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有溫度的愛
-
2 # 果然悠
大腸桿菌導致的疾病常見的有三種:仔豬黃白痢、仔豬水腫病、仔豬斷奶應激性腹瀉。
治療理論上不難選擇敏感抗生素即可,如頭孢噻呋、恩諾沙星,但實際上這幾種病使用這兩種藥物的效果並不理想。我建議大腸桿菌病還是應以預防為主。
一、仔豬黃白痢
1-7日齡多發,白色稀糞為白痢,黃色稀糞為黃痢。防治均應從母仔兩方面著手。
1、母豬飼料中新增治療溼熱性腹瀉中藥,如白頭翁散、苦參止痢顆粒,配合利高黴素。
2、仔豬可出生後口服微生態製劑預防,也可灌服苦參止痢顆粒等藥物。
治療,可肌注長效頭孢、恩諾沙星或磺胺等藥物。
二、仔豬水腫病
水腫病屬於條件性疾病,多發於強烈應激之後,比如,早年養殖水平不高,突然換料就容易導致仔豬發生水腫病。近幾年養殖水平升高,大家對仔豬的管理趨向完善,水腫病的發病率很低很低,連續幾年在臨床上未遇到典型水腫病了。
三、斷奶後應激性腹瀉
仔豬斷奶後的腹瀉。常見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感染引起的,因二者同屬革蘭氏陰性桿菌,因此選用同一藥物即可。
可在仔豬斷奶後飼料中新增微生態製劑、黃芪多糖粉、健胃散等藥物進行預防。治療可用恩諾沙星、金黴素等敏感藥物。
以上講的是藥物預防,還有更關鍵點是加強飼養管理,降低豬舍內溫溼度,豬舍走廊潑灑生石灰以降低豬舍溼度,還可消毒殺菌,仔豬斷奶後用溫水溼拌料飼餵,減少冷硬飼料對仔豬腸道的磨損。
1. 仔豬黃白痢
仔豬黃痢是出生後幾小時到l周齡仔豬的一種急性高度致死性腸道傳染病,以劇烈腹瀉、排出黃色或黃白色水樣糞便以及迅速脫水死亡為特徵。仔豬白痢主要發生於10~30日齡的仔豬.臨床上以排乳白色或灰白色帶腥味的漿液性稀便為特徵,發病率高而致死率低。
1.1 流行特點
本病在全國各地的豬場都有發生,是集約化豬場的主要腸道疾病之一。一年四季均可發生,應激因素對本病發生有很大影響。病菌由帶菌母豬的糞便排出體外,汙染環境,沾汙母豬面板和乳頭,仔豬因吮乳及到處亂舔而感染。
1.2 臨診症狀和病變
仔豬出生後還健康,但數小時到數天後即發生下痢。病豬主要症狀是脫水和下痢,黃痢仔豬排黃色稀便,內含凝乳小塊。嚴重的精神沉鬱,不吃奶,迅速脫水、昏迷而死亡。急性病例不見症狀而昏迷死亡。白痢仔豬排出乳白色漿液狀、糊狀糞便。病變為小腸黏膜急性卡他性炎症,腸壁擴張、變薄,腸繫膜淋巴結水腫。肝腎常有壞死灶。
1.3 診斷
根據發病特點、症狀和病變可做出初步診斷。確診要採集小腸前段內容物進行細菌分離鑑定。
1.4 防治要點
不從病豬場引進種豬。改善母豬的飼料質量和搭配,產房保持清潔乾燥,注意消毒,接產時用0.1%高錳酸鉀液擦拭乳頭和乳房,使新生豬儘早吃上初乳。
應用仔豬大腸埃希氏大腸桿菌病三價滅活疫苗接種母豬,是預防新生仔豬大腸桿菌腹瀉的最佳選擇。懷孕母豬產前40天和l5天各注射一次,或於產前21天左右注射一次,不論個體大小,每次耳根皮下或肌肉注射5毫升/頭。
治療時應全窩給藥。最好先做細菌分離和藥敏試驗,選用敏感藥物,兩種藥物同時使用,防止產生耐藥性菌。在有本病的豬群中,也可進行藥物預防,仔豬出生後馬上用抗菌藥物口服或注射,連續數天,但不可與動物微生態製劑同時應用。
2. 仔豬水腫病
此病是由小腸內的大腸桿菌所產生的神經毒素和致水腫毒素引起的。斷奶後的健壯仔豬突然死亡,發病率約10%~35%。
2.1 症狀
常見症狀為離乳10天過後,一頭或數頭豬突然死亡,大多數急死豬死前均無症狀,這些豬經常是發育良好的豬群。沒有突然死亡的病豬步伐蹣跚進而演變成痙攣及四肢划動。症狀出現後,大部分患畜在24小時內死亡。有些病例則會顯示眼瞼、額部皮下組織水腫,患豬體溫多數正常。
眼瞼水腫
2.2 診斷
水腫病的診斷主要是在離乳後一至兩週發育良好豬隻突然死亡。屍體剖檢有助於診斷。特徵的病變為胃黏膜下、大腸繫膜水腫。有時水腫亦見於肺、腦及體腔。
2.3 預防治療
離乳仔豬管理必須減少應激刺激。離乳時,避免馬上喂仔豬過多固體食物。限制豬隻食量,然後在二至三週漸漸增至正常量。
應用仔豬水腫病多價蜂膠滅活疫苗。被動免疫時懷孕母豬產前40天和15天各注射一次,或於產前21天左右注射一次,不論個體大小,每次耳根皮下或肌肉注射2毫升/頭;主動免疫時,仔豬於l5日齡頸部肌肉注射1毫升,必要時可在30日齡加強免疫,頸部肌肉注射2毫升/頭。