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券商的股價,真得很讓我心痛。目前手頭九成以上是券商,抱了兩年了,一分錢沒賺還倒虧,而且感覺沒啥希望。自己捨不得吃,捨不得穿,都去買了他,快啥都沒了。
這是一個悲傷的版塊。這是一個讓無數股民撕心裂肺的版塊。你知道嗎?今天的券商指數和586天之前相比,知道差多少嗎?差距是2,可悲的是,還是負的。所以,很多投資者說券商版塊是“渣男”,而且是渣到極點的。相信很多股民跟我一樣,抱了快兩年了,看著別的股票呼呼的漲,自己手上的卻
你為什麼會進入股市?
很多人的回答都是賺錢兩個字。我們幹什麼事都是為了賺錢,賭徒也是為了賺錢啊。先來說說我進入股市的原因,緣於一部電視劇——《大時代》。
高中時代,暑假時候看過《大時代》,應該說啟蒙了我對資本市場的憧憬。大時代,劉青雲、鄭少秋、周慧敏主演。印象深刻,鄭少秋飾演丁蟹做空發了,方展博聯合大資本打出翻身仗。兩代情仇,股海恩怨。到現在還有種效應叫丁蟹效應,只要香港電視臺重播《大時代》,股市必跌。
券商的故事
當下的我們,身處一個和平的時代,一個發展的大時代,一個國運上升的時代。
時勢造英雄,最好的時代。目前在推出註冊制和北交所背景下,資本市場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股市30年了!風雲激盪,我們談談券商的故事風雲!
券商併購
1、中國早期三大券商
1992年,中央宣佈組建三大證券公司—一華夏證券、國泰證券和南方證券。三家證券公司的註冊資本均為10億元,註冊地分別為北京、上海和深圳,時稱三大證券公司。目前名字還剩兩字的僅有國泰了。
2、國泰君安、申銀萬國
95年3.27國債期貨事件,當時的所謂贏家魏東、袁寶璟、周正毅、劉漢3死1坐牢。張國慶、管金生入獄出獄,至少還活著。君安證券、萬國證券兵敗。後有國泰君安證券、申銀萬國證券。這名字聽著就霸氣。
3、華泰、申萬宏源
華泰證券之前其實還有個聯合證券,聯合證券之前是深圳的,華泰成了大股東後兩個一起先叫華泰聯合,後來還是華泰證券。華泰A+H+G,A股港股倫敦首家國內券商,風頭無二。宏源證券是2014年那輪牛市退市的,和申銀萬國合併。宏源證券在那一輪牛市,是券商最大的故事之一。宏源證券退市之前,有5個板,記得沒錯的話。一個故事,就能引發幾個漲停。幾個漲停,就能推動板塊。板塊又能帶動指數。指數又能吸引人氣。
4、中信證券做大,併購相伴而行
券商一哥是中信證券實至名歸。發展之路就是併購之路。控股萬通,重組華夏,收購金通。2019年,中信收購廣州證券。之前中信證券還收購過里昂證券。來到2020年,中信證券中信建投合並的傳聞甚囂塵上。彭博社先是放出訊息兩家券商會合並,後被兩家公司否認。但是往往傳言就是最好的預言。中國中車引發了2015年的牛市,當初不也是否認?近期就有王府井,你懂得!
中信證券未來繼續收購勢在必行,之前都是收購地區券商,未來和大券商強強聯合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不然高盛這些狼進來了,國內這些券商怎麼辦?中國銀行原油寶有誰的影子?知道吧。
券商借殼
1、07年牛市就是券商借殼牛市
海通證券首家借殼上市券商,借殼都市股份,當年從6元漲到68元。國金證券借殼成都建投,西南證券借殼ST長運,長江證券借殼S石煉化,太平洋借殼雲大科技,國元證券借殼S*ST二化,廣發證券借殼S延邊路,東北證券借殼S錦州六路,國海證券借殼SST集琦。
2、近些年的券商借殼
安信證券借殼中紡投資,現名字是國投資本。華創證券借殼寶碩股份,現名字是華創陽安。華鑫證券借殼上海金陵,現名字為華鑫股份。國盛證券借殼華聲股份,現名字為國盛金控。去年英大證券借殼置信電氣,現名字為國網英大。湘財證券借殼哈高科,名字還沒改過來。突然發現以前借殼都是改成某某券商,這些年借殼的券商怎麼名字都這樣了?不想叫股民知道嗎?
