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日生殘夜

    我是一個文學愛好者,就文學角度而言我覺得他是英雄,他寫的多首詩至今耳熟能詳,源遠流長,而且他將自己的才華延續給了自己的後代,歷史上三曹的稱號,才高八斗的曹植,著有第一篇文藝批評理論《典論論文》的曹丕以及那個才華出眾而年幼被謀害的曹衝,可見曹操的文化影響力。就歷史而言為了一統王朝必須有舍有得,秦始皇,漢武帝都做出了許多錯誤的決斷,所以我還是讚賞他是一位英雄!

  • 2 # 教育簡單說

    個人覺得這兩種說法,都是合理的,只是站在了不同立場的說法表達出來的意思。我們很熟悉的一句話【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而當時的橋玄形容曹操說是【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濟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認為曹操是奸臣賊子的說法

    持這種說法的人,認為曹操稱魏公,那個就像西漢末年的王莽(安漢公)一樣,就是準備奪取江山的,更到後面就稱魏王了,違背了劉邦定下的白馬之盟【非劉氏者不能稱王】,後面竟然還誅殺了大漢伏皇后和皇子,這個恐怕不是一般忠心之臣之人能做的事情吧,雖然曹操最終沒有稱帝,讓曹丕來稱帝,但這個從本質上沒有區別,曹操其實是篡漢了。

    認為曹操是亂世梟雄的說法

    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大漢經過黃巾之亂,董卓之亂,長安之亂,大漢早已不行了,曹操是憑藉自己的實力,打敗劉備和呂布,打敗了袁紹,打敗了馬超和張魯,整個曹魏政權是曹操一手打出來的,憑自已本身打出來的,怎麼能說是篡漢呀,要是沒有曹操,漢獻帝估計餓死了,否則會落到其他軍閥手裡了。

    持不同立場的人,自然會得到不同的說法,個人認為,曹操篡漢,這個是事實,他確實本來是漢臣,控制了漢獻帝,然後以魏代漢,這個是鐵板釘釘的事實。說曹操對漢不忠,這個肯定是沒有問題的。就像司馬懿對曹魏不忠,而不能說諸葛亮對蜀漢不忠,諸葛亮有篡漢的實力嗎?顯然是有的,但是他沒有這麼做,這個就是諸葛亮與曹操和司馬懿不同的地方。

    而最終曹操沒有稱帝的原因,就是在於他的心結,走不了最後一步,而讓曹丕來完成,這個是曹操給自己做的最後遮羞布。

  • 3 # 津城沐雨

    首先,從正面來看曹操。曹操在漢室日益衰微之際,從刺殺董卓說起,曹操屈身事賊,贏得機會,不顧自身安危刺殺董卓,可謂是漢室忠臣,有荊軻之勇。刺殺失敗後,逃回家鄉,招募兵勇,參加十八路諸侯,也可說是對漢室中心耿耿。後來十八路諸侯因離心離德而各自離散,天下諸侯並起,征伐開始,曹操在諸侯涿鹿中逐漸勝出,後挾天子以令諸侯,滅袁術、敗袁紹、收徐州、平遼東,統一了北方地區,使北方重歸和平,可以說對國家的統一做了很大的貢獻。能在戰亂紛飛英雄輩出的年代最後勝出,可以說是一代梟雄,沒有傑出的能力是做不到的。因此,說曹操是亂世梟雄,一點兒都不為過。其次,從反面來說曹操。大多數人對曹操的貶低,也許就是起源於曹操“忘恩負義”,殺死救助自己的伯父全家後,說的那句話:“寧願我負天下人,不能讓天下人負我”,就這一句話,足矣使很多人覺得曹操是個自私的人。而後戰爭中,尤其官渡之戰中曹操盡用“奸計”打敗袁紹,很多所謂的奸計為人所不恥,再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脅迫軟禁天子,這就是曹操受到貶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第三,從歷史上,尤其正史上,大多數貶低曹操而讚揚劉備,是因為歷代以來把劉備當作是漢朝皇室,以劉備為正宗,而曹魏最後篡奪皇位,建立曹魏,在正史上自然是奸臣賊子,不可能會有哪個皇帝和王朝鼓勵這種行為的,自然為歷史所貶低,在他們眼裡,曹操當然屬於奸臣賊子了。

    最後,曹操能在亂世中建立自己的政權,並最終勝出,這本身就說明曹操不可能是人人都反對的,要不也不會這麼多人忠心耿耿的跟著他了。曹操在當時的那個年代,統一北方,結束了東漢末年北方地區的戰亂,還百姓一個太平天下,對外抵禦外族入侵,做了很多的貢獻,是值得肯定的。如果從另一個視角來看歷史,如果不是劉備的“搗亂”和東吳的抵抗,曹操早就結束了戰亂,統一了全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多宇宙和退相干理論中,是不是可以推匯出靈魂(意識)的存在是永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