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朱八戒CC

    孔子殺少正卯,這是歷史留給後人的一大懸案,至今還是無法定案。肯定與否定的激烈爭論,讓這一大迷團更加充滿著神奇的色彩。真相究竟如何,還是讓我們穿越兩千五百年的時空,去追根溯源,還孔子一大清白,讓這場鬧劇也好塵埃落定。

    少正卯是春秋時期的魯國大夫,也是一位非常著名的法家人物。他口若懸河,官至少正,與同時代的孔子一樣開辦私學,招收弟子。他們兩位的講學有著明顯的不同,少正卯的講學代表著法家思想,孔子的講學代表著儒家思想,兩者有著許多的對立和不同點。相傳少正卯的課堂經常吸引著孔子的弟子去聽課,只有顏回一人從未去過。為此孔子懷恨在心,總想伺機報復。

    魯定公十四年,孔子官至魯國大司寇,代行宰相職務。上任僅七日,就為少正卯定下了五大罪行,並將他殺死在東觀之下,並暴屍三日。這五大罪行分別是:心態而險,行闢而堅,言偽而辨,記醜而博,順非而澤。

    孔子殺少正卯的說法,最早出現在《荀子》的第二十八篇:夫少正卯,魯之聞人也,少夫子為政而始(先)誅之,得之失乎?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魯定公十四年,孔子五十六,由大司寇行使相事……於是誅魯大夫亂正者少正卯。後來的學者大都引用《荀子》的說法,認為孔子以少正卯的聚眾成群,鼓吹邪說,譁眾取寵,並且異世同心,所以非殺不可。

    孔子殺少正卯似乎已成鐵案,又卻有後來許多的學者表示巨大的質疑。他們認為這個案件存在著許多的迷團,仔細分析起來,似乎難以成立。那麼事實的真相究竟如何,有以下的多種說法。

    少正卯所處的時代,社會動亂,禮崩樂壞,百家爭鳴的局面拉開了帷幕。孔子立志以道德救世而平定天下大亂,少正卯則大放法家之言,以武力征服天下,實現富國強兵。兩位同朝為官,卻出現兩個極端,矛盾與紛爭不可避免,這也是很正常現象。但是孔子只是代理宰相之職,還只是夫子的地位,夫子並無權力去殺另一個夫子。更何況上任僅七日就能大開殺戒,那是根本沒有這個權力,也是絕對做不到的。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愛,並並堅決反對無故殺人。當魯大夫提出殺無道以就有道們的想法時,孔子極其反對。誅卯案件如此重大,卻在巜荀子》之前的歷史典籍從未出現,也令人表示懷疑。《春秋》沒有記載,《左傳》沒有評論,《論語》沒有傳說……

    面對這些質疑,許多學者也表示贊同。他們認為諸子百家的寓言眾多,大多來源於民間傳說,並不足以為信。《荀子》是誅卯記載唯一來源的版本,也是一個根本不可能得到證明的猜想,而這個猜想和殘存的文史記載也是背道而馳的。如果這樣,那麼孔子殺少正卯的事件就難以成立。

    少正卯的死與孔子應該沒有直接的關係,至於《荀子》中記載的的誅卯事件又是從何而來,這又是一大迷團,說又說不清,道又道不白。據說荀子師從於儒家,卻又對儒家有著許多的對立和質疑,是不是由此而引發出不真實的傳說,我還是想作出進一步的探討和思索。

  • 2 # 初見娛樂2020

    少正卯是春秋時期魯國大夫,據說少正卯能言善辯,還曾開辦私學,招收了不少學生,甚至還把孔子的學生都給吸引了過去。孔子評價少正卯,說他集結了五種惡劣的品性,而且有惑眾造反的能力,這樣的人不可不殺。而少正卯最後也是以“君子之誅”被殺。當然孔子對少正卯表面的說法如此,實際上背後還有另一層意思。很多人懷疑少正卯的死可能和孔子有關,其中的真相到底又是怎樣的呢?

    孔子一生都在主張要講禮,別人對他的評價也是溫良恭儉讓,但在史書裡,他卻殺了一位叫少正卯的人。

    少正卯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呢?孔子為什麼會殺他?

    有一個流傳甚廣的說法,說孔子殺少正卯完全是公報私仇——少正卯也是個教育家、民辦校長,在孔子收乾肉教學的時候,少正卯也在搞教育,而且教學方法很有一套,把孔子的弟子們都吸引過去了,是孔子強勁的競爭對手。哪怕孔子憑藉努力再招收滿了學員,也會又一次被少正卯的營銷手段吸引得統統轉學,造成三盈三虛(只有顏回一直跟著沒走)。孔子門庭冷落,很鬱悶,心裡更恨透了少正卯,等他終於在魯國當上大官,就找藉口殺了少正卯。

    這個說法出自《論衡·卷十六·講瑞篇》:“少正卯在魯,與孔子並。孔子之門,三盈三虛,唯顏淵不去……”

