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microkof

    先說說唐朝。

    唐朝武將造反是歷史各朝之最的,各種有能力的沒能力的層出不窮,這個原因是什麼?

    當然是節度使制度。

    唐初,兵役制度執行的是府兵制度,它的特點是士兵有服役期,之後由於周邊強敵太多,士兵逐漸成了終身服役,行成了類似北魏的軍鎮制度,當然我們知道,北魏軍鎮起義了,唐朝的軍鎮不能說起義,而是被節度使帶領造反。都是不穩定分子。

    節度使我不用多解釋,我就說核心的一點,就是皇帝對節度使太過於放心了,受職之時,朝廷賜以旌節,節是當時一種全權印信,受有此全權印信者,便可全權排程。玄宗時候,節度使允許私募軍隊,造反順理成章。這大家都知道。

    為什麼漢朝就幾乎沒有武將造反呢?其實道理很簡單,你真的有軍隊,在哪個朝代都可能造反,如果不造反,只能說明你沒軍隊。

    漢朝的地方軍隊中,各郡由都尉率領,邊郡的邊防軍由長史率領,各王國由中尉率領,縣和侯國由尉率領,邊縣另有障塞尉。

    重點又來了,這些武將對軍隊只有管轄權,沒有調動權。徵調地方兵,需以皇帝“虎符”為憑。跟節度使完全不同。

    再有,七國之亂以後,地方軍被大幅度裁撤,對外戰爭往往從長安出兵,或者臨時招募。西漢中後期經常招募遊民和囚犯作為兵源,你說你沒有常備軍,你怎麼造反?

    真正有軍權的,只有一人,就是皇帝。臨時有軍權的,是中央現認命的大將軍,大將軍能調動哪些軍隊,也是中央約定好的,戰爭結束立即解除兵權。

    只有一種造反的方法就是假傳聖旨,比如陳湯遠征匈奴,就是假傳聖旨,調動邊防軍,當然他是去揍匈奴,所以駐軍相信他,如果他說調兵去長安,絕對不會有人輕易相信他。

    最後,漢朝就沒有造反的嗎?七國之亂不就是麼,而且,東漢末年,郡守和刺史有了私募權和調兵權,董卓造反也隨之而來了。

    所以,跟朝代是哪個沒關係,跟你的軍制有關係。

  • 2 # 小揚說史

    這是2個王朝的制度問題,漢朝是藩王和郡守共存,軍事指揮官只有管理權,沒有調動的權力,而唐朝則不同,唐朝節度使權力很大,可以全權調動軍隊,到中後期甚至可以自己私募軍隊

  • 3 # 風吹雨01

    這個問題,問得不正確。

    漢朝武將造反的例子很多,如漢初劉邦就平定了幾次異姓王的反叛。呂后死後,陳平、周勃誅滅諸呂,迎立漢文帝,這其實也是一場政變。還有七國之亂,王莽代漢,東漢後期的軍閥割據,三國鼎立,這些都是漢朝的武將造反。

    中國歷史上的武將造反從漢到唐一直不斷上演,(秦歷史太短,武將來不及造反)直到宋朝建立,趙匡胤吸取前朝教訓,杯酒釋兵權,建立了文人治軍的制度,漢人朝代(宋明)的武將造反才得以減少。

    我覺得應該把題目改為“宋以前為什麼武將造反不斷,宋以後武將很少造反”

