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第一批援助運到北冰洋港口摩爾曼斯克時莫斯科保衛戰進入反攻前夜,美國在斯大林格勒會戰時藉口天氣原因暫停援助,美國大規模援助是1943年斯大林格勒會戰結束後,而且諾曼底登陸後需要蘇聯吸住德軍主力才不斷增加援助,這些援助只有美國提供給英國的一半,只有蘇聯軍隊總需求的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五,為何一些人認為蘇聯靠美國才打敗德國?
-
1 # 駱駝lj
-
2 # sonow97
不知道你所說的物資少的資料是哪裡來的,你可以檢索一下“租借法案”這個詞條。
接受租借法案的國家中,蘇聯共接受了所有物資中的約22%,調整後包括英聯邦國家轉交的約佔總比例的32%。
物資主要是通過北冰洋航線,波斯走廊,和太平洋航線運送,其中北冰洋航線共運送約3,964,000長噸貨物,7%損失,93%到達目的地,佔對蘇交付的23%。伊朗走廊共運送4,160,000噸,佔重量的27%。
還有不滿足蘇聯的總需求,怎麼說呢,我可以說我的工資還不到我需求的十分之一麼?
-
3 # 風清月明ymm
根據前蘇聯社科院《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史》記載,在二戰中美國根據租借法案對蘇聯的幫助是巨大的:飛機15481架,坦克裝甲車22800輛,運輸車501660輛,摩托車30000輛,鐵路車輛13041輛,高炮7944門。還有無數的槍支彈藥,鋼鐵、石油、化學品、艦艇。
美國的對蘇聯的援助前蘇聯都未予否認,且當今的俄羅斯史學家認為,是美國及其盟國的援助,是戰勝德國的強大動力。
-
4 # 轉角遇到你777
美中國人選擇了一個最佳時機介入了二戰,從而把自身的損失降到了最低,這一切都要感謝日本人的貪婪魯莽,竟然挑釁了不該惹的美中國人,美中國人深知德日意如果主宰戰後秩序對自己非常不利,無奈國內民眾消極厭戰,並不好動員參戰,國會的反對派也不會戰爭撥款,羅斯福抓住日本人偷襲珍珠港這一難得的介入機會,全體通過了對德意日軸心國宣戰,並且在歐洲開闢了第二戰場,充當了那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拫稻草!以最小代價摘了二戰後的最大果子,從此,英國讓出了老大,德意日新興工業大國遭到打壓淪為美中國人的小弟盟友,由於美英基本同屬一個民族,價值觀同整個西歐及講英語的國家相一致,於是美中國人的國運一直延續至現在,並還將延續相當長一段時間。
-
5 # 歸雁南飛
白眼狼,如果真牛逼,靠自己能行,還需要低三下四去求美中國人?斯大林有這種癖好?美國的幾萬架飛機,幾萬輛坦克,幾十萬輛汽車,幾百萬噸糧食,幾百艏艦艇是喂狗了?
