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畫中人
-
2 # 香姐逛歷史
阿薩德家族已經統治了敘利亞將近半個世紀之久。敘利亞已故總統哈菲茲·阿薩德的家族在阿拉維穆斯林少數派中世世代代都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而且很可能還會統治下去。父子兩人小時候都想當醫生,但長大後都當了總統。這兩位父子總統的稟性和治國方式又像又不像。
阿拉維派於是飽嘗了歧視和欺凌,也養成了逆境求生的秉性。他們世世代代都是沒有土地的貧僱農或地主權貴的僕人丫鬟,貧窮和地位低下伴隨著他們,藏在心底的是對翻身和復仇的渴望。
第一位當上總統的阿拉伯飛行員哈菲茲·阿薩德是父親八個孩子中的長子。父親是一位開明本分的農民,不僅為阿拉維身份自豪,也崇尚反抗一切外來者的阿拉伯民族主義。他們的故鄉是阿拉維派的發源地———地中海沿岸古城拉塔基亞附近的山村,村子不遠處就是被薩拉丁大軍摧毀的十字軍城堡廢墟。少年阿薩德崇拜打敗十字軍解放耶路撒冷的庫爾德大英雄薩拉丁。
阿薩德14歲時到拉塔基亞上中學。那時候,敘利亞復興黨的創始人阿弗拉克宣傳的是“統一、自由、社會主義”。阿薩德17歲時,復興黨成立。同年他就在學校裡建了黨支部,要領導革命。他的第一次革命是革掉了自己的父姓“瓦赫什”。“瓦赫什”的意思是野獸,在阿薩德看來,該姓顯得野蠻粗俗。而阿薩德的意思是“獅子”,威猛而正派。後來他當了總統,大馬士革就傳出謠言,說美國米高梅的大片以後他們看不上了,因為阿薩德見不得米高梅公司的吼獅標誌。
1958年,敘利亞和埃及組成了“阿拉伯聯合共和國”。但納賽爾的阿拉伯民族主義不僅容不得蘇聯的共產主義,也容不得復興黨的社會主義。大清洗持續了三年,一萬多不願追隨納賽爾的敘利亞軍官被解除職務。由於埃及人的疏忽,在埃及服役並祕密擔任復興黨軍事委員會骨幹的空軍上尉阿薩德沒有成為清洗目標。1961年敘利亞脫離埃及之後,阿薩德轉業回國在運輸部當了一個小職員。
緊接著就是1967年的阿以戰爭,他指揮的軍隊丟掉了戈蘭高地。1970年9月,敘利亞軍隊開進約旦幫助巴勒斯坦人推翻約旦王室,同樣被打了回來。一連串的失敗導致“責任之爭”異常激烈。1970年11月13日,阿薩德起兵發動“糾正運動”,逮捕了“阿拉維三巨頭”中的最後一個競爭對手———復興黨領袖賈盧德及其同夥。
-
3 # 高尚濤
阿薩德家族來自敘利亞西北部的卡達哈,屬於Kalbiyya部落,信仰小眾的阿拉維教派(什葉派)。阿薩德家族的所有成員都是阿里·薩雷曼(即“阿薩德”,意為獅子)和他的第二個妻子娜依薩的後代。這一家庭關係構成敘利亞政治體系的基石。
哈菲茲·阿薩德是第一代阿薩德阿里·薩雷曼的兒子,他是阿拉伯社會復興黨敘利亞地區分支的重要成員,並於1963年參與了敘利亞政變,成為敘利亞空軍司令。1966年,哈菲茲·阿薩德第二次參與政變,推翻了復興黨的溫和派領導人,扶持一個激進軍事派的領導人薩拉•賈迪德上臺,阿薩德成為國防部長。四年之後,阿薩德發動了第三次政變,推翻賈迪德,並任命自己為敘利亞的新領導人。
哈菲茲·阿薩德上臺後,通過實行私有化和與儘可能多的國家發展外交關係,改善了政府的國內國際形象,鞏固了自己的統治。在冷戰期間,阿薩德政府轉而支援蘇聯,反對以色列。他放棄了統一阿拉伯世界的夢想,專注於建設好敘利亞、削弱以色列。
