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執著的菠蘿d8
-
2 # 劉曉博說樓市
(-東南偏北)
最近美國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訊息在網上炒的沸沸揚揚的。
那麼什麼是市場經濟地位呢?
我舉一個例子,估計大家就都能夠明白了。就以中國向外出口的彩電為例子,比如中國出口給美國的彩電的售價是400美元,但是中國售價只賣300美元。如果承認你的市場經濟地位,也就是說預設你的定價權,如果不承認,美國就需要找一個另外一個國家來定價,比如,如果是找新加坡,新加坡的彩電定價是280美元,那麼美國就會要求你的彩電以280美元賣給美國。
什麼是市場經濟地位,就是這麼簡單,可能有的人會說,美國這特麼不是霸王條款麼。。要我說,還真是!這其實就是一場經濟上的戰爭,美國為了中國的崛起,真是想盡了辦法。
那麼中國的做法是怎樣的呢?中國現在似乎有一點真的不想去鳥美國。。用一句話豪氣的話講就是:“我為什麼要你承認我的市場經濟地位?!”
我們中國搞市場經濟,為什麼要讓人家承認?中國是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讓美華人來承認我們搞市場經濟,這不是天大的笑話嗎?沒有必要。我們每天找人家承認我們的市場經濟地位。讓人家拿著一根棍子來敲我們,跟人家交換一點東西。現在又搞到了歐盟議會來說不承認我們的市場經濟地位,而且是針對WTO15年所有中國企業自動取得市場經濟地位。
所以,根本就不存在國家的市場經濟地位的問題,這是一個偽命題。
現在搞這個東西,是藉著一個偽命題來行貿易保護主義之實,逆全球化之潮流。這個問題要說清楚。再不說清楚,中國老百姓也很沮喪。中國搞了30多年的改革開放,從1992年起承認市場經濟,到現在搞了20多年的市場經濟,人家還不承認,我們老百姓怎麼想?現在還有那麼多人不承認我們的市場經濟地位,做了那麼多年的努力不是白做了嗎?這是很大的問題,一定要想清楚。我們從來沒讓他們承認,為什麼他們要做一個決議呢?
-
3 # 歐陽雨晴
"市場經濟地位"→是反傾銷調查確定傾銷幅度時使用的一個概念。→反傾銷案發起國如果認定被調查商品的出口國為“市場經濟”國家,那麼在進行反傾銷調查時,就必須根據該產品在生產國的實際成本和價格來計算其正常價格;→如果認定被調查商品的出口國為“非市場經濟”國家,將引用與出口國經濟 發展水平大致相當的市場經濟國家(即替代國)的成本資料來計算所謂的正常價值,並進而確定傾銷幅度,而不使用出口國的原始資料。<該定義源自百度資料>中國1987年申請<恢復>入世,2001年入世,
→中國市場經濟的正式確正式是1992年。
因此,在入世談判的前五年,中國是計劃經濟,後十年也只是在不斷地發展市場經濟……因此,我們那時確實還是很不完全的市場經濟→這是當時入世談判時的實情。
因此,在入世檔案中,歐美日等國同意中國入,但規定:
→在中國入世之日起15年內,如遇發起對中中中國產品的反傾銷調查,可以不把中國當成完全市場經濟國家,而要另找一個完全市場經濟的國家替代。
例如:2004,4月14日,美方作出裁決,對中國彩電徵收4.35%到78.45%的傾銷稅,長虹等企業紛紛表達無法接受。
→傾銷的認定:→假設:中國彩電的出口成本約$150。
→美國在調查中國彩電成本時,是找了新加坡作為替代國→而新加坡的彩電成本是中國的十幾倍,因此美國認定中國的生產彩電成本應是$4500,遠大於中國$500的成本,所以,認定中國出口的彩電價格遠低於$4500,是傾銷,故徵收懲罰性的關稅!→這個判決,使國內彩電幾乎退出美國市場!<文中$500和$4500是假設的>
→這個案例就是美國以前不承認中國完全市場地位的做法。
中國的入世議定書第15條,是這樣規定的:“如接受調查的生產者不能明確證明生產該同類產品的產業在製造、生產和銷售該產品方面具備市場經濟條件,則該世貿組織進口成員可使用不依據與中國國內價格或成本進行嚴格比較的方法”,此項規定“應在加入之日後15年內終止。"
今年到期後,歐美日卻紛紛表態,仍然不承認中國的"完全市場經地位",我們怎麼看這個問題:?
