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毒家攝影指南

    這種字型竟是囚犯苦想10年創造的?隸書故事曲折讓人拜服!

    話說地分南北、人分老幼,這字型嘛,自然也是分個你我她他它的。相信你對隸書一定不陌生,坊間傳聞隸書是一個囚犯苦想10年後創造的,這是真的嗎?

    漢隸又是什麼?八分書又是什麼?他們和隸書又有什麼區別和聯絡?

    撓撓腦光子竟一無所知!這才發現事情並不簡單。

    不是我說,深扒八分書、隸書和漢隸不為人知的背景後只有一個感覺,那就是牆都不扶只服隸書!得得得,扒皮這三個傢伙不妨從隸書說起。

    一、隸書竟是囚犯創造的?

    如你所知,隸書是漢字中常見的一種比較古樸和莊重的字型,看起來扁矮胖,但筆畫卻起伏轉折風韻不少,什麼石碑啦石刻啦都能看到其身影。

    這就完了?單純幼稚簡直一無所知,我不會告訴你,隸書也叫“隸字”、“古書”。隸書者,篆之捷也,也就是說隸書是在篆書基礎上為適應便捷書寫需要而逐漸形成的。

    唐代張懷瓘《書斷》稱:“傳邈善大篆,初為縣之獄吏,得罪始皇,系雲陽獄中,覃思十年,損益大小篆方圓筆法,成隸書三千字,始皇稱善,釋其罪而用為御史,以其便於官獄隸人佐書,故名曰‘隸’。

    也就是說,張懷瓘認為隸書是秦始皇時期的程邈在獄中創造的,因為程邈的官職很小屬於“隸”,也即掌管文書的小官吏,而這種字起初又專供隸役應用,所以被叫做隸書。

    有沒有感覺程邈自帶主角光環很閃耀?其實我們不難明白,某種字型的出現不可能是光憑一個人之力。

    事實上,隸書從篆書演變而來經過了漫長的時期,甚至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篆書就開始了“隸變”,只不過在秦朝時才形成一種相對獨立的字型,而程邈應該是起到了關鍵性的整理作用。

    二、隸書名號多樣讓人拜服!

    就像你從天真無邪到狂拽少年,再到穩重老司機一樣,隸書從萌芽到發展再到成熟也是內涵豐富故事曲折,而且,不同時期隸書的名字也不一樣。

    雖然隸書從小篆長期隸變在秦朝已經形成系統,但這時的隸書還有很多篆體的痕跡,象形意味明顯。

    而隸書真正脫去篆體形成獨立的形式是在西漢,一般上把秦朝時期的隸書稱為“秦隸”(也叫“古隸”),而漢代的隸書則稱為“漢隸”(也叫“今隸”)。漢隸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基本上形成了我們現在所使用的隸書模樣。

    隸書是漢字演變史上的一個轉折點,奠定了楷書的基礎,書法界甚至有“漢隸唐楷”之稱。明白了隸書和漢隸,那八分書又是什麼鬼?

    八分書其實是隸書的一種,習慣上把帶有明顯波磔特徵的隸書稱為“八分書”,也叫“分書”或“分隸”。

    這種說法之所以俘獲眾多小夥伴大概是因為這個喜聞樂見的故事:

    話說王次仲造好“八分書”後上表朝廷,秦始皇見了十分高興就召他做官,可王次仲生性清高不願與當朝官吏同流合汙,後因三拒詔書觸怒了秦始皇就被抓,然而,王次仲自知被抓赴京性命難保,就在押送赴京途中自殺了!

    這樣一個清正傲骨的人,當然受廣大群眾喜愛,說他造了八分書也喜聞樂見。不過還有一種說法是,這種字像“八”字的造型那樣“分”清筆勢向背故名。最後一種說法是因寫的字有八分大小所以叫八分書。

    無論哪種說法,我們只需要明白八分書是隸書的一種,有明顯波磔特徵就行了,哈哈哈,這麼看來關於八分書、隸書、漢隸等的關係是這樣的:

    三、隸書特點獨特專收膝蓋!

    隸書乍看起來扁矮胖,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其獨特的美,由於是篆書化繁為簡,化圓為方,化弧為直髮展而來,隸書樸拙中帶著波動、厚重又不失率真,具體說來其特點有三:

    1.字形扁方左右分展

    隸書最顯而易見的特點就是橫向取勢,並不是胖好嗎?這種扁方的造型區別於其它字型,透過縱向筆勢收縮、橫向筆畫分展,隸書顯得更為厚重,氣勢雄渾。

    2.蠶頭燕尾一波三折

    隸書筆體獨特,筆畫起落處很是講究,起如蠶頭落似燕尾,讓筆體敧側險絕、參差錯落;筆畫連結過程更是波折起伏、隨字造勢,讓字樸拙高古,古典意味滿滿。

    3.筆畫避讓疏密有致

    由於扁方的造型和粗壯的筆畫,隸書對筆畫的避讓要求很高,要不糊成一片沒法辨識了啊,要點是蠶頭雁尾在一個字中只能出現一次。

    數橫相迭,最末一橫蠶頭雁尾,其餘都是短橫;

    既有長橫又有長捺,長捺蠶頭雁尾,長橫不用;

    橫在別的筆畫包圍之中,橫不用蠶頭雁尾。

    這就是八分書、隸書以及漢隸的真相,雖都是隸書,但卻各有各的故事,我們字型設計中也常借鑑隸書的特點,然後再進行獨特的設計,效果也是槓槓的不一般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每年堅持上春晚的明星?其中時間最久的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