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分鐘溝通課

    這個問題是來搞笑的麼?

    不過還是認真來說一說吧,既然對1萬塊錢看的都非常的重要,說明你似乎只考慮了職位的薪酬待遇,而並沒有考慮其他的層面。

    那麼先問一個簡單的問題,這20萬和21萬的薪水構成結構是什麼樣子的呢?

    20萬=1.25W*12個月+5萬的獎金

    21萬=1.58W*12個月+2萬的獎金

    你會選擇哪一個呢?

    如果是換成下面這個呢

    20萬=1.33W*12個月+2W的固定獎金+2W浮動績效

    21萬=1.41W*12個月+1W的固定獎金+3W的浮動績效

    浮動績效有可能拿的非常少,但也有可能比上面的數字還多。

    你會選擇哪一個呢?

    如果你不把問題拆解清楚,你的問題那麼根本不能稱之為問題,所以很多人不能夠解決問題,也在於它並不能正確的提出問題。

    如果單純的從錢上看,上面的公式,你應該可以仔細思考。

    但是選擇一個職位並不是只有薪水這麼簡單。

    還需要考慮如下幾個層面:

    你自己的職業生涯目標是什麼?

    這個職位與1有關係麼?是強關係還是弱關係?

    這個職位能夠讓你實現你的目標麼?

    這個職位所處的公司在行業內的水平如何?

    你打算在這個公司幹多久?

    這個公司的規模和行業地位可以支援你更多麼?

    .......

    所以題主一直糾結於20萬和21萬,我倒是覺得大可沒有必要,還是想想清楚,自己究竟要什麼?如果你是出於馬斯洛的最底層的需求,那麼可以考慮薪水多的部分,但是如果把薪水拆解來看,你是選擇底薪多,獎金少的,還是選擇底薪少,獎金多的呢?甚至是選擇有更大挑戰的績效工資呢?

    這些又與你的性格去匹配,取決你對自己的定位和認知,如果21萬的是一個小公司,而20萬的是行業的地位公司呢?你又選擇哪一個?

  • 2 # HR老薑

    一、薪資結構

    字面內容之下往往隱藏了很多東西,千萬不要被其迷惑。首先你要看看這個薪酬的結構。基本工資和績效工資的比例怎麼劃分、稅前還是稅後、是否包含年終獎和津補貼、是否含有公積金、是否含有其他物質獎勵等等。要算算實際發放的金額和隱性收入,兩相比較才有可對比性。否則你是無法做出判斷的。

    二、行業地位

    接下來要看看這個職是否位能給你本人帶來附加值,或者說對你本人來說是一種消耗。我一直強調對行業的選擇很重要,切記進入即將淘汰產業,否則公司倒閉後你的再就業就會變得很困難。所以要對兩家單位進行權衡比較。

    三、個人能力水平

    對比兩家單位職位要求,對自己也要做個個人的分析,是和個人原有的技術水平一樣還是個人差距比較大等等。要求太低你個人工作起來沒有樂趣可言,要求太高你本人工作起來很痛苦。只有那種你透過適當努力可以達到的職位才是最合適的。

    四、公司目前面臨的問題

    對比兩家公司所處現狀,發展期還是衰退期,面臨的問題是不是你可以解決的了的問題,如果涉及你個人盲點,那麼最好避讓,搞技術的料非要去走管理,那到最後只有找死的份。還有企業文化和老闆風格,如果你是個喜歡自由的,結果碰到個事事喜歡管到底,提倡996的單位,那麼去了你也不會堅持幾天的。

    當然還有地域薪資水平,個人自我定位,崗位稀缺性等等因素,總之,這個數字需要你深究下面的內容,深入分析之後方可進行判斷!

  • 3 # 姜二郎

    一、薪資結構

    字面內容之下往往隱藏了很多東西,千萬不要被其迷惑。首先你要看看這個薪酬的結構。基本工資和績效工資的比例怎麼劃分、稅前還是稅後、是否包含年終獎和津補貼、是否含有公積金、是否含有其他物質獎勵等等。要算算實際發放的金額和隱性收入,兩相比較才有可對比性。否則你是無法做出判斷的。

    二、行業地位

    接下來要看看這個職是否位能給你本人帶來附加值,或者說對你本人來說是一種消耗。我一直強調對行業的選擇很重要,切記進入即將淘汰產業,否則公司倒閉後你的再就業就會變得很困難。所以要對兩家單位進行權衡比較。

    三、個人能力水平

    對比兩家單位職位要求,對自己也要做個個人的分析,是和個人原有的技術水平一樣還是個人差距比較大等等。要求太低你個人工作起來沒有樂趣可言,要求太高你本人工作起來很痛苦。只有那種你透過適當努力可以達到的職位才是最合適的。

    四、公司目前面臨的問題

    對比兩家公司所處現狀,發展期還是衰退期,面臨的問題是不是你可以解決的了的問題,如果涉及你個人盲點,那麼最好避讓,搞技術的料非要去走管理,那到最後只有找死的份。還有企業文化和老闆風格,如果你是個喜歡自由的,結果碰到個事事喜歡管到底,提倡996的單位,那麼去了你也不會堅持幾天的。

    當然還有地域薪資水平,個人自我定位,崗位稀缺性等等因素,總之,這個數字需要你深究下面的內容,深入分析之後方可進行判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是中醫說的“丸人”或“散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