聊完了券商的歷史,我們再來聊聊券商的業務
想在股市裡混,就必須要有個券商賬號。它就像是一張身份證,有了它,你才是股民。我們開戶選擇的券商有很多也是上市公司。
這些券商們都是很會做生意的,它們的主要生意模式就是,讓買家多花錢,讓賣家少賣錢,它賺中間的差價,可賊聰明瞭。
券商們的主要業務也都不難理解,券商嘛,都是資本的運作機器,跟銀行差不多。總得來說可有以下幾種:
1.證券經紀人。
也就是我們廣大股民的經紀人。他們是一群皮條客,專門撮合別人的交易。你買賣的次數越多,他就越高興,所賺的佣金就越多。然後公司就會給他們佣金抽成就越多。
2.投行業務。
公司上市就需要券商們的幫忙,生意人嘛,怎麼能真的只是簡簡單單的幫忙呢,要票子的。上市之後,公司也很會搞么蛾子,他們一會說我要增發股本,一會又說我要計劃重大重組,一會還說我要擴張兼併,等等等等,可不讓人省心了。這麼多的小動作,那可都是需要資本來運作的。這些資本運作離不開券商們的幫忙。
3.證券投資業務。
證券公司其他沒有,就是錢多,好煩惱啊,窮的只剩錢了。總不能一天天的讓錢躺著睡大覺吧,窮的只剩錢了,那不得找點事情搞搞。所以啊,這麼多的錢,幹嘛呢。當然是炒股投資啊。老叫別人炒股,自己就不能做了嗎,那太可以了。
4.資產管理業務。
很多人也跟券商一樣,錢多煩惱多,就怕讓錢睡大覺。想來想去,請個人來管理不就好了嗎。證券公司就是個很不錯的合適人選,畢竟都是同類人,有著同樣的煩惱,共同的命運,都是金錢命運共同體。證券公司拿著客人的資金,幫他們買股票買債券,自己從中收取收益提成。
好了,券商公司是幹什麼“勾當”的就說到這,一句話,乾的都是錢的事。
券商為什麼價格不高?
券商板塊的上市公司一共43家,股票價格對比其他行業確實不高,普遍在5元-18元之間,板塊內最高的股價為二十多元,最低只有三元多。
老古認為,券商板塊股票價格普遍不高,有以下兩個原因:
1、券商板塊上市公司的總股本體量大,且部分公司有轉股、增股的情況。
券商板塊的總股本體量十分大,股市中很多行業的高價股,其實總股本數量只有1億股、2億股,大了也就10億股的水平。但是,券商板塊上市公司的總股本普遍體量大,最大的有225.36億股,還有三家券商股的總股本超過100億股,43家券商股中,只有一家的總股本數量低於10億股。
總股本與股價有什麼關係呢?通常,我們在股市認識上市公司時,會去了解這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價格、市值大小。而總股本就與股票價格想乘得出總市值。一家100元股票價格,總股本為1億股的上市公司,計算得出總市值為100億。而一家10元股票價格,總股本為10億股的上市公司,計算得出也是總市值100億。二者在總市值的呈現上,沒有什麼差別。但是,股票價格一個在天上,一個則在地下。證券板塊的總股本體量大,是影響股票價格的一大原因。
雖然券商板塊並非是轉股、增股分配方式的集中營,但近些年來也有不少公司進行了轉股、增股,進一步擴大了總股本數量,攤低了股票價格。
