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史照根

    “窮則獨善其身,達到兼濟天下”。此語是在王權專制統治社會中儒家對自己弟子的訓示。儒家學子經“十年寒窗”,若擠不進統治階層而為“窮人”的話,也不能犯上作惡,不能不忠不孝;若仕途得意,光宗耀祖,也不能作威作福,要想到天下蒼生。

  • 2 # 薔薇書齋—頌予你聽

    我認為“窮則獨善其身”和“達則兼濟天下”兩句所達成的實質效果是一樣的。

    “窮則獨善其身”按我的理解是有兩方面的含義。一則是在物質方面還不夠富足的情況下,先要滿足自己的需求,因為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想去幫助其他人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那還不如暫時在有原則的情況下先顧自己,如果在一個國力一般的國家,每個人都能把自己管好衣食無憂,那也是在為國家出力,為社會做貢獻,國家則可以把工作的中心轉向其它更加巨集大的目標上來,這也很可能最終是造福。全人類的事情上。二則是在精神層面上講,一個人的思想高度和精神修養還沒達到一定程度時,也只管多充實自己的精神世界。可能我們每個人都攜帶一種好為人師的基因,希望去傳授自己的觀點從而對其他人施以影響。所以在意識到自己素養平平時及時去充電,整個社會則可達到精神世界極為富足,即國民普遍的幸福指數也不會低,這樣的一個社會發展程序可謂會在人類文明史上快速前進。

    “達則兼濟天下”同樣可以從以上兩方面來談。一個人在物質方面極為富足時,在目睹其他人與自己相反的生活境遇時,勢必會萌生惻隱之心,從而想要通過自己的力量來改變這種現狀,去接濟社會最底層的人民,所以一個人在身處富足中能想著普羅大眾的生活供應不足並採取行動去回饋去改變社會現狀的情況下,這個社會又怎能不會因為這樣的一個個善舉而變得更美好呢?令一方面在精神層面來講,在一個人深諳世事,甚至有著自己的思想成果的情況下,那這個人大可去傳道授業以解救那一個個處在水深火熱中的靈魂,這樣一個普渡眾生的善行更是一種修為,隨著有這樣做法的人數的增多,整個社會或是國家的精神素養都會有一個質的飛躍,同樣伴隨此事發生的便是其它方面的充實與富足。

    歸根結底,這兩種做法是人處於不同境地時的應對自己及社會上其他人的不同做法,但兩者在各方面產生的效果能有異曲同工之妙。不過最重要的是每個人能對自己有一個精準的定位,去儘自己所能以自己身處之位為社會謀發展並能實現超我境地。

  • 3 # 三鄉傳奇

    你好!這兩句名言流傳已久,充滿了積極向上、家國天下的儒家思想人生哲理!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出於《孟子.盡心上》,意思是當人不得志時,要保持良好的心態,不能因為暫時的人生低潮而墜落,要修身養性,豁達處事。如果你有能力了,身處顯達時,就要負起天下蒼生的重任,以天下他人為己任。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出至顧炎武《日知錄.正始》,它的原句是這樣的“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意思是保護朝廷不被傾覆,是帝王將相和大臣的職責,與老百姓沒有關係;而天下的存亡,關係到老百姓的利益,每一個人都有義不容辭的責任。至於這八字成語則出自於梁啟超,清朝末年,四分五裂的大清,即將衰落敗亡的清王室已經早已被人民所唾棄,風起雲湧的反清革命浪潮席捲了華夏大地,梁啟超概括了顧炎武的原句,提出了流傳至今的名言。

    現在我們與孟子、顧炎武所處的時代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但是這兩句名言,依然對我們的每一箇中中國人產生著深刻的影響。修身養性、時刻保持良好的操守,是每一個人首先考慮和做到的基本底線。如果條件允許,能夠幫助他人也是“兼濟天下”的善舉。

    今天,“天下興亡”在國家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表現,雖然不會出現國家滅亡的危機,但是危難來臨時,我們也要挺身而出,儘自己所能承擔自己的社會責任。

