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句號剪影

    我們經歷了從小霸王到電腦,再從電腦到手機,無論是孩子,還是成年人,遊戲正在成為很多人生活中無法缺少的一部分。

    無論是前幾年在電腦上流行的LOL,還是16年手機上爆發的《王者榮耀》,又或是去年火遍全球的《絕地求生》。還有今年年初火爆的《旅行青蛙》、《戀與製作人》等等。這些爆款的熱門遊戲,都在預示著中國的遊戲行業正在蓬勃向上的發展。

    那麼遊戲的未來將如何發展,資本對遊戲的看法又是如何?

    文化發展需要遊戲行業

    最近,基岩資本聯合易簡財經,在周大福金融中心(東塔)舉辦了“如何成為未來遊戲行業的‘頭號玩家’”沙龍活動。在沙龍上易簡財經就這個問題,採訪了基岩資本副Quattroporte岑賽銦。

    岑賽銦表示,其實遊戲行業是一個關係國計民生的行業,但是目前,大部分人對遊戲產業的理解還是不太透徹。比如有人認為部分遊戲歪曲了歷史人物,我就不這麼認為,例如《王者榮耀》李白這個角色,有什麼問題呢?在遊戲中,李白拿著劍的形象其實很帥,如果不是看到這個形象,很多小學生還不會去查一下李白到底會不會舞劍,可能還不知道什麼叫“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呢。

    岑賽銦總結道,其實,文化是一個與時俱進的東西,真正要靠的是遊戲產業、傳媒娛樂產業,來將它發揚光大。

    當然,隨著國家對遊戲管控的逐漸開放,中國的遊戲也在不斷地向前發展。

    中國遊戲發展史

    在沙龍上,資深遊戲策劃黃爍向易簡財經表示,隨著中國的不斷髮展,國家對遊戲產業的不斷放開,中國的遊戲業逐步發展壯大。細數發展歷程,可以大致分為探索期、爆發期和收割期三個階段。

    首先來說探索期,在探索期過程中,中國的遊戲大部分以引進、代理為主,比如紅色警戒、CS、魔獸世界和傳奇等。在這個階段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雖然誕生了《夢幻西遊》等十分火爆的作品,但遊戲產業並不知道該如何賺錢,還處於探索階段。

    到了2013年,中國的電子遊戲開始進入了爆發期,這個階段的主要特徵就是遊戲公司大多以小團隊為主,他們速度很快,三個月就能做一款產品,但是完成度和質量普遍一般。同時資本也注意到了遊戲行業的潛力,開始助力。比如《我的MT》,這個由17位製作人員製作的遊戲成本僅200萬,但總收入超過了10億元;還有《刀塔傳奇》,這個遊戲的製作成本也僅400萬,總收入卻達到了驚人的30億元。

    隨後到了2015年,騰訊、網易這類的遊戲大廠們開始發現,原來手遊也可以這麼賺錢,於是就開始大舉介入。光騰訊和網易,在這個階段,可能就佔據了市場60%以上的份額。這也正式宣佈,中國遊戲產業開始進入收割期。這個階段,因為騰訊和網易的介入,低質量、快速度的小廠們開始批次地死去,IP和質量開始成為爆款的前提。比如《夢幻西遊》、《大話西遊》、《問道》等遊戲,原本作為電腦端的網遊早已褪去熱度,但是移植到手機上卻又能引發新一輪的活力。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夢幻西遊》,在電腦端可能一年的收入也才2、3億,但移植到手機後,僅第一個月就有20億收入,第二個月更是達到了23億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培養幼兒園孩子的獨立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