    不離不棄二人組,孔子與顏回

    此言一出,孔子的形象更找不回來了,殺少正卯,也成了他聲譽中最難洗白的一點。

    那麼,咱們朔本追源,來看看孔子和少正卯到底是怎麼在史書上“發生”關係的。

    關於孔子的資料,首推《論語》《禮記》,但這兩本典籍都並沒有出現少正卯其人,孔子在此時也就沒法跟少正卯產生一點聯絡。

    其次看《史記》。《史記》把孔子作為聖人推崇,作為最高官職也只是魯國“代相”的孔子,卻被列為了《史記》裡的“世家”篇,與有世代傳世的諸侯地位相等,可以說司馬遷對孔子“造聖”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推波助瀾。

    就在《史記》裡,少正卯出場了,而孔子確實殺了他。

    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攝相事,有喜色。門人曰:“聞君子禍至不懼,福至不喜。”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樂其以貴下人”乎?”於是誅魯大夫亂政者少正卯。與聞國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飾賈;男女行者別於塗;塗不拾遺;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歸。

    《史記·孔子世家》說,在魯定公十四年的時候,孔子56歲了,這一年,孔子升官了,從掌管典獄訴訟的大司寇升為代理國相。

    嚴格來說,魯國當時並沒有“相”的概念,而是“四司”。魯國那會兒掌握大權的三桓家族,季孫氏任司徒,叔孫氏任司馬,孟孫氏任司空,臧孫氏任司寇,孔子就是在臧孫氏落敗以後成為大司寇的。國相概念,大概是學習晉國和齊國制度。

    孔子一心想成為在國內有話語權和能伸手管一管的人,終於當上了上卿,於是孔子露出了開心的表情——“有喜色”。

    有人說,從這點就可以看出孔子真是小人得志,當上大官就樂不可支,何況,不是君子不喜形於色嗎?

    孔子的喜色,喜的確實是當上大官,但當上大官以後的工作,旨在施展政治主張、為魯國大治,而不是可以以官大一級壓死人的模式自此開啟欺壓路線。君子樂,然後笑也,孔子喜的是能施展抱負,維護秩序。

    不過,弟子裡也確實有偏古板的人,一本正經的地跑去問孔子:為啥你開心你就表現出來?

    孔子解答,“我開心的是可以為大家辦事了啊”。接下來,孔子開始辦事了——誅魯大夫亂政者少正卯。

    從《史記》裡可知,少正卯是魯國的一位大夫,並且知法犯法,有亂政的行為,至於怎麼亂,亂成了什麼樣的危害,《史記》突然失語了。而殺了少正卯以後,魯國也並沒有馬不停蹄地繁榮昌盛,而是等孔子繼續在魯國當了三個月管事,做了一系列優良措施,魯國這才大治。

    那麼可以說,殺少正卯是開了個治理魯國的頭,少正卯只是一個典型,被抓來類似於“借你人頭一用”,用以殺雞儆猴。

    《史記》裡是追究不出來什麼細節了。那麼,再看另一本研究孔子跳不開的書——《孔子家語》。

    孔子為魯司寇,攝行相事,有喜色。仲由問曰:“由聞君子禍至不懼,福至不喜,今夫子得位而喜,何也?”孔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日‘樂以貴下人’乎?”於是朝政七日而誅亂政大夫少正卯,戮之於兩觀之下,屍於朝三日。

    《孔子家語》裡,前面和《史記》沒差別,孔子升職了,很開心,那位不知名的“迂腐”弟子,改成了子路,然後孔子又解釋了一通為什麼高興。

    接著,孔子開始動手殺人:於是朝政七日而誅亂政大夫少正卯,戮之於兩觀之下,屍於朝三日。

    時間地點人物,一應俱全。孔子剛升官7天,就在朝堂的兩座高臺下殺了亂政的大夫少正卯。不僅如此,“殘忍”的孔子還把少正卯的屍體放在朝廷上讓猴子們圍觀了三天,以儆效尤。

    可能弟子們都覺得老師太過分了,於是派出學生裡口才最好的子貢去問話:“少正卯在魯國也是個名人了,老師你才當政幾天就殺了他,會不會有點失策啊?”子貢問得很委婉。

    孔子解釋,說“來來來,我給你說說我為啥要殺他”。於是孔子一連串舉了五種作惡多端的行為,而少正卯每條都中,簡直是惡貫滿盈。不殺他,朝廷就不會安穩。末了,孔子還舉出跟自己一樣殺人的一堆代表,比如,商湯是聖王吧,他殺了尹諧;文王呢,也殺了潘正;周公大賢,還殺了弟弟管叔和蔡叔;姜太公也殺了一個叫華士的;管仲、子產這種古之遺愛,當政期間也紛紛殺了人。足見,殺人不是問題,你想治理好天下,惡人總是要殺的。