    每一個有良知的中中國人,都在踐行著這兩句話。今年疫情來臨後,山東省日照市一位60多歲的老大爺到西湖派出所,扔下12000元現金和一張沒有署名的字條就走;四川成都拾荒老人,到雙流區彭鎮政府值班大廳放下10071元錢,說:把錢捐給武漢,說完就走了,事後人們瞭解到老人叫李學明,這些錢是他5年拾荒攢的;匿名捐獻20萬個口罩的90後四川小夥;捐送5噸蔬菜的河南老鄉......還有很多,我們都深受感動,他們雖然並不富裕,但是為疫情防控盡了最大的努力,真正做到了獨善其身、兼濟天下、匹夫有責的凡人善舉!

  • 4 # 牛哥談人生

    獨善其身,其原意是指修身養性,保全己身,不管世事。但現代人大多喜歡從字面上去理解這個詞,他們把“獨善其身”給理解成:一個人在獨處的歲月裡,一定要善待自己,要對自己好一點。

    在每個人的一生中,總是會經歷一段沒有人陪伴、也沒有人關愛的孤獨時光。這種一個人獨處的日子或長或短,它在自己的生命中留下的印跡或深或淺。唯有真正經歷過這種日子的人,才會由衷的感嘆道,原來人活著不僅要學習如何與他人交往的社交能力,也要學會如何與自己相處的獨處能力。

    一個人不擅長交際,那只是性格上的缺點;一個人學不會獨處,那將是人格上的缺陷。我們平時總是天天想著如何去迎合別人,當自己身陷於孤獨的歲月中時,則應當迅速學會去如何迎合自己。人只有先會愛自己,才有能力去愛別人。如果自己都不曾與自己的靈魂有過深度交流,又怎樣能更好的與別人交流?

    坊間有句很流行的話叫“經得起誘惑,耐得住寂寞”,世上很多人都能做到在誘惑面前只是心動但不展開行動,這是因為人的行為要受到道德、法制與家教良知的制約。一個人在獨處的歲月裡,卻鮮有人能真正做到耐得住寂寞。這是因為“人”是一種群居動物,只要是人,他都害怕孤獨與寂寞。

    但也有這麼一種說法,說“孤單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持這種觀念的人,那都是善於獨處、享受獨處的牛人。所謂的成長成熟,指的就是一個人自己已經能夠適應一切,這個一切就包括一個人的孤獨和一個人獨處。一個越是能獨處的人,他就越能理解和化解自己眼前遭遇的困境。

  • 5 # 益友748

    這句話的意思是:人在家境貧寒時,能夠保住自家的小命就行了,可是你要是發達了富了,可別忘了天下還有窮人,要發點善心,幫扶一下窮人。就現在來說,是勸人們別忘本,別作為富不仁的人。

  • 6 # 過山風keanv

    本我,自我,超我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是儒家思想,曾子《禮記大學》表述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修身即是完善自我,通過培養自身道德修養,通過格物致知(探索學習)學習專業知識,提高自身獨立處事能力,當自已具備一定工作能力和一定的經濟能力,要承擔起管理整個家族和發展家族的責任,包括料理好父母長輩,處理好夫妻關係,教育好子女,將家族事業發揚光大,接下來有能力則參與地方建設進而參與國家治理,當有能力參與國家事務,把本國的事辦好了,要積極參與國際事務,要為全人類社會的發展作出貢獻 ,為天下人謀幸福。

    用西方哲學觀念理解,是從本性的本我完善到服從於社會普世標準的自我,進而過渡到服務於社會的我,即為實現超我。

    用馬斯洛的人生需求理論來理解,人生需求包括五個方面,當較低層次生理、安全、情感需求得到滿足後,要通過服務他人進而實現滿足自我尊重和自我實現的需求。

    用中國現行的發展理念來理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人民謀幸福,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最終把人類社會發展到共產主義社會階段。

