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幕73731085
-
2 # 重運寶
農曆,一年一般為12個月,一個月天數依照月亮圍繞地球執行週期而定,為29或30天,閏年為13月,中國農曆年平年為353或354天,閏年為384或385天,平均每年約為365.2422天(即地球環繞太陽一週的時間)。
農曆可按如下方式推斷:當月亮執行到地球與太陽之間成一直線的那天,為每個月的開始,稱為(朔日)初一。一年中日最長的一天為夏至,日最短為冬至,根據這兩點將一年24等分,得到24節氣。
-
3 # 一眼千年58
農曆是陰陽曆的一種,是中國的傳統曆法。
陰陽曆是曆法的一類,以月亮的月相(朔望)週期計算月,為使一年的平均天數與太陽年的天數相符,設閏月。它既與月相相符合,也與地球繞太陽的週年運轉相符合,故稱“陰陽曆”或“陰陽合曆”。相傳這類曆法創始於中國夏代,所以又稱“夏曆”。進入封建社會後,朝廷設定了觀察天象、推算曆法的機構或官職,秦、漢為太史令,唐代為太史局,宋、元為司天監,明、清改名為欽天監。曆法由皇帝授權專人制定,並由皇帝下聖旨頒發。因聖旨由皇帝寫在黃紙上,且曆書裝幀多用黃紙做封面,所以人們把曆書稱為“皇曆”,又稱“黃曆”。宋代以後,曆書在老百姓中廣泛傳播,於是朝廷就將其發行到民間,使其得以流傳下來。《萬年曆》是始於清朝流行於民間的一種曆書,全稱《御定萬年曆》,由欽天監推算。
農曆的年是以地球繞太陽運轉的週期(迴歸年)為準,平年12個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全年354天或355天。由於平均每年的天數比太陽年約差11天,所以在19年裡設7個閏月。有閏月的年份為閏年,全年13個月,383天或384天。又根據太陽的位置,把一個太陽年分為24個節氣。紀年用天干地支搭配,60年為一個週期,就是人們平常所說的“六十花甲子”。農曆之所以姓“農”,我想是因為這一曆法,是我們的祖先在長期的農業生產實踐中不斷髮現、不斷積累、不斷總結出來的,它適合農家,對指導農業生產和人們生活有重要作用。
農曆過去有“夏曆”、“華歷”、“古歷”、“舊曆”、“陰曆”等多種稱謂,新中國成立後,直到1970年才統一更名為“農曆”。現行農曆由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計算並權威釋出。
(錯訛之處,請批評指正)
回覆列表
起源據說是黃帝登基開始計算的,今年應該算是4715年。透過觀察月亮的週期變化確定月的長度,觀察太陽的變化確定年的長度,透過閏年和二十四節氣來平衡歷年與迴歸年的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