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媽咪寶貝傳媒

    發燒是每個小寶貝生病時常伴有的症狀,作為媽咪,除了及時帶寶貝就醫,更重要的是如何照顧好寶貝的飲食起居,尤其是把好飲食關,使寶貝儘快康復。

    生活情景:

    寶貝奧然可能是出去玩吹風著了涼,晚上回來就發燒了,小臉燒得紅紅的,體溫一直徘徊在38℃左右。但寶貝精神狀態看著還行,自己也能在家裡和平常一樣的玩,就是什麼也不吃,這可把愛孫如命的爺爺奶奶急壞了,奶奶趕緊給寶貝做了平時他最愛吃的紅燒獅子頭,蜜汁雞翅……可奧然看著飯桌上平時最愛吃的美食卻金口難開。爺爺奶奶更著急了,心想,寶貝什麼也不吃怎麼行啊?這發燒了也得吃東西啊!不吃東西還不得餓壞嘍!二老忙張羅著要帶寶貝上醫院。

    奧然的父母倒是還比較鎮定,覺得寶貝並沒有燒得多高,精神狀態還行,不用急著去醫院。至於不想吃東西,那是因為發燒會影響食慾,再一個可能是覺得奶奶菜做得太油沒有胃口。於是,奧然媽咪又讓奶奶給奧然煮了小米粥,炒了個菠菜,這回菜一端上桌,奧然就很給面子地吃了幾口,還喝了半碗小米粥。爺爺奶奶這才鬆了一口氣!同時也覺得,寶貝發燒的飲食安排還真是挺有講究呢!

    專家解讀:

    ◎找出發燒的原因,對症下藥才能退燒

    發燒是嬰幼兒最常見的症狀,引起發燒的主要原因是感染,如:呼吸道感染、腦膜炎、泌尿道感染等,只有及時找出發燒的原因,對症下藥才能退燒。若體溫不穩定,則表示病情尚未得到控制,一旦病情進入了恢復階段,體溫也會隨之平穩下來。

    ◎發燒是身體為了防禦病菌產生的生理反應

    其實,發燒本身只是一種症狀,不是一種疾病,是機體抑制病菌生長的防禦性反應。當機體與病菌對抗時,就可能出現體溫升高。一般來說,沒有必要一見寶貝發燒,就立即帶著去醫院。如果居家護理2~3天,寶貝發燒仍然不退,再去看醫生也不遲。上述例項中奧然的父母就處理得很恰當。

    ◎三分治療七分護理

    常碰到媽咪問這樣的問題:我的寶貝發燒了,怎麼護理呢?吃什麼好?要不要忌口?等等。俗話說得好,“三分治七分養”,寶貝僅是一般的感冒發燒,是否照顧得當、飲食安排合理常起著主要作用。奧然的媽咪就是掌握了寶貝發燒飲食的基本原則,採用了清淡又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而奶奶做的食物熱量太高、又太過油膩,發燒寶貝的食慾和消化能力都有所下降,所以寶貝不愛吃,也不想吃。

    發燒寶貝7個飲食淺規則

    1注意給寶貝補充適量的水分

    多飲水既可補充因發燒丟失的水分,又能稀釋病菌及其毒素,並促進它們排洩,同時還有降溫的作用,有助於疾病的恢復。所以,應勤給寶貝喝溫開水,少量多次,不要強迫,每隔10分鐘喝10毫升為宜。不要喝過冷的水,易刺激引發嗆咳、腹痛或腹瀉。當然,也可以適量喝些水果汁,如果喝過量的白開水,有的寶貝會引發嘔吐。

    寶貝發燒時多喝水固然沒錯,但一定要適量。只要尿量很多,顏色不深,眼窩不凹,唾液充足,就說明水分已夠。短時間內大量喂水,會因寶貝尚未發育完善的心、腎功能,不能把體內多餘的水排出體外,而導致“水中毒”。

    2給寶貝吃易消化、清淡的食物

    發燒的寶貝,消化功能減弱,大都缺乏食慾,最好給寶貝準備喜歡吃又易消化的食物,小寶貝也可只吃母乳或稀釋的配方奶。如果食慾尚好,可以吃粥、軟飯、面片、麵條、加少量青菜,不宜吃高熱量、高脂肪的炸雞、紅燒肉、乳酪等油膩食品。

    發燒並伴有腹瀉、嘔吐的寶貝,症狀較輕的,可以給寶貝少量、多次服用自制的口服糖鹽水。配製比例為500毫升水或米湯中加一平匙糖及少量食鹽,1~3歲的寶貝,最好在4~6小時內喝完。

    發燒時的飲食以流質、半流質為主

    發燒時的飲食以流質、半流質為主。常用的流質有牛奶、米湯、綠豆湯、去浮油的菜湯及各種新鮮果汁等。寶貝體溫下降,食慾好轉時,可改半流質飲食,如藕粉、粥、雞蛋羹、面片湯等。以清淡、易消化為原則,少量多餐。

    3適當食入一些補充電解質和維生素的食物

    4聽從寶貝自己的意願,儘量做寶貝想吃的食物

    媽咪可以問問寶貝:喜歡吃麵還是吃粥?要不要吃點菜?想吃什麼水果?媽咪應多費些心思,精心烹飪寶貝自己所要求吃的食物,只要寶貝的要求不是太離譜(如冰淇淋、可樂等),符合發燒食物的要求,媽咪都應當滿足,讓寶貝愉快進餐。