阿薩德小心翼翼的平衡著國內政治權力,按照宗派路線組織國家機器,讓占人口多數的遜尼派穆斯林代表出任有名無實的政治部門負責人,阿拉維派則控制著軍事、情報和安全機構等實權部門,他們都歸總統指揮。哈菲茲·阿薩德廢除了復興黨以前的聯合決策機制,將決策權力轉移到自己出任的總統名下。所以,敘利亞不再是通常意義上的一黨制國家,而變成了以黨首為基礎的總統制國家。為了維持這一制度,哈菲茲·阿薩德建立了以阿薩德及其家庭為核心的個人崇拜。
在完成內部的權力重建後,哈菲茲·阿薩德開始尋找接班人。他的第一選擇是他的兄弟裡法特,但裡法特在1983-84年哈菲茲·阿薩德病重期間試圖奪權,哈菲茲·阿薩德康復後將他流放。哈菲茲·阿薩德又選擇他的長子巴塞爾作為繼任者,但是巴塞爾在1994年遭遇車禍後去世,哈菲茲·阿薩德把注意力轉向了他的小兒子、毫無政治經驗的巴沙爾。哈菲茲·阿薩德的提議遭到了敘利亞統治階層內部一些人的批評,但阿薩德堅持己見,將反對者降職。哈菲茲·阿薩德於2000年去世後,巴沙爾接替他成為敘利亞總統。
而恰恰就是這個當時毫無政治經驗的巴沙爾,在就任總統後,經受住了阿拉比之春和敘利亞內戰的嚴峻考驗,最終勉強保住了阿薩德家族在敘利亞的統治(雖然很可能是縮水後的統治)。
-
4 # 虎賁軍huben
總結了一下,阿薩德家族掌握大權,至少通過以下幾種方式:1.勵志強國,改革經濟。2.家人掌握最高權力,阿拉維人和復興黨為骨幹力量。3.順應民意,借用民意。4.鐵腕鎮壓,強人政治。
勵志強國,改革經濟在敘利亞阿薩德上臺初期,敘利亞已經經歷了五十多年的混亂,自從英法瓜分奧斯曼帝國之後,敘利亞頻頻發生政變和征戰,其中被法國當做過殖民地,也被德國曾佔領,也建立過民主政權,可以說敘利亞在1973年前已經千瘡百孔。
在阿薩德上臺之後,1.深化土地改革,擴大耕地面積,改善灌溉設施,成立農業銀行幫助農民,讓敘利亞30%的土地可以耕種。2.發展國有經濟,對暴利和大型專案收歸國有,大力發展工業,在1965-1977年工人生活水平提高四分之一。3.改革發展私人經濟,聯合中產階級,在大馬士革、阿勒頗等六地開設自由貿易經濟區。
權利收歸己有在1973年,敘利亞通過憲法,確定敘利亞施行阿拉伯民族主義和復興社會主義,復興黨一黨執政。總統為國家最高領導人,擁有任命副總統各部部長權利,總攬行政、司法、外交、軍事權利。
另外阿薩德對於高層任人唯親,他們同屬於阿拉維人、復興黨,甚至於是自己的鄉里、家人、戰友。敘利亞副總統由老阿薩德弟弟擔任,哈達姆和塔拉斯則長期擔任外交部長、國防部長,敘利亞總理、各部部長、各省省長、戰區司令官,都和阿薩德有些錯綜複雜的關係。
順應民意,借用民意無論是敘利亞還是中東北非各國,在二戰之後,廣泛興起了民族主義運動。卡扎菲信仰其一生至死不渝,甚至一度籌備和埃及合併建國,建立一個大阿拉伯國家。
而阿薩德也通過這種手段,渲染民族危機,轉移國內矛盾。特別是巧用和以色列關係,不斷煽動排猶情緒。
鐵腕鎮壓,強人政治阿薩德除了對軍隊政府高層安插自己的親信,敘利亞祕密警察的高層往往都是由阿薩德親屬擔任。比如說巴沙爾上臺時,祕密警察頭目變成了自己的妹夫阿瑟夫-舒卡特。
老阿薩德上臺初期政治並不算穩定,而且老阿薩德背叛自己當初復興黨盟友上臺,因此將薩拉赫-賈迪德等復興黨領導人投入監獄,其餘復興黨反對阿薩德的元老,也都被流放或者暗殺。
強行手腕、安插親信、經濟紅利、巧用國際博弈,一步一步把敘利亞大權握在自己手中,從此敘利亞進入了延綿至今的阿薩德時代。2000年老阿薩德去世,阿薩德-巴沙爾上臺!