2、券商股的業績不穩定,呈現著週期狀態。
券商的業績增長空間比較有限,從行業的角度來講,券商屬於一個傳統性的行業,業績的空間增長比較有限,成長性有瓶頸,所以從基本面的角度上來講,券商被大規模持續炒作的機率比較低,從而導致股價處於相對的低位。
在牛市週期,由於市場賺錢效應比較強,市場新開戶的投資者會大量增加,同時市場的交易量會急劇增加,券商的經紀業務非常好開展,券商的佣金收入會大幅增長,市場對於券商業績會大幅增長,隨著業績的增長,一些先知先覺的資金就會提前佈局,這樣券商的股價也會得到表現,出現“戴維斯雙擊”效應。
但是在熊市週期,由於市場虧錢效應明顯,市場投資者交易的意願就會降低,市場的成交量就會縮減,投資者信心不足,券商的業務就不好開展,這樣券商的業績就會出現下滑,甚至一些小型券商還面臨大幅虧損的可能,這樣券商的股價由於市場對於券商業績下降就會拋售,出現“戴維斯雙降”效應。
而A股向來又是牛短熊長,牛市週期非常短暫,而熊市週期非常長,這樣就導致券商的股價長期處於相對的低位,只有在牛市的時候才可能迎來一波大漲。所以縱觀券商的股價,歷史起伏都非常大,週期性特徵非常明顯。
券商的股價不高是因為業績的增長預期不明確,和白馬股不同的是,券商股當中幾乎沒有稀缺資源,因為只要你有錢有人就可以開一家券商,這個的難度係數非常小,加上現在券商的數量越來越多,競爭力也就隨之跟了上來,這個時候行業本來就那麼點蛋糕,以前10個人分的時候大家還能有利潤可圖,現在一下子進來了50個人,分到手的利潤就非常小了,這就是利潤增長不明確,而且業績的波動性很大,因此股價就沒有持續性的上漲動力。
歸結到底,券商行業要想出現高股價,必須要有一次大的資源整合,那時候行業龍頭就跟白馬股屬性差不多了。
說到券商的股價,真得很讓我心痛。目前手頭九成以上是券商,抱了兩年了,一分錢沒賺還倒虧,而且感覺沒啥希望。自己捨不得吃,捨不得穿,都去買了他,快啥都沒了。
這是一個悲傷的版塊。這是一個讓無數股民撕心裂肺的版塊。你知道嗎?今天的券商指數和586天之前相比,知道差多少嗎?差距是2,可悲的是,還是負的。所以,很多投資者說券商版塊是“渣男”,而且是渣到極點的。相信很多股民跟我一樣,抱了快兩年了,看著別的股票呼呼的漲,自己手上的卻
你為什麼會進入股市?
很多人的回答都是賺錢兩個字。我們幹什麼事都是為了賺錢,賭徒也是為了賺錢啊。先來說說我進入股市的原因,緣於一部電視劇——《大時代》。
高中時代,暑假時候看過《大時代》,應該說啟蒙了我對資本市場的憧憬。大時代,劉青雲、鄭少秋、周慧敏主演。印象深刻,鄭少秋飾演丁蟹做空發了,方展博聯合大資本打出翻身仗。兩代情仇,股海恩怨。到現在還有種效應叫丁蟹效應,只要香港電視臺重播《大時代》,股市必跌。
券商的故事
當下的我們,身處一個和平的時代,一個發展的大時代,一個國運上升的時代。
時勢造英雄,最好的時代。目前在推出註冊制和北交所背景下,資本市場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股市30年了!風雲激盪,我們談談券商的故事風雲!
