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葉飄刀
-
2 # 飛小
在中國古代,尤其是科舉制度更加完善之後,一般來說要參加科舉制度,要經過四級考試。分別是秀才、舉人、貢士、進士。考中秀才就算有了功名,一般來說成為秀才社會地位就會高很多,起碼謀生的路子多了很多,但是光秀才就要考上三次,縣、府、省,三次考試過了為秀才,沒有考中就是童生,哪怕到死沒有看過也只能是童生。多大歲數考中秀才就多大歲數摘掉童生帽。
秀才中舉人就更難了,一般都是幾十個秀才裡面才能出一個舉人,考中舉人之後就可以稱為老爺,就可以做官了,地方上差不多最高的就舉人了。
再往上就可以去參加禮部組織的會試,考取貢士,如果有幸考過,那麼可以參加最後的殿試,成為進士,甚至三甲的狀元、榜眼、探花,可見在古代科舉考試層層遞進,考試是非常嚴格的,將就真憑實學。
-
3 # 水在雨中漂
科舉出現在隋朝,完善於唐朝。從此以後中國曆朝歷代都用科舉取仕。科舉分為3個等級,分別是秀才、舉人、進士。一般需要經歷童試、鄉試、會試、殿試等程式。
那麼科舉到底有多難呢?
科舉。
其實歷朝歷代科舉的難度都有不同,但不管哪個年代科舉都是非常難。
就拿最低階的秀才來說吧。他的難度相當於現在考上清華北大這些名牌大學的難度!秀才每三年才考一次,每個縣每次只錄取十多位人,如果縣的人口多的話會有相應的增加。三年只考一次,而且只錄取縣裡最優先的十幾名,這個難度也就是現在考上清華北大這些名牌大學的難度了。
即便如此,當時秀才的社會地位並不高,經常被嘲諷為窮酸的秀才。
秀才
舉人的難度就更加可怕了。30個秀才裡面只有1個能中舉,就相當於在清華北大里三十個裡面選個成績最好的。
所以像范進這種54歲中舉後瘋掉的也是很正常的。
當然中了舉人也就可以被稱之為老爺了,可以當官了。
范進中舉。
中舉之後便可參加最高階的考試會試了。凡是以前沒有考中進士的都可以參加會試,且錄取率只有10%。這相當於你要跟各地精英中的精英比,並且這些精英是各個年齡段的人。還要在他們之中最優先的幾位。
進士的前三名便可以參加殿試了。殿試第一位為狀元 第二名為榜眼 第三名為探花了。這真的是光宗耀祖了!
-
4 # 知無為而有益
有這樣一句話“五十少進士”五十歲考中進士還算年輕的,你說難度大不大,
《儒林外史》范進中舉後發瘋,你說壓力大不大。
著名的《聊齋志異》的作者蒲松齡考了一輩子不要說進士,連個舉人也沒考,不是有才就能考上的。
以唐宋兩代為例
唐代錄取進士,每次不過二、三十人,少則幾人、十幾人。
宋代進士分為三等:一等稱進士及第;二等稱進士出身;三等賜同進士出身。由於擴大了錄取範圍,名額也成倍增加。南、北宋三百二十年,總共開科一百一十八次。取進士二萬人以上。平均每次170人左右。
從隋朝開始到清朝末年的科舉考試,歷史記載歷代狀元一共648人。
1300年的科舉制度幾乎佔據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五分之三和中國五千年文明史的近三分之一的時間。
你算算幾年出一個狀元,多少人出一個舉人,進士?