-
5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敘利亞的歷史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由於這裡地處亞、歐、非三洲交界的十字路口地帶,特殊的地緣區位使其自古以來就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古埃及、赫梯帝國、亞述帝國、巴比倫王國、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帝國、塞琉古帝國、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蒙古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等各路勢力都曾在此留下自己的活動痕跡。在羅馬帝國及其後繼者拜占庭帝國統治時期這裡曾是基督教的重要傳播中心,但在公元636年被阿拉伯帝國征服後敘利亞逐漸阿拉伯化和伊斯蘭化。
1918年一戰結束後作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屬地的敘利亞成為法國委任託管的地區。1944年敘利亞趁歐洲列強忙於二戰的有利時機宣佈脫離維希法國而獨立。這一時期有著強烈的民族意識、以統一阿拉伯世界為己任的阿拉伯復興社會黨在敘利亞成立,此後逐漸在阿拉伯各國建立了自己的分支機構。1958年敘利亞為實現統一阿拉伯世界的目標而與埃及、葉門組成阿拉伯聯合共和國。然而聯合國家成立後埃及把所有敘利亞的企業和銀行國有化並確定開羅為整個共和國的首都,幾乎所有的政府成員都是埃及人。深感被欺騙和出賣的敘利亞人於1961年9月27日發動軍事政變,次日宣佈聯盟解散,重新成立了獨立的敘利亞阿拉伯共和國。
1963年阿拉伯復興社會黨的哈菲茲·阿薩德發動政變奪取政權,此後他的家族一直統治敘利亞至今。那麼這個哈菲茲·阿薩德是何許人也呢?1930年10月6日哈菲茲·阿薩德出生於敘利亞北部拉塔基亞以東的卡爾達哈村的一個什葉派分支阿拉維派穆斯林家庭,該教派只佔敘利亞總人口的12%且被主流伊斯蘭教徒視為異端。在歷史上阿拉維派的信徒多是貧僱農出身,法國統治敘利亞時期出於分化瓦解敘利亞人的目的而刻意扶植阿拉維派——法國統治當局及軍隊大量起用阿拉維派人士,漸漸地敘利亞軍隊成為了以阿拉維派士兵為主的軍隊。哈菲茲·阿薩德的父親阿里·蘇萊曼也利用這一有利時機成為當地的社群領袖,然而當他成為社群領袖後就轉而積極支援推翻法國統治的民族主義運動。正因為如此哈菲茲·阿薩德對自己的阿拉維派身份感受到並不是別人的白眼歧視,而是深深的自豪。14歲時他離開家鄉前往省城讀中學,在入學註冊時他將自己的名字從瓦赫什·阿布·蘇萊曼改為哈菲茲·阿薩德,嚴格意義上”哈菲茲·阿薩德“這一名字到這時才開始使用。據說哈薩德這一姓氏起源於哈菲茲·阿薩德的祖父——哈菲茲·阿薩德的祖父曾遭遇一位土耳其大力士的挑戰,結果哈菲茲·阿薩德的祖父把這個大力士摔倒在地,在場圍觀的村民們同聲高呼”獅子!獅子!“獅子在阿拉伯語中唸作阿薩德,此後該家族的後代就以此強調自己的祖先像獅子一樣堅強有力,到了哈菲茲·阿薩德這兒正式將自己家族本來的蘇萊曼姓氏改為阿薩德。
