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楊紫姐姐

    中國古代帝王通稱“萬歲”,哪怕僅當過一天皇帝、稱號上他都曾“萬萬歲”過。然而“萬歲”僅是古代禮制上對皇帝的敬賀稱謂,若論其實際含金量,則是遠遠不及中國歷史上曾存在過的另種一帝王尊號,那就是“天可汗”、即“天下共主”之意。

    “天可汗”雖始於唐太宗李世民,但他之後的五位皇帝(唐高宗、武則天、唐中宗、唐睿宗及唐玄宗)均承襲了這樣的國際尊號,故而唐朝的那段歷史也是世界史上最為耀眼的一個篇章。

    當代美國總統都不好意思公然說自己是“天下共主”吧?即便厚顏如特朗普、他也做不到讓周邊八方都對其俯首稱臣;相比之下,這“天可汗”卻是由唐朝時的周邊諸國共同闕請而來、絕非出自唐朝皇帝們的一廂情願。

    兩晉到隋末期間,中國歷史上雖有過“晉隋”兩個大一統王朝,但一個四散五裂、一個持續時間太短,在當時的國際上並未無法形成巨大影響力。實際上,那時候的整個亞洲大陸缺的是一個能主持秩序的大國,因而諸夷及各國首領都渴望能有一位“天下共主”來結束這樣的紛亂。

    唐朝初立國時國力確實堪憂,隋煬帝通西域的努力一時間也盡化泡影。對於這樣的被動局面,唐太宗李世民卻以兵行險著的奇招打開了一個契機,大唐後來的“國際化”均始於他的這一神來之舉。

    貞觀元年(627年),東突厥頡利可汗趁唐太宗初即位、根基未穩之機長驅直入,十萬兵馬直抵長安城的渭水之濱。如果那時候的唐太宗效仿漢武帝跟對方“硬扛”,充其量就再度開啟一段“犯強唐者,雖遠必誅“的征戰歷史罷;不過,唐太宗卻不知哪來的膽氣、竟率寥寥六騎直奔灞橋陣前跟頡利可汗面談。依仗身後唐軍的整齊儀容,唐太宗以君臨天下的氣勢懾服了頡利可汗,二人最後還歃血為盟、締結了永不互犯的盟約。

    唐太宗心裡自然清楚,此舉僅是危機下的一種權宜之策,而突厥人的承諾也難有長期保障。趁著短短的一段休戰空檔,唐太宗很快便完成了備戰部署,借對方的一次背信棄義之機兵發西域,最終大破東突厥並俘虜了頡利可汗。

    這之後,唐太宗摒棄了眾大臣“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爭議、對突厥族人採取了非常寬仁的政策,此舉也奠下了唐朝在西域諸國中的威信。歷史上的“靈州會盟”,正是唐太宗晉身“天可汗”至關重要的第一步。

    “靈州會盟”紀念石雕

    在隨後數年間,唐太宗對西域的政策一直是安撫與征伐並舉。貞觀四年(630年),先是有“諸蕃君長詣闕,請太宗為天可汗”(《唐會要》卷一百),到貞觀二十一年(647年)時,唐太宗的“天可汗”尊號已隨漠北的眾都督府名揚八方。

    初開始時,唐太宗還諮詢眾大臣說:“我身為大唐天子,行可汗事恰當不?”如果說貞觀四年時唐太宗的“天可汗”還僅僅是西域少數民族的共同首領,到貞觀末期時、他實際上已成了突厥、薛延陀、吐蕃及西域眾多國家的“天下共主”,為聖歷三年(武則天時期)“東至高麗國、南至真臘國、西至波斯吐蕃、及堅昆都督府、北至契丹突厥靺鞨、併為人番”奠下了先決條件,史書裡稱:“統制四夷,自此始也”。

    四夷闕請唐太宗為“天可汗”

    唐朝與周邊諸國的史詩式“蜜月往事”

    《唐會要》裡的藩屬國名單多達29個,包括今日伊朗(波斯)、阿拉伯(大食)、印度(天竺)、尼泊爾(泥婆羅)、日本等許多國家。出於友好臣服,諸國共同議定“諸蕃渠帥有死亡者,必下詔冊立其後嗣焉”,這就是說,這些國家的君主故去後、必須由唐朝下詔冊立,其後嗣君主才算獲得正式承認。那時期的印度分為五個國家,因而這樣的冊立頻率在“五天竺”中也顯得尤為明顯。

    隋煬帝通西域時一直未能與天竺取得聯絡,唐玄奘西域歸來後,天竺王屍羅逸多“吾聞中國有聖王出,作秦王破陣樂”、第一個便遣使朝貢。後因貞觀二十二年(648年)時天竺國大亂,唐使王玄策與蔣師仁率領泥婆羅騎兵平定內亂並俘虜了叛王,自此,天竺諸國均視大唐為共主。

    武則天天授三年(692年),“東西南北中”五天竺的國王並來朝貢,唐開元二十九年(741年),中天竺國王還被唐玄宗賜名李承恩、授遊擊將軍,儼然成了唐朝的親王!