去看看因為狼群襲擊,盟軍中斷蘇聯援助,斯大林是如何上竄下跳求美中國人恢復援助的,去看看斯大林是如何低聲下氣求美中國人開闢第二戰場的。
-
6 # 中56657804
整個二戰期間,美國援助蘇聯的有1.4萬餘架軍用飛機,大批野戰機場跑道所使用的金屬板及相關通訊器材,2萬餘輛的各類坦克、自行火炮、裝甲車,50餘萬輛汽車,8000餘門高射炮、大量的炸藥和火藥及化學工業產品,600餘艘艦艇和商船,以及掃雷艇、拖船等輔助艦艇。此外,還有對於蘇聯人最為重要的食品,累計491萬噸,包括了小麥、麵粉、糖等物資,其中最為寶貴的莫過於70多萬噸的肉類製品,以及73萬噸的各類油脂。這對於丟失了東歐糧倉的蘇聯,作用是巨大的和關鍵的,當然,還有個反販為勝的關鍵是,蘇在遠東為防備日本的二十多個山地機械化師,且特別能在嚴寒條件下作戰的部隊,被冒險的全部調出,這也是反敗為勝的關鍵
-
7 # Tiger67186
軍事上肯定不是靠美國打敗了德國 靠的是億萬噸鋼鐵和幾千萬條年輕生命 但是因為蘇聯在整個戰爭時期舉全國之力生產飛機大炮坦克槍支 卡車火車農用拖拉機這些生產生活工具幾乎沒有生產 尤其是軍用卡車 基本都是美國援助的 所以美國的援助也是很重要的 不要因為當下的一些問題 就抹去美國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發揮的巨大作用 真實的歷史不會因為人的意志而改變
-
8 # 嶽龍72969407
不是有人認為,而是有人想讓別人這麼認為,這才是網路上這些網特們前赴後繼的不斷在這刷,想達到謊言千遍成真的目的,但很明顯,這種無腦的言論騙不了人,這種過程會越來越讓更多的人去了解真實的蘇德大戰。
-
9 # 陳新朗
美國是個自私且自利的國家,雖然它的普世價值觀不是那麼多全面,但是它還是相對地維護國際秩序。對蘇援助也不要搛少,美國總是根據自己的發展利益來的,只要不成為敵對方就好,打鐵還需自身硬!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
-
10 # 東義義
第一次世界大戰,使歐洲發達的老牌強國英法等國的經濟及國力受到了空前的衝擊,經濟復甦乏力,而隔岸觀火的美國卻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到了1893年,美國的經濟總量已經超越了它的“師傅”大英帝國,而到了二戰前期,美國的經濟已經是英國的幾倍了,而美國的綜合國力,已經使蘇聯難忘其向背,當時美國黃金儲備佔全球的80%,達3萬噸左右,而當時美國的鋼鐵、石油、化工、煤炭、有色金屬及糧食產量均名列世界前茅,科技和軍工也在強大經濟的支撐下快速發展,在歐洲科技軍事都非常強大的德國與美國的差距也是巨大的。
1937年底,納粹德國閃電軍事佔領波蘭,就此,納粹希特勒拉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序幕。戰事進入1940年,法國、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相繼淪陷,英國也被希特勒的戰火燒至本土,歐洲幾乎無一倖免。
時任美國總統的羅斯福,審時度勢準備直接參加歐洲戰場,幫助歐洲人抗擊希特勒,無奈,議會的保守派大多數人幾次駁回了政府的直接參戰提案。沒辦法,羅斯福只好以“曲線救國”的方式向反法西斯聯盟國家提供經濟和軍事援助。
蘇聯的求助很快的得到了美國國會及美國政府的支援,第一批援助物資與1941年的9月既通過阿拉斯加、渡過白令海峽,運抵了高加索前線,軍事物資有火炮、坦克、軍用卡車及衝鋒槍機槍等,金額達6億美元(摺合當今價格50億美元左右),對於內外交困的蘇聯猶如雪中送炭。
後來的二戰期間,美國通過大西洋、太平洋,可以說是“左右開弓”將武器及物資源源不斷的運抵蘇聯,為蘇聯抗擊法西斯德國確實起到了巨大的幫助作用。其中,光各種飛機就達1.4萬架、坦克及裝甲車達1萬輛,衝鋒槍11萬隻,另外,以租借方式給蘇聯各種船隻達700餘艘,援助前蘇聯物資總額達130億美元,摺合現在估計在1400億美元左右。
-
11 # 帥氣書呆子
這個問題要看二戰史,1941年以前美國一直保持中立,又利用自己的工業能力同時向同盟國和軸心國輸送戰爭物資大發戰爭財,一直到反法西斯力量佔上風,勝利在望時才利用珍珠港事件與日本宣戰,從而摘取了二戰最大的勝利果實!(有一種觀點珍珠港事件是羅斯福導演的苦肉計,用以逼迫國會同意對日宣戰)我們不能否認美國在二戰中的作用和貢獻,美國的參戰加速了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但也撈取了他最想得到的那塊蛋糕。從100多年時間看,美國對其他國家沒有什麼正義可言,一切都是以美國自己的利益強欺凌別國,哪怕那些政策是邪惡的、反人類的!