A>按歐美日他們的標準,市場裡的經濟主體是完全市場化的<意即私有制>、經濟手段和資源配置也是市場化的→這也是他們國內的市場經濟的狀況!→他們從自已的標準出發,他們當然不承認我們的完全市場經濟地位了!
B>世界貿易組織,今年12月13日,釋出的檔案顯示,美國在11月29日發出的公函中稱,根據WTO的規則,有7家中國公司應該被列為國營貿易企業→這是美國又在為自己找理由了!
C>目前己有81個國家承認中國的完全市場經濟地位<為互籤自由貿協定打開了大門>,已超過世貿組織160個成員的一半→相信會越來越多!
D>歐美日大聲嚷著不承認中國的"完全市場經濟地位",有炒作之嫌,更多的是打嘴炮,更多的是意識形態,因為入世檔案根本沒這個詞語!
→假設日本再發起對中國某產品進行反傾銷調查,又去找新加坡作替代國,我們則可直接上訴到世貿,因為世貿檔案寫得很清楚=這種做法必須在2017年12月1日起中止!→這樣,小日本絕無勝算!!
E>經濟管制只是方法,不是目的,目的是經濟可持續發展,面對中國三十多年來持續發展的奇蹟,歐美日抱著酸葡萄心理打打嘴炮也不奇怪。
-
4 # 夢雲山人1
謝謝!
這個問題經濟學家可以寫出大部頭的書。
我個人認為,市場經濟與計劃經濟是相反的經濟形式,前者是屬於自由經濟形式,後者是屬於指令性的形式。而市場經濟地位的說法也許在自由經濟的國家裡是沒有的一種說法。
因為中國不是一個完全的自由經濟的國家,它還有指令性的經濟形式存在著。所以,才因此而產生了[市場經濟地位]這一說辭。
如果國家政府指令性的經濟體系佔主導地位時,這種情況下的市場經濟體系的地位就低於指令經濟的地位。反過來,市場經濟體系佔主導地位時,國家指令性的經濟體系的地位就低於市場經濟體系的地位。所以,所謂地位,就類似職位,具有高低之分,級別之分,主次之分。
中國原先是完全的計劃經濟體系的國家,改革開放後便逐步走向了[指令經濟體系和市場經濟體系]相兼融的國家。到目前為止,中國的經濟體系既不是指令體系,也不是市場體系,而是屬於[指令經濟體系和市場經濟體系同步的雙管經濟體系形式]的經濟形式。
-
5 # 王宏禹
回顧自2003年以來歷次中歐領導人會晤的聯合宣告,MES問題都提及。2003年,拉米提出市場經濟地位5條標準,歐委會從來不承認中國達標。歷史上,中歐雙方嘗試過多種方法。概括而言有三種方式。第一種方式是2001-2003年的政治解決方法,依託的是中歐關係漸入蜜月期。但此種方法最終沒有成功。第二種方法是2003年以來的法律方法。但此種方法最終也沒有成功,其主要原因是TDI改革的失敗。第三種方法是經濟利益置換的方法。在2003年曾經一度,歐委會貿易委員曼德爾森嘗試在法律途徑的同時,透過大規模的經濟利益置換來為解決MES營造外部環境。這與曼德爾森的“大交換戰略”一脈相承。但由於曼德爾森TDI改革失敗,歐盟內部保護主義(黑暗勢力)上升,最終失敗。
在歐洲議會的辯論中,歐洲議會議員們之所以在MES問題上,主要針對的物件其實是歐委會和部長理事會。特別是後者長期遲滯TDI改革,這涉及歐盟機構間的權力之爭。自2009年《里斯本條約》通過後,歐洲議會獲得了在貿易領域的共同決策權。當歐盟立法需要修改時,必須獲得部長理事會和歐洲議會的共同批准,即”共同決策權“。目前,TDI的核心問題在於透明度方面。歐洲議會透過此舉MES問題向歐委會和部長理事會施加壓力,體現自身存在的力量。
綜上所述,中歐MES問題的核心是歐盟內部自由主義勢力與保護主義勢力之間的角逐與競爭。換言之,MES問題的最終解決是自由主義力量打敗保護主義力量。而這裡的關鍵是TDI改革。
回覆列表
商品的價格由市場的供求關係決定,而不是行政命令。而今,中國的商品市場實現了價格由市場決定,而能源市場,諸如石油、煤、電、天然氣、水和資本市場,諸如利率、匯率還不是由市場決定。所以,中國向來不是一個市場經濟國家,這一點要理直氣壯!就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