  • 7 # 不必執著於一天

    看了眾多老師的回答,頗有感悟,都是充滿正能量的。

    而可能是受最近比較負面情緒的影響,有些觀點也開始有些偏激,但也不妨與各位分享一下。

    關於這句話的出處、原意是什麼,各位老師都闡述的相當清晰了,這裡也就不再贅述了。

    窮則獨善其身

    對於這句中的『善』,個人覺得在當今社會的一些風氣中,已不再是原意中的約束自身的道德修養了,而是要建立強大的心理素質,用以抵擋那些冷嘲熱諷,那些不公平的待遇,那些……

    都說現在是物質社會,就像前陣子那個用收入來衡量能力的言論一樣,你不光窮,而且還沒能力,所以你只能是低收,只能接受有能力人的驅使與瞧不起。

    其實社會一直都是如此的,『笑貧不笑娼』、『嫌貧愛富』、『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鬧市無人問』,多麼赤裸裸的寫實。

    為什麼那麼多人越來越不願參加同學聚會,是拿不出AA制的那份錢嗎?

    不是,說的好聽的是不願看那些所謂的成功人士在那吹NB,其實更多的是自己的虛榮心在作祟,與其去看你們在那炫耀,把自己當成炮灰般的奚落,還不如干脆不去。

    工作中即使能力強,卻也抵不過背景強,縱然有機會用金錢去鋪路,卻也是囊中羞澀,只能默默地俯首為綠葉;

    生活中,即使不愁衣食住行,卻也免不了同事間、朋友間、孩子家長間的互相攀比,時間久了,心態也就變了。

    所以,窮時要『善』待自己,讓自己擁有強大的內心,抵禦那些不知會來自何處的冷嘲熱諷以及不公平的待遇,當然修德也是需要的,同時更應努力讓自己擺脫窮的束縛。

    達則兼濟天下

    我從不懷疑存在真正的慈善,而且慈善並不一定非得『達』才去作。

    而讓我對慈善一詞產生反感,是那些打著慈善的幌子,去實現其不可告人目的的行徑。

    諸如吳x波、x冰冰之流的邊藏之行,資助這個那個的,彷彿群眾的眼睛是瞎的一般;

    還有曾經的x游標,現在人哪去了,要知道慈善不是一榔頭的買賣,作過一次就把自己當成善人了,而且那些捐出的錢是咋來的,心裡沒數嗎?

    嗯,有些偏激了,最後還是給像自己這樣的窮人打打氣吧:

  • 8 # 紅塵彌勒

    這句話,出自《孟子》的《盡心章句上》, 採自孟子和他人的對話:

    孟子謂宋勾踐曰:“子好遊乎?吾語子游:人知之,亦囂囂; 人不知,亦囂囂。”

    曰:“何如斯可以囂囂矣?”

    曰:“尊德樂義,則可以囂囂矣。故土窮不失義,達不離道。 窮不失義,故士得己焉;達不離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修身見於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這裡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用今天的白話文翻譯過來,大意是:人在不得志的時候,要約束好自己的行為,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志得意滿的時候,則要努力讓天下的人都能獲得實惠與好處。

    我們知道。,孟子是和孔夫子齊名的一代儒學往聖,史上並稱為孔孟,或者孔孟之道。其在儒家學說的歷史地位也僅次於孔子,有亞聖之稱,是繼孔子之後最為傑出的儒家學說傳播者,也是一個大學問家,大辯論家,一個儒學天才。

    《孟子》一書,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錄而成。記錄了孟子的語言、政治觀點和政治行動。

    孟子在這部書裡,較為詳盡的闡述了自己的為政、施策觀點。我們今天對他的“民貴君輕”的施政觀點尤為傾倒和膜拜——在那個遙遠的古代,孟子就提出了這樣的論點,實在是對於王化和王道的一種直接衝擊和正面抗衡,也體現了人民是一切國本和造物主的原始和發端,恰好符合人民創造歷史的這一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孟子也曾仿效孔子,帶領門徒周遊各國,試圖勸說君王和邦民接受他的政治觀點。奈何這些觀點有的漫無目的,有的又很激進和偏執,儘管滔滔如江河一樣肆文巨集論,但都不被當時的各國君王和統治階級所接受,無奈之下只能退隱林下與眾弟子一起著書立說,以傳播和達布儒家思想。