在省城讀中學期間哈菲茲·阿薩德加入了阿拉伯復興社會黨並在同學中間祕密組建了黨支部。哈菲茲·阿薩德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是醫生,不過他卻始終認為解決敘利亞面臨的各種民族社會問題比單純救治個體的疾病更有意義得多,於是在1952年他進入敘利亞霍姆斯軍事學院,後轉入阿勒頗空軍學院。1954年敘利亞空軍選拔一些精英飛行員到英國學習“流星”戰鬥機的駕駛,哈菲茲·阿薩德成功入選了。1955年已晉升為中尉軍銜的哈菲茲·阿薩德被分配到了大馬士革南部的梅扎機場。次年英、法、以三國為奪取蘇伊士運河而對埃及發動了蘇伊士運河戰爭。這時擁有強烈的阿拉伯民族主義意識形態的敘利亞很自然地站到了埃及一邊,而哈菲茲·阿薩德則在一次戰備執勤中擊落了一架誤入敘利亞領空的英國轟炸機,隨後名聲大噪的他被派到波蘭學習如何駕駛米格-17戰機,同去的還有另外17名敘利亞飛行員,他最後一躍成為了敘利亞空軍所有戰鬥機中隊的指揮官。1958年敘利亞和埃及組成阿拉伯聯合共和國後哈菲茲·阿薩德作為一名軍人被派駐埃及,在開羅任空軍中隊長。這一時期的哈菲茲·阿薩德祕密組建“復興黨軍事委員會”,該委員會在使復興黨上臺執政的1963年政變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1963年政變後哈菲茲·阿薩德的權力日益增強:從1966年起哈菲茲·阿薩德開始出任國防部長兼空軍司令,後又晉升為空軍中將。1970年11月哈菲茲·阿薩德開始擔任阿拉伯復興社會黨的總書記,取得對黨內的絕對控制權,同時擔任敘利亞政府總理兼國防部長。1971年3月12日他當選敘利亞總統並根據憲法兼任武裝部隊總司令。此後在在1978年、1985年和1999年他三次連任總統,持續統治敘利亞長達30年。在他執政期間依據復興黨的指導方針將工業收歸國有,以國家社會主義的模式治理敘利亞,同時通過吸引外資發展敘利亞的石油工業。1973年阿以戰爭期間哈菲茲·阿薩德運用外交手段從以色列手中收回了戈蘭高地的庫內梯臘。1980-1988年的兩伊戰爭期間哈菲茲·阿薩德統治下的敘利亞選擇站在同屬什葉派的伊朗一邊。2000年6月10日中午哈菲茲·阿薩德正在同黎巴嫩總統拉胡德通電話的過程中突發心臟病,後經搶救無效死亡。同年7月其次子巴沙爾·阿薩德子承父業成為敘利亞的新總統。
巴沙爾·阿薩德上臺後敘利亞出現的第一個新氣象就是懸掛於大街小巷的阿薩德父子三人的畫像及相關標語一夜間全部消失。巴沙爾·阿薩德表示:敘利亞新政府希望通過此舉告別個人崇拜和宗派主義。然而敘利亞面臨的國內國際形勢並不樂觀:儘管阿薩德家族在敘利亞持續經營了數十年,其勢力滲透在敘利亞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各領域。巴沙爾·阿薩德上臺後通過自己的兄弟馬赫爾.阿薩德的第四裝甲師控制著軍隊,同時敘利亞政府成員也多是哈菲茲·阿薩德時代遺留下來的老成員。然而敘利亞國內的反對派和西方的干涉勢力都對其虎視眈眈,這一切都令敘利亞未來的形勢走向顯得撲朔迷離。
-
6 # 千里巖
“如果一個上校睡醒的比他的同事們早,他可以起來到電臺宣佈一場革命,然後這場革命真的就會來了。”這個笑話就是敘利亞曾經被西方媒體譏笑的代表。
