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榮宏君

    《留青竹刻大家範遙青》

    範遙青是當代竹刻留青大師,1943年出生於江蘇常州雕莊鄉,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農民。門由於受祖輩影響,天資聰穎的範遙青自幼就喜愛製作鳥籠和留青雕刻,對竹刻藝術有著濃厚的興趣且用功最勤,所以很早就取得了較高的成就。尤其是與王世襄結實以後,在王先生的呵護和栽培下,文史知識和藝術修養都得到了全面的提升,竹刻作品的文人氣息漸濃,技藝更是有長足的提高。說到王世襄和範堯卿的相識還充滿了戲劇色彩。那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範遙青得知香港的葉義先生出版了《中國竹刻藝術》一書,他為了擴大藝術視野,極想得到一部。於是不顧素昧平生,託人將自己的一件竹刻作品及一封信函輾轉付香港葉義先生,信中懇請以竹刻臂擱置換葉先生的著述,葉義先生亦為範遙青的執著精神和精美的竹刻所感動和吸引,隨把這件事情寫信告知北京的老友王世襄,託他了解範遙青的情況。為此,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王世襄未調查江蘇留青竹刻發展狀況,親自來到常州,當王世襄輾轉找到範遙青的時候,他正拿著鋤頭光著雙腳在到田地裡除草。

    王世襄為青年農民範遙青敦厚的人品以及執著於留青竹刻傳統技藝的精神所感動,當他第一次看到範遙青的作品便大加讚賞,認為他是一個可塑之才。王世襄曾說,範遙青身份雖是農民,並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但是他的竹刻天分極高,其作品假以時日定有大成。同時王世襄知道,範堯卿作為常州郊區的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從事這門高雅的藝術要比常人付出更多的辛苦,所以相識之初就對他青眼相加。為了使範遙青能看到明清時期的竹刻珍品,王世襄想盡辦法帶他到北京故宮庫房親近歷代大師之佳作,以開闊他的眼界,提高藝術修養。為了增強範遙青竹刻的文人氣息,王世襄還介紹北京的文化界名流啟功、黃苗子、史樹青等人和他合作竹刻作品,為此文化大家啟功先生贈詩範堯卿以示鼓勵,詩曰:

    青筠新粉女兒膚,遊刃鐫雕潤勝珠。

    天水詹成吾欲問,後來居上識將無!

    黃苗子和詩曰:

    絕技沉淪感切膚,眼明忽見草中珠。

    琅玕鏤罷耕春雨,人是羲皇以上無?

    王世襄在推介留青竹刻藝術上可以說傾盡全力,尤其是對農民身份的範遙青。古語曰:“逢人無不說項斯”,而王世襄對範遙青的讚許如套用“逢人無不說遙青”之句則毫不為過。1983年翁同龢的後人翁萬戈在美國舉辦中國竹刻展覽,王世襄力薦範遙青的留青竹刻臂擱參展,這件作品獲得了美國藝術家的高度好評。這是範氏留青藝術第一次走出國門,榮譽的獲得也使範遙青堅定了藝術發展的信心。1984年英國艾爾波特博物館到中國來徵集當代工藝美術品,在王世襄的推介下範堯卿的三件竹刻作品被選購併在英國展出,使範堯卿的藝術再一次揚名海外。

    範遙青與王世襄先生結識之前,其在竹刻作品上的留名皆為“堯卿”,八十年代中期後,他的作品上的題款已變為“遙青”二字了。其實這個變故也源自王世襄先生的一首贈詩。一日,王世襄突然想起韓昌黎的一句詩:草色遙看近卻無。興之所至,遂賦詩贈與範堯卿:

    妙手輕鐫到竹膚,西瀛珍重等隋珠。

    贈君好摘昌黎句。草色遙看近卻無。

    範君堯卿,毗陵農家子,自稱草民,而刻竹精絕,當在南宋詹成上。頃已蜚聲海外,第吳中鮮有知者,可謂“草色遙看近卻無”矣!設以“遙青”為字,詎不音義兩諧?戲作小詩,以博一粲。甲子春日,鬯安王世襄書於芳嘉園。

    如今常州已成為全國留青竹刻技藝的重鎮,留青竹刻這門古老的藝術於2009年順利寫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名單,從而引起全社會的關注。作為王世襄先生的弟子,範遙青在恩師的親自培養下,也從一位普通的竹刻愛好者成長為一代留青竹刻大師,並被評為江蘇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在書畫界,流傳著農民畫家齊白石在民國著名書畫家陳師曾的幫助和指導下,最終成長為一代書畫大師的傳奇故事,陳師曾與齊白石的交往被為傳藝壇的一段佳話。如今,範遙青與王世襄先生的交往,亦被稱為竹刻屆的齊白石與陳師曾。

