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硬體學堂
相關內容
- 電視開4k重新整理率只有30hz,1080p有60hz、能調嗎?
- 最近在看顯示器,問下144hz的重新整理率真的有必要嗎,不是說人眼極限60hz嗎?
- 如何看待即將釋出的Redmi K30 pro使用60Hz重新整理率,而並未採用90/120重新整理率的螢幕?
- 在暴露重新整理率60hz的情況下,紅米k30pro銷量會怎麼樣?
- 戴爾U3818D售價一萬+但顯示器重新整理率才60Hz,會不會有點低?值不值這個價?
- 什麼型別的遊戲需要高幀數?現在的遊戲是144hz的普遍還是60hz的普遍?
- 60hz重新整理率螢幕明明很卡,為什麼還沒被徹底淘汰?
- 螢幕60hz打遊戲幀數再高也沒有用嗎?
- 60hz換了144hz顯示器會不會對遊戲幀數有影響呢?為什麼?
電影或錄影一般都為24幀,至於為什麼是這個數值,目前已經是約定俗成的了。而且最大也並不一定不是30幀,例如李安導演拍攝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中就採用了120幀的畫面,電影和錄影的幀數可能會在今後逐步提升。關於否察覺出卡頓這個臨界值,更多的是對於大腦的欺騙,這其中很重要的兩個點就是人眼的視覺暫留效果,和動態模糊效果。
很多人會有個疑問,為什麼低幀率下看電影不感覺到卡頓,但是玩遊戲就不行。
首先一個原因就是動態模糊,在電影中會實現對光影的記錄,從而產生動態模糊(拖影)的效果,欺騙大腦以為自己看到的是連續的畫面,而遊戲中是直接生成的瞬間畫面,但看這些畫面都是非常清晰的,但是如果是和電影同樣的幀率下看起來就像是幻燈片了。
其次一個不同就是遊戲是需要進行操作的,而電影只需用視覺接收畫面。從你完成操作,傳遞到電腦中進行計算,再傳輸到顯示器上,最後用眼睛接收畫面,這是一個完整的過程,重新整理率過低,操作的延遲就會被無限放大,可能1秒前的操作,下1秒才被顯示到畫面上,就會感覺到卡頓了。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幀生成時間的不同。電影中每幀的間隔時間都是完全相同的,而在遊戲中的場景不斷變化,顯示卡每秒的計算量不盡相同,當遇到一個複雜場景時,可能需要比平常更多的時間來進行渲染這一畫面,瞬間的幀率變化也會讓人感到卡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