-
5 # 長安孫大人
科舉制度始於隋朝終於清朝,古代選拔官吏的科舉制度始於隋朝,唐朝開始形成。唐,宋考詩賦,元,明,清考經義,清朝的科舉考試以四書五經為題,文章格式一律為八股文。科舉是向所有讀書人通向官吏的選拔手段,可想而知對於貧寒子弟來說是他們改變命運的途徑,關於科舉禁錮恩想、困循守舊、全不實用也一直伴隨科舉的發展。
科舉作為選拔官吏的手段,統治階級以此拉動教育,而這種教育是單向度,設計精巧純粹加強皇權統治,保障了皇權又使得到選賢任能的美名,極少出身貧寒的讀書人能夠入選官僚隊伍,讓讀書人改變命運。
常聽人說高考是千軍萬馬過獨木,相差一分壓倒幾千人來描述高考的激烈程度,然而這與古代科舉考試相比實在是小兒科,其競爭激烈程度不在一個程度,遠勝於高考激烈程度,科舉是三年一考,古人要付出時間機會成本大,每失手一次都要等下個三年時間繼續考,而科舉考試不限年齡不限參加次數除同齡人外還有往屆落榜生同你競爭,還有科舉考試的錄取率也非常低。據歷史記載統計,明朝童生試錄取率才百分之十左右,再到鄉試錄取率更低。在清代時期按照省份大小一個省錄取也就不到百人,直到最後進入天子腳下的殿試更是鳳毛麟角。其競爭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不過參加科舉考試也有很多限制,清朝規定出身倡優,侍從,衙役之家就沒有參加科舉考試資格,父母不幸去世者不得參加科舉,考生迴避主考官也不能參加科舉等。
-
6 # 使用者元吉
古代做官必經考試,要有功名,所以考生展平生之學一搏高低,壓力之大也是定然!但古代做官重文,只考一篇文章,不像現在中考高考要考多門學科。
-
7 # 凌煙閣論史
可以說壓力非常大,錄取比例極低。
這裡以宋朝科技資料為例做說明。
宋朝是非常重視科舉的,而且隨著宋朝政治的發展,科舉的規模、錄取人數逐漸在擴大。
宋朝科舉制度簡介宋朝科舉考試從低到高有三層,分別是解試、省試、殿試。
解試,是由諸州、開封府、國子監將合格舉人貢入禮部的一種考試。一般都於秋季舉行,故又稱“秋斌”。
省試,解試透過的考生稱為“舉子”或“貢生”,於當年冬季集中到京師,於次年春初參加“省試”。所謂“省試”是因就試於尚書省而得名,實際是禮部主持。
殿試,實際上是省試的一種複試形式,皇帝在省試合格者中親自考一遍。宋代殿試,始於宋太祖開寶六年(973年)。殿試的內容,太祖時僅考詩賦,太宗時加試論一道。後各代有變化。殿試第一就是俗稱的狀元了。
宋代科舉參考人數與錄取人數,錄取比例是多少?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始恢復科舉時,進士諸科一榜及第、出身者,不過19人。以後歷次進士、諸科及第、出身者也不過幾人,或數十人。開寶六年(973 年)錄取人數最多,進士及第也僅10人,複試後加進士26人,總共36人。
錄取數量這麼少,那麼參考者有多少呢?參加省試的有2000人左右。這個錄取比例是多少呢?1.8%。
宋太宗即位後,大幅度增加錄取名額,太平興國二年(977年),一次殿試錄取進士及第109人,諸科及第207人,特奏名進士、諸科出身184人,共500人。據王禹偁在至道三年(995年)統計,太宗朝20年間,進士、諸科登第者近萬人之多。
這時參加省試的人數是 5300人。錄取比例為9.4%。比宋太祖時大幅度提高了。
宋朝重文抑武的風氣,透過科舉制度傳達出來了。錄取人數大增,也大大鼓勵了士儒讀書學習的積極性。
宋真宗時參加省試的舉人增至2萬人(998年)。即使按照宋太宗時的錄取比例,這個絕對數量大幅度增加了。
宋仁宗對於科舉更積極。宋仁宗在1034年下詔,"試進士諸科,十取其二";還規定那些經過多次考試,已經五六十歲的人,即使試文不合格,也不能輕易取消,要上報朝廷,最後透過皇帝"賜及第"的辦法給予官職。也就是說,沒有考試能力可以熬資歷,混到老來都有官做。我們可以把宋仁宗時的錄取率推定為25%。
宋仁宗後期,宋朝的社會矛盾逐漸凸顯,范仲淹的慶曆新政、更後的王安石變法,都是要改變冗官冗員等狀況,科舉取士沒有再往上增加了。
結語:從錄取比例看,宋朝科舉比今日中國高考難多了。上面的數字,參考人數基數是參加省試的考生人數。別忘了,在省試前面還有一個解試。據推算,在宋仁宗時期參加解試的讀書人應該超過10萬。那以這個數字計算的話,即使在錄取比例最高的宋仁宗朝,這個數字也不超過5%。
2019年中國高考綜合錄取率已經超過了79.5%,各省的一本錄取率也在10%~30%之間。
對比之下,科舉考試的競爭壓力比今天高考大多了。
(完)
-
8 # 常棣tandy
我說說清朝科舉考試的案例,大家就知道科舉考試難不難?
