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明月海上生
-
2 # 高敬之——001
君權的正當性,服從(君主)的唯一性,這的先說“授權”合法性,再說絕對服從。
話從春秋戰國說起吧,春秋戰國特指周八百年。周武王滅了殷商最後一個君王紂,建立了大周。卻在首陽山餓死了兩個“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齊一一為什麼?
質疑周的合法性——非天授、非繼承。
春秋末年,曾經的霸主晉國衰落,實權由家臣坐大的智伯、趙、韓、魏把持,智家的勢力最大。前453年,趙、韓、魏三家聯合滅了智家,晉被趙、韓、魏三家所分,形成三家分晉的局面,晉君成為附庸。前403年,正式承認三家為諸侯。 “三家分晉”成為了中國春秋時代和戰國時代的分界點。
此關鍵點時,是周天子冊封了,具備了“合法”性。
由春秋而戰國序幕正式啟動,勢為坐大的都有了希望。
春秋時期齊國政治家預言“齊政卒歸田氏。田氏雖無大德,以公權私,有德於民,民愛之”
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冊命田和為齊侯,自此田氏在形式上取得了齊侯的合法地位。
周天子安王又冊封了。“合法”。
田氏是陳國逃難到齊國的,利用“小鬥收大斗出”糧,收買民心,祖孫連線五代後,取代了正統的——姜太公的後人之封國齊。
戰國亂斗的不義爭奪中,秦勝了,僅二代,劉邦斬白蛇假託得天帝授命之“白帝子”有漢。
王莽,漢元帝皇后王政君的孃家子,外戚王莽稱呼王政君為姑母。
公元5年(元始五年)十二月,漢平帝死後,由王莽攝政,稱為“攝皇帝”。
公元6年,王莽改年號為居攝元年。三月,王莽立年僅兩歲的劉嬰為皇太子,號稱“孺子嬰”,以效仿周公攝政舊事,為代漢做準備。公元8年(居攝三年),偽託漢高祖遺命,令王莽稱帝。於是王莽便到高帝祠廟接受銅匱,然後戴上王冠覲見太皇太后,坐在未央宮前殿,即天子位,定國號為“新”。至此,西漢滅亡。
新朝未久,質疑聲至,天下討賊,劉秀建立了東漢。
一直到大唐,武則天以李家媳婦的身份冊立自己為“大周則天皇帝”,質疑聲從未消停過。晚年,被自己的孫子李隆基逼下帝座。
至於正統之爭,一直存在。華夏正統,中原源流正統……
說到了“天子”的唯一服從,“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最好的詮釋。
遠的不說了,太多。
大清坐天下,一直努力彌縫旗漢一家人。到了慈禧執權時期,太平天國,義和拳,捻匪…太后有句言“寧與外寇,不與家賊”。既用曾國藩等漢臣平叛,又疑其為“賊”。結果呢?外患四至(八國聯軍),內憂正熾,怎麼凝具一心?慈禧及其旗人私德被無限放大,“君權”呢?唯一嗎?
曾國藩剛剛平定了“太平天國”,一紙調令,兵權利柄解除了。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君權,反而成了牽絆,一跤跌下去,永不再(君權)回了。
-
3 # 上下Z求索
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彼可取而代之。
……
-
4 # 復活吧火鳥
這個問題我花了兩秒看題,用了十分鐘寫了一堆廢話,轉頭認真用了幾分鐘審題,之前寫的什麼斯巴達啊什麼華萊士啊陳勝吳廣全刪了,大白話總結一下
前提是非亂世,那麼就是王朝統一時期,這個時候質疑君權的唯一性,就一個情況:謀反
謀反者當然有,司馬昭、王莽
回覆列表
陳勝說:“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隻能說明他有大的志向,不能算是質疑君權吧?
在我的印象裡,一直到清末反帝制運動興起前,中國歷史上沒有質疑君權的記載。我想原因大概有以下幾點:
1、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儒家文化在中國佔據了絕對主導地位。儒家文化強調君權,三綱五常成為社會基本行為準則,質疑君權是大逆不道的。
所以,中國一直是“只反貪官,不反皇帝”。即便造反,造反者也要打著“清君側”的旗幟。
歷史上實力雄厚的軍閥、權臣,也需要裝模作樣,挾天子以令諸侯;即使這樣,後世也要給他們打上亂臣賊子的標籤。
2、中國的知識分子,只有透過科舉,才能學以致用,實現政治抱負。而科舉考的就是儒學。所以,中國的知識分子思想和眼界都很侷限。如果沒有清末的洋務運動,沒有大批知識分子出洋留學,開眼看世界,華人的思維,還要在“君君臣臣”中打轉。中國封建文化缺乏多元性,造成儒家一家獨大,任何和儒家文化相違背的思想都難以發展。
3、自秦以來,中國皇權是處於一個不斷加強的過程。
秦始皇首創中央集權,郡縣制保障了沒有大的勢力向皇權挑戰。漢、唐把這種集權不斷強化,到宋、明達到頂峰。
儒家文化也發展到了最輝煌的時刻,朱熹的理學,王陽明的心學,都為皇權提供了有力支援。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皇權加強,意味著質疑君權的思想很難生存發展。
以上雖然列了三點,其實就是一個原因,從三方面看。這個原因就是儒家文化太過強大,華人被教育了幾千年,不想反抗,也不敢反抗。否則,你就是萬人唾罵的亂臣賊子,遺臭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