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心語L202052069

    目前被改編成電影的僅是1987年張藝謀拍的《紅高粱》。其實《紅高粱》並沒有多大含金量,可是因為張藝謀拍《紅高粱》的手法,使其在柏林國際電影節上獲得了金熊獎,令其聲名大噪。抬轎子的那段野性及野合的那段粗暴成為了劇中博眼球的噱頭,可以說這部電影造就了兩個人,一個是張藝謀本人,另一個就是莫言。

  • 2 # 每事學三思

    小說一一文字著述,用詞句敘事,鋪展表述情節,表情達意。用精采豐富的語言刻畫人物,描繪場景,表述事情的來龍去脈。情節環環相扣,引人遐想,意味深長,發人深思。

    電影一一是視覺藝術,造型藝術,空間藝術的精彩表達,情節概括洗煉,造物具形,聲貌靈動,栩栩如生,影像直觀生動,完原真實,更令人易於解讀識記。人物形象,場景等能讓人永記難忘。

  • 3 # 次元情報局

    在讀懂或者看懂作品的前提下,論吸引力來說的話,定然是小說更加有吸引力。

    為什麼這樣說呢?

    首先,大家在讀小說的時候是根據文字來想象出對應的畫面,而形成固定的印象,無論是小說裡描述的人還是事物,大家都會有自己的理解與腦海中的畫面,就如那莎士比亞所說的那樣“一千個讀者眼中,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讀者在閱讀作品的時候腦海裡所想的定然是自己認為最完美的或者是最合乎自己邏輯的形象出現。而改編成電影后的作品儘管通俗易懂了,但是那只是編劇和導演眼中的樣子。

    當然,如果電影拍攝得合乎和超乎大家的想象還好,如果低於大家想象中的標準就會遭到大家的抵制,在抵制中的負面評論則會大大地降低該作品對於新觀眾的吸引力。但是現實中大多數情況下是改編的不完美的,大家可以看看很多原本作品很棒的小說、漫畫,在改編成電影或者電視劇的時候會有很多來自原著黨的反對聲音出現,就像改編自同名小說的《何以笙簫默》、《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作品。

  • 4 # 凸興

    今以諸葛亮舌戰群儒經典送給那些文人墨客,公知學者:儒有小人君子之別。君子之儒,忠君愛國,守正惡邪,務使澤及當時,名留後世。——若夫小人之儒,惟務雕蟲,專工翰墨,青春作賦,皓首窮經;筆下雖有千言,胸中實無一策。且如揚雄以文章名世,而屈身事莽,不免投閣而死,此所謂小人之儒也;雖日賦萬言,亦何取哉!

    今所謂君者,乃中華民族。這些小儒專注於放大中華之醜惡,討西方之歡心。實為民族復興之羈絆。這些人基本無一技之長,靠著國家財政拿著工資,體制平臺謀取名利,久食民脂卻不思回報,反而一味摸黑攻擊。為世人所不恥。

  • 5 # 孺子牛155296190

    究竟有多少人看過莫言的小說?莫言獲獎後,我特意從圖書館借了一本莫言小說,然而根本看不進去,莫言和張藝謀就是以“奇”制勝,無論是小說還是電影,談不上什麼故事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老闆給你一萬塊獎金讓你吐槽一下他的不好,你會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