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枚銅板是民國元年四川軍政府鑄造的50文銅板,俗稱十八圈,有一定的收藏價值。軍政府造四川銅幣是四川地區推翻清政府,辛亥革命時期產物。四川大漢軍政府於 1912 年 4 月廢止大清銅幣模板,改鑄"漢"字銅元,有當 10 文、20 文、50 文三種面額。 1913 年,增鑄當 100 文、200 文的銅幣。1913 年 5 月,重慶銅元局建成開工,均仿成都廠模式。進入北洋時代以後,軍閥割據、時局動盪,銅價高昂,於是四川鑄幣廠採取降等減重、加大面值的方法謀取私利。民間除老一百文、老兩百文銅幣色澤稍紫外,其餘呈黃白色,質地劣於大清銅幣。
隨著軍閥割據,四川銅幣發行量十分巨大,致使物價虛高、影響經濟發展。
這枚四川銅幣 五十文,品相一般,可作為收藏品把玩。
這枚銅板是民國元年四川軍政府鑄造的50文銅板,俗稱十八圈,有一定的收藏價值。軍政府造四川銅幣是四川地區推翻清政府,辛亥革命時期產物。四川大漢軍政府於 1912 年 4 月廢止大清銅幣模板,改鑄"漢"字銅元,有當 10 文、20 文、50 文三種面額。 1913 年,增鑄當 100 文、200 文的銅幣。1913 年 5 月,重慶銅元局建成開工,均仿成都廠模式。進入北洋時代以後,軍閥割據、時局動盪,銅價高昂,於是四川鑄幣廠採取降等減重、加大面值的方法謀取私利。民間除老一百文、老兩百文銅幣色澤稍紫外,其餘呈黃白色,質地劣於大清銅幣。
隨著軍閥割據,四川銅幣發行量十分巨大,致使物價虛高、影響經濟發展。
這枚四川銅幣 五十文,品相一般,可作為收藏品把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