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心情。
心情好的時候我跟你聊聊我為什麼喜歡,心情不好的時候,我願意聽什麼就聽什麼,你是誰?
記得大學的時候我在宿舍裡放《Young for you》,舍友都瘋了,說你這放的是什麼,真噁心,求放過。我說你沒覺得這首歌很可愛嗎,他說沒有。等後來這首歌慢慢流行起來,我發現他也開始天天的“Sunday"s coming i wanna drive my car”。
再一次就是我在聽左小祖咒的《我不能悲傷地坐在你身旁》,說實話當時我是衝著這首歌的名字去的,感覺有種小孤獨和小憂傷。第一遍聽感覺很怪,多聽幾遍感覺原來還可以這樣唱歌,而且還不難聽。但當我推薦給其他人的時候,沒有人願意多聽一分鐘。
所以其實不用解釋,喜不喜歡跟你的正名並沒有多大關係,也要看他們的接受能力和心情。
其實如果瞭解朋友的話,很多不太偏僻的歌曲是可以判斷出對方的寬容度的。
針對題主所說的極端音樂,除非志趣相投,否則還是自己聽聽好了。既然自己都說是極端了,那麼自己喜歡就好,不強求每個人都喜歡,也不要求每個人都跟自己審美一樣。
看心情。
心情好的時候我跟你聊聊我為什麼喜歡,心情不好的時候,我願意聽什麼就聽什麼,你是誰?
記得大學的時候我在宿舍裡放《Young for you》,舍友都瘋了,說你這放的是什麼,真噁心,求放過。我說你沒覺得這首歌很可愛嗎,他說沒有。等後來這首歌慢慢流行起來,我發現他也開始天天的“Sunday"s coming i wanna drive my car”。
再一次就是我在聽左小祖咒的《我不能悲傷地坐在你身旁》,說實話當時我是衝著這首歌的名字去的,感覺有種小孤獨和小憂傷。第一遍聽感覺很怪,多聽幾遍感覺原來還可以這樣唱歌,而且還不難聽。但當我推薦給其他人的時候,沒有人願意多聽一分鐘。
所以其實不用解釋,喜不喜歡跟你的正名並沒有多大關係,也要看他們的接受能力和心情。
其實如果瞭解朋友的話,很多不太偏僻的歌曲是可以判斷出對方的寬容度的。
針對題主所說的極端音樂,除非志趣相投,否則還是自己聽聽好了。既然自己都說是極端了,那麼自己喜歡就好,不強求每個人都喜歡,也不要求每個人都跟自己審美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