  • 2 # 優雅大烏蘇

    嘉定竹刻藝術在清康雍乾時期達到頂峰後,由於中國的內憂外患和社會動盪,至清末已出現品位下降的趨勢,民國時期進入了停滯階段。在呂舜祥的《嘉定的竹刻》一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刻件全成商品,竹人變為竹賈”。當時,為了開啟市場貼近消費,嘉定竹刻的製作和樣式都轉向實用為主,譬如旱菸筒杆、竹根酒杯、竹筷、圍棋筒等。經歷八年抗戰至解放前夕,嘉定城內的竹刻店大多關張,僅文秀齋等三兩家勉強維繫。張迎堯的師傅潘行庸曾是文秀齋的一名學徒,手藝超群。1946年,李濟舫在《嘉定日報》上寫道:“自張曉生、葉湘華故後,斯藝中絕,稍可觀者,僅潘味庵(潘行庸號)一人而已。”時至今日,凡舉近代嘉定竹刻,人們仍不忘潘行庸。儘管被人尊為“嘉定末代竹刻大師”,但些許對嘉定竹刻深有研究的人私下裡說,“古代高超的技法到潘先生一輩手中也顯得衰落了。”

      在嘉定西城河塔城路橋邊恢復出嘉定僅有的幾段古城牆之一,新砌的石板路邊早已工房林立,江南民居只留給了想象,即便是嘉定城中心旅遊區,置業開店的多是他鄉客。土生土長的嘉定人徐徵偉走在方塔下卻聽不到鄉音,品不到鄉味,“這裡的味道都變了”。

      寧寧是七年級(2)班的學生,他是王老師竹刻拓展班的學生。和大多數學生一樣,由於小學時都沒接觸過竹刻藝術,家中也沒有了解竹刻藝術的家長,孩子們接觸竹刻完全是進入中學以後的事。學習竹刻一年多的寧寧說“刻竹能帶來成就感”,但記者問他是否能說出“嘉定三朱”以及知道吳之璠為何人時,他顯得一臉茫然,三五公里外的嘉定竹刻博物館寧寧也沒參觀過。當記者問孩子們是否擁有過一件竹刻工藝品時,全班幾十位學生只有一個女孩兒舉起了手。

      由於升學的壓力,儘管學校開設了竹刻課,但僅限於六七年級,參觀竹刻博物館也是高年級學生難得的“春遊”。幾個月後寧寧也會像很多孩子一樣收起小竹刀埋頭於考試課本,或許剛培養起來的“成就感”和十分生疏的“嘉定三朱”名字將被他從此拋在腦後了。

    歷史上嘉定竹刻的最大特點在於文人的介入和作品的文化氣息,然而,舊時“文人竹刻”今已不復。晚清、民國後,傳統嘉定竹刻藝術中的透雕、高浮雕也幾近失傳。在留青技法當道時,疁城的手藝如何從目前的中堅力量傳向下代,已是擺在當代竹人面前一道難解的題。

      金陵當代竹刻:趙榮常州當代竹刻:範遙青、徐秉言、徐秉方、張偉忠、徐文靜、徐春靜、沈華強、白堅仁、王志偉蘇州當代竹刻:倪小舟、楊惠義、李宗賢、張泰中、楊君康、朱永興、張賢

      然而在經濟大環境並不景氣的年代裡要長期堅守傳統的竹刻藝術實屬不易,嘉定博物館無力負擔四個人的開支。無奈之下,王樂平、蘇玉蓉不得不離開嘉定博物館,張偉忠也轉到了其他文化單位。為養家餬口,他們也曾停止過創作或改行謀生,焦慮、陣痛、無所適從的感覺陪著他們走過很長一段時間,但作為上世紀90年代初受過完整竹刻培訓的嘉定竹刻傳承人,2000年以後他們或早或晚都選擇了迴歸。

      張偉忠自廿餘年前開始竹刻生涯,經歷幾多變遷。為修竹並自修,這些年他每年中有數月簡居山中,攜學徒過著讀書、打坐、刻竹的桃源生活。朱小松的刀筆有神、痴酒率性乃至狷狂豪放性情皆為張偉忠欣賞。當時正在創作《嘉定三朱竹雕插屏》的他受夢境啟發,打破既定創作順序,一鼓作氣完成小松、松鄰、三松的一組臂擱人物創作,並以徐徵偉的三首詩題款。

      據清人金元鈺《竹人錄》記載,嘉定竹人自明朝正德至清朝嘉慶年間不足百名。道光以後曾盛極一時的圓雕、高浮雕、透雕技法衰落,嘉定竹刻名家驟減,至清代末,普通刻手也所剩無幾。民國以後,嘉定竹刻幾度瀕危又數次起死回生,直至2000年以後收藏市場開啟及2005年申報國家級非物質遺產成功後漸趨穩定與繼承。目前嘉定專業竹刻家有十餘人,有人說:“現在是解放以來嘉定竹刻最好的時候”,而有學者認為,嘉定竹刻的最大特點在於文人的介入和作品的文化氣息,舊時“文人竹刻”今已不復,而留青技法當道時,嘉定竹刻的傳統工藝也要得到更多繼承和保護。