    我們兒時就都知道“孟母三遷”的故事,也正是乃母的執著和堅守才促成了一代大儒的恢弘駕臨,留給我們不盡的文化財富和治世寶典,讓我們在品味和激賞中獲得自我的不斷完善和自我斧正。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也正給我們提供了這樣的思路和品格。成為兩千多年來中國知識分子立身處世的座右銘,也是最強悍的心理自衛武器,既對他人,也對自身,更對這個萬花筒一般的芸芸眾生,大千世界——

    當你窮困潦倒,鬱郁不得志時,獨善其身的清高安撫著那一顆倍感失落的內心;當你飛黃騰達、鯤鵬萬里的時候,兼善天下的豪情和壯舉,則為心安理得地享受民人供奉提供了堅實的心理基礎。

  • 9 # 鳳凰魁罡

    這是中華傳統儒學從“小我”走向“大我”的體現,與《大學》中提出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精神一脈相承。

    如同湖面的水波形成漣漪,一層層盪漾開去,不斷擴大漣漪的半徑,從個人擴充套件到全世界。

    可謂“一以貫之”。

    “修-齊-治-平”,實際就是一個人的現實能量,從“個人-家族-國家-天下”不斷擴大的過程,也是其承擔的責任同步增大的過程。

    權力越大,責任也越大。

    中國古來就講“窮通”,“通”即“達”。

    “窮”是指一個人地位卑微、懷才不遇、力量微薄的時候,只能管好自己;

    “達”是指一個人已經改變了自己的境遇,並擁有了管理他人、改變他人命運的權勢或財力以及影響力的階段。

    人在“窮”的階段,即使懷抱著濟世安民的理想,也只能望洋興嘆,但卻可以全面深入地修身。

    因為,身國一理。

    修身,讓自己不斷趨於完善,才能當機遇來臨的時候,做到“齊家-治國-平天下”。

    如果連修身都做不好,那麼後面的壯志凌雲也都是空中樓閣。

    西方也有一句名言,大意是:當我年輕的時候,我想改變世界,但我失敗了;我被迫降低目標,試圖先改變自己的國家,又失敗了;我想那就先改變自己的家族吧,可是我還是失敗了;我意識到,我首先只能改變自己,於是我努力去做,我成功了。接著,我又在此基礎上,改變了我的家族、我的國家,最終我成功地改變了世界。

    這句話也符合“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的道理。

    所以,“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句話,有幾層含義:

    1.“窮”的階段,要接受現實,不要好高騖遠,先做好自己,也就是修身;否則,即便給你位置,你也達不到要求。就像平時射術不精,給你天下最好的弓箭,你也射不中天邊飛過的鴻雁。

    2.雖然處於“窮”的階段,但不能自暴自棄,要始終懷抱高遠的理想,以此作為拉動自己前進的動力。

    3.“達”的階段,不要忘記初心,要充分發揮能量,承擔起與自身位置相應的責任,擔當起他人的福祉、造福於人;否則就成了“自了漢”,只顧自己快樂,這樣的人,無論窮達對他人都沒有任何實質性貢獻,也就沒人關心你的窮達。

    4.“達”並非讓你享福,有擔當的達者知道——能量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了讓你造福於他人;否則,能量不能轉化為責任擔當,就失去了其本來意義,時間久了,你所擁有的一切也將被天道收回。

  • 10 # 俞葵俞葵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也就是一個人在貧窮不得志時,應該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線,做一個尊紀守法的人,規範好自己的行為準則。一步一步一個腳印,爭取成功。一旦成功發達,就不要忘記國恩祖德。愛國憂民。象範氏那樣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做一個永遠愛國愛民有識之士。

  • 11 # 巧遇詩歌與友吟

    出自《孟子》,“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意思是不得志的時候就要管好自己的道德修養,得志的時候要努力讓天下人都能得到好處。

    說一個人在還沒有能力的情況下,我起碼保證獨善其身,也就是說自己現在還不得志,生活平平淡淡,只能過著溫飽的生活,但我不抱怨、不氣餒不給別人和國家添麻煩,慢慢的努力工作,一步一步做大自己,等到自己有能力了,再去幫助別人,這就是說“達則兼濟天下”。

    現代人也一樣,對於一些名人和像馬雲那樣的大企業家,特別是在這次疫情中,他們個個都獻出錢和物資為國家盡一份微薄之力。他們不忘本,因為他們的錢也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他們深知這個道理,所以人們也會尊重他們,記住他們。

  • 12 # 自媒體顏如玉

    有些事,挺一挺,就過去了。

    有些人,狠一狠,就忘記了!

