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文旭zzZ

    補給的問題,斯大林格勒戰役德國失敗的很重要原因之一是補給被切斷,到戰役後期德軍只能用空投物資來維持城裡德軍的補給。

    還有如果不能佔領斯大林格勒,就不能佔領高加索,石油的供給就不夠了,這是最主要的傷,這也是硬傷,戰爭就是要消耗石油的,沒有了石油就不能打仗,這對於德軍在持久戰中最為致命。

  • 2 # DDG的老船塢

    當然有比失去第六集團軍更危險的情況,那就是丟掉羅斯托夫,A集團軍群被分割合圍在高加索,頓河集團軍群兵力不足,沒有扛住蘇軍大反攻,南線徹底崩盤。

    德國1942年夏季藍色計劃的主要目標,實際上是以A集團軍群南下奪取高加索油田,而6集所屬B集團軍群的7任務是奪取斯大林格勒,保護A集團軍群側翼。

    藍色行動

    藍色行動開始至蘇軍反攻前東線南翼戰局

    1942年11月23日蘇軍天王星行動達成對斯大林格勒地域軸心國軍隊的合圍時,第六集團軍為主的德軍斯大林格勒叢集已經深陷斯大林格勒殘酷的城市戰很長時間,戰鬥兵力和坦克裝甲車輛損失很大而補充不足,而且由於不是機動作戰,油料儲備非常有限,更要命的是,由於預計冬季需要繼續攻打斯大林格勒,第六集團軍下屬大部分馬匹都被疏散到了後方,斯大林格勒的部隊只保留了少數必要的騾馬,而此時第六集團軍可運作的坦克及突擊炮不過100-120輛(保有數大約200多輛,但是有相當數量處於維修狀態),而且分散在城內各處支援步兵巷戰,在不影響城內防禦態勢的前提下,能夠抽調集結參與突圍的大約在50-60輛上下,而包圍圈中30萬左右軸心國軍隊中除了部分作戰部隊還有機動能力外,絕大部分也已經喪失機動能力,這意味著六集此時即使突圍成功,也必須丟棄所有重武器步行逃脫,這樣一來六集基本喪失了戰鬥力,不經過長時間整補是無法恢復的。而這個時候A集團軍群尚在奧爾忠尼啟則一線與蘇軍糾纏,德軍能夠用於防禦羅斯托夫方向的只有B集團軍群在包圍圈外的殘部(主力都跟隨6集在包圍圈裡),這樣一來就存在著蘇軍直撲羅斯托夫,切斷A集團軍群退路的危險(歷史上由於高加索的交通狀況,A集團軍群從12月底奉命撤退,到次年1月下旬主力才撤回羅斯托夫),而一旦A集團軍群被封在高加索,德軍在南線就沒有多少部隊拿來封堵斯大林格勒這個巨大的缺口,面臨著南線崩盤的巨大危險。

    天王星行動除了合圍斯大林格勒地域德軍外,還在德軍南翼打開了一個巨大的缺口,但是小土星行動第一階段蘇軍只選擇了有限的目標

    實際上,沒有突圍的六集,一直作為一個出乎蘇軍意料的有戰鬥力的巨大叢集(蘇軍最初估計包圍圈內也就8-9萬人,其中德軍大約5-6萬,沒想到包圍圈內竟有30萬左右軸心國軍隊,其中德軍有25-26萬),拖住了大量蘇軍部隊,給曼施坦因調集預備隊組建頓河集團軍群爭取了時間,而曼施坦因解圍的冬季風暴行動,則牽制了更多蘇軍,迫使蘇軍修改了土星行動計劃,變為目標有限的小土星行動,這樣羅斯托夫才不至於過早丟失,A集團軍群則得以迅速撤出高加索地區,使得南線德軍態勢趨於穩定。從某種意義上說,第六集團軍自藍色行動開始,就已經是擺上祭壇的祭品了。

  • 3 # 國平軍史

    德軍大本營原計劃中,第6集團軍是要掩護A集團軍群側翼的,1942年11月,包圍圈形成的時候,蘇軍已開始包抄A集團軍群的後路了。

    1942年12月,情況就更糟糕了,不僅A集團軍群被蘇軍擠壓,B集團軍群包括頓河集團軍群也開始面對蘇軍的壓迫。

    離A集團軍群最近的曼斯坦因元帥,手上可用的兵力單位是一大堆羅馬利亞軍隊和嚴重消耗亟待休整的德國軍隊。

    在勒熱夫,蘇軍還發起了火星行動,莫德爾的第9集團軍岌岌可危,調走了幾乎所有的機動預備隊。

    高加索方向,德軍基本上沒指望得到支援了,12月12日,曼斯坦因元帥發起的“冬季風暴”反攻行動,也就拿到了剛好休整完畢迴歸東線的第6裝甲軍。

    此時,被圍在斯大林格勒的第6集團軍牽制了整整7個蘇聯集團軍,就算第6集團軍突圍,撤出來也不過是徒手步兵,而這7個集團軍被不甘失敗的蘇軍投入到A叢集方向的話,克萊斯特的A集團軍就根本沒法撤出來了。

    A集團軍群撤退過慢,最後不得不仰賴第6集團軍來牽制蘇軍,不過考慮A集團軍群的撤退路線,即使第6集團軍集沒有牽制蘇軍,自顧自跑了,A集團軍群大機率還是可以抵達安全區域。

    斯大林格勒戰役,是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首次大規模戰敗,使得德軍在東線勝利的可能性完全消失,戰略主導權易手至蘇軍手中,德軍把攻擊北高加索的A集團軍群撤退至頓河畔羅斯托夫。

    總之,德軍以第6集團軍被蘇軍全殲,保證了攻擊北高加素的A集團軍群順利撤退至羅斯托夫,從而避免了被圍殲的更不利局面,

  • 4 # 戰略論

    那就是蘇軍對德軍整個南翼的合圍!蘇軍已經擊潰了德軍B集團軍群的4個聯軍集團軍,在這一地區取得了行動自由權,通往羅斯托夫和第聶伯河渡口的道路已經暢通,而這裡是德軍南翼的生命線!

