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阿郎看電影

    《無愛可訴》是一部力量萬鈞的電影。

    它講的是一個家庭的故事。

    父母各自找到了下家,這讓他們的仇視又多了一層決絕的凜冽,妻子對丈夫的稱呼是“畜生”。

    儘快切割是最好的選擇,但他們12歲的孩子,成為這最後一刀的阻礙。

    當一個孩子發現自己成為阻礙之後會怎麼做呢?《無愛可訴》說的就是尋找這個小孩的過程。

    很多細節都在展示這個中產家庭的冰冷,母親一直玩手機,孩子躲在房間,丈夫心不在焉。丈母孃獨自居住在莫斯科的鄉下,好多年沒有往來。電視上播放著經濟衰竭的新聞。

    外面是俄羅斯特有的風雪,但這種清冷肅殺,全世界大多數中產家庭都被裹挾在其中。

    影片最令人心碎的畫面,就出現在這一個層面。在洗手間的門後,小孩子咧著大嘴,無聲,嚎哭。他聽見了父母關於他的爭吵。他成為了累贅。

    這是一部關於社會的寓言。

    廢棄的建築物,破碎的窗玻璃,乾涸的游泳池,清冷的街道,枯枝、積雪、撥出的白氣。

    辦公室牆上掛滿了教堂的海報。鐵幕般的辦公氣氛下,職員道路以目。

    沉默的開車者,廣播播放著2012年瑪雅人預言的末世。

    警察對報案的父母提議,可以上網找志願者幫忙,因為他們“不官僚”。

    在這些穿透力極強的畫面,組成了一個叫做俄羅斯的當下生態。即便1991年蘇聯解體,它仍然是世界超級大國。是世界的大多數。

    其實,這些看似閒散的鏡頭,組成了一個叫做社會的層級。

    在這個層級裡,出現了另一個令人心碎的鏡頭,太平間認屍。

    鏡頭一閃而過,但我們還是可以看到,那是一個千瘡百孔的少年屍體。母親崩潰否認,繼而瘋捶父親。而父親也在這一段崩潰,蹲在地上,嚎哭。

    另一個所謂的廢鏡頭是,小孩子房間的桌布,被撕下,工人刷油漆。舊的不是解決了,而是被新掩蓋了。

    在這一段,母親的情人說了影片點題的一句話,“人不能在沒有愛的生活中繼續生存下去”。

    影片名字叫《無愛可訴》,每個人,每個層級,都無愛。

    這是一部關於民族自省的電影。

    影片結尾,父親和情人生活在一起,有了一個新的孩子。但生活依舊沉悶,孩子仍舊累贅。

    母親和情人也生活在了一起,她仍然一直在玩手機,他一直在看電視。

    影片的野心,也在這一刻顯露出來。

    電視新聞裡,一箇中女人衝著鏡頭大喊,”我們是根正苗紅的工人階級,我們努力工作,為什麼還奪去我的親人“

    這個新聞說的是2014年的烏克蘭衝突。

    小孩子失蹤時,穿紅色的外套,背藍色的書包,路上,撿了一個紅白相間的塑膠帶,後來他將它掛在樹上。

    影片結尾,這個塑膠帶再次出現,旗幟一樣,隨風飄蕩。

    紅、藍、白是俄羅斯國旗的顏色。

    無根之木,無源之水,飄飄蕩蕩。

    曾經是一家人的大俄羅斯,意識形態上出現了親美、親俄等不同的碎塊。父親工作的大公司,機械、保守,官僚。母親是一家美容美髮機構老闆,是一種商業的,自由主義的。

    就連宗教都是東正教和原教旨主義的摩擦對立。

    他們的矛盾,即使是分離,也沒有獲得根本性的解決。分開,渴望許久,但真的分開,發現還牽扯著原來不曾注意到的血肉關係。

    有歷史的原因。丈母孃對兩人的怒罵中,他們的認識,就是一場錯誤。孩子,是未婚先孕。

    有現在的原因。丈夫是一個渣男,面對情人對愛的追問,他顧左右而言他。母親攀附親貴,嫁給一個禿頂的富翁。

    分開後,矛盾與問題只不過是換了一個地點,繼續存在。

    俄羅斯最大的孩子,烏克蘭在2014年就出現了親俄的東烏與親美的西烏的戰爭,但他們用反恐或衝突的字眼替代。

    就像他們用失蹤去界定那個孩子。

    影片再次拓展了塔可夫斯基以來的電影美學。

    開頭和結尾的空鏡,深沉、幽緩、但恰恰是這種隨意,奠定了影片的世界觀。

    光的運用,尤其妙絕。兩段情愛戲因為光的參與,又炙熱又冰冷,又情慾又殘酷,都露了,也都沒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準備留學,想練習英語,但是身邊沒有英文環境,怎麼才能認識老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