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王子愛上狐狸
-
2 # 諾媽家有男寶
不能算是資深金庸迷,確實看過金庸不少作品,其作品中的英雄情結,大仁大義,還是比較能夠激動人心的。
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提者也說了,從人物的積極一面,去引導孩子正確的價值觀,這沒有什麼不可行。
比如,郭靖。這個人物形象的塑造,真的很激勵人,他一點都不聰明,但是他勤奮好學,就是憑著死學勁頭學了一身還過得去的武功,躋身成為行家之一。在這個人物中,就可以給孩子引導勤奮的概念,再聰明的人,如果不勤奮,到頭也是空。這就是正面的價值意義。
其實每一件事情都可以從不同面去理解,這位家長的擔心估計是在於怕孩子看這類小說走火入魔,耽誤功課,又或者是過分去崇拜裡面的壯士俠氣。關於這一點,我的觀點是,家長的探討交流很重要。
其實無論我自己,或者是身邊人,大多都是看金庸的書成長,武俠小說也是成長閱歷中的其中一個階段吧。總是要經歷,不如開誠佈公,不壓制,在孩子看的過程中彼此交流想法意見,這樣能夠隨時撥正孩子一些偏激想法,引導正確價值觀。
同樣作為金庸迷,我覺得大家在生活中可能多多少少還是有一些武俠情結。家長的一些言談舉止、氣質都會無形中影響到孩子的成長。
我認為,金庸的小說不僅僅是武俠,還包括了為人處世、家國情懷等等。當年我讀第一本金庸的作品《笑傲江湖》,那個時候還是小學生,要說理解了多少,那都只能是表面上的。後來陸陸續續又看了其他的,再加之當時的影視劇裡金庸的小說拍出來的也非常多,除了原著中的內容,影視劇帶來的視覺衝擊,二者相結合在一起,就是最初對於武俠小說的印象。等到大學畢業後,工作閒暇之餘再讀金庸的小說,才開始慢慢地體會字裡行間的一些深意。
可以說,武俠小說在某種程度上也引導了自己的一部分價值觀。但反過來說,家長的引導才是至關重要的。就好比現在的很多家長們利用繪本來引導孩子一樣。家長本身就已經給出了正確的方向在指引,再利用書籍進行輔助,這就是育兒路上的教育手段。
所以我認為,武俠小說可以讓孩子讀,但你不能把小說來作為教材。培養孩子的價值觀,需要父母親做出榜樣,用實踐來引導,武俠作品的影響是有限的。
再者,每個人對於小說的理解都不一樣,就好像你喜歡金庸筆下的令狐沖,他可能會喜歡郭靖,你的見解只代表你自己,孩子的感悟也應該讓他自己透過閱讀來進行剖析。金庸的十五部小說,各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家長不可強求。他如果喜歡看,我們可以探討,由此拓展積極的引導作用當然更好。如果孩子確實現階段更喜歡別的作品,那麼就讓他去讀他喜歡的,我相信教育孩子我們不止是有武俠小說,還有其他很多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