阿薩德家族的代表人物老阿薩德就是在這樣子一個紛亂的敘利亞崛起,最後通過自己的政治鐵腕和靈活對外政策穩坐總統大位近30年。他既能很好地利用阿拉伯人的部落和教派情節組建一個穩固的親信集團,也能平衡國內多數政治勢力。當然了,能坐穩跟他出身於少數派的阿拉維派關係很大。
因為阿拉維派是少數派,所以幹別的不會太有出路只能老實去當兵,這玩意比較辛苦而且在紛亂的中東還很危險,再說軍隊是來不得虛的,別的派別人物輕易不會跑來跟他們搶,所以阿拉維派只要有能耐就會出頭。就這麼軍隊裡阿拉維派越來越多,別看阿拉維在敘利亞是少數,可是在敘利亞的軍隊裡阿拉維派從來都是多數。
有軍隊的支援顯然是不夠的,還要外部環境匹配,恰好敘利亞當時的處境就給了老阿薩德出頭的機會。
自從二戰後英國法國因為國力大損,被中東的民族運動攆了出去,當時阿拉伯民族解放運動風起雲湧,各種思潮也一大堆的湧出來。思想太活躍了也許並不是好事,新獨立的敘利亞其實很久都糾結在沒有一個明確的發展方向,英法也不甘心就此成了吃瓜群眾,不斷尋找自己代理人,結果就是政變平均每年一次。
有那麼一陣子,埃及的納賽爾成功頂住了第二次中東戰爭英法以的聯手打擊,結果他成了阿拉伯世界的民族英雄順帶著他的“泛阿拉伯社會主義——納賽爾主義”帶上了“指路明燈”的光環,在敘利亞有了一大把的擁躉。於是當時敘利亞國內的執政集團頭腦一發熱,乾脆跟埃及合併,將來把所有阿拉伯國家都弄進來組合“大家庭”多好?就這麼埃及、敘利亞和葉門成了一個國家——阿聯。
很不幸,理想從來都美妙但是現實一直骨感,阿拉伯人的部落情節不會因為宗教也不會因為什麼“主義”就此煙消雲散。很快敘利亞人發現不是那麼回事了。組成阿拉伯聯合共和國後,國家層面掌權的都是埃及人不說,就是敘利亞本地的像樣點烏紗帽也都戴到了埃及人頭上!“泛阿拉伯社會主義”顯然不是個好主意!於是敘利亞繼續政變……
國家亂糟糟一團政變來政變去的,誰會權力越來越大?顯然是軍隊集團嘛!
不過老阿薩德厲害在於,他不光是一個出色的飛行員和戰鬥英雄,也不光是一個軍人,還很有政治眼光。前面說過亂糟糟的思潮中,有一派在敘利亞其實一直很有市場“阿拉伯復興社會主義”,尊奉這個思潮的勢力組成了“阿拉伯復興社會黨”在敘利亞和伊拉克影響極大,很重要一點,這個黨的綱領使得其具有了一定的超越教派性,不光是什葉派就是遜尼派的許多人也是支援這個綱領的,這一點很重要!!
雖然最後還是因為阿拉伯人的部落情節,“阿拉伯復興社會黨”拆夥成了敘利亞和伊拉克兩個黨,但是在各自國內最終都成了氣候。17歲的老阿薩德就是看準了這個思潮在敘利亞有市場,這個黨有影響力,所以早早就加入了這個黨,從自己組建的支部書記開始並且混成了一個領袖級別人物。
從阿聯拆夥了,敘利亞打算自己混,又因為跟以色列有仇,顯然不可能跟美國太好。好在當時還有蘇聯,“阿拉伯復興社會黨”也掛著社會主義分店的旗號,這簡直就是自家人啊!於是蘇聯轉臉就對那邊那敘共說,你們勢力太小一時半會弄不明白啦,乾脆去跟“阿拉伯復興社會黨”搭夥吧,就這麼著敘共跟復興黨和其他的一些小黨派組成了一個“民族解放領導機構”,真的龍頭老大肯定還是復興黨嘛。然後就是大批的武器援助,軍事顧問來整訓軍隊,就這麼在蘇聯大力支援下,敘記“阿拉伯復興社會黨”坐穩了敘利亞的江山。老阿薩德就水漲船高的成了空軍司令、國防部副部長、部長,最後有一天他終於早起了……