      “目前嘉定有三所中小學開設竹刻課,分別是城中路小學、黃渡中學和馬陸育才聯合中學,我們學校六七年級的學生每週上一節竹刻課,學習薄地陽文、陰刻、深刻和淺刻等技術,對竹刻特別有興趣的孩子還能參加拓展課進一步學習。”有著23年教齡的王老師進行竹刻教學已近十年,數年前參加了區教育局組織的培訓,得到馬陸竹刻人蔣玉銘、蘇玉蓉的輔導。

      如意張偉忠竹雕作品

      徐秉言,1942年生,江蘇常州人,畢業於無錫輕工業學院造型美術系,高階工藝美術師,中國竹工藝大師,常州市工藝美術協會副主席。其父徐素白先生為中國著名竹刻大師,徐秉言自幼隨父學習竹刻並師從國畫大師唐雲學習中國畫,繼承和發展了家學,又獨創了紅木、紫檀木淺刻,在

      詩中的“小松”本名朱纓,號小松,是明代竹刻大家

  • 3 # 中國各類文化交流

    當代名家介紹

    留青竹刻,是將中國書畫在竹皮上進行再創造的一門雕刻藝術。她有浮雕的外形,又有淺刻的刀痕,更不失書畫的筆墨韻味和構圖特點。隨著時間的推移,竹皮、竹肌的顏色色差會逐漸拉開,使作品的立體感更強。層次更豐富,視覺更美好。但留青竹刻要達到高水平確實不易,刻者除了刀內功,更要刀外功。刀內功即為熟練的操刀術;刀外功就是刻者的藝術修養。留青竹刻如果沒有高水準的畫稿基礎,刻技再好也難出高檔次的作品;反過來說,若畫稿很好,刻手水平不高,同樣難出精品。這與舞臺藝術的劇本和演技一樣,高水平的作品必須要兩者有機結合。留青竹刻是多種雕刻技法的綜合體,內含墨趣,外現刀味,格調高雅,內容廣泛,面貌獨特,其前景廣闊,是毋庸置疑的

    留青竹刻教子圖臂擱

    1945年生於江蘇武進市,工藝美術家,從小受家庭薰陶,從事竹刻藝術40餘載,他的作品在已故父親徐素白的基礎上又有較大的發展和創新,作品多次在國內外展出,並在《人民日報》,《人民政協報》 《中國文化報》、《中國工藝美術》、《中國文物世界》、《美術家》等海內外幾十家報刊、雜誌上介紹。1992年開始,作品進入佳士得、蘇富比拍賣。中央電視臺和美洲東方衛星電視臺相繼播放了他的專題片《海內留青第一家》。1994年他被輕工業部國史辦編入《當代中國工藝美術群星譜》一書,1996年由香港大世界出版公司出版發行《徐秉方竹刻集》,上海古籍出版社分別於2002年、2004年出版發行了《竹刻留青第一家:徐氏父女竹刻鑑賞》、《徐秉方刻竹人生》二書,並已載入世界名人錄。

    徐秉言,1942年生,江蘇常州人,畢業於無錫輕工業學院造型美術系,高階工藝美術師,中國竹工藝大師,常州市工藝美術協會副主席。其父徐素白先生為中國著名竹刻大師,徐秉言自幼隨父學習竹刻並師從國畫大師唐雲學習中國畫,繼承和發展了家學,又獨創了紅木、紫檀木淺刻,在

    大寫意表現手法上有突破,作品生動傳神。

    徐秉言的竹木雕刻作品,曾在《中國收藏》、《中國文物世界》、《人民日報》等數十家報紙、書刊上發表,並由中央電視臺、江蘇衛視等拍攝專題片播放,深得好評。1995年徐秉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聯合授予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家稱號;2003年被國際竹藤組

    織和中國竹產品業協會聯合授予中國竹工藝大師稱號。

    2003年11月徐秉言攜留青竹刻和紅木淺刻作品參展“中法文化年法國巴黎藝術展”;2005年6月又參展在日本愛知縣舉辦的“世界博覽會”;2006年7月應邀參加了在英國舉辦的第26屆國際藝術展覽會。期間,除親自演示雕刻技藝外還多次作了中國竹木雕刻藝術的專題講座,為中國藝術走出國門,讓世界認識中國竹刻藝術魅力,讓世界感悟中國做出了貢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總有人強調歷史劇要和歷史一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