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漁村小羅

    桑黃,中藥名,屬於典型的藥用真菌,基原為多孔菌科針層孔菌的子實體,又名火木層孔菌。當桑黃表面管口布滿白色菌絲,出現鏽狀孢子時即可採收。  子實體無柄,菌蓋扁半球形或馬蹄形,2-12*3-21釐米,厚1。

    5-10釐米,木質,淺肝褐黃色至暗灰色或黑色,老時常龜裂,無皮殼,初期有細微絨毛,後變無毛,有同心環稜。 邊緣鈍,深肉桂色至淺咖啡色,下側無子實層。菌肉深咖啡色,硬,木質。

    菌管與菌肉近同色,多層,但層次不明顯,年老的菌管層充滿白色菌絲,管口鏽褐色至醬色,圓形,每毫米4-5個。孢子近球形,光滑,無色,5-6*3-4微米。剛毛頂端尖銳,基部膨大,10-25*5-7微米。

    菌絲不分枝,無橫隔,直徑3-5微米。生於楊、柳、樺、櫟等樹幹上。分佈東北、華北、西北及四川、雲南等地。

  • 2 # 老艾葉

    桑黃在《本草綱目》中稱黃芝,我們食用菌上稱多孔菌科真菌子實體,生在桑,楊,柳等闊葉樹上,多於華北,西北,東三省。

    子實體木質,側生無柄,馬蹄形,可多年生長,每年同心環狀生長,外層及腹面呈黃色,老化後灰褐色或黑色,有龜裂,第二年生長可從緣起,或龜裂縫隙中生出白色菌絲加厚生長。由於過去認為此物經年存活,以前藥典認為採集加工全年均可,不影響有效成份。

    而我認為這與靈芝,樹舌,雲芝等同科,藥性相近,應如同現代靈芝一樣以孢子未散發之時,有藥成分含量更多,在我們食用菌孢子分離法中,發現多孔菌子實體在25度左右發射孢子粉最適應,也是最多。那麼只要野外桑黃在自然界中生長最旺盛時期,當地氣溫在25度以下釆摘那是最合適的,這就會出現約兩次數的時間,一是由低向高到25度前,只要合乎於重量者都可採收。如果侵入樹體內菌絲生長範圍廣,基質部營養足,當年中還有一次由高溫三十多度時,生長出子實體,這時生長是由高溫至25度,那時又是最能彈射孢子時,必須在當處環境這段時間內採摘所含孢子為最多。

    現在已經有了人工熟料代裝接菌生產桑黃,這個比較好在大棚內控制,收購商議定以大小規格就以大小規格摘取,以孢子未彈射,或收集孢子粉,以他們標準執行就是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歲以內的寶寶把尿好還是用尿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