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dv162928817

    明清以來,中國沿海一帶都受到日本海盜的侵襲,當時就出了抗倭英雄戚繼光,那時華人民稱日本海盜為“倭寇”,可是到了近代,華人統稱日本侵略者為“鬼子”。何時開始,“倭寇”變“鬼子”呢?據說出於一幅對聯。

      甲午海戰前,清庭一位大臣出使日本,談判結束,雙方舉行聯合記者會,日本人不但要在世人面前炫耀武力,還想在文化上玷汙清國。記者雲集後,日方突然提了個風馬牛不相及的問題:“我們日本有上聯對不出下聯,只好求於漢字發源地的人了。”這真是新鮮事,日本人亮出白絹上書寫的上聯,聯曰:“騎奇馬,張長弓,琴瑟琵琶,八大王,並肩居頭上,單戈獨戰!” 

      日本人的上聯意思是說:我大日本兵強馬壯,駕馭的是奇異的千里馬,張的是長弓:文的也不簡單,光“大王”就有八個,他們都有雄才大略。示之以文德,陳之於武功,日本“單戈獨戰”可踏平中國。誰知,清臣也不示弱,先要日方準備硯臺磨好墨,再鋪好白絹,然後大筆一揮寫下聯: 

      聯曰:“倭人委,襲龍衣,魑(chi)魅(mei)魍(wang)魎(liang),四小鬼,屈膝跪身旁,合手擒拿!”眾多記者看了,個個叫好。下聯的意思是:倭就是倭寇,來偷大清龍衣,“八大王”變成“四小鬼”,“琴瑟琵琶”變成“魑魅魍魎”,“並肩居頭上”變成“屈膝跪身旁”,“單戈獨戰”變成“合手擒拿”。從此大家不再稱日本侵略者為“倭寇”,改而稱為“鬼子”了。

    在東方,亞洲稱日本人為日本鬼子;在西方,歐洲人稱德華人為德國鬼子!

    原因就是因為討厭!查查字典,如《現代漢語》,你會發現“鬼子”這個詞專指“侵略者”。

    南韓棒子一般有三種說法:

    1.棒子的由來,很多人知道南韓人又叫棒子,但對於棒子的由來不甚瞭解其實棒子這個稱號還是乾隆皇帝所賜。棒子也就是棒槌,是北京的方言,也就是愚蠢無知的意識,用老百姓的話就是半吊子。那一年北韓的國王來北京朝見乾隆,乾隆很高興,在紫禁城宴請他,席間有人端來一盆淨手水,為了消毒和增加香味,這盆水裡加了點花瓣和鹽。北南韓王以為是湯,就端起來喝了幾口,然後大讚好喝,乾隆見了大笑,說北南韓王;“你真是個棒槌啊’。北南韓王不懂啊,以為皇帝封他什麼大官哪,趕緊謝恩。從此北韓人就叫棒子了。就是說南韓人的愚昧無知而已。

    2.倭國佔領東北的時候,低層的保安多是南韓人,由於他們也是二等公民,倭人對他們不信任,不配備槍支,只發一根棒子。可是這些南韓人卻喜歡欺負華人、動不動就拿警棍打華人.於是人們就把這些南韓保安叫高麗棒子。

    3.棒子一般是指南韓人。南韓以前是高麗。高麗盛產人參。人參在中國有關別名叫棒子啊。所以就有了用高麗棒子來稱呼南韓人的一個習慣。

    4.韓語原來的意思是指北韓人穿的傳統長褲,但到了日韓合邦之後,卻變成了日本人對南韓人的蔑稱。

    印度阿三是由“紅頭阿三”演變過來的,因為“紅頭阿三”就是指印度人。

    “紅頭阿三”語源是上海地方話,舊時上海有(各國)租界,英租界內一般的差吏(小警察)多是從英殖民地印度調來的印度人,他們因為信仰印度教,頭上都纏頭巾(當然,沒當差前一般頭纏白巾),做為制服,印度警察的頭巾冠以‘紅色’,這是“紅頭”的由來。

    至於阿三,有兩種說法:

    其一,那時的人形容猴子即“阿三”(為何則不得而知),舉凡洋人,在華人看來,皆如猴子般形貌舉止,尤其以印度人之面貌黧黑更甚,而且民族“優越性”使然,覺得自家仍是高印度一頭、、、故此特(蔑)稱印度人為‘阿三’

    其二,據說因為印度人由於殖民地的關係,做公務員是要懂英語的,而他們因為懂英語的關係,卻也喜歡在華人面前擺譜,通常在說一些不流利中文時,總會不自覺地加一句“I SAY......”(我說...)由於 I say 的發音和“阿三”很接近,因此便有了“阿三”的稱呼。

    還有一種版本,是當時印度自詡為繼美、蘇後世界的第三強國,於是我們就叫他們“阿三”以戲謔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見過最不孝的子女有多不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