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錢幣司令
-
2 # 風雲說收藏
你好,中國最早的貨幣是在以物易物之後出現的海洋貝殼,這種貝殼是需要磨製的,一般是將貝殼的背部磨平,以便能用繩子串起來,便於攜帶和計數。
到了商代時期,人們開始用青銅製作成貝殼狀的青銅貝幣,並且用包金來裝飾青銅貝幣,以作為上幣使用。但是整個商代到西周時期的青銅幣基本上只能是貴族階層才能使用,民間多以天然貝幣和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易,青銅幣的流通是十分有限的。&商代包金貝幣,市場參考價10000元。
隨著西周時期青銅布幣的出現,以及各國之間貿易往來越來越頻繁,錢幣的種類和鑄造量開始大幅度增加,鑄造地也越來越多,今人眼花繚亂。尤其是戰國時期,全國各諸侯國內鑄造的各種布幣、圜錢等種類十分豐富。
下面我發一些比較奇葩的錢幣大家欣賞欣賞:&戰國時期人形幣,市場參考價2000元。&戰國時期鏤空連足橋形幣,市場參考價3000元。&戰國時期楚國視金四銖銅錢牌,市場參考價200萬元。&戰國時期楚國咒字蟻鼻錢,市場參考價300元。&戰國時期齊國截首刀,市場參考價10000元。&戰國時期楚國四布當釿,市場參考價200000元。&王莽時期契刀五百,參考價10000元。&王莽時期一刀平五千,市場參考價150000元。&王莽時期國寶金匱值萬,無價。&南宋臨安行用當五百鉛錢,市場參考價100000元。
-
3 # 古泉學府
一、錢幣史篇二、五代十國錢三、宋錢篇四、銀幣篇五、銅元篇六、就連袁大頭都能整理三十多篇
-
4 # 我不做校花已多年
看來又有一大批傻冒準備要上當了,還相信這些騙取圖錄費、保管費、鑑定費和展覽場地費的假拍賣公司,等被騙了幾千幾萬過後才知道清醒過來: 自己遇上了騙子!
-
5 # 煮酒君
貨幣,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佔據著重要地位,它與我們的經濟貿易息息相關。從錢幣的產生,原始的海貝到今天我們依舊使用的硬幣,它的發展是一個低階到高階循序漸進的過程,也是伴隨著我們歷史的演進而緩慢發展。下面,我們就簡要了解一下,中國古代錢幣的發展。
最早的貨幣貨幣是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也是社會發展的產物。隨著生產力的不斷髮展,中國歷史進入原始社會的氏族公社時期,出現了剩餘產品,物物交換的不便影響到人們的生活。因而出現了"一般等價物"。正如馬克思所說,貨幣是從商品世界中分離出來的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
據文獻記載,中國最早的貨幣形式是海貝。海貝成為貨幣,是因為它本身的外觀精美乾淨,並且有確定的單位"個"。在各式各樣的海貝之中,只有貨貝(俗稱齒貝)才能成為交易中的貨幣。貨貝形制相同而大小不一,正面有溝槽及齒紋,背面隆起,一般長為1.5-3釐米,寬1釐米左右。在《詩經》中記載到:"既見君子,錫我百朋。"在商代諸多墓葬中都出土了相當數量的貨貝,其中婦好墓所出土就有六千多枚。
金屬鑄幣的發展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商品交易更加頻繁,海貝的數量不足由此開啟了中國金屬鑄幣。戰國初期,冶金鑄造業使得金屬鑄幣得以普及,尤其是一些擁有較強經濟實力的諸侯國 ,開始鑄造刀幣、蟻鼻錢等多種形態的貨幣。秦朝建立之後,統一貨幣和度量衡,廢除戰國時期混亂的貨幣形制,把秦國的"半兩"方孔圓錢作為全國統一的貨幣。這是中國貨幣種類、形制的第一次統一,是中國貨幣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漢初時期仍舊沿襲秦朝的半兩錢,在漢武帝時期國家統一進行鑄造貨幣,並使用五銖錢,
五銖錢的大小適中,重量輕便,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使用方便。在漢朝至唐初,這長達七百多年的時間裡,基本延續了五銖錢。