老阿薩德善於順應時代潮流的體現之一就是他善用“阿拉伯復興社會黨”的組織資源,所以早起那天他也沒有把事情做得太難看,謙遜的叫“糾正運動”,事後除了當總理兼任國防部長之外,還趕緊兼任了總書記。這樣子在他麾下的就不光是阿拉維派親信,還有遜尼派的復興黨黨員們了,“民族解放領導機構”又把敘共等黨派也好好安撫住了,老阿薩德就穩穩的坐住了。
當上總統後的老阿薩德在發展國家方面也確實盡心盡力,從蘇聯要來的援助基本沒浪費,大力發展有優勢的農業,因地制宜的搞了一些工業,其他醫療教育也都發展的不錯,只是可惜石油太少自己用用後沒有多少能賣的,不然敘利亞發展的不會比別的阿拉伯國家慢。
其他的同事要是起的早了怎麼辦?老阿薩德不可能對此毫無提防,即便是當了復興黨的總書記,阿拉伯人的部落情節上他也不能免俗,用人方面還是親疏有別的。要想多少有點權,首先要是復興黨黨員,然後最鐵桿的家族成員必須佔據要害崗位,比如關鍵部隊的旅長、師長、司令以及情報局長之類的,比較放心的阿拉維派大人物執掌其他部隊青年子弟兵組成共和國衛隊之類的精銳部隊駐守要地。至於表現不錯的其他派別人物可以發揮才幹去搞經濟,搞行政……
應該說,正是這個佈局讓巴沙爾能從一個政治外人軍事外人一夜之間掌握住了敘利亞的最高權力,並且在反對派重重圍攻之下苦撐住五年,終於等來了俄羅斯的援軍翻盤。
-
7 # 春風踢碎鬼門關
哈菲茲·阿薩德這個名字中的阿薩德是雄獅的意思。在敘利亞很多人稱呼哈菲茲·阿薩德為雄師,而他的兒子直接叫做巴沙爾,是因為敘利亞人民認為哈菲茲·阿薩德才配雄師的稱號。
阿薩德上臺後通過制定新憲法,將總統、復興社會黨總書記、敘利亞全國進步陣線(以復興社會黨為主的多黨聯盟)主席和武裝部隊最高統帥等職位集於一身,從而在敘利亞擁了至高無上的權力。
阿薩德一共有4個兒子1個女兒,長子巴西勒是他最青睞的接班人。然而,巴西勒卻於1994年死於車禍。在巴西勒死後,巴沙爾就被推向了總統接班人的寶座。從而也造就了父子都是當過醫生的佳話。在確定總統繼承人後之後的幾年,阿薩德為了巴沙爾,將朝中有野心的老臣逐一剷除,為巴沙爾培育忠誠的骨幹,並在以後的日子裡逐步獨攬大權,為其接班敘利亞總統鋪平了道路。
在2000年阿薩德去世後,巴沙爾接任總統,並且一直任職到現在。以後還要掌握多少年就不知道了。
-
8 # 鷹的家園
老阿薩德和薩達姆經歷非常類似。都是通過阿拉伯復興黨上臺執政,都是通過政變上臺,都是恩將仇報,將提攜自己的領袖趕下臺。
但老阿薩德和薩達姆不同之處在於,老阿薩德是個現實主義者,善於在美蘇兩大國之間長袖短舞,和西方 保持良好的關係。而薩達姆有理想,以統一阿拉伯世界為己任,最終被西方和阿拉伯世界圍毆。
兩者都是少數派當權,對內採取極其嚴厲的統治,屠殺平民,鎮壓反對派。
-
9 # 娛樂E佳
阿薩德家族是由蘇萊曼、阿薩德、巴沙爾組成,該家族是阿拉維穆斯林少數派。
阿薩德家族掌控敘利亞最主要是離不開敘利亞已故總統哈菲茲•阿薩德的父親蘇萊曼,蘇萊曼曾把自己推上社群領袖地位,後來敘利亞受法國統治期間成為民族主義的支持者。
再到現在出任敘利亞總統的巴沙爾•阿薩德,從而維持阿薩德家族統治敘利亞政權的重要地位。
-
10 # 無奈且向上