    有些苦,笑一笑,就冰釋了;

    有顆心,傷一傷,就堅強了。

    有些話,說一說,也就算了!

    窮也獨善其身,達則三省吾身。

    先諸己而後反利人!

  • 13 # 地勢坤9

    謝謝邀請!此問題提得簡潔明快,卻也很好!“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亞聖孟子有很多經典名句(如“四心”),對於人的道德修養和人生境界情懷有著很好的指導價值,至今仍可借鑑學習並踐行。此一句也是如此。意思是說在孤窮困頓或人生低谷之時,也要堅守道德修養、慎獨自律,做好自己以及該承擔的一切責任;而在自己“功成名就”或者事業通達,達到一定人生影響力時,可以以自己的廣大影響力和平臺,把優良的道德修養、善念仁愛厚德情懷等輻射更大的群體,讓更多的人受益,並傳遞正能量,使社會更大群體可以在良好的氛圍中獲得幸福生活。

    同時,這句話看似簡單,但要做起來卻很難,古代是這樣,現在也是這樣,達到這種道德境界和處世情懷,需要一個人在困頓中長期的自律慎獨、向善厚德以及堅持不懈;在發達時要謙虛謹慎、胸懷天下以及仁愛悲憫。總之,內心要始終湧動著善念、情懷、自律和精神境界,方可做到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一、“窮則獨善其身”需要一以貫之堅守心靈,懷揣善念,平和心態,慎獨自律。

    “貧居鬧市無人問,富處深山有遠親”。自古以來,這種情況是客觀存在的,也是正常現象可以理解的。一個人在面對孤窮困頓之時,或許艱難困苦、舉步維艱,為生計勞苦奔波,或許到了難以想象的溫飽難以維繼、甚至人生無依的崩潰邊緣……這種困苦之境對於一般人,很多會在無奈消沉中為自己和家人的生存努力,而不會過多顧及其他因素以及更長遠的期冀——這樣的人其實很多,也是人之本性,無可厚非,而且,他們中的大多數也是尊法重道、心存善念的,也會忠孝仁義,不過是因為窮困而有心無力,但會:在苦苦支撐中為父母妻兒而努力,自己也把希望寄託在憧憬以及下一代上,也算是“獨善其身”了。同時,其中也有人會承受不起這種壓力,而不顧善念、律法等偏離軌道,也就不會做到“獨善其身”了!

    但無論如何,在孤窮時,一定要有良好的平和心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相信有“撥開雲霧見青天”的美好生活;要有堅定的信念始終尊法重道、心存善念厚德情懷,相信“你若盛開,清風自來”;要有慎獨自律的道德修養,相信“暗室欺心,神目如電”、“人在做,天在看”的冥冥箴言;要有積極向上的學習提升、努力奮進的具體行動,相信“是金子總會發光的”……而不可消極沉淪、隨波逐流,心無所想、行無所動或者偏離正常軌道而為了利益不擇手段——那將不可能不善其身。如:姜子牙在72歲未拜相之前,一直困頓艱難,傳聞賣布一整天無人問津,黃昏時開張,一個老太太卻只買一尺布補衣服,實在餓得不行,給了二尺,換個饅頭;賣麵粉時也是一天沒開張,傍晚一個老太太只買一兩打漿糊用,正在交易時,商朝馬隊經過,連攤子全國踩踏了,回家後與老婆馬氏粒米未進,相對而泣……確實悽慘。但姜子牙始終堅守心靈和道德,努力提升自身能力,終為周朝開創808年社稷,並推翻紂王暴政,讓百姓安居樂業。可謂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典範。

