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寶瓷之家古瓷藝術

    醴陵瓷的款識自“湖南瓷業公司”和“湖南瓷業學堂”開始啟用,延續至今。各發展時期的款識都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

      晚清時期,出現過“光緒戊申年”、“大清宣統”的朝代年號款,也出現過“戊申年制”的干支年款,瓷器生產企業“湖南瓷業公司”和“湖南瓷業學堂”的產品中,人名款識也隨同出現。

    款識使用方式在特定的情況下能說明一定問題,早期“湖南製造”和“戊申”行書款書寫草率而隨意,這時“湖南瓷業公司”尚處在試產階段,對款識未形成規範格式。而在第二年出現的“大清宣統年”楷書款則變得整齊而規範,說明“湖南瓷業公司”此時開始正式生產,產品正式對外銷售,是宣告“開窯”的特徵

      醴陵自“湖南瓷業公司”成立起,就開始出現“湘造”、“湖南製造”、“ 戊申年制”等款識,多為行書,款無定式。

    1905年至1930年之前,醴陵釉下五彩瓷器款識很多,它們都是由指定人員所寫。光緒末年款識有“湘造”“湖南製造”,還有“湖南瓷業公司”“湖南瓷業學堂制”“湖南瓷校”“瓷業公司造”,同時還有編年款“戊申湖南瓷業公司造”,也有不打款識的。

    宣統元年,瓷器底款一改舊觀,不僅格式規整,而且楷書字型秀美。忽然之間款識何以會有如此大的變化呢?而且宣統三年之內,瓷器款識規整統一。

    早期作品,瓷坯偏厚,量重,款識多為楷書、行書。宣統期間有“大清宣統元年湖南瓷業公司”“大清宣統二年湖南瓷業公司”“大清宣統三年湖南瓷業公司”。

    民國元年後不久,湖南瓷業公司就難以見到這種秀雅的底款了。仔細品味起來,宣統款識絕非一般人物所為,一定是精於瓷畫書法的人。那麼,他是誰呢?

      在斷代明確的宣統前後幾年的瓷器上,常常可以見到一位自號“亦園”的書家。他作秦磚漢瓦的古文摹寫或為人題畫,只是他本人從不作畫,似乎沉迷在書法的世界中。他的字型與書寫規律同湖南瓷業公司宣統年款識十分一致,其他人的書法則不具備這個突出的特點。從數件當時的作品來看,發現“亦園”常為一位號“趣庵”的畫家題跋。趣庵,名字叫齊番,瓷業學堂畢業,留在湖南瓷業公司從事彩繪,是張曉耕的高足。民國成立後不久,大約因為瓷業公司長期虧損,經濟狀況不景氣,而離開了醴陵。

      事有湊巧,新近發現的一件景德鎮瓷器上出現了“趣庵”的山水畫,題畫人又是“亦園”。這件器物底款為“江西瓷業公司”,出產於民國4年(1915年)。這就是說1915年,“趣庵”和“亦園”同在景德鎮。亦園的書法依然秀雅,同在醴陵時一樣,他的書體與湖南瓷業公司“大清宣統年”款識如出一轍。從亦園德所有作品來看,書法似乎曾習過趙夢頫,有宋元的氣象,這個特點也與湖南瓷業公司“大清宣統年”款一致。從時間段上來看,亦園至少在1915年以前離開了醴陵,而湖南瓷業公司也恰巧從此沒有了這種書體風格的款識。亦園應當是景德鎮從事或者練習過寫款的人,否則不可能寫得一筆如此好的正規楷書底款。同時,湖南瓷業公司也難以在短短的時間內突然培養出自己的熟練的寫款工。

      綜合以上跡象,亦園極有可能是湖南瓷業公司在光緒末年從景德鎮聘請的寫款人。

      湖南瓷業公司改組後,出現了“湖南模範窯業工場”款識,以隸書居多,基本沿用了從前的格式,書寫端莊,但從寫款技法和風格上看,不及湖南瓷業公司在宣統年間的款識那樣專業。

    民國初期有“洪憲元年”款。此外還有學校及畫師的姓名款如:“大清宣統二年湖南瓷業公司羅正五制”等。又有作坊款“湖南模範窯業工場造”“臺田”“臺田講習所造”“長沙臺田”“長沙臺田瓷業講習所謹制”。還有橫寫瓶口款識等等。款識有雙圈和無雙圈兩種,多為楷書,也有隸書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這次疫情又死灰復燃?我們該怎麼做才能杜絕類似的事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