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孝陵衛小校

    簡單的來說,皇帝(或者王)太忙了,皇帝(或者王)自然擁有最高的軍事調動權,但作為統治者不能每天像送快遞一樣親自去調各地駐紮軍隊,那麼他們就需要一個代理人送一個憑證(逐漸發展為虎符)以表明自己下達了調兵的命令。

    國家形成之前,作為部落首領自然要親自調兵作戰(也沒有多少人),而作為部落聯盟的軍事首領就很難事必躬親了(當然自古一直都有君主親征的傳統),國家成立以後,自然國事更加繁忙。作為君主來說,他們肯定不放心讓別人調動軍隊(但自己又無法離開政治中心),於是發展出了兵將分離的制度,將領平時只有統兵權,但沒有調兵權,調兵須有君主的命令及信物(符牌)。

    虎符的出現

    合符最早的說法是在《史記·五帝本紀》裡,文中這樣描述:

    “北逐葷粥,合符釜山,而邑於涿鹿之阿。”

    司馬遷認為黃帝和所有氏族、部落、部落聯盟的首領在釜山舉行會盟,統一符契,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統一兵符。

    兵符的製作材料大多由銅、玉或木石製成。春秋戰國時期兵符進一步發展,在虎符之外又出現了龍符、鷹符、羊頭符等,但以銅製的虎符居多。而兵符之所以製為虎形,宋末元初的史學家胡三省在為《資治通鑑》作注時提出虎符鑄為虎形,是取其威武之意的觀點。

    中國古代使用虎符來傳達軍事命令、調動軍隊。使用時製成兩半的虎符右半留存在國君手中,左半交給統帥,兩者相合方可調遣軍隊。考古發掘中出土最早的兵符是春秋時期的虎符,現存的虎符實物都是秦國的,共 4 件。分別為秦國杜虎符、新郪虎符、戰國金虎符和陽陵虎符。

    杜虎符有小篆銘文四十字,銘文為嵌進去的金字,稱為“錯金”,銘文分作九行,寫道:“

    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凡興士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會君符,乃敢行之。燔隧之事,雖毋會符,行毆”虎符的作用

    可以說,虎符的出現就是為了加強皇帝(或者王)對軍隊的掌控,透過虎符的使用來減少“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局面的發生。國君需要透過虎符掌握軍權,軍權透過虎符加強君權,這三者之間就形成了良性迴圈,最後加速專制制度形成的程序。

    現有兩個例子可以體會虎符的作用:

    1、嫪毐之亂

    秦王嬴政九年,長信侯嫪毐謀反,儘管嫪毐的權力極大,又假造了御璽,但手中沒有虎符,結果還是發兵未成,僅有少數親信隨其參戰,故而失敗。

    2、呂不韋失勢

    秦王政九年,嬴政用虎符收編了呂不韋的軍隊,使得呂不韋空有相國之名而無相國實權。只有虎符相合才可以發兵,否則將會以謀逆罪論處。當時擁有這兩片虎符的是呂不韋和秦王。緊急事件一旦發生,呂不韋沒有辦法調兵遣將,而嬴政卻可以隨時將兵符收入囊中,號令天下,莫敢不從,最後輕鬆掌權。

    當然虎符也有弊端:

    1、虎符的使用受地域的嚴格限制,一個地方一個符,甲地的符不能用來發乙地的兵。

    2、士兵只認虎符不認人,在說明軍隊執行嚴謹的同時,也會出現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採用不合理手段獲得虎符,違背君權掌控軍隊,軍隊得到了非法的調動。(信陵君竊符救趙)

    3、合符需要地方軍事統帥的虎符和國君的相合,在古代交通條件之下就需要經過很長時間,如此一來途中的時間就顯得過長,隨之降低了辦事效率,影響軍隊的及時有效調動。

    中國的調兵制度一直在發展的過程中,秦漢以後調兵的程式越來越複雜,甚至有時候皇帝調兵也受到制約,比如明武宗北巡調兵就遭到楊廷和的拒絕。但調兵程式的複雜又很大程度上維護了皇帝的統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和家長的溝通上,很多家長都反映校外託的老師為什麼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