-
12 # mswwqqyx
妄圖醜化美國、惡意抹殺美國在二戰中巨大貢獻的企圖是徒勞的,是不得人心的,是註定要失敗的。毫不誇張的說,美國強大的工業能力,提供了二戰中幾乎所有反法西斯國家的戰爭後勤。對於中國軍隊而言,遠征軍戰鬥力的提升就是證明。
-
13 # 昨夜之燈2019
提出這個問題的人,是對二戰歷史一無所知。當時蘇聯危如累卵,要是小鬍子打敗了大鬍子 ,英國、全歐洲是什麼結果用腳趾頭都能想出來,更何況西班牙、土耳其、瑞典還都搖擺著呢。老美被小日本欺負成那樣了,還是暫時忍氣吞聲堅持先歐後亞,和英國使出了吃奶的勁來給大鬍子輸血,上至武器下至皮鞋,提供了幾百種的物資。可惜鄧尼茨的狼群太厲害,將近一半的物資送進了海底。
-
14 # 流氓兔234191045
說蘇聯靠美援打敗了德國曆史一定不咋滴,邏輯也不咋行。內因才是決定因素,俄國曆史上多次擊敗入侵都是靠美援麼?美援這麼厲害,為什麼國民黨打不過共產黨,南韓打不過北韓,敘反對派打不過敘政府軍,南越打不過北越,巴基斯坦打不過印度?
-
15 # 宣一戈
說這種話的人通常會有兩個標準,就是不會同意是蘇聯紅軍打垮關東軍奠定中國抗戰的勝利。 卻非要把美軍登陸歐洲說成是歐洲解放關鍵。 最好學學歷史,美國登陸歐洲時德軍是什麼態勢。
-
16 # 天地之間人之初
決定戰爭勝負是多方面因素的共振,不能盲人摸象式的只看到某一個因素。一個軍隊首先要有信仰和軍魂,但也並不是排斥援助。比如說,當年如果單靠援助就能取勝,那麼解放軍就不可能戰勝國民黨軍,蔣委員長也不會榮獲“運輸大隊長”的美稱。
-
17 # 愛羽客蘇卡
當時蘇聯工業生產能力已近極限,大量男人蔘軍,婦女耕作糧食也不夠,得虧美國大量援助。
就譬如,兩人打架,一個牛人一隻手把另一個快打趴下,這時候有一強人出來拉兄弟一把還不感激涕零
-
18 # 歷史的重負
德國海軍終其一生都無法切斷的英美開闢的大西洋航線,每個月運到斯摩稜斯克約一百萬噸的戰爭物資,就已經確保蘇聯“不會戰敗”,而英美對德國的戰略轟炸又使德國“必然戰敗”……真正要了納粹老命的,的確是英中國人和美中國人,45年初,進入德國本土的蘇軍發現,柏林等大城市早被英美炸成了廢墟,他們似乎是打掃戰場來的……
-
19 # 超然視野
不可否認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向反法西斯陣營國家的物資和裝備援助,極大的支援了各國抗擊法西斯的擴張和進攻,其中對蘇聯的物資和裝備援助,也在很大程度上支援了蘇聯抗擊納粹德國的戰鬥。這在這方面,蘇聯及被援助國家從來都沒有否認,也一直在官方記載和宣傳中給予積極評價。
二戰盟軍的勝利,是所有參戰國共同努力的結果,缺一不可。盟軍的四個主力國,美國,蘇聯,英國,中國。都為二戰的勝利做出了貢獻。歷史無法重新進行,但是從現在來看,二戰不是哪一個國家能獨立戰勝的,都依靠了其他國家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