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聞說筆尖有風月

    手機電磁波對人體的影響很小,正規廠商出品的手機,即使“數萬倍”也依然在安全範圍內。電磁波敏感症是一種“心病”。2B類(可能)致癌物也沒有那麼可怕,泡菜,咖啡都屬於此級別,致癌可能性很低。

    此“輻射”非彼“輻射”

    電磁波是以小微粒光子作為載體的。高頻率(短波長)電磁波的光子會比低頻率(長波長)電磁波的光子攜帶更多的能量。光子的能量不足以破壞分子化學鍵的電磁場稱作“非電離性輻射”。組成我們現代生活重要部分的一些電磁場的人造來源,像電力、微波、無線電波,在電磁波譜中處於相對長的波長和低的頻率一端,它們的光子沒有能力破壞化學鍵。

    處在手機產生的低頻率電磁場中有什麼影響?

    每個人都暴露在以複雜的方式混合的微弱的電場和微弱的磁場之中。低頻的電場可以像影響由帶電微粒組成的其它物質一樣影響人體。當電場作用在導電材料上的時候,會影響表面的電荷分佈。電場會使得電流從身體流向大地,也可以在人體中感應出環流的電流。電流的強度取決於外界磁場的強度。如果電流足夠大,會產生對人體神經和肌肉的刺激,或者影響其它的生理過程。 加熱是射頻電磁場的主要生理作用。在微波爐中,這一事實被用來加熱食物。人們平常接觸到的射頻電磁場的強度比可以產生明顯加熱效果的強度低得多。射頻電磁波的加熱效應是目前安全準則制定的主要依據。科學家也在研究長期暴露在可以加熱人體的臨界值以下產生效應的可能性。到目前為止,低強度長時間暴露在射頻和工頻的電磁場下的負面健康影響並沒有得到確證。

    電磁波敏感症

    所謂的電磁波敏感症ES(Electrical Hypersensitivity)是指電磁場使人產生的過敏反應,嚴重的會破壞人體免疫力,並導致器官受損。患者易出現耳鳴、面板疹、頭痛頭昏、眼睛灼熱、噁心嘔吐、疲勞虛弱、關節肌肉疼痛、血液迴圈不佳、麻痺、臉腫脹、下腹收縮痛、心律不整、呼吸困難等症狀。 大多數實驗發現,電磁波敏感症患者無法區別他們是否暴露在真正的電磁場還是虛假的電磁場。儘管個別稱是電磁波敏感症的患者相信,普通電器產生的電磁場能引發或者惡化他們的症狀。但是,這些磁場在敏感症成因方面扮演什麼角色還不能確定。2005年,世界衛生組織宣稱,因為暴露電磁場引起電磁敏感症沒有科學依據。 對健康志願者的實驗顯示,短期暴露在環境中或者家中正常強度下的電磁場不會造成任何明顯的有害效應。一些社會公眾把眾多的症狀都歸結於家中低強度電磁場下的暴露。報告的症狀包括頭痛、焦慮、自殺和抑鬱、噁心、疲勞和性慾減退。到目前為止,科學證據並不支援這些症狀與電磁場中的暴露有任何聯絡。至少這些健康問題中的一部分是由環境中噪音或者其他因素導致的,或者由於心理上對新技術的焦慮而產生的。

    手機上網電磁波增強數萬倍?

    首先,通常人們說的手機“輻射強度”是指手機的發信功率,也就是手機發射出來承載著語音和資料訊號的電磁波的功率。這個強度只與手機訊號的強度有一定的關係,是由手機基站控制的。每個手機都會不斷地向最近的基站傳送訊號,如果來自某個手機的訊號太弱,造成通話無法正常進行,基站就會發出指令讓這隻手機增大電磁波強度;如果來自某個手機的訊號太強,為了減少手機間的相互干擾,延長通話時間,基站就會命令手機降低電磁波強度。 由此看來,手機上網無疑也是一種透過訊號來傳遞資訊的過程,確實會引起電磁波的強弱變化。但是,真的會增強5-6萬倍嗎?以GSM手機為例,在1800MHz頻率下工作時,它的最大峰值功率是1W,最小功率1mW[3][4]。當這個手機在訊號最差的地方(比如地下室,訊號只剩一格)接通電話時,產生的電磁輻射可能是在訊號最好的地方(比如基站旁邊,訊號滿格)接通電話時電磁輻射的1000倍。號稱低輻射的CDMA手機和3G手機工作原理與GSM手機不同,所以情況也會略有差別,不過並不影響結論:電磁波輻射差1000倍的情況是可能發生的。如果出現最高輻射是最低輻射的“1000倍以上的情況”,那只是因為作為對照的最低輻射太小了,而不是因為最高輻射太大。就像人慢跑的速度可能是蝸牛全速爬行的1000倍,但這並不是因為人跑得太快了,而是因為蝸牛爬得太慢了。 5-6萬倍的增量聽起來很可怕,但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因為無論高多少倍,都在手機的功率上限範圍之內。只要使用的是正規廠商出品的、符合安全標準的手機,就不會造成什麼危害。電磁波是2B類致癌物?首先,根據世衛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2B類致癌物是“有可能對人類致癌”——有限的人類致癌證據(發現相關性但無法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擾)以及不充分的實驗動物致癌證據。或者人類致癌證據不足以及充足的實驗動物致癌證據,又或者人類致癌證據和實驗動物致癌證據都不足但有致癌機制存在。處於2B類的致癌物質很多,例如咖啡、手機輻射、泡菜、萘衛生球、鎳金屬、柴油燃料及汽油等。和2A類致癌物相比,2B類致癌物的致癌可能性較低。 而手機在2011年被列入2B類是因為有研究發現了大量的手機使用和腦膠質瘤的增加出現了相關性。世衛組織評估該證據在致癌問題上是發現了相關性但無法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擾,所以列為2B類致癌物。同時IARC直接把致癌性組別的第2組劃分為2A組(對人類可能致癌的,probably carcinogenic to humans)或2B組(對人類或許致癌的,possibly carcinogenic to humans)。對於2A組,IARC使用的關鍵術語是“probably” ,其意思是“可能”、“很可能”、“大概就是”;而對於2B組,IARC使用的關鍵術語是“possibly”,意思是“或許”、“可疑”、“有可能”。IARC用上述不同的關鍵詞對兩者在人類致癌性方面證據水平的差異做出了等級上的區分。但是由於中文文字的簡約和博大精深,術語probably 和possibly 在中文詞典中都釋義為“可能”。致使媒體習慣於把2B類也隨意地報道成是“可能的”致癌物。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對IARC致癌性組別的混淆,抹煞了2A類與2B類在證據水平高低方面的差異,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人們對某些2B組物劑的擔憂。

    流言:臺灣一個環保組織“國內”電磁輻射公害防治協會的文章稱,檢測近十種手機後,發現使用即時通訊軟體LINE時,其電磁輻射較不使用時超出很多,“最高達5~6萬倍”(如下表),人是電磁波導電體,使用越久,相信影響越大。而對孩子,建議不要使用LINE通訊。

    5-6萬倍的電磁波量是透過和關閉網路時候的資料比較得出的,即便如此也還是沒有超過手機本身的最大功率(MAX最大值)值。而表中手機的最大功率也遠在安全標準之下。

    所以,所謂手機上網電磁波會致癌等等都是謠言,大家放心吧~但是夜晚最好還是將手機放的遠一點,防止失眠哦~祝您身心健康生活愉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一個家庭主婦做微商,每月能賺3000元,您支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