科舉考試分童試、鄉試和會試幾個等級舉行。要獲得參加童試的資格,考生必須;出具一份由一名士紳提供的擔保,證明其出身和品行。童試每三年舉行兩次,每次考三場。第一場由考生所在地的知縣主持,要求寫兩篇題目出自『四書』的『八股文』和 一首十二行的五言格律詩。許多考生在第一場中就因錯用詞彙、 不合韻律和書法幼稚等緣故而被淘汰;考中縣試的考生(童生)將 赴考第二場。
第二場科試由知府或直隸州知州主持。考題與第一場相同,旨在確認沒有人僥倖中考縣試。過這一關的童生隨後參加由各省學政主持的院試。官府預先就定下了能成功透過這三場科試的考生之數目額度,比如,全國每次只有 25089 人有資格參加院試。在這個數目中,直隸省所佔的比額最高(2,845 人) 而貴州省最低(753 人)。 80 這些考生中只有 1%或 2%的人能過院試關而獲得生員的頭銜,更流行的叫法是秀才。有了這個頭銜, 便可獲接納進士紳階層,但他們還只是『低紳』,平均年齡為 24 歲。假設其壽命為 57 歲的話,他們就可享有士紳身分達三十三 年之久。在 1850 年以前,全國有 526869 名文生員和 212330 名武生員,也即在任何時候都有總共 74 萬生員。
生員成為府、州、縣學的學生,他們從省署獲取糜膳津貼, 供自己準備更高階的科試。當地士紳還向他們提供前往省府參加下一輪鄉試的盤纏。
每三年一次的鄉試由一名主考官和一名副主考主持,兩人均是皇帝從有進士頭銜的官員中遴選。根據『迴避法』,這些考官必須來自其它省份。他們在八至十八名同考官(也 稱房考官)協助下履職,同考官由總督或巡撫在本省官員中遴選, 他們至少要有舉人頭銜。由於政府允許全國只能有一千四百名生員考中鄉試,因此鄉試的競爭是非常激烈的。 與童試一樣,鄉試也考三場。通常在陰曆八月初九開考。此前一天,考生便進入貢院;然後關在考房裹三天,寫三篇題目出自『四書』的文章和一首十六行的五言詩。八月初十出考房,十 一日重進考房考第二場,這一場是寫五篇題目出自『五經』 的 文章。他們在十三日再次出房,十四口又得入房考第三場,這一 場要求寫五篇有關政務的文章。十六日他們筋疲力盡地出考房。 考試結果將在三十到四十五天內公佈。
貢院裡採取了極端嚴密的措施以防範形形色色的作弊行為, 尤其是『依靠關係』的弊端。考生的所有考卷都是彌封的,而所 有的同考官在閱卷期間都會隔離開來。同考官將比較好的案卷推 薦給正副主考,由他們作最後定奪。在發榜日,主考官在巡撫或總督的陪同下,以皇帝的名義向中榜的考生授予舉人頭銜,至翌日總督或巡撫將賜宴款待這些新科舉人。
鄉試案卷隨後將呈送到北京的禮部稽核存檔。那些在鄉試中落第但也顯示出較高造詣的人將授予貢生頭銜,並回到家鄉充任地方社會的領袖或教師,等待下一次科試。舉人則衣錦還鄉,因為為家族和州縣爭了光。這些幸運者成為『高紳』成員,平均年 齡為 31 歲。
舉人由省衙提供川資以參加三年一度在北京舉行的 會試,會試通常安排在第二年的三月。 會試也考三場:第一場考生寫四篇有關歷史題材的文章—三篇闡述和一篇評論;第二場四篇考經義的文章和一首五言律詩;第三場則寫一篇政治論文——策論。 會試結果三天後即公佈,中考者被授予貢士頭街,並獲一個半月後參加殿試的資格。