1963年,敘利亞發生“三八革命”,復興社會黨掌握國家政權。哈菲茲作為黨的建立者之一,開始進入權力中心。7年後,他打倒了前總參謀長賈迪德,為登上敘利亞的權力高峰掃除了障礙,於次年成功當選國家總統。
在他執掌政權的30年裡,敘利亞發生了很大變化,經濟逐漸恢復繁榮,人民生活也有了很大改善,。敘利亞也從一個渙散弱小的國家變成了一個地區強國。但根深蒂固的教派矛盾並未得到緩解,只是哈菲茲在敘利亞國內的威望,一時掩蓋了日趨尖銳的矛盾。
2000年6月,哈菲茲病逝。敘利亞議會迅速通過憲法修正案:將總統最低年齡改為34歲。時年35歲的巴沙爾被複興社會黨大會選舉擔任總書 記,並順利當選敘利亞總統。
接下來巴沙爾對敘利亞也進行了一些改革,但終歸難逃今日之命運。
回覆列表
世界上君主制國家大都實行君主立憲制,很少有君主直接管理國家。另外,也有一些國家,雖然不是君主制國家,但也存在“世襲”現象。老子當總統,兒子、孫子接任。這種情況在非洲較多,在中東也有一個國家存在這種情況,這就是敘利亞的阿薩德家族。
阿薩德家族阿薩德家族是敘利亞的一個家族,主要成員有蘇萊曼、阿薩德、巴沙爾,該家族是阿拉維穆斯林少數派。著名人物有巴沙爾·阿薩德。
敘利亞已故總統哈菲茲·阿薩德的家族在阿拉維穆斯林少數派中世世代代為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
巴沙爾上臺之後,敘利亞出現的第一個新氣象,就是懸掛於大街小巷的阿薩德父子三人的畫像及相關標語一夜間全部消失。後來,他親自證實,摘下這些畫像的命令是他下達的,並且明確宣告,新政權將奉行一項“現實”政策,不允許搞個人崇拜和神化領導人。
巴沙爾的另一個新作風,是他特別注意和老百姓保持直接接觸。他經常微服私訪,親自駕車考察大馬士革,後面僅跟兩部負責安全的車輛隨從,甚至遇到紅燈還按規定停車。這位年輕的敘利亞總統還與朋友們在普通飯店就餐,並僅在兩位保鏢的陪同下,在各個清真寺輪流參加週五聚禮。
由於阿拉維派屬於什葉派一支,在敘利亞只佔少數,所以哈菲茲•阿薩德在上學期間,主動結交那些遜尼派權貴的孩子,這種遇強則示弱的性格很關鍵,使的哈菲茲•阿薩德雖然屬於阿拉維派,但卻在敘利亞學習生活遊刃有餘,並且接受了很多新思想,還參加阿拉伯復興社會黨。
遇到一個好領導。真正使哈菲慈·阿薩德奠定自己的權力是他的同事加戰友賈迪德。可以說哈菲慈·阿薩德碰到了一個好領導好戰友。因為哈菲慈·阿薩德與賈迪德共同戰鬥過,他還救過賈迪德的命,所以賈迪德當總統後,就放手讓哈菲慈·阿薩德干自己的事,這些都為哈菲慈·阿薩德打下基礎。
1970年,哈菲慈·阿薩德發動政變,把賈迪德趕下臺,並關到監獄不久死去。從此哈菲慈·阿薩德成為敘利亞真正掌握了大權。
血腥鎮壓反對派。哈菲慈·阿薩德對政變深有感觸,所以他上臺後,對於任何敢於挑戰他權力的教派和勢力都會痛下死手。比如1976年,消滅穆斯林兄弟會。還對那些試圖搶權上位的人進行清洗。
總結:一場敘利亞戰爭,檢驗出誰才是阿薩德家族的忠臣,那些對阿薩德家族有意見的,都跑到反對派那邊。而那些質疑巴沙爾能力的人也被打臉,巴沙爾正是敘利亞戰爭中,奠定了自己的威望,即使他的弟弟在軍隊威望高,也很難再次撼動巴沙爾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