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李東1680985
-
2 # V蘇亮
聯絡方式很多,我總結了一下幾種方式:
第一,書信,這種方式太普遍了,中華文化淵源流長。古代就有這種方式了,比如三尺巷中就有千里捎書的說法,因此它的出現特別早。
第二,就是飛鴿。飛鴿傳書估計大家都聽過,也就是說一種白色的鴿子,我見過一般都是白色的。這種鴿子從小就訓練,它的腿上栓著一個小小的竹筒吧,把書信寫完以後就可以把它塞到裡面,然後靠以前的訓練飛到地方把書信傳過去,進而聯絡。
第三,就是一種特定的方式。比如烽火臺的狼煙,古詩中經常描寫到,大漠孤煙直,也就是這種方式的體現。經常預示著匈奴入侵。
第四,就是靠喊,但是必須得靠的非常近這種方式才能用,在電影《喊山》中靠的就是這種方式。
第五,發訊號。在影視劇中經常看到,燃放訊號彈,進而聯絡交流,傳達固定的資訊。
手機還沒出現的時候,大家主要是靠尋呼機(俗稱BB機)相互聯絡,專業術語是無線尋呼系統中的被叫使用者接收機,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突然出現在中國,呼號大多是4、5位的。它如香菸的一半大小,黑色居多,絕大部分是機車羅拉出產的,窄窄的一行液晶顯示器上,第一組資料一半為三個數字,第一是性別,0是男,1是女,後面的是呼叫人姓氏程式碼,趙錢孫李……都有不同的兩個陣列代表,現在記不住了。第二組資料是呼叫號碼,是對方要求你回電話的號碼。也有一些特定的數字程式碼,表示“馬上到”“回單位”等常用語。因為當時呼機上只顯示呼叫人的姓氏,不知道具體人。後來,呼叫人為了讓被呼叫人知道呼叫人是誰,往往當呼叫臺客服詢問姓氏時,不說自己的姓氏,而是報出自己的呼號或事先約定好的數字。這樣,被叫人看到BB機上的顯示,就知道是誰在呼叫。聽見BB機一響,機主就會到處找固定電話給對方回過去。有時回晚了,對方已經離開電話,機主就會“回呼對方”。當時BB機出現,還帶來了人們對固定電話的需求,大街小巷抬眼望去,總能看到林林總總的小招牌,上面寫著“公用電話”。後來,電信部門還在主要街道上設定了“公用電話亭”,售賣電話卡。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BB機往褲腰帶上一別,還是很時髦很值得顯擺的事,呼臺有126人工臺(127是其自動臺)、凱奇尋呼臺……,一臺呼機大部分2500元左右,月費30元。有時幾個人在一起時,呼機一響,大家同時摸自己的腰帶,都以為是有人呼自己,其中大有炫耀之意。後來,有商人藉此還將呼叫的單一聲音改成了多種音響聲音,牛群還為此編了段相聲。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漢顯呼機出現了,個頭也大了許多。隨著手機出現,當時把呼機夾在大哥大手機上,也曾風行很久。但沒過幾年,商場中更多傳來的是呼機臺大量的合併、退出。21世紀初,呼機好像一夜之間就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