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紅塵笑月
-
2 # 四川達州人
這就得分時間,也得分地域。
一,人均糧食佔有800斤算小康,最少人均1500斤才能算地主。
中國非機器化大生產時期,畝產水平最高的地方,是明清時代的太湖流域地區,畝產兩季650斤。
以此為標準,成都平原畝均500斤,華北平原與南方丘陵大約有400斤,南方山區大約只350斤,北方山區200斤,北方乾旱地區只有100斤。若是唐宋時期,收成還要更低一些。
所以,閣下說的是哪裡呢?
第二,要計算佃租
過去,地主收取的租佃有差異,江南與成都平原稍微低一些,大約45~50%。南方山區與北方平原50~60%。其他地方甚至可能達到70%。
所以,作為地主,一家6口人均1500斤糧食佔有就需9000斤,考慮到耕牛及稅金與費用開支,太湖流域地區最少得30畝以上甲等地才能達到。成都平原需要40畝。南方丘陵與北方平原需要50畝。北方山區最少80畝。山陝甘寧等缺水區需180畝以上才能算地主。
不會自己推算一下?
一,地主的生活標準生產標準,起碼是自己及直系親屬不用幹活才能算吧。
那麼人口怎麼算了,地主本身,雙親,一妻一妾,兩個兒子一個女兒這樣的算不算人口多吧。
按照計劃供應時代的口糧標準,平均每月每人30斤口糧(不是穀子)半斤豬肉二兩菜油算
這家地主,每年起碼要食用糧食2880(按出米率80%算,要3600斤穀子)肉類48斤(按出肉率80%算,需豬60斤,按2斤糧長一斤肉算,需120斤糧),油類19斤(這個不算了)。
按當時畝產200斤(上等良田),繳稅13斤,地主收地租140斤算(佃戶3,地主7)。
地主收益每畝地127斤穀子,3720÷127=29.29畝
這僅僅是維持最基本的自家吃,而且還是六七十年代那種吃法,你們不會以為地主就吃那麼差吧?
算上丫鬟小斯,宴請,積蓄,愛好花銷。沒有幾百畝上等良田好意思說自己是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