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思慕青山

    諸子百家誕生於春秋戰國時代,時為亂世。當時的客觀現象很是血淋淋的。百家爭鳴,莫不是受現象啟迪。各家主體思想分三類,第一是原因解析,第二是解決方案,第三類是目標描述,即願景描述。

    儒家認為混亂的本質是無數個個體行為的總和。所以重新定義了單個個體。以及個體之間的關係。對每一個單個個體重新定義了一系列的價值觀,行為標準,道德標準。對個體之間的關係也明確了理想化的模型或者說目標。架構一個理想化的大同世界。

    然而兵家的思考角度不一樣。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戰爭一直存在,包括現在。自然中的一切都在不斷競爭,廣義的講戰爭產生一切。從來就沒有和平,和平是相對的,戰爭是絕對的。戰爭不可避免,無法迴避。戰爭不會改變,改變的只是戰爭的形式。要結束混亂也必須透過戰爭。也就是所謂的以戰止戰。兵家也並不是一味提倡殺戮詭詐,而恰恰相反,提倡以最少的成本和傷亡達成結束戰爭的目標。所謂好戰必亡,忘戰必危。兵家思想在這一點上相當務實。

    兵家與儒家其實並非不相容,恰好相反非常相容且相通。孔子本人亦通軍事武備。兵家對“仁”也一樣重視,只是解釋角度不一樣。從第一代儒將吳起開端,歷代儒將不勝列舉。而且兩家思想互相啟迪,互相融合。諸子百家亦復如是。

    現在看看我們所處的客觀現實,謊言,欺騙,犯罪存在且普遍存在,我們仍然處在去大同世界的路上。教育的目標不應僅僅是讓學生區分善惡,而且應該讓他們區分真假,識別欺騙與謊言,能夠自我保護。這樣大學生被騙的新聞可以少很多。

    另外一點,平凡的人是多數,偉人是少數,但偉人的發育是需要條件的,《孫子兵法》是古代軍事理論的經典著作,自古英雄出少年,未來偉人早點有機緣閱讀是一件好事。

    同時考慮到中學生課業負擔,在總量不變的情況下可以從孫子兵法十三篇中節選一篇。推薦第一篇《始計篇》。為什麼推薦這一篇原因和細節就不贅述了。

  • 2 # Lauzi

    此題問得有點紳士風度,孫子兵法“多主張詭詐間諜屠殺的行為”?沒錯。如果有人要殺你、欲至你於死地,我想象紳士會對他這樣說:“住手!你的行為與儒家道德不容。”你覺得他會聽紳士的話、住了手,並坐下來與紳士一起討論什麼樣的行為教條可以選入中學教學大綱嗎?古往今來紳士風度的還真不少,如不少學者稱孫子“謀略有餘、仁義不足”。

    花點功夫、做些思考,相信我們會最終意識到兵家、儒家、道家在道德哲學上完全一致。不戰、禮讓、無為、不爭,真正的哲學就是一句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蘋果手機怎樣用流量下載150兆以上的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