券商併購
1、中國早期三大券商
1992年,中央宣佈組建三大證券公司—一華夏證券、國泰證券和南方證券。三家證券公司的註冊資本均為10億元,註冊地分別為北京、上海和深圳,時稱三大證券公司。目前名字還剩兩字的僅有國泰了。
2、國泰君安、申銀萬國
95年3.27國債期貨事件,當時的所謂贏家魏東、袁寶璟、周正毅、劉漢3死1坐牢。張國慶、管金生入獄出獄,至少還活著。君安證券、萬國證券兵敗。後有國泰君安證券、申銀萬國證券。這名字聽著就霸氣。
3、華泰、申萬宏源
華泰證券之前其實還有個聯合證券,聯合證券之前是深圳的,華泰成了大股東後兩個一起先叫華泰聯合,後來還是華泰證券。華泰A+H+G,A股港股倫敦首家國內券商,風頭無二。宏源證券是2014年那輪牛市退市的,和申銀萬國合併。宏源證券在那一輪牛市,是券商最大的故事之一。宏源證券退市之前,有5個板,記得沒錯的話。一個故事,就能引發幾個漲停。幾個漲停,就能推動板塊。板塊又能帶動指數。指數又能吸引人氣。
4、中信證券做大,併購相伴而行
券商一哥是中信證券實至名歸。發展之路就是併購之路。控股萬通,重組華夏,收購金通。2019年,中信收購廣州證券。之前中信證券還收購過里昂證券。來到2020年,中信證券中信建投合並的傳聞甚囂塵上。彭博社先是放出訊息兩家券商會合並,後被兩家公司否認。但是往往傳言就是最好的預言。中國中車引發了2015年的牛市,當初不也是否認?近期就有王府井,你懂得!
中信證券未來繼續收購勢在必行,之前都是收購地區券商,未來和大券商強強聯合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不然高盛這些狼進來了,國內這些券商怎麼辦?中國銀行原油寶有誰的影子?知道吧。
券商借殼
1、07年牛市就是券商借殼牛市
海通證券首家借殼上市券商,借殼都市股份,當年從6元漲到68元。國金證券借殼成都建投,西南證券借殼ST長運,長江證券借殼S石煉化,太平洋借殼雲大科技,國元證券借殼S*ST二化,廣發證券借殼S延邊路,東北證券借殼S錦州六路,國海證券借殼SST集琦。
2、近些年的券商借殼
安信證券借殼中紡投資,現名字是國投資本。華創證券借殼寶碩股份,現名字是華創陽安。華鑫證券借殼上海金陵,現名字為華鑫股份。國盛證券借殼華聲股份,現名字為國盛金控。去年英大證券借殼置信電氣,現名字為國網英大。湘財證券借殼哈高科,名字還沒改過來。突然發現以前借殼都是改成某某券商,這些年借殼的券商怎麼名字都這樣了?不想叫股民知道嗎?
聊完了券商的歷史,我們再來聊聊券商的業務
想在股市裡混,就必須要有個券商賬號。它就像是一張身份證,有了它,你才是股民。我們開戶選擇的券商有很多也是上市公司。
這些券商們都是很會做生意的,它們的主要生意模式就是,讓買家多花錢,讓賣家少賣錢,它賺中間的差價,可賊聰明瞭。
券商們的主要業務也都不難理解,券商嘛,都是資本的運作機器,跟銀行差不多。總得來說可有以下幾種:
1.證券經紀人。
也就是我們廣大股民的經紀人。他們是一群皮條客,專門撮合別人的交易。你買賣的次數越多,他就越高興,所賺的佣金就越多。然後公司就會給他們佣金抽成就越多。
2.投行業務。
公司上市就需要券商們的幫忙,生意人嘛,怎麼能真的只是簡簡單單的幫忙呢,要票子的。上市之後,公司也很會搞么蛾子,他們一會說我要增發股本,一會又說我要計劃重大重組,一會還說我要擴張兼併,等等等等,可不讓人省心了。這麼多的小動作,那可都是需要資本來運作的。這些資本運作離不開券商們的幫忙。
3.證券投資業務。
證券公司其他沒有,就是錢多,好煩惱啊,窮的只剩錢了。總不能一天天的讓錢躺著睡大覺吧,窮的只剩錢了,那不得找點事情搞搞。所以啊,這麼多的錢,幹嘛呢。當然是炒股投資啊。老叫別人炒股,自己就不能做了嗎,那太可以了。
4.資產管理業務。
很多人也跟券商一樣,錢多煩惱多,就怕讓錢睡大覺。想來想去,請個人來管理不就好了嗎。證券公司就是個很不錯的合適人選,畢竟都是同類人,有著同樣的煩惱,共同的命運,都是金錢命運共同體。證券公司拿著客人的資金,幫他們買股票買債券,自己從中收取收益提成。
好了,券商公司是幹什麼“勾當”的就說到這,一句話,乾的都是錢的事。
券商為什麼價格不高?