    一旦羅斯托夫被丟失,德軍南翼的後勤補給線便被切斷,頓河集團軍群和A集團軍群都將被蘇軍包圍,不得不撤向亞速海或者黑海,而蘇聯的黑海艦隊也會將黑海封鎖,徹底切斷德軍的補給。一旦頓河集團軍群和A集團軍群被殲滅,東線的命運便已經註定,德國的命運也被註定了。

    所以德軍的當務之急便是保住頓河集團軍群的西翼,阻止蘇軍向羅斯托夫的突進。而東翼也不可放棄,這裡是高加索地區撤退的A集團軍群的通道,一旦丟失,A集團軍群也將覆滅。而頓河集團軍群的兵力根本無法同時完成上述兩個任務,所以當時德軍的南翼冒著巨大的危險。

    所以假使當時蘇軍統帥部堅決的從已經擊潰的德軍B集團軍群的南翼防線集中強大的兵力直插羅斯托夫,徹底切斷德軍南翼的補給線,那麼德軍損失的就不僅僅是一個第6集團軍了,而是整整兩個集團軍群的龐大集團。德軍也將在1943年便已全面崩潰!

  • 5 # 利刃號

    斯大林格勒戰役時期德華人的困境遠比我們想象的大,記得剛成立的頓河集團軍群司令曼施坦因曾說:“第聶伯河大河灣處的重鎮扎波羅熱,這裡的鐵路橋是整個德軍南方集團軍群后勤補給的唯一生命線,如果蘇聯人從斯大林格勒的北方突破薄弱的頓河防線,攻下扎波羅熱解放直到亞述海的領土,那麼整個南方集團軍都將全軍覆沒”。這和它的原話出入很大但是主旨思想正好表達了他的擔心。

    但是蘇聯的指揮官朱可夫並不認為自己的實力能夠實施這種大縱深穿插戰術,剛剛從大撤退站穩腳跟又在勒熱夫突出部戰役中驚魂未定的朱可夫,沒有膽量組織這麼大規模的戰役,類似的軍事行動在1945的遠東成功擊敗了100多萬關東軍。蘇軍有美軍支援的大量卡車、吉普車等輔助車輛,快速突進的T-34坦克部隊完全有充足的補給支援開到亞述海,再加上此時德國空軍忙於應對高加索地區的“庫班空戰”無力支援陸軍作戰,閃電戰常勝之師失去了空中優勢也是一群待宰的羔羊而已。

    那麼曼施坦因的擔憂是否杞人憂天呢?答案是一點也不誇張,希特勒不顧兵力不足的現狀分散主力同時進攻列寧格勒、高加索、斯大林格勒、勒熱夫四個目標,造成戰線後方的巨大兵力真空,可以說跨過頓河的蘇軍T-34部隊基本遭遇不到像樣的抵抗,在嚴冬之中只要切斷南方集團軍群在扎波羅熱的補給線2個月,就可以消滅整個南方集團軍群的200多萬兵力,沒有這些精銳部隊的德軍也守不住烏克蘭,屆時第三帝國想堅持到1944年都難。

    德軍是否有可能透過黑海撤退呢?答案是基本不可能。且不說倔強的元首會不會允許部隊撤退,蘇聯的黑海艦隊也不會允許德軍從海陸逃走,羅馬尼亞、保加利亞規模有限的海軍從來也沒有控制黑海的制海權,德軍突進到黑海的幾艘U艇也不足以掩護陸軍撤離,也許赫爾曼-戈林會出面保證透過空中供應線為陸軍運輸物資,但事實上他根本做不到自己的任何承諾。

  • 6 # 露苓蝴蝶

    德軍曾有個藍色方案。這個藍色方案的建立最終目的是要挺進蘇聯高加索地區去實現德日印度會師的戰略構想。不得不說,這個方案充滿了遐想和大膽,但實際實施效果卻可想而知,因為這需要解決蘇聯頓河西邊的重兵集團,更會極度危險地暴露德軍的南翼。但如果希特勒真能圍繞藍色方案認真執行,局面可能還不會那麼糟糕,由於他一再更改行動計劃,將德軍寶貴的機動力量即寶貴的幾個裝甲集團拆的七零八落,又疲於奔命,更去襲擊戰略意義並不大的斯大林格勒,於是,敗局不可避免。要不是曼施坦因力挽狂瀾,德軍南線都有被合圍殲滅的危險。希特勒完全外行的軍事幹預對德軍來說是致命的。

  • 7 # yz1671733

    總體原因還是後勤沒跟上,加上分兵冒進,削弱了各個方面的進攻力量。當時制定巴巴羅薩計劃時就不應該組建北方叢集,而是三路齊頭並進,目標直指斯大林格勒,為後續佔領高加索提供側翼保護。這樣龐大的戰略叢集蘇聯是無論如何也無法抵擋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地球上沒有能持續幾年以上的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