唐朝時期,金屬鑄幣又進一步發展,開始鑄造開元通寶錢幣。自此,中國古代的方孔圓錢都採用了通寶和年號的名稱。在之後的宋元明清依舊是通寶錢幣。
金銀作為貨幣除了銅製的金屬鑄幣之外,中國古代使用金銀作為貨幣的時間大致是從春秋時期開始。秦始皇規定黃金為上幣,以鎰為單位。在漢代,金銀作為法定貨幣的使用也開始流行,形制多為餅形和馬蹄形。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各種原因,金銀價格逐漸變得昂貴,開始以兩計算重量。
由於黃金價格的昂貴,主要用來貯藏。而白銀漸漸成為日常生活中商品交易的等價物。人們在進行商品買賣時,通常使用的就是白銀和銅錢。在宋朝時期,白銀作為貨幣,形制稱為"錠"。大一點的銀錠重50兩,小一點的銀錠重量不等,方便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攜帶和交易。元朝時期,官員楊湜首先將白銀鑄造的銀錠,稱為"元寶",後來元代政府也鑄造以"元寶"為名稱的銀錠。白銀廣泛流通於民間,成為佔據重要地位的貨幣形式。
紙質貨幣的發展根據文獻記載,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紙質貨幣的國家。北宋時期,生產力大為提高,商品經濟發展,人們在商業交換中越發要求便捷。不管是金屬鑄幣還是金銀貨幣,大宗交易下,重量較重,流通不便。四川地區出現了最早的紙幣"交子"。"交子"這個詞本是四川方言,意思為"合券取錢"之意。政府官方發行的交子有六個部分,分別為:界分、年號、貼頭五行料例、邊框花紋、故事圖、印信。並規定了交子的流通期限,和僅限於四川地區流通。
南宋時期,紙幣有多種名稱,除了交子之外還有會子。會子起源於民間,後為政府發行。隨著宋朝末年,戰爭等多方面影響,紙幣幣值暴跌,紙幣制度便趨於崩潰。
不管是一直佔據主要地位的銅錢,還是有昂貴收藏價值的金銀,又或者最早出現的紙幣,它們無一不是歷史和經濟的產物,它們的出現和發展伴隨著中國古代商業活動的發展。
回覆列表
悟空小秘書邀請來答,其實中國最早的貨幣就不是幣,貨幣的出現不是一蹴而就的,貨幣出現是要有一個演變過程,這個過程一般來說還很漫長。所以最早的貨幣其實無法界定為某一種實物,只能說中國原始社會時期的原始貨幣是選取天然海貝等作為較早的貨幣使用的。至於說奇葩,對於古人而言,尤其貨幣出現的前期階段,如此低下的生產力前提下,用一些一般等價物充當貨幣屬性而交換使用,也是再正常不過。
現在我們對貝幣的時代定義一般為商周時期,因為雖然有些記載說夏朝已有貝幣,但考古學和歷史學上都對夏朝的存在無法下定義,二里頭文化是夏朝的遺存也存在一定爭議,中國一些歷史記載上夏朝之前的虞朝就更沒確切證據了。但貝幣是實打實出土的實物,貝幣的面值基本搞清楚,是“朋”,“串”為計值單位,5個貝幣為1串,2串貝幣為1朋。
一般以馬克思的貨幣起源理論將貨幣形成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簡單偶然價值形式。第二結算,擴大價值形式。第三階段,一般價值形式,第四階段,貨幣形式。因此在原始交易中,便於交易或交換頻繁的物品們緩解了不易交換物品間的一些矛盾,一般等價物於是就出現了。最早這種天然貝殼並不是作為貝幣貨幣,只是一種相對稀有的裝飾品,必須海邊才有,但人們喜聞樂見,這種天然貝穿孔後又方便攜帶貯藏計數等等,於是成為一種原始貨幣。商周時期貝幣逐步成熟發展,更出現了銅貝,鎏金貝,陶貝,石貝等貝幣。戰國時期,楚國的蟻鼻錢(鬼臉錢)也是以貝幣作為原型的;據記載一些西南少數民族地區中比較偏遠的地方,貝幣仍舊使用到後世諸多朝代。方孔制錢成為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秦國未統一前的半兩錢也是一種方孔錢)的錢幣定製,天圓地方的制錢模式一直使用到民國時期(民國初年個別省份造幣有鑄造民國通寶);當然在統一過程前,諸國也使用過布幣,刀幣,戈幣等諸多各類異形異體貨幣。
原始貨幣並不奇葩,是人類一路發展過來的見證之物。
附圖,商周石貝
附圖,商周天然貝幣
附圖,楚國蟻鼻錢(鬼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