    二、“達則兼濟天下”需要始終如一的善念情懷、豁達心胸、謙虛仁愛、無私為公。

    “上天有好生之德,仁者有悲憫之心”。一個人當達到一定職務或者影響力的時候,是否可以兼濟天下,其善念厚德仁愛情懷是核心,如果沒有善念,那一定是自私自利的,也不可能為民務實清廉,想到的大多是自身的利益,“兼濟天下”也就不可能做到——或許表象上的形式有吧。有些人可以在困頓時做到“獨善其身”,但發達後有兩種可能:一是深切體會到孤窮時的艱辛,而且善良本性沒有變,所以會心懷天下蒼生不易而一心為公“兼濟天下”——這種是善良仁愛厚德有情懷和胸懷的人;一種是也經歷過“窮則獨善其身“,但在發達之後,只顧自己享受以及利益,卻不為大眾解困,做不到“兼濟天下”——這種人其實要麼是“時位之移人”,本性變了,要麼是骨子裡就是自私自利的人,窮時獨善其身是為自己鋪墊,發達時還是為自己——這是缺乏道德修養的,薄情寡義而不具備仁愛厚德情懷,而且這種人一旦得勢或許還會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或許不僅不能“達則兼濟天下”,甚至“達則禍害天下”。歸根結底是自私自利之徒,道德善念、一心為公情懷以及個人自律個性等都不良善。如,《鍘美案》中的陳世美在孤窮困頓之時,靠妻子秦香蓮艱辛勞作贍養父母、撫育兒女、供其讀書高中狀元而至發達,但陳世美薄情寡義、極端自私的本性卻只顧自己利益,不認妻子兒女並動殺心,這樣的人內心深處是不善良的、無心胸境界及仁愛厚德情懷,自然不會“達則兼濟天下”;勾踐臥薪嚐膽時尚可,滅吳之後殺文種、范蠡逃遁……也是這種心態。相反,像劉備在孤窮困頓和發達之時,始終重情重義——為了兄弟之情而不顧江山社稷,雖敗亡,但“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的情真意切之言行還是讓人稱道。

    總之,“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表述的是一種道德修養和處世之道,也是一種至高的人生境界,所謂“處江湖之遠而憂其君,處廟堂之高而憂其民”與之有異曲同工之處,要達到這種境界,個人的善念仁愛厚德情懷以及心胸心態、能力品行、慎獨自律以及長期表裡如一始終堅持、堅韌、堅守的意志精神等很重要。

    2020.7.12即草於西安

  • 14 # 綠葉小杏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是孟子的話,意思是不得志的時候就要管好自己的道德修養,得志的時候就要努力讓天下人都能得到好處。這句話很好理解,一個人窮困潦倒時,連生計都難以維持,哪有精力財力管別人閒事?就像劉邦未發跡時,經常去他嫂子家蹭飯,把嫂子惹得厭煩透了,這時他就是一個小混混而已,也不知道“獨善其身”,德行實在不怎麼樣,到後來坐了天下,才開始休養生息,讓天下人過了幾年好日子。

    能做到“窮則獨善其身”非常難能可貴,因為好多人不得志時就失了節操,有的害了“紅眼病”,有的偷雞摸狗,有的打家劫舍做了強盜,而歷史上也不乏孤守茅廬,品德高潔的人士,如《陋室銘》的作者劉禹錫,困守草堂的杜甫,“採菊東籬下”的陶淵明等等,他們安貧樂道,志趣高雅,為後人所稱頌。陶淵明看不慣汙濁的官場,不願同某些人同流合汙,就回老家經營幾畝薄田,享受著田園生活的樂趣,把自己的一切融入了大自然,悠哉悠哉,自己彷彿變成了一朵芬芳美麗的秋菊。

