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9797083168

    一說羅敷,是古代十八美女之一,也是趙國邯鄲的美女。羅敷除具有“歌美、舞美、步美、貌美”外,更重要的是羅敷的“德”美和“心靈”美。她不畏強暴,不慕權勢,是一個美麗、純潔、善良的民間女子。她忠於愛情,熱愛家鄉,熱愛農家生活。當她被趙王遷追至黑龍潭時,為保自己的清白,選擇了沉潭遺恨的結局,成為一個貞烈美女,引來無數文人墨客的讚揚。他們詠詩賦文,至今留下三十多篇讚美詩文。 邯鄲秦氏女,名羅敷,嫁邑人王仁。仁為趙王家令。敷出採桑於陌上,趙王登臺見而悅之,因置酒欲奪焉。敷善彈箏,作《陌上桑》之歌以自明,趙王乃止。其一解雲:   “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羅敷喜蠶桑,採桑城南隅。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鬚。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

    二說《陌上桑》一名《豔歌羅敷行》,又名《日出東南隅》,是一篇喜劇性的敘事詩。  它寫一個名叫秦羅敷的美女在城南隅採桑,人們見了她都愛慕不已,正逢一個“使君”  經過,問羅敷願否跟他同去,羅敷斷然拒絕,並將自己的丈夫誇耀了一通。《陌上桑》  的母題淵源甚遠。中國古代的北方盛產桑樹,養蠶業也相當發達,每當春天來臨,婦女  們便紛紛採摘桑葉,《詩經·魏風》的《十畝之間》,對其情景有生動的表現。由於採  桑之處女子很多,所以,其地也往往成為男女戀愛的場所,《詩經》中所吟詠的“桑間  濮上”之地,便是如此。由此,也產生了許多有關採桑女的傳說故事,其中的一個主要  母題,就是一過路男子向一採桑女子求愛。上古的大禹塗山女傳說,春秋的解居父傳說,  魯國的秋胡妻傳說等等,都是具有這種母題的故事。《陌上桑》則是這一母題在漢代的  變奏(辛延年的《羽林郎》其實也是這一母題的變奏)。不過,和前此的具有這一母題  的傳說故事相比,《陌上桑》更富於浪漫性和詼諧性,體現了漢代文學的長足進步。  《陌上桑》的浪漫性,主要表現在詩歌前半部對於羅敷美麗的描寫方面。秦羅敷似是漢  代美女的通稱,比如在稍後的《孔雀東南飛》中,焦仲卿之母要為兒子再娶的,就是  “可憐體無比”的“東家賢女”秦羅敷,她與《陌上桑》中的秦羅敷當然不會是同一個  人。《陌上桑》中寫秦羅敷的漂亮非同一般:  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鬚,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  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使君從南來,五馬立踟躕,……使君謝羅敷:“寧可共載否?”……  對羅敷的美麗,作者沒有直接加以表現,而是透過描寫人們見了羅敷以後的種種失  態來間接表現的,這和古希臘史詩《伊利亞特》透過描寫那些特洛伊長老們見了海倫以  後的驚奇與低語來表現海倫的絕世之美的手法有異曲同工之妙。羅敷的美麗,即使行者、  少年、耕者、鋤者們驚羨不已,也使路過的使君立馬踟躕,這似乎會引向一個邂逅的浪  漫故事(如《詩經》裡所經常表現的那樣)。但此詩作者卻無意於如此表現,毋寧說,  他是希望用倫理愛來否定浪漫愛的。因此,在羅敷斷然以“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擔保人能解除擔保嗎?能不承擔擔保責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