生中,院士4名,教授級專家幾百名,中高階黨政領導幹部幾百名,企業家和高管幾百名,都在各自的崗位上作出了突出貢獻。

  • 10 # 漢字拼音化科學

    學習和實踐的統一才能增長能力。

    實際上,好多工農兵大學生畢業後都為國家和人民做出了較好甚至較大的貢獻,因為他們中的人很多都是有理想的人。

    就拿你們成天掛在嘴邊埋汰的所謂白卷英雄張鐵生來說:

    張鐵生在什麼位置,在什麼情況下都是個了不起的人。

    知青下鄉後當過生產隊長,一般沒有根基的人能當上生產隊長嗎?不能,但他沒有根基卻能當上生產隊長,這說明了什麼?還是能力問題。

    之後並不是一些人所說的白卷上大學,只不過沒有其他人那樣有機會複習,物理分少些,但從他寫的文章看還是比其他學子有水平的,之後是被當時的領導人看中他,是為了農村發展而上學,而當官,其實即使當官也沒看到有人檢舉他幹了什麼了不得的壞事,只不過是站隊問題,被判15年牢獄之災後出來,搞實業,又成為億元富翁。現在罵他是白卷英雄的人有幾個有他的成就?如果是遇到他的情況早就趴下了。

    另外,也應該讚美等了他15年的愛人和給他很大幫助的貴人金衛東,這倆人都是真正的好人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考過初級經濟師之後必須要再過兩年再考中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