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另有十四名高官 協助。這次考試只考一場,考生寫一篇千餘字的時務策。儘管文 策的內容很重要,但雋麗的書法和出色的文風可以在開始時就引起閱卷者的注意,從而產生良好的印象。閱卷考官將十份最好的案卷上呈給皇帝,皇帝用硃筆在卷面上寫下評語和考生的名次。 殿試中考的考生被授予進士頭街。他們分成三甲:一甲三名獲最 高榮譽,二甲含餘下中考者數目的 30%,其餘的中考人為三甲。 皇帝將賜御宴恭賀他們;一甲三名將受賞 80 兩,其餘的各獲 30 兩。進士的平均年齡為 34 或 35 歲。政府定額只允許十人中有一 人考中會試。
從 1644 年到 1911 年,共舉行了 112 次會試,授予 了 26,747 個進士頭銜,即平均每次會試擢 238 人,每年約 100 人。一般人都認為,只有富家子弟才能獲得準備考試所必須的長年學習。當然,富有人家能更輕鬆地支付受業費用;但是,許多 貧寒之家也想方設法培養出了中考計程車子。
最近的研究表明,明 (1368-1643 年)清(1604-1911 年)時期獲得科舉功名的人中,社會分佈相當廣泛。在明代,47.5%的進士來自於祖上三代沒有出 過任何有科舉功名者的家庭,而有 2.5%的進士來自於祖上三代 沒出過一個生以上中考者的家庭;約 50%的進士來自於祖上三代 出過高級別功名頭銜的門第。在清代,19.1%的進士來自於祖上 三代以內沒出過有功名者的家庭;18.1%來自於出過一個或多個 生員但無更高級別功名的家庭。這些資料表明,總共有 37.2%的 進士來自於其祖上三代的教育背景很低或完全是白丁的家庭,而 62.8%的進士則來自於三代以內有科舉功名的書香門第或官宦 之家。
回覆列表
舉個例子吧
都知道,清華北大難考,那麼古代科舉如果中進士,其難度和考清華北大相比有多大的差距呢?
科舉進士錄取,各個朝代不同,但一般錄取人數大概就是300到400人的樣子,你可以想象,比如北大有400個招生名額。
全國的考生,沒有什麼其他的南開啊,人大之類的可選,都必須搶這400個名額,光想想就覺得恐怖了吧,也就是說,假設高考,北大就400個名額,而且只能填北大,你考慮一下,競爭壓力有多大。
如果你認為科考的壓力就僅僅如此,那麼你就錯了,科考3年一次,而不是高考的一年一次,也就是說,是3年才400個名額,一下子難度提升數倍。
但如果你認為難度就僅僅如此,你又錯了。
和高考不同的是,科舉是准許往屆落榜的繼續考的,也就是說,你所面對的不僅僅是這一屆的成員,也不僅僅是三年的學員,而是幾乎所有往屆的學員共同的競爭。
簡單點的例子就是,每三年北大收400人(可能更少),而且考不上下次可以繼續考,並且沒有其他的志願可以選擇,那麼你想想看,在這種情況下,考上北大的機會能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