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追逐希望的光影
-
2 # 致守仁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主要有幾個原因
一 怕士子作亂
這個理由很有意思,宋朝建立後,充分吸取了前朝的教訓。給予唐朝最後一擊的人叫黃巢,他為什麼造反,主要原因就是科舉沒考上。所以從太祖趙匡胤開始,就經常賜科舉落第者進士出身。屢考不中者也能當官,給天下人希望,讓他們沒那閒工夫去造反。
換句話說就是寧可花錢養著你,也不能讓你造反去。
“廣開科舉之門,俾人人皆有覬覦之心,不忍自棄於盜賊奸宄。”
二 國家需要
宋朝科舉瘋狂擴招的另一個原因就是真的缺人,不是缺做事的人,是缺分權的人。
宋朝的官制非常複雜,中央來說,宰相原先是財、政、軍一把抓。到了宋朝,政權還是丞相的,負責財權的是三司使,負責軍權的是樞密院和殿前司、侍衛司。丞相權力被一分為三,相應辦事的班子多了何止三倍。
不止如此,原先吏部、禮部、兵部、刑部、戶部、工部六部的職責全部被其他機構分走了。既然這樣那六部乾脆就撤了吧,不,六部還在,專門為閒人準備的。
地方級的就更多了,宋朝為了限制地方權力,設定了形形色色的官職,有專門負責搞運輸的、負責監督的、負責和知州知縣扯皮的、負責刑獄的等等等等,總之前朝一個人乾的事到了宋朝必須得兩到三個人幹才行,他能不招人嗎。
-
3 # 微史春秋
宋代做官或者說要取得入仕資格的途徑主要有三個:科舉、制舉(也叫特舉)和蔭補。
科舉和制舉都是要考試的,蔭補則靠的是身世了。
一、科舉(包括進士、諸科及武舉為常選)因為宋朝“重文輕武”的國策,科舉制度在宋朝空前擴大,最大的變化體現在大幅度增加科舉取士的名額,提高進士地位,科舉出身的進士授官從優升遷從速。
有學者做過研究,提供了幾組資料從中可見宋代科舉的擴大擴招現象。
宋代“透過科舉共取士 115427 人,平均每年 361 人”,宋代科舉“平均每年取士人數約為唐代的5倍,約為明代的4倍,約為清代的3.4倍”。
僅寶佑四年一年錄取的進士就有601 人,其中官僚出身的達184 人、平民出身的為417 人。
北宋蘇轍曾記載道:“今世之取人,誦文書,習程課,未有不可為吏者也。其求之不難,而得之甚樂,是以群起而趨之。凡今農工商賈之家,未有不捨其舊而為士者也。”
此外宋代科舉還有“附試”制度,凡士人“貢於鄉而屢絀於禮部,或廷試所不錄者”,遇皇帝“親策士則籍其名以奏,徑許附試”,也就是說廷試沒有錄取的還有一場附加考試,過關了也可以入仕。
之所以如此做,增加“附試”,是因為大量讀書人一路過關斬將,最後倒在殿試上,而且是多次如此,難免心生怨恨,有的人甚至投奔敵國,所以必須要安撫這些人。
宋代科舉考試向社會各階層開放,錄取比例大增,極大地籠絡了知識分子,減少了社會矛盾。
二、制舉制度科舉是常選,制舉則是特選。
制舉又稱制科,必須是皇帝下詔才舉行的,沒有固定時間和固定科目。
應試人的資格,也很有意思。起初沒有限制,一般士人和已經做官了但覺得官職不咋樣的都可以自薦參加制舉,後者很像復讀生。
隨著制舉人數增加,限制也逐漸增多。自薦被取消,改成公卿推薦。普通布衣要經過地方官嚴格審查,殿試前增加了一道“閣試”等。
制舉考試難度很大,成績分五等,第一第二等基本上是空的,不錄取。考中第三等的即與進士科第一名相當。
制科在科舉之外,給士人提供了另一個重要的入仕機會。
三、蔭補制度這是宋代照顧高階官吏子弟的制度。蔭補制度之前就有,但是和科舉一樣,宋朝也將之空前擴大。
宋代蔭補等級層次分明:
高階官吏,文臣自太師至開府儀同三司,可蔭子、孫、期親、大功以下及異姓親,而且可以蔭及門客;
武臣自樞密使至觀察使、通侍大夫,可蔭子、孫、期親、大功以下及異姓親。
遇國家重大事件,官員也可以蔭補。一般官吏可蔭及子孫,宰相、執政則可蔭“期親”。
高階官吏退休也可有特權,“曾任宰相及現任三少、使相:(蔭)三人”,曾任尚書、侍郎等官以上也可蔭一人。
大臣病故死亡,據所留遺表也可蔭補,“曾任宰相及現任三少、使相”,可多蔭至五人。
宋代官吏蔭補機會極多,名額擴大。據史料記載,宋代最多一次同時蔭補子弟四千人,這使得未來十年的官職都被他們佔據了。
如題所問,宋代考生考不上也可以做官,便是靠蔭補制度。
不管是科舉還是蔭補,名額都空前提高,對鞏固宋朝統治有利,但是也造成了“冗官”問題,增加了百姓負擔,也導致官員腐敗奢靡。
回覆列表
主要是為了維護中央集權君主專制的封建國家的需要,需要大量的文官去擔任各種職務分權制衡但是最終還是導致了官員過多的局面為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埋下禍根。並且他們還可以透過恩蔭制度成為官員,途徑很多到了清朝還有舉孝廉的察舉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