    按《孔子家語》的說法,問題其實也不大,少正卯是惡人,孔子也解釋了殺他的理由。

    《荀子》也寫了這段事,和《孔子家語》相差不大,唯一的區別是,《荀子·宥坐》裡說,子產不僅殺了一個人,還殺了鄭國一個老喜歡鑽法律空子的鄧析。

    《孔子家語》和《荀子》關於這段內容,誰的記載更早,還真說不清。《孔子家語》的成書年代未定,《荀子》裡更是有荀子和他弟子們增補的內容,所以,保不準誰抄了誰。

    再後面就是東漢王充編的《論衡》等書,繼續擴大這件事,把孔子殺少正卯補出了更久遠的原因——倆人在當鄉村校長的時候就是老對頭。

    那麼,咱們系統剖析一下這種漸進層壘的“史料”。

    首先,子產根本沒處理鄧析,真正殺鄧析的人是鄭國另一個貴族,駟歂。“駟馬殺鄧析,而用其《竹刑》”《左傳·定公九年》。

    其次,關於孔子的殘忍做法,也很值得申辯,因為不太可信。

    以禮治國的春秋有個著名的禮,叫“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就是說大夫級別的人都是貴族,要點面子的,即使犯了很大的錯,也不會讓那些“刀筆吏”去對他們拷問。正常的做法,都是讓他們自己自殺,屬於有尊嚴地死去。這一點,整個春秋歷史都在執行,可以作為例證。

    同樣在《孔子家語》裡,孔子對“刑不上大夫”專門做了一通解釋。

    那是弟子冉求有一次問孔子:“都說‘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那大夫犯了法就不治了嗎?庶人就可以完全不用禮了嗎?”

    孔子說:“不是這樣的”,然後解釋了一通為啥設定刑法,以及大夫如果犯了重罪是怎麼處理——“其有大罪者,聞命則北面再拜,跪而自裁,君不使人捽引而刑殺”——如果犯了大罪的,就讓他自己對著北面拜了以後自裁,國君不會派人去抓著他引頸受戮,那樣太難看了。

    連派人去殺都違禮,孔子既是禮的維護者,又特地解釋了“刑不上大夫”的操作方法,卻又激烈地殺了少正卯而“屍於朝三日”,這不是太矛盾了嗎?

    再者,孔子“殺人”後列舉的那一堆“名人殺人事件”,除了周公誅殺管、蔡確有其事,其他的都不見於正規史書。這極有可能只是百家爭鳴時期,各家為了力證自己有道理、有說服力而套用著名人物編的故事。

    假如孔子真的殺了少正卯,而且做出這麼難看的操作,其他政敵還不抓緊機會大寫特寫,把以“禮”上臺的孔子以“違禮”攻擊下臺嗎?要知道,孔子在魯國出道當上大司寇,可是擊倒了魯國老貴族臧孫氏,屬於躥升空降式人物。後來孔子又將那些平民弟子以跨越當時階級的方式帶進魯國政局,分別安排在三桓家中當官,佔了不少原本屬於其他貴族的資源。如果他敢如此違背當時慣例,早被蟄伏的政敵轟走了。

    另外,孔子一貫的行為準則也不允許他做這樣的事,準確地說,孔子不是個喜歡殺人的人,也絕不是個會靠殺人來“震懾”朝野的人。

    這麼說是有證據的。

    孔子老年時,三桓家族最牛的季孫氏族長季康子曾去請教孔子怎麼當政,季康子有自己的想法,說:“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我想殺個無道的人,把國家整到“有道”上來,怎麼樣?

    孔子回答說:“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你當初哪裡用得了殺戮?你自己行為向善去引導民眾向善就可以了。君子的行為準則就像風,底下小老百姓的就像草,風怎麼吹,草怎麼倒,這不是草的問題,而是風的問題。所以,你只需要做好自己就行了。

    看來,孔子是反對殺人震懾法的。

    雖然孔子一輩子都在“為統治者服務”,但孔子的治國理念向來是,領導們先做好自己,百姓再跟著怎麼做。因為百姓的行為準則,是像小孩效仿大人一樣,完全根據領導者指示的。同樣一批老百姓,生在堯舜時期就是順民,生在桀紂時期,就變成了舉大旗造反的人,這哪裡是百姓的問題?是統治者的問題啊。

    所謂“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所謂“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所謂“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等,都是這種理念而產生的治國言論。主要在導,引導,而非殺戮。

    季康子的問政,就是對孔子殺少正卯最好的反證。

    最後,說說被殺者少正卯這個人。

    少正是一個官職,那麼“卯”才是他的名字。然而,當你查閱了春秋官職會發現,魯國根本沒有“少正”一職,那麼也不可能有少正卯這個人。“少正”是鄭國的官職,比如著名的子產就當過少正,“鄭人使少正公孫僑對曰”《左傳·襄公二十二年》。

    那麼腦洞大開地設想一下,少正卯這個名字,或許一開始就點名了真相——“卯”和“冇”同音,“冇”表示沒有的意思,也就是說,少正,沒有呀。根本沒有這個人!

    那麼,這個不存在的人是怎麼被孔子殺的呢?

    他生於諸子百家之口,也死於那批編故事的人之口。而孔子作為儒家先師,完全是莫名被牽連進來的人。換句話說,諸子百家故事中的孔子,大多都是他們編造的孔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深綠色瓷磚怎麼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