    5媽咪要在烹調方式上多下工夫

    發燒時,寶貝的胃腸消化能力較弱,媽咪在烹調上多采取蒸、煮、燴,少用煎、炸、烤的方法,儘量減少油脂攝取。同時注意少放調味品,菜的色彩要紅、白、綠、黃色相映,甜、鹹、酸的口味巧搭配,使寶貝吃起來感覺有滋有味。色彩鮮豔、口感好的食物,能增進寶貝的食慾,利於消化和吸收。

    6彆強迫寶貝多吃,讓寶貝吃七八成飽就可以了

    寶貝發燒時消化能力下降,加之服藥的刺激,食慾往往不好,不願多吃東西。如果強迫地讓寶貝多吃,只會使寶貝更厭食,或產生噁心、嘔吐和腹瀉,從而加重病情。

    伴有咳嗽、多痰的寶貝,由於不會咳痰,往往嚥到胃裡,劇烈咳嗽還會引起胃部不適,若進食過多,容易出現嘔吐。因此,提示家長:不宜讓寶貝過量進食,更不宜給咳嗽的寶貝吃海鮮或過鹹、過油膩的菜餚,以防引起過敏或刺激呼吸道,加重症狀。

    7不能完全禁食或者盲目忌口

    寶貝發燒時不要盲目禁食或忌口,以防營養不足,抵抗力下降, 不利於疾病的恢復。

    過來媽咪支招——發燒寶貝食譜

    湯飲類

    番茄冬瓜湯

    做法:將冬瓜250克去皮,切成塊狀,蝦皮20克,番茄1個去皮切塊,加水煮湯,再加少許鹽食用。有清熱解毒功能。

    綠豆湯

    做法:將綠豆煮爛,取其綠豆湯,加入適量冰糖。

    鮮梨汁

    做法:將雪梨洗淨,去皮核,切塊放入榨汁機中榨汁。適合發燒伴有咳嗽的寶貝。

    鮮蘋果汁

    做法:將蘋果去皮,去核,切成儘量小的塊,用榨汁機榨汁。蘋果汁富含維生素C,可中和體內毒素。

    荸薺豆漿飲

    做法:豆漿1000毫升,荸薺汁100毫升。把這兩種飲料混合在一起,然後加入少許白糖,煮沸後給寶貝飲用,具有清熱化燥的作用。

    粥類

    蔗漿粥

    做法:將新鮮甘蔗洗淨後榨汁100毫升,粳米100克,加水煮成粥,每天分2~3次食用。

    綠豆翠衣粥

    菜類

    香炒魚末

    做法:首先取新鮮黑魚一條,去除鱗皮及內臟,剔出魚刺,把魚肉剁成泥狀,然後加入甜醬、蔥、薑末、料酒、味精,放少許油炒熟食用,易消化,不油膩,適合發燒的寶貝。

    番茄肉泥

    做法:取豬前肘瘦肉15克,把肉細細切碎成泥;再取番茄醬5克,把肉泥與番茄醬一起炒熟,勾芡。這道菜顏色鮮豔,小寶貝一定會很喜歡。

    護理發燒寶貝注意7個細節

    1注意寶貝的體溫變化,精神狀態,大小便次數、形狀、性質的變化

    小寶貝發燒時,媽咪不要驚慌失措,急急忙忙給寶貝吃藥、打針,而首先要冷靜地觀察寶貝的病情,尋找發燒的原因和伴隨症狀,注意寶貝的體溫變化、精神狀態、大小便次數、性狀的變化。靈活運用平時學習的發燒處理方法護理寶貝。

    2媽咪要讓小寶貝多多休息,房間多通風換氣

    正在發燒的小寶貝最好要臥床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嬰兒房內要勤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新鮮,室溫和溼度分別保持在20℃~22℃ 和60%~65%。如果門窗緊閉,室溫過高,穿衣蓋被過厚,都會導致體溫居高不降的現象。

    3寶貝高熱時最好不要洗澡

    洗澡容易使體熱散失太多,導致體溫下降過快。最好在38℃以下或退熱後再給寶貝洗澡,高熱時可先用熱水浸溼毛巾,擰乾後擦身體。給寶貝擦浴時,不要過多暴露軀體,不要擦前胸、腹部,以免著涼。寶貝出現發抖、面色蒼白應立即停止擦浴,給寶貝喝些溫開水。

    4給寶貝穿棉質的衣服

    高燒時寶貝會大量出汗,對面板最舒服的是純棉衣物,吸溫性好、透氣,又不刺激面板,可以根據寶貝出汗的實際情況隨時更換衣服。

    5寶貝發燒時千萬不能捂汗

    “發燒捂汗”是一種傳統陋習,若是給寶貝捂得過嚴,衣服、包被穿蓋過厚,不僅妨礙身體散熱,還會促使體溫升高,甚至“中暑”。若捂的汗過多,容易導致寶貝發生虛脫,削弱了身體的抗病力,結果適得其反。

    6晚上也要給寶貝量體溫

    由於寶貝在夜晚回燒的可能性大,夜間父母不能睡得太實,最好兩人輪流換班,每隔一會兒就給寶貝測試體溫。所有的退燒藥發揮作用都是在用藥約0.5~1小時以後,不能重複服用其他的退燒藥。可採用些物理降溫方法,如頭敷冷毛巾、退熱貼等。

    7在醫生指導下恰當使用退熱藥

    媽咪要注意,有過高熱驚厥的寶貝,一旦發燒,應該及時在醫生指導下酌情恰當使用退熱藥,不必等到寶貝體溫達到38.5℃以上才用藥。

  • 2 # 優美咖啡7T

    寶寶發完燒,用藥後熱已退了,說明寶寶好了。嘴角起泡是發熱衝的,現熱已退,水泡慢慢會消去,無需服藥,只要補充水分就可以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上職業技術學校的話,有沒有好的前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