    能做到“達則兼濟天下”也更值得頌揚。好多貴族官僚、貪官汙吏只知道花天酒地,奢侈享樂,哪管百姓死活,但也有很多政治家在掌握權利後注意“兼濟天下”,如有些開國之君,像前面說的漢高祖劉邦,明洪武朱元璋等。這些能推動歷史進步的皇帝都是好皇帝,那些整天沉溺後宮,不思朝政,忠奸不分的昏庸帝王就為人所不齒。特別是周幽王、商紂王,寵幸美人,丟了江山,被後人唾棄。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作為一條處世原則,對我們現代人也很有借鑑意義,對於構建和諧社會,融洽人際關係,富國安民興邦有很重要的意義。

  • 15 # 我愛自然我愛笑

    好。獨善和兼濟把為人處世的道理和行為表達的深刻而透徹。人窮志不短,再窮也要保持為人的正直和善良,做一個心地坦然的誠摯之人。人達心不塌,人發達後心不能變,而且要更多的心繫社會,心繫國家,心繫天下。這樣,社會才是一個完美和諧的社會,發展才是一個各盡操守的發展。

  • 16 # 中華龍368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句話大家有何見解?“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出之《孟子》的【盡心章句】(第九)原句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是中國儒家經典金句。也是華人普遍奉行的人生奮鬥目標和行為準則,雖有其狹隘性但非常實在、並很具操作性。

    窮則獨善其身

    意思就是人窮時、人窮志短、能力有限只能守好本份管好自己,比如道德底線、修養、信譽等。若是人窮志不窮者、本是好事,但就會異想天開、不自量力、好心辦壞事出錯,做些與自己能力相背離、有違道德修養、破壞自己信譽的壞事傻事,致使自己處於被動、難以獨善其身的境地,或走上犯錯犯罪的道路讓自己而無法自拔,如果時來運轉有機會改變命運,但因自己做錯了事、連翻身的機會都沒有了,留下終身遺憾。

    達則兼濟天下

    意思達就是發達、兼濟兼就是兼顧、濟就是救濟、濟困扶貧、樂善好施惠及天下人,得志發達了、有能力就要儘量讓天下人得到好處,應做有益於天下人的好事、為官者應有胸懷、有擔當、有責任感、廉潔自律、無私奉獻、伸張正義、全心全意為社會為人民服務,造福社會、造福人民、為祖國繁榮昌盛富強盡心盡力、努力盡職。發達富貴者就要行善積德、樂善好施、濟困扶危、惜孤濟貧,為社會的慈善機構公益事業做貢獻,造福社會和人民,這些就是達則兼濟天下的含義。

    也有如;不能忘本、得意忘形、為官不廉、為富不仁、仗勢欺人、欺壓百姓、橫行無忌、欺凌弱小、胡作非為、奢靡無度、紙醉金迷、若是這樣發達了對社會對人民就毫無意義,對社會反而有害,搞不好也會害了自己,奉勸發達者自律自愛、造福社會人民。

  • 17 # 活好每一天吶

    認同!

    因為窮,是指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指經濟上和能力上;另一個方面是精神上。

    窮的時候,因為一無所有,家徒四壁,腦袋迷茫,想幫人也無能為力。

    幫人一般是指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智慧出智慧。

    再不濟,你幫人想個辦法,支一個招,指個路也行,別人鬱悶了,你陪人嘮嘮嗑,給人解解悶,都是一種助人的行為!

    在你窮的時間,首先要自力更生,自食其力,先把肚子弄飽,不給家庭和社會造成負擔!

    與此同時,要好好學習,積累經驗,在勞動的同時,逐漸磨練自己的意志,樹立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三不怕麻煩的精神!

    達則兼濟天下,是指一個人在經濟方面衣食無憂,道德涵養達到一定的境界,他已經明白了,錢是掙不完的,明白自己或者祖輩也是從貧窮中走出來的,知道窮人的無奈和無助!心中萌發了助人濟世的思想!

    這個時候他已經具備了兼顧天下的物質和精神條件!

    如果他不願意幫助別人和社會,起碼也不要再去和別人惡意競爭,不要去腐敗墮落,開社會的壞風氣的先河!這是富人道德的最低底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棍棒之下難出孝子,多出逆子?有道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