  • 4 # 歷史的小學生

    感謝悟空問答官方邀請!漢唐武將造反的時間大約集中在兩個王朝的末年,據我所知,漢唐在這個問題上並沒有什麼突出的區別。但為什麼會出現問題中所描述的情況呢?主要是因為史學界對兩個王朝的論斷而造成的偏差。首先談談漢朝,東漢末年,由於黃巾起義的爆發,全國形成大大小小的割據勢力,漢帝成為各軍閥隨意爭奪和驅使的工具,漢帝的詔旨隨後被認為是某“挾持漢帝者”的聲音,天子權威形同虛設,無任何“馭軍”“馭民”“馭臣”“馭政”的權力,實際上就是某軍閥集團的傀儡,因此,被史學界普遍認為自黃巾起義後,東漢政權名存實亡。既然東漢政權“已亡”,也就談不上所謂的武將造反了。但從理論上來講,至漢獻帝禪位於曹丕之前,東漢政權依然存在,漢獻帝仍然是全國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各軍閥之間的相互攻伐都是在未經天子允許下進行的戰爭,因此完全可以認定為“造反”。下面我們再談談唐朝,自安史之亂後,雖然全國也形成了大大小小的藩鎮,但皇帝並未受某一藩鎮控制和驅使,各地之藩鎮仍然奉行中央策令,史載“須借朝廷官爵威命以安軍情”,全國仍然是名義上的統一。但隨著局勢的穩定和中央財政的好轉,中央與地方遂展開了“削藩”與“反削藩”之間的數次戰爭,其中最嚴重的是唐德宗年間的涇原兵變,直接導致德宗出奔漢中,在全國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響。憲宗年間,由西川節度使劉闢叛亂引起的削藩戰爭持續多年,先後有彰義節度使吳元濟,淄青節度使李師道也捲入其中,但都一一被中央平定,此時是中央集權自唐初後的另一高峰。但憲宗駕崩後,穆宗繼位主張減撤藩鎮兵員,史稱銷兵,引起河朔三鎮叛亂,直到武宗繼位後才結束。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查閱“藩鎮割據”的相關史料。綜上所述我們得知,東漢末年的軍閥混戰與唐朝末年的藩鎮割據其實並沒有本質的區別,他們都是在渺視中央威權下進行的叛亂戰爭,只不過黃巾之後東漢名存實亡,因此容易被人忽略;而唐王朝自安史之亂後仍然保持著對全國的控制和管轄,各藩鎮也基本上服從中央政權的命令,因此藩鎮叛亂很容易被引起重視。這也就是漢朝為什麼沒有手握兵權的武將造反?而唐朝卻那麼多?

  • 5 # 超然視野

    這個問題只能說明提問者對中國歷史的瞭解,其實這也沒有什麼,因為越是久遠的歷史越是稀少,而由於文字記載的載體的遺留也相對較少,所以我們如今可以更熟悉清朝的歷史,而秦朝的可能很少,更多的只是後世對其的評價。

    漢朝並不是沒有武將造反,而是一樣的有,但這些人不被定義為“武將”,而是因為戰功封王或者根據血統封王的人,漢初的韓王信,齊王等造反就是例子,而當漢高祖劉邦的非劉姓不可為王的豪言政策打擊下,天下諸王成了劉姓的頭銜,然而文景兩帝時期都有起兵造反,直到漢武帝時期,雄才大略的漢武帝開始推行推恩令,目的就是削弱諸侯的實力,事實上當漢武帝死後,霍光只是不想當皇帝,想的話估計很輕鬆。

    兩漢更替的王莽也是例子,他就是造反的國舅。

    東漢初期的劉秀更是例子,事實上他是是造他的堂兄更始帝的反得到的帝位和江山。

    東漢更是讓軍閥董卓滅了皇權,十八路諸侯瓜分了漢朝江山,最終讓曹操,劉備和孫權三分了天下。

    所以,漢朝的造反並不見得少!

    而唐朝一樣,從剛開始就在統一和不斷造反中逐步統一了天下,什麼劉黑塔和李密就是初期造反的例子,當然後期更多,比較典型的是唐中期後的節度使制度,其實早期的節度使是中央委派的,也不是世襲制的,並且在早期的運作中起到了安邦定國的作用,但後起唐玄宗荒廢朝政,才給了安祿山機會,而作為政策的補償,鎮壓後便給了節度使更大的權利,允許世襲事實上承認了節度使的分封,從而為後來黃巢起義中各節度使儲存實力提供了原始慾望。

    所以並不是唐朝的武將造反就此漢朝的多,而是任何時期都有,不同的時期統治階層都是按照自己的戰略考量指定政策,然而任何政策都有正反兩方面的的作用,不同的是能否歷史認識和能力改變這種局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印度社會階級:迦提與卡斯特之間有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