券商板塊的上市公司一共43家,股票價格對比其他行業確實不高,普遍在5元-18元之間,板塊內最高的股價為二十多元,最低只有三元多。
老古認為,券商板塊股票價格普遍不高,有以下兩個原因:
1、券商板塊上市公司的總股本體量大,且部分公司有轉股、增股的情況。
券商板塊的總股本體量十分大,股市中很多行業的高價股,其實總股本數量只有1億股、2億股,大了也就10億股的水平。但是,券商板塊上市公司的總股本普遍體量大,最大的有225.36億股,還有三家券商股的總股本超過100億股,43家券商股中,只有一家的總股本數量低於10億股。
總股本與股價有什麼關係呢?通常,我們在股市認識上市公司時,會去了解這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價格、市值大小。而總股本就與股票價格想乘得出總市值。一家100元股票價格,總股本為1億股的上市公司,計算得出總市值為100億。而一家10元股票價格,總股本為10億股的上市公司,計算得出也是總市值100億。二者在總市值的呈現上,沒有什麼差別。但是,股票價格一個在天上,一個則在地下。證券板塊的總股本體量大,是影響股票價格的一大原因。
雖然券商板塊並非是轉股、增股分配方式的集中營,但近些年來也有不少公司進行了轉股、增股,進一步擴大了總股本數量,攤低了股票價格。
2、券商股的業績不穩定,呈現著週期狀態。
券商的業績增長空間比較有限,從行業的角度來講,券商屬於一個傳統性的行業,業績的空間增長比較有限,成長性有瓶頸,所以從基本面的角度上來講,券商被大規模持續炒作的機率比較低,從而導致股價處於相對的低位。
在牛市週期,由於市場賺錢效應比較強,市場新開戶的投資者會大量增加,同時市場的交易量會急劇增加,券商的經紀業務非常好開展,券商的佣金收入會大幅增長,市場對於券商業績會大幅增長,隨著業績的增長,一些先知先覺的資金就會提前佈局,這樣券商的股價也會得到表現,出現“戴維斯雙擊”效應。
但是在熊市週期,由於市場虧錢效應明顯,市場投資者交易的意願就會降低,市場的成交量就會縮減,投資者信心不足,券商的業務就不好開展,這樣券商的業績就會出現下滑,甚至一些小型券商還面臨大幅虧損的可能,這樣券商的股價由於市場對於券商業績下降就會拋售,出現“戴維斯雙降”效應。
而A股向來又是牛短熊長,牛市週期非常短暫,而熊市週期非常長,這樣就導致券商的股價長期處於相對的低位,只有在牛市的時候才可能迎來一波大漲。所以縱觀券商的股價,歷史起伏都非常大,週期性特徵非常明顯。
券商的股價不高是因為業績的增長預期不明確,和白馬股不同的是,券商股當中幾乎沒有稀缺資源,因為只要你有錢有人就可以開一家券商,這個的難度係數非常小,加上現在券商的數量越來越多,競爭力也就隨之跟了上來,這個時候行業本來就那麼點蛋糕,以前10個人分的時候大家還能有利潤可圖,現在一下子進來了50個人,分到手的利潤就非常小了,這就是利潤增長不明確,而且業績的波動性很大,因此股價就沒有持續性的上漲動力。
歸結到底,券商行業要想出現高股價,必須要有一次大的資源整合,那時候行業龍頭就跟白馬股屬性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