    唐玄奘在先、王玄策在後,天竺國與唐朝終成友好聯邦

    自證聖元年(695年)開始,入朝的諸國開始領取大唐的俸祿,並有糧料等“分等第給”。南天竺、北天竺、波斯、大食等較大國家就賜六個月糧食;尸利佛誓(蘇門答臘)、訶陵(印尼)、真臘(高棉)等國則賜五個月……這裡所說的“月糧”其實是王室專用,即便遭遇自然災害,相關國家的王室在糧食用度上也能有一定保障。

    唐玄宗曾向鴻臚寺卿王忠嗣詢問諸蕃諸國的遠近距離,王忠嗣說:“臣謹按西域圖,陀拔思單國(塔巴里斯坦,裡海沿岸國家)、在疏勒西南二萬五千裡……”如此洋灑灑地說了一大輪後,估計唐玄宗已徹底暈菜了;因為這當中涉及的距離確實好遠好遠,難怪武則天將西域圖以外更遙遠的地區都定為“絕域”!

    自唐太宗被尊“天可汗”後,隨著周邊諸國日益增加地入朝為藩,長安城實際上已成了整個亞洲大陸的區域中心。當時還沒有什麼北美南美、整個歐洲社會尚處於較落後的割據狀態,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那樣的史詩式往事是否讓人甚為神往呢?

    在那百多年間,唐朝與周邊諸國的關係也非常友好、國與國之間曾堪比一段段“蜜月往事”。

    與當時的中亞諸國相比,遼闊無比的唐帝國成了“天下共主”的首選

    “天可汗”如何懷化天下、展示共主之尊?

    當然,這樣的“天下共主”也是不好當的,“天可汗”們必須合理、公正地平衡各方關係,以實現藩屬周邊的安寧太平。唐朝皇帝們採取的辦法就是“懷化天下”、各國君主均有唐朝授予的欽定官銜;跟這個國家敵對、就等於跟唐朝開戰。

    總章元年(唐高宗年號)時,婆羅門盧伽逸多(天竺國王)被授懷化大將軍;咸亨中,波斯國王卑路斯被拜右武衛將軍。唐德宗時候,“懷化大將軍”已成為唐朝常置的正三品之職。此外,還有歸德將軍、冠軍大將軍、懷化中侯、歸德中侯等許多職銜,它們所對應的“李思正、李思義、李思禮“等名字背後,其實都是一個個異國君長。

    唐朝畫卷中的諸國使臣

    兄弟間尚有矛盾,何況遙遠的不同國家之間?唐開元八年(720年),南天竺國在朝貢時就向唐玄宗奏請:“吐蕃和大食老是一東一西騷擾中國,請陛下欽準我們以戰象兵馬討伐!”反正不用自己出兵,唐玄宗自然同意了此奏請,同時給南天竺的這支軍隊命名為“懷德軍”。如此一來,吐蕃和大食對唐朝的這支“懷德軍”就不得不有所忌憚了;當時的許多“國際矛盾”正是這樣被平抑,靠的就是“天可汗”懷化天下的威信。

    被授唐朝官職、意味著周邊諸國均被納入了同一政治體系當中,在唐朝有需要的時候,這些國家也不能“光拿錢不辦事”的。比如大食國,初入唐為番時尚有點桀驁不馴,畢竟人家曾擊敗過波斯、有強大的軍事實力。正式臣服唐朝後,大食國就在安史之亂後幫唐朝平復過中亞諸國的叛亂、唐代宗時還令其國王阿蒲恭為帥、讓他帶領軍隊幫唐朝收復過藩屬轄下的兩處都城。

    這裡需補充一下的是,唐代宗雖非當時的“天可汗”,不過大唐威望尚在,各國對這個世界級霸主一直都是不敢肆意妄為的。

    打著唐朝旗號的異國軍隊

    時移世易,“天可汗”終成千秋仰止式的帝王傳奇

    “天可汗”的出現有其歷史成因,但天下分分合合終是無法改變的歷史大勢,在此起彼落的政治角逐當中,“天可汗”轄下的唐帝國聯盟走向分崩離析也符合歷史規律。

    隨著唐朝的衰退、宋朝的退居中原一隅,到了宋明時期,歐洲已全面進入崛起階段,中亞大陸上的均衡態勢終被徹底打破。儘管後來的明朝也是巨大的大一統國家,但時移世易、周邊諸國也不再是當年言聽計從的小弟,故而連交趾(越南)從中央政權分離出去這樣的大事,明宣宗朱瞻基都採取了退避忍讓的策略。

    在整個明朝當中,僅明成祖曾在表面上實現了“萬國來朝”,那卻是打腫臉充出來的,他也不再可能成為“天可汗”那樣的天下共主。

    不過,昔日“天可汗”的榮光依舊存留在明朝士人的心裡。明朝大儒陳獻章因在心學概念上掀起過巨大波瀾,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陳獻章去世後,他的學生湛若水想起昔日中原思想文化“天下大同”的盛況,於是揮筆寫下了“千秋仰止”四個大字、藉此昭示陳獻章在思想文化上的偉大貢獻。

    後世的乾隆皇帝顯然非常渴望能達到“千秋仰止”的高度,可惜“天可汗”已成歷史,當時的世界狀況也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注定,“天可汗”已成為一種無以復刻的傳奇、只能作為後世帝王心目中“千秋仰止”式的存在。

    當代中國重闢“海上絲綢之路”,其實正為了將過去“漢武帝闢西域、唐太宗被尊天可汗、明成祖下西洋”等輝煌過去重新打包起來,這一千多年間的交好歷史、也為中國實現周邊雙贏的局面提供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樣穿白襯衫又帥又時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